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郎 第214章 三方困局
兗州山陽,東緡城。
朝廷敕使抵達,給呂布送來了豫州牧、鎮東將軍、蒙侯三顆金印與詔書。
連著陳宮也有授官,被朝廷拜為陳國相。
陳王劉寵自己的任命的國相駱俊轉遷梁國相,又以張遼為汝南郡守,魏越為潁川郡守。
又以襄陽人許汜為沛國相,東郡人王楷為魯國相;這兩人原本是曹操的從事中郎,與陳宮是同僚,跟隨陳宮迎呂布入兗州。
這一次趙基主導下,全面強化了呂布對豫州的控制力,也增強了陳宮的實力。
現在呂布軍中,呂布本部也就兩千余人,其余軍隊分別從屬于陳宮、張遼等人。
如果不計算臣屬于呂布的諸將,陳宮手里的兗州兵數量不下五千,還在呂布之上。
哪怕算上張遼等各將部曲,呂布兵力總數也只是勉強蓋過陳宮。
打仗又不能單純看兵力多寡,可實際掌握的兵力,卻是地位的體現。
這次朝廷的厚賞,令呂布喜悅不已。
可干旱、蝗災限制之下,他全軍更為窘迫。
若不是離開軍隊這個大集體更容易餓死,他的軍隊早就崩解了。
所以袁術許諾的二十萬石軍糧與器械,實在是讓呂布心動不已。
因此借迎接朝廷使者,領受官職之際,呂布也聚集諸將,一同商議這個令他為難的問題。
如果答應袁術去偷襲徐州,那立刻就能紓解全軍困頓,能吃飽肚子。
現在不僅是軍隊在饑餓,諸將家眷日子過的也緊巴巴的。
如果軍隊因饑餓而嘩變、大潰,別說吃飯,他們性命都難保。
留給呂布選擇的余地很小,做錯一步,立刻就會迎來毀滅。
到底是聯合諸劉討伐袁曹,還是聯合袁術襲擊劉備?
自五月底袁術調兵開始,劉備也帶著關羽,與陳登合兵盱眙,在淮水北岸與南岸的袁術對峙。
袁術攻戰不利,越發急迫,遣使來督促呂布出兵。
而此前,這筆糧食是陳宮主動找袁術商議、討要的;但目前就是沒有見到糧食,這才是讓呂布遲疑的原因。
他怕出兵進攻劉備后,袁術毀諾;袁術也擔心提前給糧食后,呂布拿了糧食更有底氣坐山觀虎斗,甚至還會生出襲擊壽春的狂妄想法。
吃飽肚子的呂布,做出什么奇異的舉動都不算離奇。
就在這樣的氣氛下,隨著陳宮講解朝廷、各方的立場,駐軍在外方便就食的張遼也算聽明白了。
如果聽朝廷的,就要調頭去打沛國、梁國、汝南、潁川的曹軍。
若是聽袁術的,就要違背朝廷安排,交惡劉備,從此與袁術為伍。
作為目前軍中第三號人物,張遼不急著表態。
不等呂布詢問,陳宮又說:“今袁術、劉備于盱眙、淮陰相持不戰,以某觀之原因有二。一者天氣燥熱,酷暑難耐;其次是呂侯勒兵不動,袁術不敢輕易決戰。呂侯若奉朝廷詔令出兵豫州,而袁術自會與劉備交戰。”
呂布聞言恍然模樣:“難怪劉備使者知我乏糧,對借糧一事再三推諉。”
說著面露怒容:“朝廷使我聯結諸劉以匡正天下,劉備何如此吝嗇?”
感覺被劉備利用了,而劉備又沒有給他支付報酬。
現在的劉備想不想跟袁術打?
立足徐州未穩,劉備肯定不想跟袁術決戰。
如果呂布懸在梁沛之間,袁術還真不敢傾力進攻徐州。
哪怕只是呂布向壽春進兵的消息傳到前線,有曹操兗州之變的前車之鑒,袁術各軍必然動搖!
威名如此,袁術不得不忌憚。
若能拿糧食勾動呂布去打徐州,在劉備這里重演兗州故事,那袁術大賺。
可朝廷這里另有打算,是想以豫州為舞臺,讓呂布來重演兗州故事。
呂布不喜歡被劉備這樣白白利用,這種拖欠工資的事情能喚起他很多不好的相關記憶。
對于討薪,呂布自有一套豐富的應對經驗。
怒氣過后,呂布也瞬間對自我有了更準確的定位,他只有一次出手的機會。
豫州、徐州還是富余的淮南,只要一擊得手,他立刻就能站穩腳,雄立當世。
心情平復之后,呂布轉而就問:“我若棄山陽,提兵向汝穎之間,陳王可能助戰?劉備又能資助多少糧食?”
陳宮見此松一口氣,想要勸呂布去救臧洪,實在是不可能。
但只要追著曹操打,全取豫州后,還有那么一些解救臧洪的希望。
陳宮從容講述:“徐州方面自有朝廷使者調解,以仆之見,可求得五萬石米,與三千丹陽兵。”
呂布瞇眼:“丹陽兵?”
