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135章 藍衫神秘人

更新時間:2025-02-02  作者:幽燕倦客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135章 藍衫神秘人
李青蘿心中大驚,“呼”地一下站起身形:“你是什么人?”

中年藍衫文士上下打量她,原本無喜無悲的面色漸漸出現一絲嫌棄。

李青蘿感覺體內似乎被一股無形氣機牽引,氣血內力都有些悸動翻滾起來,不覺心中惶恐萬分。

前方這人武功簡直高到她從未見過,就算想都沒有想過,這究竟是什么人?來曼陀山莊干什么?

中年文士收回目光,在書堂中徘徊了幾步,忽然道:“你的資質太差,簡直差得沒邊,但也難怪,那兩個蠢貨怎么會生出資質好的后代,但你和他倆相比,又是壤天之分。”

“你,你……”李青蘿神色陰晴不定,心中不由暗想,這人莫非知道自己父母?她道:“你到底是誰?來我曼陀山莊干什么?”

“我是誰?”中年文士微微仰頭,看向書堂上方的梁柱,片刻輕嘆:“有你這般天賦差到極點的后代,簡直辱沒我的名聲,但……夫復奈何?天意如此,天意如此。”

“你……”李青蘿臉上生出一些怒意,對方年紀看起來只不過比她大了些微,怎么說自己是他后代?這時壯起膽子道:“你不要亂講,我父名號無崖子,我不是你的什么后代,你這年歲也……”

“你那父親?”中年文士搖了搖頭,一聲嗤笑:“蠢兒呆兒罷了,文不成武不就,一些小道都領悟不透,愚昧至極,不過你比他更為不如,真應了那句話,一代不如一代!”

李青蘿聞言頓時表情怪異,蠢兒呆兒?

她清楚自己身世和父母來歷,小時候的印象還有,無崖子的容貌在記憶中還存在一些,這時看眼前中年文士,隱約感覺父親無崖子與對方哪里有點相像。

而聽對方之前說話口氣一副長輩姿態,此刻又叫自己父親蠢兒呆兒,難道是……可那又怎么可能!

“不用想了。”中年文士看她一臉錯愕,搖頭道:“留著點腦子做旁事吧,你父親無崖子和母親李秋水,都是我的徒弟,無崖子……也是我的兒子。”

“你,你胡說……”哪怕心中想了,但與對方說出口不同,李青蘿不由出聲反駁,這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

父母的來歷丁春秋曾與她說過,出自西方一座叫做逍遙的武學門派,而父母二人乃是師兄妹關系,是逍遙派掌教逍遙子的徒弟。

但丁春秋并沒見過逍遙子,按照丁春秋所講,眼下逍遙子早便是百歲開外,應該不在世上了,就算還在的話,也絕不可能這么年輕。

而且眼前這文士還說父親是他兒子,這簡直就是胡言亂語:“你這般歲數,我父親怎么會是你的兒子?”

“無知。”中年文士似乎不屑解釋,淡淡道:“本來我也沒萌生尋找你們之念,不過忽然心血來潮,要到處走走,蠢兒就那般了,想瞧瞧他的后代如何,能不能調教一番,繼承李氏的道統,沒想到你比他更不如,真是叫我失望!”

“我……”李青蘿臉上忽紅忽白,本是不該相信,但對方的武功實在高到離譜,自己此時便是想要運氣都極為艱難,感覺受到對方逸散的氣機壓制一般。

“我還是不信,父親的弟子都不……”

“那些人知道什么,此事只有你父親師兄妹三人知曉,李家本是舊日南唐后裔,這百來年不過殘存于世罷了。”說到這里中年文士露出一抹自嘲。

“南唐后裔,殘存于世?”李青蘿心中震驚,這是丁春秋沒有說過的,可哪怕她身在江湖,也知當時金陵城破,后主奉表投降,率一眾城內宗室去往了東京開封,怎么又是殘存?

