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 0458 何人如此勇猛
隨機推薦:
左都御史李士實真的放棄了他的內閣之路。
兵部尚書何鑒面對觸手可及的內閣大學士之位,不但沒有再進半步,而且真的出人意料的致仕了!
兩位地位尊崇的大七卿,竟然像是任由裴元掌控的傀儡一樣,被裴元一言就決定了他們的前途命運。
魏訥甚至都覺得,自己當天是不是走的太早了,所以目擊的事件不夠完整。
從之后的進展來看,說不定后面裴千戶還給小照說了點什么。
畢竟這一連串的事情出現的很突然,一般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很難抓住那轉瞬即逝的機會。
推理到這里,魏訥不由打了個激靈,莫非天子也是裴千戶的內線?
在何鑒致仕之后,魏訥就往智化寺跑的很勤。
朝廷的大小事情,只要是能在裴元面前刷刷存在感的,魏訥都會及時過來回報。
焦黃中也巴巴的來見了裴元幾次,再三的想從裴元這里,謀求讓焦芳還朝的事情。
可是現在肯定還不是個好時機,楊一清與楊廷和還沒開始揪頭發呢,焦芳那老胳膊老腿現在入場,就是被暴打刷聲望的。
裴元不想讓焦黃中這個不穩定因素,發現自己其實罩不住。
與其如此,還不如多拿捏他一會兒。
這一日,魏訥散衙之后又跑來打卡。
說是天子這次又鬧出了大動靜,一口氣收了一百人為義子,都賜為國姓,對外號稱皇庶子。
而且賞下名號極多,有都督數人,都指揮使十余人,指揮使幾十人。
這些武官全部列籍錦衣、騰驤諸衛。
而且朱厚照的這些義子中,竟然還有逃奔來的達虜,這些達虜得賜姓名朱采、朱靜、朱滿、朱恩、朱窺,各自得了千戶的名頭。
一時滿朝嘩然,惹得不少人紛紛上書。
裴元聽了朱厚照這些操作,也是瞠目結舌,無語良久。
朱厚照收上百義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朱厚照那上百個兒子,一堆都督、都指揮使、指揮使都擠在錦衣、騰驤那幾個衛,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朱厚照還收了好幾個達虜兒子的事情,是他怎么都不敢想的。
皇明庶子,居然出現了逃入漢地的達虜,這踏馬不比什么“閹士”、“儒監”的更加魔幻?
裴元的這一天,就被歷史那真實的荒誕感所承包了。
陳心堅偶爾到大堂溜達的時候,還時不時看到裴元坐在堂上,有些魔怔且嚴肅的對著空氣,說著什么,大明天子不能,至少不應該……
臨近傍晚的時候,左都御史李士實來見。
裴元上次阻斷了李士實的入閣之路,之后也一直給沒他解釋。
現在人家尋上門來了,裴元琢磨著,也該給老哥哥說說其中的利害了。
誰料李士實進門后,渾不在意的和裴元寒暄了幾句,提起路上遇到的趣事,還說說笑笑了起來。
裴元覺得應該主動提一提,于是便道,“上次入閣的事情,小弟還沒給大都憲一個交代。”
李士實擺擺手,笑道,“何鑒一去職,我就想明白了。到底是咱們親近。”
李士實說著,還有點得意,這讓裴元有些弄不明白,這老家伙到底是想明白什么了。
但無所謂。
有BUG不可怕,只要能正常跑,管他呢。
裴元索性不去澄清了,而是問起了李士實的來意。
說起正事兒,李士實也正色了不少,他嘆了口氣,“還不是天子又鬧出的那些事情。”
說著,李士實就給裴元說起了今天朝會的事情。
大體內容,還是今天魏訥跑來送信的那些事情。
只不過李士實人在現場,知道的更多,很多問題的細枝末節,也不是魏訥這個醬油左參議能打聽到的。
按照李士實的說法。
自從兵部事變后,群臣們就在防備著朱厚照,生怕他又搞事情。
結果……
還真他媽防著了。
嘗到了“義子策”甜頭的朱厚照,今天上朝的時候,直接拋出了他的百子計劃。
特別是還出現了達虜兒子。
這讓習慣以史為鑒的朝臣們,一下子就想起了安祿山。
而且算上第一波認得十個干兒子,這就是一百一十個干兒子了,比《水滸傳》里的魔星還多倆。
群臣們在三觀崩壞的時候,忽然有一位朝臣,意識到了一個重大的問題。
——對了,阿照你折騰的這么歡,你親兒子呢?