“是,朝廷王師喪盡,返回雒陽后欲編訓新軍。”
陳宮回憶朝廷使者的言論,又說:“故使者會游說劉備、劉繇,以便征募丹陽兵,供朝廷支用。劉備若是順從,這第一支丹陽兵正好從下邳出發,并押解糧食以供我軍使用。我軍取豫州,丹陽兵隨行助戰。定汝穎后,連通宛雒,丹陽兵自可上雒,入衛天子。”
籍貫不同,丹陽兵風氣招牌特殊,呂布也沒有強行吞并這支丹陽兵的心思。
丹陽兵只要把價錢談好,不需要搞什么火并。
有錢發軍餉,丹陽兵就很穩定;如果沒錢沒糧,丹陽兵立刻就會潰散、逃亡,或者倒戈。
為了說服呂布對豫州動手,陳宮又高聲:“荊州劉表已發兵五千攜糧秣入雒都修繕宮室,我軍若能定汝穎,連同南陽后,自可獲取荊州之米,從此背依荊楚,足以與袁紹相持。曹操之流,困于兗州之片隅,惶惶不可終日,遣偏將足可討滅!”
此言擲地有聲,諸將都在席間,人人意動。
都已經跟曹軍打出了仇,如果諸劉聯合,己方做最鋒銳的那把刀,那也沒什么不好的。
打仗雖然辛苦,但也能壯大實力,也能吃飽肚子。
總好過現在,隨時可能會崩解。
大軍崩解、嘩變,他們的腦袋就很值錢,嘩變軍士砍下后,就能拿到曹操或袁術,乃至劉備那里換取賞錢、糧食或官位。
許汜、王楷、李封等陳宮追隨者皆在席間,與左右人交頭接耳,低聲交流,嗡嗡議論聲響中,到處都是點頭的人。
呂布目光環視,他還是有些舍不得徐州的富饒。
見呂布模樣,陳宮又說:“朝廷即將還于雒都,自此之后,天下將難有跨州連郡者。此番朝廷聯合諸劉,兵鋒所指者,乃曹操爾。何故?兼有兗豫而已。”
陳宮對著呂布拱手:“呂侯得汝穎二郡,就近護衛朝廷。以呂侯之殊功,入朝匡輔至尊削平四方賊臣,則垂名竹帛千古也。伏望呂侯明鑒。”
呂布抬手虛扶,也是認真思索,作為邊郡男兒,他自然有一個當大將軍、大司馬的夢。
至于錄不錄尚書事,對呂布來說反而沒那么重要。
打曹操,奪豫州,為雒都屏藩;然后入朝當大將軍,垂名青史……
這條路很明確的擺在面前,也只有奪下汝穎,才能就近獲取來自張楊、趙基補充的馬匹。
至于徐淮二方,自己退開,就讓袁術、劉備長期互毆。
反正陳宮是陳國相,陳宮的人分領沛國、魯國;當袁術、劉備要分出勝負時,陳宮稍稍過去制衡一下,將強勢的一方壓一壓,這不就輕易將徐淮之地穩住了?
側翼穩固,背后又有劉表提供糧食,就如陳宮說的那樣,真正敵人應該是袁紹。
而曹操,已經沒資格當他的敵人了。
按著正確規劃的路線來走,可以事半功倍。
呂布幾乎已經看到了明媚的未來,當即去看張遼:“文遠,如何看?”
“將軍不該問得失,仆以為奉天子詔令,乃人臣之本分也。”
張遼鄭重拱手:“若能得陳王襄助,何懼曹操?”
反正兗州之戰,他張遼輸的不服氣。
如果有糧食,誰勝誰負還是兩說。
如果曹操沒有袁紹提供的一批批援軍、糧食,早就讓他們打崩了。
張遼還想跟曹軍再打,呂布聞言做笑就去看高順、魏越、成廉、郝萌等人,一個個神情雀躍。
哪怕此刻沒有糧食,可按著正確的路走,朝廷詔令之下,諸劉自會援助他們糧食。
例如劉備,趙基遙控朝廷,明確要求給呂布輸送糧食,分出三千丹陽兵,也許諾打通豫州給劉備補充馬匹……這種情況下,劉備有多少選擇余地?
袁術擔心呂布在淮南搞兗州故事,難道他劉備就不怕?
點錢,就點,將呂布打發了,劉備也就能挽起袖子跟袁術對抽。
劉備身后是他的門生青州袁譚,袁術背后是率兵攻掠江東吳越之地的故吏之子孫策。
呂布這頭快被餓瘋的虓虎調頭去咬曹操,袁術、劉備自然會火力全開。
困住他們三方的死結,就被晉陽練兵的趙基輕易解開了。
呂布奪徐州,固然能讓‘主線’發展符合趙基的認知,方便他繼續摸魚。
可自身影響力越來越大,不能躲避,躲避是沒用的。
目前真正的敵人是袁紹、曹操,聯合、動員一切力量圍困袁曹集團,遏制他們的發展,這樣才能爭取到自身發展的時間。
他可沒心情去挑戰完整版的袁紹、曹操。
(本章完)
虎賁郎 第214章 三方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