虎賁郎 第258章 三劉壯志
申時前后,各軍歸營。
張燕悶悶不樂,手里提著頭盔步伐無力,后面跟著的十幾個黑山軍校尉、都尉也都是類似的神情。
攻破耿鄉搶多少物資并不重要,如果能在袁軍士氣低靡之際攻破耿鄉,則能更進一步打擊袁軍士氣。
搞不好這個冬天,就能殺回家鄉,跟好鄰居、好親戚們把舊賬算明白。
比起打回家鄉復仇,耿鄉那點戰利品算什么?
他們入營時,就見營中三千余俘虜,與一千余甄氏……趙氏仆僮正列隊操訓。
俘虜中的頭目已經篩選出來,不僅夜里單獨關押,白日里正在做苦力。
軍營里人吃馬嚼,需要處理的雜活太多了。
小到輸運草料、清理馬糞,再到舂米、洗滌衣物、修繕鎧甲戰具,包括給馬匹蒸熟馬料,釀制甜酒,這都需要人力。
軍營,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城鎮。
目前來說,趙基的軍隊缺乏提供各項服務的商隊、奴隸商人。
有些軍隊,連職業的武器維修商隊都有,這些商隊或收購破碎武器就地修復,也能被雇傭,從事相關服務;同樣的還有醫生、獸醫、女閭。
也會有一些懷有一技之長的人跟隨軍隊,等候效力的機會。
這些商隊背后則是一個個將軍、校尉或大姓、大吏,可能是這些文武忠臣的門人、賓客負責經營;也有可能是小商人投獻,總之這些大吏都是能參與分紅的。
例如此刻的袁軍,當前線軍隊扎下并穩固后,各種提供服務的商隊就湊上來了。
這些提供娛樂的隨軍隊伍,能有效釋放軍隊的壓力,還能有效榨取吏士的賞金、軍餉。
不過目前趙基這里還沒這些東西,河東大姓被重創,寒門、豪商還沒反應過來之前,趙基就北征匈奴。
河東人被匈奴人打怕了,其實并不看好趙基能取勝,也就沒人到前線提供各項服務。
隨后緊接著就帶著天子巡視太原,期間大殺特殺,太原有做這種生意潛力的家族幾乎被肅清,河東人想去做買賣,也是來不及了。
再到征上黨,全程都是賈詡負責后勤轉輸,前鋒徐晃又執行嚴酷的斥候封鎖,沒少抓這類出門在外闖蕩做生意的人。
再到趙基本人督兵抵達,立刻就對上黨大姓、豪強動手……因此這三郡戰事期間,根本沒有隨軍商隊滋生的土壤和機會。
如果非要有,也只能是虎賁團隊的家人出面經營,跟隨軍隊移動,給軍隊提供一些服務,掙點辛苦錢。
其實現在軍中士氣高昂,用不著提供額外的服務。
趙基一直很重視士兵的情緒變化,從日常提供免費的家書郵傳、快遞服務外,軍隊駐屯期間還有各種團體游戲。
就算天氣不好,不適合室外游戲,也會組織軍吏給本隊士兵講學。
現在營中收編的三千余俘虜,就成了這些軍吏、骨干軍士練手的試驗品。
張燕等人不由駐步觀摩,黑山軍各部的訓練……其實那就那么一回事。
哪怕是黃巾軍初起之時,也都是懷著一腔熱血,與對腐朽朝廷的不滿,爆發出來一股怒意。
是靠著怒意在戰斗,事前沒有進行集中訓練,器械也多依賴繳獲。
因此漢軍反應過來后,立刻就能鎮壓。
光武帝廢除了郡兵都試,腹地郡國沒有常備兵,百姓成年后不需要強制服役,所以民間退伍軍人并不多。
若是都試制度保留下來,黃巾軍初起時,必然是退伍老兵為主,也不缺郁郁不得志的成熟軍吏。
奪取郡國武庫后,足以跟京營禁軍打的有來有去。
也就保持都試制度的邊郡,民間有足夠的老兵,兵員素質全面優秀。
歷經白波之亂的河東,原本也沒有都試制度;可匈奴南遷蓋頂而來,憂患之下也就恢復了都試制度。
而此刻,二百余營士指揮之下,三千余俘虜集中訓練的場面,已經鎮住了張燕等人。
他們也不是沒練過兵,各人手中都有一支精銳部伍,規模也就在三五百人之間,儼然明末家丁部隊。
這些精銳由他們的親族、鄉黨組成,是核心力量。
普通部眾丟失、潰散影響不大,只要帶著這股核心力量,走到哪里都有吃飯的機會。
中山都尉劉盛與常山都尉劉岐并肩而走,見粗布衣袍的劉惠負手背后觀摩練兵場面,這兩人立刻快步迎上去:“先生。”
劉惠轉身看到兩人,就問:“此趙侍中所獲俘虜,也能如此操訓,比之袁紹麾下大戟士,何如?”