看見李青蘿表情,中年文士淡然道:“我這一脈乃是皇裔,在宋京之中已經斷絕。”

李青蘿聞言訥訥不知說何才好,若眼前之人真是逍遙子,又是自己祖父,為何看起來如此年輕?難道武功練至登峰造極,能夠駐顏不變嗎?容貌老去一直是她的心病,但若習武至巔峰能保持青春,她則更加心中更惱,因為她實在是天賦太差了。

中年文士此刻眼中又出現嫌棄之色,開口道:“你有一個女兒?”

李青蘿急忙點頭:“是有一女,名喚王語嫣。”

中年文士皺眉道:“怎么能夠姓王?”

李青蘿大窘,囁嚅道:“確,確實不該姓王,應姓段的,他的親生父親是大理段家之人,鎮南王段正淳。”

中年文士不悅道:“我是說為什么不姓李,既是我的后代,她那一輩如今又她自己,必然要姓李的,姓什么王和段呢?李秋水本來姓沒藏,也是入我門后,隨我改的漢姓。”

“啊?”李青蘿聞言頓時覺得自己真的蠢笨,想事情都會想去了旁里,但又不知該怎么回答,臉上一副自卑尷尬。

“她的學武天賦如何?”中年文士微微沉吟:“段家之人全都習武,當年我曾見過段思聰,天賦不錯,但……與我相比卻是差了不少。”

“她并未學武……”李青蘿垂首說道。

“為何不學?難道資質還不如你?”中年文士雙眉擰起。

“嫣兒的資質應該比我好,只是她自己不喜歡打打殺殺,所以才不學習,她……可是能夠過目不忘的!”

“過目不忘?”中年文士道:“那可也算不得什么,不過少浪費點工夫,觀看別人切磋能觸類旁通一些,真正資質好的乃是一學便會,一想即通,遇見瓶頸桎梏,用不多久便能打破,不會被阻礙太久。”

“這……我便不知了。”李青蘿搖頭。

“她現在哪里,叫過來我看。”中年文士道:“雖聽著比你要強,可也得看一下方知。”

“嫣兒不在曼陀山莊,她在,在……”李青蘿說到這里神色有些不自然起來,南唐是被大宋滅國,就不知說跟著大宋燕王走了,對方會不會惱羞成怒。

“在哪里?莫非去了城中?”中年文士看她神色有異,道:“且說實話,不然即便你是我的后代,我也不介意斬掉你,倒省得活在世上辱沒我的身份名聲。”

“她跟著燕王去東京了。”李青蘿聞言一哆嗦,哪里還敢撒謊,脫口說道。

“燕王?宋國的燕王?”中年文士露出思索神色:“為何要與他前往東京?”

李青蘿怎好說趙倜主動提起,自己也希望女兒跟著他走,嫁入王府跟著沾光,說了只怕對方會直接一掌拍死她,此刻思來想去找不出理由,只好拿自家的事情做擋箭牌,說女兒知道真正身世,心中難以承受,正好燕王剿匪路過,結識后往東京散心。

中年文士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我往東京看看,若是她資質尚可,便帶她走,令她學武,今后做為我李氏一脈的傳人。”

李青蘿聞言心內不覺一跳,感到美夢即要落空,學一身武藝又能如何?豈有嫁入王府更好!

她小心翼翼地道:“我父無崖子不是已經繼得逍遙派門戶,是南唐李氏一脈傳人了嗎?”

中年文士嘴角露出些微不屑:“那蠢材腦袋里都是些亂七八糟事情,雜念太多,只有小聰明,哪得真慧智,算什么我的傳人,何況逍遙派是逍遙派,我南唐李氏一脈是李氏一脈,不能混做一談。”

李青蘿聽不懂對方意思,但也不敢繼續詢問,唯唯諾諾稱是。

中年文士掃了她一眼,再不說話,轉身往門外走去,又使出那移形換位的身法,幾息之后便消失遠處不見。

李青蘿心內琢磨,也不知這人說的真假,就算真的是自己祖父,武功臻至化境,但也不能壞掉她的美夢,她這一生不順,父母拋棄,學武不成,遇人不淑,平素便是瞅什么都不如意,此刻就想靠著女兒改換門楣,換一種活法,怎能叫人破壞了,誰都不能擋路。