這個輕飄飄的問題,讓正得意的眉飛色舞的朱厚照,直接當場石化。
要是以往,裴元肯定能暢快的笑出來,并且和李老哥哥一起嘲笑阿照。
但是這會兒,裴千戶卻有些氣抖冷了。
他真不知道是哪個惡毒扎心之人,能用37度的嘴,說出這么冰冷的話。
于是裴元問道,“是何人如此勇猛?”
李士實答道,“乃是禮部左侍郎毛紀。毛紀甚至還直言不諱,以儲嗣未建,乞求陛下早定大計。”
再見,毛紀。
再也不見!
裴元正心潮澎湃著,李士實看了陳心堅一眼,對他道,“還請陳總旗屏退左右,老夫有事情要和裴賢弟商量。”
陳心堅見裴元沒出聲反對,就讓附近的錦衣衛親兵遠遠退下。
等堂中只剩三人,李士實才在座中,微微前傾對裴元說道,“賢弟,你對這‘早定大計’是怎么看的?”
裴元這才弄明白了李士實的來意。
朱厚照現在都十九了還沒有兒子,毛紀勸他早定大計,肯定不止是讓他回宮狠狠使勁,而是委婉的讓他做好其他準備。
聯想下剛才朱厚照大肆收干兒子的事情,還能有什么準備呢?
必然就是從宗室子弟中挑選聰慧幼童,作為備胎,先養在皇宮里啊!
當年宋朝就是這么干的。
如果朱厚照以后有了自己的親兒子,那自然一切休提。
如果朱厚照沒有親兒子,那么有這么個備胎養在宮里,多少也能安天下人心。
萬一哪天朱厚照這個獨苗真要是掛了,也不至于出現政權動蕩。
裴元直言不諱的對李士實說道,“這么說,你是打算從寧王的后輩中挑選一人過繼給天子?”
李士實有些緊張的問道,“千戶覺得如何?”
真要是能用這法子,順利的繼承大明正統,那寧王還造什么反?
裴元毫不客氣的說道,“不妥!”
李士實臉上難掩失望,卻仍舊不甘心的問道,“為何?”
裴元有些生氣了。
老子正加班加點替朱厚照生兒子呢,有你們什么事兒?
裴元毫不客氣的打斷了李士實的幻想,“寧王乃是朱氏長者,太祖皇帝的五世孫。而當今天子,乃是太祖的九世孫。寧王打算去哪里弄出個太祖十世孫,來給當今天子做兒子?”
“寧王最小的孫子,都是朱厚照的爺爺輩。縱是天子不幸崩殂,你覺得太后會怎么看?”
李士實聽得啞口無言。
正因為是同宗的原因,正統倫序擺在那里,反倒讓寧王有些難辦了。
真要朱厚照死了,太后總不能找個比她還輩份高的小孩子當皇帝吧。
李士實想明白這些,也只能長嘆一聲,“罷罷罷,看來是沒機會了。”
裴元提醒道,“這不但不是個機會,還是個隱患。寧王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示好,就是因為看到了天子無后的可能。一旦真要有那么個孩子送進宮去養著,只怕就會人心思變啊。”
李士實聞言一凜,這才意識到自己把事情想反了。
這是把壞事當成了好事了。
李士實拍了拍腦袋,有些后怕的連忙深深一揖,“還好今天來問了賢弟,不然只怕寧王數代籌謀,就要毀在老夫手里了。”
裴元的想法,當然是怕有那么個宗室子在,會給他兒子的合法繼承造成變數。
他對李士實的感謝也是有些受之有愧的,因此并未拿捏,只是淡淡說了句,“下次注意。”
李士實沉吟片刻,又詢問道,“要是這么說,我是不是還應該設法上書駁斥毛紀,維護一下天子,免得眾臣受其蠱惑,群起向天子進諫。”
裴元想了下,忽然露出一個笑容,稱贊道,“這個主意好。”
說完,就口述道,“你可以讓親信御史這樣上疏,就說是陛下和皇后都在壯年,仍可誕下嫡子。皇后又從無失德之舉,貿然議論儲嗣的事情,豈非太過無禮?”
