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 0457 兵部事變
隨機推薦:
何鑒哪知道裴元會怎么做?
他的話已經帶到,也沒興趣陪他打啞謎了。
于是便對劉祥說道,“本官憐憫你不易,也不必去西南充軍了,去遼東做個縣令吧。若是我沒猜錯的話,你還有再見到那人的一天。”
說完,看著劉祥誠心的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到時候,切莫自誤啊。”
劉祥聽得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若是那人小小的任性,就能讓兵部尚書親自過問他的案子,還格外施恩,為他避免了充軍的命運,甚至還能保留一個官身。
那當初自己若是肯和他相見,得到他的相助,自己是不是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呢?
接下來的數日,在滿朝吃瓜官員眼中,屬實有些風云突變。
先是左都御史李士實高調表示,不想追名逐利,愿意把晉升內閣的機會讓給其他人。
接著,另一個大熱人選兵部尚書何鑒,不但要放棄這次晉升內閣大學士的機會,甚至愿意為了解決朝廷現今的僵局,要辭掉兵部尚書的職務。
何鑒的表態一下子就壓過了李士實,引來了朝野嘩然。
甚至就連天子,都派了宦官來秘密詢問何鑒的真實意圖。
或許是已經徹底做好了心理建設的緣故,何鑒面對外界的質疑,回答的很坦蕩。
許多早就預備好的漂亮話,不停的往外甩。
“君明臣賢”什么的就不必說了,就連很多何鑒以往看都不看幾眼的郎中、主事都得到了他不少贊語。
眾人見何鑒已經完全是一個退休老干部的姿態了,這才徹底信了。
何鑒自己派系的人,自然是慌成了一團,紛紛來拿主意。
楊廷和與楊一清也緊鑼密鼓的開始研究,何鑒離去后,未來的斗爭形勢。
就在文官們勾心斗角,內斗不止的時候,得到機會的朱厚照,也看準了這個機會,準備迅速的推動他的“先軍大明”計劃。
因為裴元這個小蝴蝶的干預,此時的文臣陣營更加渙散,而朱厚照有了賀環這個不錯的謀略高手,反倒有些如虎添翼的意思了。
這蓄勢待發的一眾人等,像是要捕食的豹子,緊密的注視著朝局的變化。
楊廷和與楊一清在和各自黨羽商議后,都認為可以借助何鑒的離場,瓜分何鑒空出的勢力范圍,從而壯大自身。
在內閣將何鑒的辭呈送上后,朱厚照不動聲色的慰留。
楊廷和與楊一清都沒察覺什么不同,依舊任由何鑒走著辭職慰留的流程。
等到流程走完,朱厚照以何鑒功成身退,額外賜下恩旨,加太子太保、階光祿大夫、勛柱國,再蔭一子為錦衣衛百戶。
何鑒完成交接,毫不拖泥帶水的就與舊人辭別,離開了京城。
裴元為了展示自己的政治操守,也假惺惺的出城相送。
裴元這等上不了臺面的錦衣衛,當然沒資格混跡在一幫文臣官宦之中。
好在他剛在城外出現,就吸引了何鑒的目光。
裴元向他招了招手,何鑒也頷首示意。
就在一眾官員們,為送別了一位朝中大佬,在城門外欷歔的時候。
穿著蟒袍的太監蕭敬,也在大小太監的擁簇下,來到了兵部。
隨后,蕭敬傳下旨意,要求兵部兌調京營、宣府邊軍,令其往來操習備御,調撥往來數額各三千名。
兵部的主事官員們,對此十分震驚。
因為之前,朱厚照在豹房和太平倉練兵的時候,還只是靠從義子們那里抽調的少數家丁編練。
朱厚照甚至為了解決這些人的錢糧、兵甲問題,和兵部鬧了不小的矛盾。
沒想到何鑒前腳才剛出城,后腳朱厚照就派人來兵部傳令了。
而且,這次涉及的還不單單是天子手中掌握的那些私兵,天子甚至想將邊鎮的正規軍調一些進京。
調邊軍進京?
這踏馬不是想弄進來一個活董卓吧。
這是什么何進才能想出來的好主意?
涉及兵馬調動的兵部職方司郎中汪舉,也是看過《三國演義》的!