劉惠也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劉勝一脈太過于繁盛,不僅在中山各縣立足,還向涿郡、河間、常山遷徙、漫延。
子嗣如此繁盛,也讓各支交流時有些苦惱,同齡人之間輩分往往很是懸殊。
兩代差距就很懸殊了,甚至還有五代、六代的差距。
長子、幼子同輩能差距三四十歲;長子的長子,與幼子的幼子,例子再懸殊一點,這可就是百年差距了。
劉惠所問,劉盛、劉岐去觀察場上。
場上受訓的俘虜都已脫掉了原有的衣物,發下的是嶄新軍服,漢邊民、會漢語的都是絳色短衣,烏桓或雜胡,俱是紫色短衣。
鞋襪、綁腿也都發放下來了,除此之外還有披巾、裹頭顏色不同,以五色區分。
換上了嶄新衣服,前后兩戰的傷員也被趙基一并收治。
這些俘虜的抵抗情緒并不強烈,每餐能吃飽,僅僅一天時間,三千余人就被二百多人指揮的團團轉,服服帖帖。
劉盛、劉岐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形容眼前的變化,若讓他們來指揮,根本不敢給俘虜吃飽肚子,更不敢軍隊外出,留千人守營時,還聚集這么多俘虜進行操訓。
他們完全無法理解勝利者的驕橫與自信,對于這些手無寸鐵的手下敗將,負責操訓的晉軍吏士毫不見外,就仿佛訓練狗子一樣那樣喝斥,絲毫不擔心狗子反咬。
劉盛二人不知如何回答,見他們庸碌模樣,劉惠反問:“今進取耿鄉失利,你二人又受領朝廷官職。若是趙侍中退兵,你二人如何自處?”
“還請先生教誨。”
這下兩個人反應過來了,向著劉惠拱手長拜。
劉惠笑著擺手:“隨我入朝拱衛天子吧,二位所督國兵,戰后留在鄉里也會被袁氏清查,進而牽連親族。與吏士都講述明白,他們自會跟隨撤離。只留親近之士,余者就交給趙侍中。”
見兩個人不舍得放棄大部分士兵,劉惠反問:“若無趙侍中,你二人合兵三千余人,如何能通過上黨?雒都尚且不穩,三千余人去了,吃喝什么?留他們在趙侍中這里,來日或許還有討回來的機會。”
劉盛聽了去看劉岐:“不若我二人分兵兩處,一人追隨先生去雒都,一人留在趙侍中麾下效力。來日朝廷有所需求,留下之人也好響應。”
劉岐神情凝重不語,他身處常山國,早就被打爛了,有更強的危機感。
劉惠見此,就說:“我等宗室,理應率勤王之士上雒拱衛朝廷。你二人要么與我同去,要么一起留在河東,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劉岐這才神情釋然,就拱手:“就依先生教誨,仆以為留在趙侍中麾下,更能有所作為。”
他挨過餓,知道雒都那里吃不飽肚子,帶過去多少人,都得餓死。
劉盛見此,也就對劉惠拱手:“來日先生相招,我二人必提兵來見。”
說著他環視左右,低聲:“趙侍中能憑八百虎賁半年之內闖下如此基業,我中山、常山之士足有三千,懷有壯志,豈會弱于他?”
劉岐只是點頭,也用目光觀察左右,他覺得劉盛說得對,輕聲感慨:“趙侍中所舉,大丈夫當如是也。”
劉惠也是撫須模樣,持贊同模樣。
有壯志是好的,有壯志,才有開始。
如果連這番壯志都沒有,更不會有所謂的開始。
同樣的,劉惠也在左右觀察,免得這番言語泄露出去。
否則這么大的軍營里,很多地方都可以埋葬他們三人。
虎賁郎 第258章 三劉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