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畫家 卷末感言教父、畫皮與天鵝湖
教父、畫皮與天鵝湖。
這三個名字本來都是第二卷的備選卷名。
教父,很簡單,其實本文中的豪哥很多行為,人生規劃,都是用了教父里老教父唐的影子。
維托·柯里昂前仆后傭,被眾人所圍攏,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參議員卻在最后沒有成功。
陳生林前仆后傭,被眾人所圍攏,想要自己當上參議員,卻在最后沒有成功。
顧為經按著陳生林的肩膀說話的行為,也恰恰是老教父經典的肢體動作。
但他們的結局相反的。
陳生林得到了一切,卻得不到說出Life is so beautiful叢容的死去的結果。
這是他的代價。
我特別注意,不想把這卷寫成浮生物語那樣的宗教歸勸文,所以,在卷尾中,這是人性的勝利,是人的勝利。而非佛性的勝利,佛的勝利。
畫皮。
我也喜歡這個名字,巧妙的一語雙關。
一者說這一卷,是小顧同學的繪畫技藝從“畫皮”走向“畫骨”的過程。
二者說,這是個聊齋一樣的故事。
陳生林從開頭就以慈善家,就以溫和的長輩的面貌出現,但在卷末的最終,他將會撕下人的皮囊,露出惡鬼的猙獰的臉。
真正可怕的不是青面獠牙的惡鬼。
而是畫了皮的惡鬼。
但最終的最終,惡鬼還是會在陽光下化作泡影。
天鵝湖,這就更簡單了。
從始至終,這都是一個天鵝湖一樣,講述如何高貴的驕傲的去面對死亡的故事。
那神圣的寧靜,神圣的從容。
最后一個情節可以叫做“一個叫做顧為經的年輕人準備去死”。
我曾設想過很多這一卷結局。
但我覺得它們都不好,我覺得都會弱化邪惡的力量,讓人覺得他們像抗日神劇里那些滑稽的鬼子。
不。
不是這樣的。
我在想,普通人面對真正的邪惡的時候,就是無助的,就是無力的,就是不會有一道圣光把你接走,不會有雇傭兵沖進去,噠噠噠的把壞人打成馬蜂窩。
但普通人依然可以高貴,普通人依然可以勇敢。
依然可以勇敢的說出“請開槍吧”。
你很強大,你是兇殘的日寇,但我……我依然能夠沖上去,用胸膛迎接你的子彈。
我越是弱小,我就越是強大。
我越是弱小,就越是偉岸。
即使你強大的無懈可擊,我也可以站在陽光中唾棄你。
教父小說第一步開場有一個角色,阿班丹多,他是原本跟隨一代老教父打拼的一代家族“顧問”,曾經柯里昂家族的二把手,為家族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擔任老教父的“手臂與第二個大腦”整整二十年。
比起教父,家族顧問更像是那種衣冠楚楚,帶金絲眼鏡的斯文人士。
他有錢有勢,聰明的讓人害怕,奸詐而讓人生惡,因為他的存在,警察永遠也抓不住柯里昂家的馬腳。
他聰明了一輩子,做了一輩子的壞事,威風凜凜。
最終。
在死亡面前,他卻崩潰了。
小說最開始的情節,就是老教父帶著手下,去病床邊看望阿班丹多。
而他忽然用骷髏般的身體高喊:“救救我,救救我,別讓我死!請……我做了多少壞事,我有罪,我害怕下地獄!”
強大的壞人,狡猾的壞人,威風凜凜的壞人。
心卻千瘡百孔。
藝術的力量,不是在于貫穿心靈么?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是無力的,就是渺小的,就是如同草芥浮萍一樣無足輕重的。
普通人無法將相國寺外那么粗的一棵樹,一下子就倒拔出來,無法三拳打死鎮關西這樣的黑社會,更無法去敲上高衙內三百下禪杖。
但普通人也可以站在錢塘江的岸上。
對著命運揮舞著禪杖,去做神明般的怒吼,去仰天大笑。
這不是野獸的憤怒。
這是人的尊嚴。
柴可夫斯基給他的天鵝湖的結尾,一個童話般的結局,公主和王子向死而生。
我也可以這一卷的結尾,一個童話般的結局,公主和王子向死而生。
就把這……當成理想主義的勝利吧?
這是一本寫繪畫的小說,設定便是藝術是終極的力量,優美的作品可以貫穿一切。
順便一提。
我不知道為什么好多讀者不喜歡蔻蔻。
我其實是超喜歡蔻蔻小姐的。
在畢加索遇上的女人中,弗朗索娃·吉洛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個,最頑強的一個。
畢加索甩過很多人。
但弗朗索娃·吉洛驕傲的甩了他。
她野性而生機勃勃,她驕傲又有著自己的事業,她愛畢加索,但她不是依附在別人身上的小草,纏繞在大樹上的藤蔓,她有自己的事業。
所以她長命百歲。
(注:她真的活了101歲。)
好了。
但是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最簡單,最直白的名字“血與火”,與第三卷想的名字“名利場”相對。
全能大畫家 卷末感言教父、畫皮與天鵝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