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術 一百八十九 你自己想要什么?
與此同時,整個南北兩宮范圍內還有一些沒有被抓住或者正在抵抗的宦官。
虎賁軍全軍覆沒了,但是羽林軍還在抵抗,所以袁氏大軍還有最后的一些收尾工作要進行。
袁樹立刻安排廉達率領一千猛士去進攻羽林軍,自己則和袁逢一起前往北宮中的西宮,帶他去見劉宏,并且安排緊隨其后的廢立之事。
他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勝利果實尚未吃下肚,所以還不能松懈,現在必須要抓緊時間辦事,鞏固兵變之后的最新格局,將勝利果實牢牢掌握,然后一口吞下肚。
所以在前往北宮的路上,袁樹就不斷和袁逢商議這些事情。
袁逢也從最開始的狂喜中逐漸回過味兒來,開始與袁樹商議兵變之后整頓局面、奪取權力、論功行賞的事情。
袁樹的意思很簡單,兵變之后,有一件事情必須要清楚明白。
兵變是袁氏主導,袁氏出力,袁氏沖鋒陷陣,而劉悝不過是坐享其成,得皇位就夠了,實權,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袁氏手中。
所以,袁樹建議袁逢在兵變之后登上三公之位,并且錄尚書事,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宰相,全面掌控朝政。
如果他一個人覺得吃力,那就讓袁隗一起錄尚書事,兩兄弟一起執政,分擔一些職權。
對此,袁逢有些恍惚,有些猶豫。
“可是,我們……是漢臣啊……”
“父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必須掌權,只要掌權,我們說我們是漢臣,我們就是漢臣,沒有人可以改變,如果不掌握權力,就算我們是漢臣,也會被旁人打成漢賊!”
袁樹低聲道:“無論如何,絕不能讓劉悝真正掌權,否則……里克前車之鑒,父親難道不知道嗎?還是說父親也想品味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苦楚?父親,袁氏是通過兵變打垮了宦官廢掉了劉宏!
如果不掌權,讓劉悝掌權,等他羽翼豐滿,他難道不會對袁氏產生忌憚之心嗎?或者說就算他不忌憚,他身邊的人,他的兒子,不會忌憚嗎?有些事情不在于我們想不想,而在于我們能不能!”
袁逢咽了口唾沫。
他知道,袁樹說的是對的,這就是政治,這就是博弈,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袁氏家族通過兵變廢掉了劉宏,擁立了劉悝,這就是現實,劉悝一旦真正掌權,他必然會對袁氏產生忌憚,他必然會擔憂自己的皇位會繼續被袁氏威脅。
屆時,他必然動手。
所以,袁氏沒有別的選擇,必須要掌權,必須要待在這個位置上不能下來,否則,必然傾覆。
這是他早就明白的事情。
但事到臨頭,真的要登上這個位置的時候,他依然感到猶豫。
不過袁樹是一點都不猶豫的,袁樹極力鼓動袁逢,給他加油打氣,使他樹立了信心。
至于袁逢所擔心的一門兩公會不會引起天下非議的事情,袁樹也認為這毫無意義。
“一門兩公對于袁氏來說只是象征,如此大的功勞,如此大的權勢,有沒有一門兩公都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已經不需要考慮了。”
袁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即由袁逢、袁隗分別擔任司空、司徒,錄尚書事,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凡事以袁逢為主、袁隗為輔,商議著來執行。
另外,以司隸校尉段颎為太尉,并且為他加將軍銜,這是袁樹答應段颎的,袁樹要兌現承諾。
段颎不會在朝廷里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但是他可以得到將軍銜,未來如果有戰事,可以通過將軍的職權領兵出征。
這也是袁樹對他的承諾。
畢竟段颎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幫助和情報,斬殺了王甫,也是重要功臣,分得一部分勝利果實是理所當然的。
如此,袁逢、袁隗和段颎三人就可以構成新的最高執政團隊,架空劉悝、控制權力,構建成兵變之后的基本政治格局。
政權要掌握在手,兵權也要掌握在手,不能給劉悝安排自家親戚擔任大將軍、掌握軍隊的可能,雒陽五大常備軍系統必須要全部掌握在袁氏手中。
衛尉系統的武裝,光祿勛系統的武裝,北軍五校,城門校尉和執金吾系統的武裝。
這五支中央財政撥款養著的軍隊,必須要安排袁氏親信掌控,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除此之外,重要的司法權也必須要掌控在袁氏手中,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也必須要在袁氏的掌控之中,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行政權、司法權和兵權全部掌握在手,利用這些權力構建一個符合袁氏利益的政治架構,建立起來,推行下去,構建起全新的政治秩序。
這是袁樹的建議。
袁逢對此十分滿意,連連稱贊袁樹想得周到,但同時也有擔憂。
“大權獨攬,權傾朝野,這從來不是好事,天下人如果對此感到不滿,有異議,又當如何?”