他當即就以兵部無主事之人,需等新任兵部尚書上任之后,才可裁定為由,要求暫緩此事。
現在朝野都知道,兵部左侍郎陸完出任兵部尚書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板上釘釘了。
何鑒這般高風亮節,就是為了給陸完讓路的。
后續的廷推,也絕對不可能會有意外。
這件事理應留待兵部尚書上任之后,再行處理。
誰料蕭敬呵呵一笑,“兵部尚書不在,不是還有侍郎嗎?”
就在汪舉詫異的想說,侍郎不也是陸完的時候,稱病在家多日的兵部右侍郎李浩,默默無語的步入了兵部大堂。
汪舉的瞳孔頓時一縮。
兵部右侍郎李浩,前順天府尹!
這個在這次大議功中,被罵的狗血淋頭,被認為兵事無能,治政無用的家伙,在兵部權力真空的時候,選擇了出來背刺。
李浩無視了汪舉等兵部官員們異樣的眼光,從蕭敬手中接過了天子的中旨,隨后默默進入自己的職房,開始書寫調兵文書。
等到李浩從職房中出來,將用了印的公文,往兵部職方司郎中汪舉手中一遞。
汪舉下意識就要接過來,查看里面的內容。
誰料那公文剛一沾手,就被一個健壯的太監毫不客氣的抽走。
隨后,那公文落到了太監蕭敬手中。
蕭敬拿在手中把玩了下,展開看了幾眼,再次遞給那個健壯的太監,“送去宣府。”
汪舉聞言大怒,上去就要強奪,“這是職方司的差遣!”
不想,立刻就有凈軍一擁而上,將那汪舉阻攔。
蕭敬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汪郎中言之有理,等他回來后,咱家會好好地罰他。內廷,也是講規矩的。”
汪舉聽得手腳冰涼。
他要的是處罰那個太監嗎?他要的是阻止宣府邊軍入京!
汪舉的目光慌亂四下看著,想要讓人趕緊去通知內閣或者六科,好盡快阻止此事。
但是蕭敬早有準備,帶來的凈軍直接封鎖兵部,根本不讓任何人進出。
于是,就在城門外的朝臣與何鑒送別的時候,數騎快馬與他們擦身而過,沖出城去。
蕭敬又在兵部慢條斯理的品了會兒茶,然后才悠然離去。
等到朝中大臣聽說兵部出現了這樣的變故后,立刻炸開了鍋。
不少人慌慌忙忙的回衙,楊廷和也帶著梁儲、費宏等人入宮,向天子詢問此事。
何鑒現在掛著太子太保、光祿大夫和柱國的勛官,享受著從一品的退休待遇,已經算是功成身退了。他在旁賊賊的聽了幾句,哪里還愿意再去招惹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辭別眾人之后,何兵部就瞞天過海,金蟬脫殼,晝伏夜出,聲東擊西,調虎離山,老漢推車,直奔浙江老家去了。
朝廷上下,對朱厚照的這次突襲,應對的十分慌亂。
他們本以為廢掉劉瑾新政,大量罷黜劉瑾黨羽后,天子再也折騰不出什么了。
誰想到,僅僅是兵部尚書離任的這個空當,朱厚照竟然趁機調動了邊鎮兵馬。
他這是想干什么?
他要學何進,調外軍入京,想要恐嚇的是誰?
