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不是袁術

一百四十八 竇妙去世

更新時間:2025-02-04  作者:御炎
我不是袁術 一百四十八 竇妙去世
也難怪杜凝感到驚訝,換做任何其他人,都會對此感到驚訝的。

整個五月底和大半個六月份,雒陽城的關注焦點都是水災和袁樹,之后也是不斷談論大水的情況和袁樹帶領心學門人在城外奮戰救人的事情。

大水期間,袁樹派遣近兩萬一心會員和弟子門生全面出動,駕著小船在水淹區不斷救人,把他們從危險之中撈出,幫助他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人救完了就開始管理他們的生活,提供糧食、衣物、藥物,確保他們能夠維持生命,不至于因為天災人禍而死。

人總是要活著的,見死不救是不可以的。

這是袁樹心中的一個執念。

而在此期間,或許是終于忍不住被袁樹對比的過于凄慘,朝廷總算是無法繼續坐視不理。

于是在一群大臣的建議下,宦官們總算忍痛上表劉宏,讓劉宏同意了救援政策,安排了一批又一批的糧食和衣物給到城外,表示朝廷在這個事情上也出了一把力氣,要求袁樹多多念及朝廷的恩德,也讓城外災民念及天子的好處。

這也算是給自己挽尊了。

雖然說袁樹實際收到的糧食和衣物與救災賬冊上的物資數目有那么一些出入。

比如收到的所有糧食數量減少了約四成,還有一些記錄著粟米的批次變成了喂牲口用的麩皮,說是整件整件的衣物也變成了一團一團的臟臭破布,甚至還有麻布袋在里頭濫竽充數。

但好歹是真的有東西送來了,這些物資也算是能用起來,袁樹的經濟壓力總算沒那么大了。

據他這邊粗略估計,大水期間,雒陽城受災人數有十一萬多。

其中有兩萬多人通過各種方式自行逃難或者不幸遇難,剩下九萬多都被他發動心學門人們救回來安置了。

而在雒陽朝廷正式派人送來糧食之前,袁樹和他的勢力集團幾乎是只靠他們自己,給這群難民提供了整整七天的口糧,耗盡了此前袁樹購買囤積的儲備糧。

那么多張嘴要吃東西,就算他們還有一些自己的存糧,袁樹也盡可能把粥煮的稀一點,只是勉強能活下去的程度,還是架不住吃的人太多了。

好在負責采買的羅意效率很高,在儲備糧耗盡之前一天把從河內郡緊急采購的第一批糧食送到了袁樹手里,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兩天,無限扯皮的雒陽朝廷的糧食終于送到了,太尉李咸被授權總管此事,袁樹終于不用自己死撐著了。

糧食危機解除之后,袁樹就輕松多了,那個時候大水也開始退去了,局面一天天的好轉起來。

袁樹也在大水完全退去之后把所有管理權限轉交給李咸,自己本打算休息一下,但是卻從盧植那邊得知情況還是比較嚴峻,死人太多,尸體腐爛情況嚴重,且居民房屋大部分被毀,重建需要時間和材料,無人幫助的話,怕還是要風餐露宿。

袁樹向太尉李咸尋求幫助,希望李咸能提供一些人力物力。

結果李咸苦笑著告訴袁樹,他能提供的已經是全部了,朝廷并沒有給他太多物資,特別是錢也沒有給多少,似乎有著想要白嫖袁樹的想法。

袁樹大為不滿,對那群該死的宦官更加憤恨,但是念及大局,還是沒有發作,只能帶著一心會員們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

焚燒、掩埋尸體,幫助災民重建房屋,把之前沒有用完的木料拿出來給災民們使用,算是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他辦事期間,處世態度比較中庸的太尉李咸大概是真的看好他,所以暗中提點他。

“雖然你出身很好,你袁氏也已經是四世三公的天下第一豪族,但是越是如此,就越要小心謹慎才是,此番,你袁氏勢大,天子年幼,加上很多官員家中子弟也在你這邊,所以才沒有諸如邀買人心之類的罪名被安在你頭上。

但是這并不代表你是完全安全的,這一次算是涉險過關,下一次,可就沒那么幸運了,我知道你心存良善,欲致良知以行正道,但是正道和政道不能相悖,否則,即使你出身高貴,也不是你的護身符,謹言慎行啊!”