“父親多慮了。”
袁樹搖頭道:“吾輩舉事、廢帝,是以誅滅宦官、撥亂反正為名義而行事,這是天下人的愿望,這是天下人共同的期許,誅滅宦官,清算奸佞,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袁氏執政的局面,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反對。
黨人是我們袁氏保下來的,宦官是我們袁氏除掉的,仇怨是我們幫他們報的,他們不感謝我們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反對?這種無恥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做出來了,那我們派兵征討、鎮壓,就是師出有名,絕對沒有異議。”
袁逢想了想,覺得袁樹說的也有道理。
黨人覆滅、士人遭災,這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爺們被宦官折磨的慘兮兮而無力反抗,只有袁氏隱忍之后忽然暴起,為他們報了仇,清算了宦官,再把一些利益還給他們。
這種再造之恩,他們不感謝都要被戳脊梁骨痛罵,哪里敢反對?
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段,吃我的拿我的還要反對我,這種無恥的事情真要發生了,派兵滅了他們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也是袁氏掌握兵權的主要目的。
不滿意?
不聽話?
我滅了你!
宦官沒有掌握全部的兵權都能威壓天下,殺得士人慘兮兮,更何況是完全掌控了雒陽兵權的袁氏呢?
除了這些之外,從宦官派系奪取的實權職位要拿來賞賜給有功之人,剩下的一些邊角料則可以拿來籠絡人心。
一番賞賜封官之后,局面就穩定下來了,劉悝做皇帝而袁氏執政的格局就正式形成了。
袁樹所描繪的未來非常實在,條理清晰,十分明確,袁逢非常滿意。
但是有一點,袁逢覺得有待商榷。
“術,你說了那么多旁人的事情,把為父和你三叔的職位都安排妥當了,怎么就沒有提到你自己呢?你可是此番兵變的最大功臣,真要說起來,功勞還在為父之上,你怎么能不說說你自己想要些什么呢?”
袁樹還在思考有什么補充的地方,忽然聽袁逢說起自己,愣了愣。
“我……我也有份?我不是還沒成年嗎?沒成年是不能做官的吧?”
袁樹今年十七歲,沒到二十,沒有加冠,不算成年人,所以還不能做官。
他在思考的時候也就沒有把自己算在里頭,而是打算通過安排自己身邊人擔當職位、掌握權力來間接的塑造自己的地位,為自己爭取一個有利的生態位,靜待成年。
但是沒想到袁逢卻提到了自己。
對于自己的質疑,袁逢哈哈一笑。
“少年到成年,不過是一場冠禮的距離,年歲不到又如何?只要行冠禮,取表字,一切都可以順理成章,何須待到二十?廢天子不就是十三歲元服而親政嗎?”
“原來還能這樣操作啊……”
袁樹眨了眨眼睛,頓時對古人靈活變通的手段感到佩服。
(本章完)
我不是袁術 一百八十九 你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