以楊一清為首的黨眾立刻聯名上書,陳言,“邊軍赴京防守,京軍赴邊操練,則更代煩擾,去往疲勞,是無故而常動。數千之兵,不惟虛費糧餉,而且示人以弱。祖宗成憲:京軍衛內,不無故外出,恐有四方窺伺之虞;邊兵捍外,不以無事而弛備,恐有一旦倉卒之患。乞請徐議兌調。”
朱厚照卻表現出了難得的強硬,毫不客氣的回復道,“你們為國至意,我已具悉。可即于宣府調三千人,限十日至京;京營赴宣府備御者,亦如其數。每年春秋更替,人賞銀一兩。”
見到朱厚照甚至想把這件事常態化,原本還想居于幕后的內閣首輔楊廷和,也坐不住了。
他在家苦思數日,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篇文章,向朱厚照痛陳京營、邊營兌調“十不便。”
“京邊官軍各有分地,有急事方可互相應援,今無事而動,一不便。”
“京軍備邊,不習戰陣,難保取勝,恐損國威,二不便。”
“邊軍入京,駭人耳目,傳聞各處,未免驚疑,三不便。”
“京軍外出,依持強勢,占住房屋,索要錢谷,需索酒食,強買貨物,奸污婦女,將官護短而不肯禁,邊方受害而不敢言,四不便。”
“邊軍在內,狎恩恃愛,傲睨軍民,蔑視官府,小則怠玩,大則違犯,治之則或不能堪,縱之則愈不可制,五不便。”
“遠離鄉井,拋棄骨肉,或風氣寒暖不相宜,或盤費供給不相繼,六不便。”
“糧草之外必用行糧,布花之外必須賞赍,非緊急不得已之時,為糜費無極之計,七不便。”
“往來交替,無所寧息;倉卒之際,或變起于道途;厭倦之余,或隙生于肘腋,八不便。”
“示京營之空虛,現中國之單弱,九不便。”
“西北諸邊,見報聲息,唇齒之地正須策應,脫有疏失,咎將誰歸十不便。”
“乞望陛下博采人言,務求至當。”
朱厚照看到楊廷和的文章,朱筆題字,大學士說的很好,但是宣府兵馬已在呼喚城門開。
朱厚照這次罕見頭鐵的不肯收回詔命,導致這次爭論的結果,以宣府兵馬火速抵達京師而結束。
裴元得知了這些始末之后,并沒有太意外。
而且還覺得,朱厚照真是下了一步好棋!
事已至此,朝野只能把關注焦點轉移到了兵部侍郎李浩這個人身上,想要知道這個人為何會突然跳反,站在天子那邊。
要知道“大議功”最激烈的時候,文官們都沒想過把李浩當棄子丟出去!
沒想到李浩卻在何鑒去職,陸完尚未上任,重臣們又在城外送別何鑒的關鍵時候,跳出來促成了宣府邊軍入京的事情。
裴元心里清楚,現在不少文臣還僅僅以為李浩是個例,完全忽略了李浩擔任過通政使的重要資歷。
等到朱厚照做好充足準備,開始瘋狂的提拔有通政司資歷的官員掌握宣大和兵部事務后,這個秘密保皇派的“通政司系”才會浮出水面。
等那時,雙方的爭斗才會進入白熱化。
朱厚照這次干凈利落的突襲,讓楊一清與楊廷和難得的團結了起來,迅速的開始廷推。
然后毫無波瀾的以一致意見,舉薦陸完為兵部尚書。
隨后楊一清以廷推主事人的身份,和楊廷和一起向朱厚照遞交了廷推結果。
朱厚照很痛快的給出了認可,任命陸完擔任兵部尚書。
這讓朝廷重臣們一時猜不透,天子是打算讓之前的那次兵部事變翻篇,還是進退有度的等待著進一步周旋。
很快,陸完平平穩穩的上任,然后平平穩穩的交接了兵部的權力。
他本就是兵部的二號人物,現在又是臨危受命,兵部各司都表現出了空前的支持力度。
兵部三號的李浩,心虛之下,很快再次稱病。
但是對叛徒的追殺,立刻猛烈而來。
六科的言官們開始反轉,猛烈的抨擊李浩在順天府尹任上的不稱職,以及在兵部右侍郎的位置上無所作為。
李浩啞口無言,只得請求致仕。
朱厚照出面保了保,終究沒硬氣到最后,很快李浩就被罷官,僅得到了允許使用驛站乘傳回鄉的待遇。
在原本歷史上,李浩確實是秘密投靠了朱厚照。
只不過他那時扮演的是李士實那個踩雷的角色,他被朱厚照任命為禮部尚書,補了傅珪的缺。
結果,李浩這下捅了馬蜂窩。
作為沒有經過廷推,而是以中旨晉升的尚書,再加上不為翰林而主掌禮部,他被六科十三道瘋了一樣的撕咬。
李浩老臉喪盡,狼狽的六次請求辭職,才總算是保全了最后的體面。
這個時空,經歷了裴元挑起的“大議功”,李浩的功過,被更清晰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然后,他跑路的身形就更狼狽了。
朝廷上的風云變動,讓裴元看的津津有味,不明真相又知道點什么的魏訥和焦黃中,卻徹底的跪了。
兩人做夢都沒敢想,當初那些狂言妄言竟然都是真的!
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 0457 兵部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