對于李咸的好心提點,袁樹很是感謝,但是他同時表示,他并不會因此就改變自己的行事作風。

哪怕未來這些事情與所謂的“政道”相悖。

“如果政道與人心良知相悖,那么錯的是政道,而不是人心良知,我以良知立身,以良知教授弟子門生,如果有悖于良知,才是最大的錯誤,李公提點,樹感激不盡,但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區區政道,并不能動搖樹致良知之決意。”

對于袁樹的回答,李咸先是一愣,隨后便是感慨。袁樹離去之后,李咸身邊的太尉屬官對袁樹有些看法。

“袁氏四世三公,聲威極大,連帶著族中子弟都完全不在乎官場聲譽,更不在乎朝廷臉面、天子威嚴,可見跋扈。”

李咸看了看身邊的屬官。

“你讀過《知行論》嗎?”

“不曾。”

“讀一讀吧,然后你便知道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了。”

李咸感嘆道:“且不說他是否有私心,但他的確這樣做了,他說的,和做的,是一致的,我見慣了心口不一的人,說一套,做一套,這種人太多了,但是如袁術這般說到做到、心口如一的人,又確實是太少了。”

屬官低下頭,沒有再說什么。

李咸也沒有再說什么。

他覺得,只要之后不出什么意外,袁樹登上高位、成為主導帝國命運的重要權力者之一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出意外,他說不定真的能給這個國家帶去一些意料之外的改變。

這個國家的確有問題,以至于袁樹的所作所為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

可要是袁樹能登上高位,堅持自己的做法,那么這個國家或許真的能發生一些好的變化。

這樣一想,李咸就莫名的有些期待了。

然后,就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太后竇妙去世了。

竇妙去世是比較突然的事情,從她發病開始一直到去世,前后不過十數日,屬于急病去世,而究其根源,則是六月傳來的一則噩耗。

二次黨錮之亂以后,竇氏族人除了竇妙之外全都被發配流放到了漢帝國最南端的日南郡,也就是中南半島上,那里的生存條件極為惡劣,除了原住民,凡是過去的,都是些被流放過去的人。

竇氏一族養尊處優,哪里受得了這種折磨?

沒多久,便接二連三有族人死去,而六月初傳來的噩耗便是竇妙的母親也去世了,竇妙聞訊,大為哀傷,終日慟哭不止,水米不進,憂思致病,一病不起。

于是她死了,死在了劉宏還沒有完全長成的時候,死在了一個幽靜的沒有自由的角落里。

熹平元年六月,皇太后竇妙崩逝。

這個消息很快傳開了,袁逢和袁隗當然很快就得知了此事,并且用最快的速度通知了袁樹,讓袁樹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袁樹得知以后,心中一凜,意識到將有大事要發生,于是把城外重建的事情托付給盧植,自己飛馬趕回袁府,與袁逢、袁隗共商此事。

因為竇妙的去世十分突然,并且在時間上也超乎了人們的設想,包括袁樹在內,都沒有覺得才四十多歲的竇太后能去世的那么早。

東漢皇帝的確比較短命,但是太后一般都活得比較長,竇妙的去世確實算早的。

不過真要說起來,倒也不至于讓大家伙兒覺得難以接受,因為家族、親友全都被放逐到再也見不到的地方,自己也徹底失去了自由,一輩子不得伸張,換誰,誰能好受?

然后被母親去世的消息一刺激,悲傷過度,就此一命歸西,聽起來倒也十分合理。

只是這樣一來,袁氏家族要面對的就是真正的戰場了。

(本章完)

我不是袁術 一百四十八 竇妙去世

上一章  |  我不是袁術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