李士實也察覺出了其中的妙處,不由贊道,“言之有理!若是這樣,那毛紀仍舊揪著不放,就有指斥皇后的嫌疑。”
“明天我就安排人上書,免得諸臣多事,壞了當下的好局面。”
裴元不動聲色的輕輕“嗯”了一聲。
李士實說完嗣子的事情,倒也沒急著離開,而是和裴元又商量起了別的事情。
這些日子來,李大都憲也慢慢養成了惰性。
很多事情能開掛解決的,就不用自己想了。
反正只要輸入給裴元,然后得到結果就可以了。
而且很多事情,裴元的處置,也往往能發李士實所未想。
裴元對李士實說的事情,也聽得很認真。
自從上次意外出現的補位內閣事件險些毀了裴元的布局,裴元就對朝廷的大小事情,都不敢小看了。
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冒出一個具有連鎖效應的大雷。
魏訥雖然在通政司,但那個衙門主要處理的是地方上呈朝廷的文書,屬于較為低維的政治資源。
而李士實作為大七卿之一,又是掌管都察院的監察一把手,就算其他朝臣再怎么不待見他,很多事情都必須得在他眼皮子底下過一遍。
他掌握的情報不但更高端,而且還能提供很多內幕和細節。
李士實說了一會兒,忽然提到一事,“咱們關于京察的謀劃,可能做不成了?”
裴元頓時打起了精神,“說來聽聽。”
李士實說道,“按咱們原本的計劃,這次應該推動京察對付楊廷和的人。如此,既可以結好楊一清,又能促使那兩個家伙內斗,減小我受到的壓力。”
“可是昨天我和楊一清對接的時候,他好像很是猶豫,有些不太想繼續這么做了。”
裴元聞言皺起了眉頭,追問道,“楊一清是不想京察?還是不想針對楊廷和?”
李士實道,“不想針對楊廷和。”
裴元斷然道,“這不可能。”
楊一清與楊廷和后面鬧得那么兇,現在正是激化矛盾的時候,怎么可能這時候又和和美美了?
李士實無奈道,“是真的。我聽說是刑部尚書張子麟牽的線,從中間做了個和事老。”
刑部尚書張子麟?
裴元一頭霧水,這有他什么事兒?
李士實道,“大致意思是說,如今天子頑劣,這般肆意妄為,頗有當年英宗之相。若是朝廷上下不能精誠團結,被天子從中利用,再出現兵部右侍郎李浩那樣背刺的事情,恐怕后果不堪設想。”
裴元這才有些明白了。
原來是最近朱厚照的超常發揮,讓大臣們起了警惕之心。
現在分裂的清流勢力,面對一個強勢的皇帝,已經處于很不利的地位了。
所以才打著精誠團結的旗號,讓楊一清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拆臺,先不要搞楊廷和。
李士實對此自然是不太樂意的。
可是大義當前,就連楊一清都猶豫了,他李士實也不好跳的太歡。
現在為了補完陣容嚴防死守,新任禮部尚書王華都在晝夜兼程,雙倍老漢推車趕往京城,李士實又怎么好破壞這眾志成城的局面。
裴元目光動了動,心中許多念頭閃過,終究沒有多事。
楊一清與楊廷和短暫的和解,也不算是壞事。
他對李士實道,“他們怎么想,是他們的事情。你若是被動的跟著他們的節奏走,只怕被人賣了還猶不自知。”
李士實也考慮過這一層,為難的說道,“可若是我單獨推動京察,就要自己對上楊廷和。沒有吏部天官的支持,到時候恐怕我連手下的都察院御史們都指揮不動。”
裴元想了想,對李士實道,“對付陸完怎么樣?”
李士實大吃一驚,“對付陸完?”
裴元平靜道,“不錯,對付陸完。眼下楊一清與楊廷和互相疑心,你也對他們多有猜忌。這樣的團結,就算能勉強維持,也將不堪一擊。”
“朝廷上下,現在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需要一個體面的大義名分,把大家團結起來。總不能……,說是為了對付天子吧?”
“陸完,就是個很好的靶子。”
“他是劉瑾余黨,而且現在也用不到他了。大家一起做點壞事,氣氛不就更融洽了嗎?”
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 0458 何人如此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