想到這里,她咬了咬牙,急忙鋪紙研墨,給趙倜寫信,將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寫上,然后用蠟丸封好,坐下思索,想派誰前往東京報送。

她自己不能去,對方已經認得她,路上遇見洞悉意圖再直接打死,那就只好派人送信,可得派個和趙倜或其手下熟絡的,不然王府何等地方,侯門都深似海,王府只怕連大門都靠不近前。

想了片刻,似乎只有小丫鬟幽草與趙倜一行人熟悉,便起了身,到門外謹慎觀察一番,徑直前去尋找……

趙倜從端王府回來后,又待了幾天閑暇時光,決定北上出使遼國。

在宮中和趙煦確定好一些商談細節,然后回府準備。

府中交待的事情簡單,不比上回,上回離開多少有些倉促,立下事宜較為嚴肅。

這次都早知道他要出使,府內人等籌備充分,王語嫣和阿朱也沒上次的緊張心情。

但趙倜還是囑咐二女,若出府游玩,定要帶上童貫鄭福兩人,兩人不但武功很好,也有官身,遇見麻煩容易處理,二女自然答應。

隨后再隔一日,使團離開京城,往河北進發。

此番使團內除了黃裳之外,還有趙倜的身邊幾人,他帶了韋寒沉、周侗、王承宗還有朱初一,幾個也都有官職,在名單之上。

剩下的則是各部低級官員,員外郎,軍器監使等等二十多個,還有禁軍軍兵一百名。

出了京畿路過黃河往定州路進發,不日進入定州境內,到了州城門前,蘇軾正帶著一眾官員在列隊迎接。

趙倜并不是第一次見蘇軾,早在宮中之時他便認得,此刻觀瞧這位東坡先生面容依舊清俊,但略顯消瘦,不過一篷大胡子卻不見少。

蘇軾雖然出迎,態度并不熱烈,趙倜支持復新法廢舊法他并未怎么在意,在他眼中,兩法皆有弊端,哪個都不完美。

他在意的是趙倜牽頭此事,導致弟弟蘇轍接連被貶,此刻已經降為左朝議大夫、試少府監,分司南京、筠州居住處分。

這樣天南海北,兄弟兩人見面的機會愈發稀少,心中有些不忿。

趙倜觀看蘇軾表情,知其所想,不由笑道:“蘇安撫,五六載未見,一向可好?”

蘇軾道:“上回見燕王還是皇宮之內,那時太皇太后健在,朝上一片祥和,如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竟不想已是幾個年頭過去,人事改變,時過境遷。

趙倜聽出他話中怨氣,不由搖頭笑道:“子瞻,回去州衙再說好了。”

接著進城,直去衙中坐定,茶水上來,趙倜喝了兩口,慢悠悠道:“是本王和官家說的,叫子瞻隨我出使遼國。”

“原來是燕王?”蘇軾訝異道:“本來下官還在靜待貶謫,誰知道圣旨到來卻是作為副使前往遼國。”

趙倜看他一眼,手指輕敲桌案:“可不就即將被貶,若不出使,一路南去,直往大陸之外了。”

蘇軾聞言身體一震,道:“此心安處即吾鄉,多年遭貶,蘇軾已習以為常。”

趙倜道:“你倒是心靜如水,寵辱不驚,和了元和尚學了一手好禪。”

了元就是佛印,蘇軾與其相交莫逆,以往時常辯討機鋒。

蘇軾沉默幾息:“燕王為何要下官一同出使?”

趙倜想了想,道:“我記得子瞻在徐州黃州等地治水弄田,每日勤奮,頗有政功。”

蘇軾微微垂首:“往昔之事,多被人忘卻,燕王記得,下官心中感動不已。”

趙倜笑了笑:“本王知道你在那邊曾發明一種食物,叫回贈肉,本王此番過來想要嘗嘗。”

“燕王……”蘇軾嘴角抽搐,抬起頭來:“下官可以做肉,但日后此事傳揚出去,倒好像下官以此媚上,奸佞行事,不為人齒。”

趙倜搖頭道:“難道除了做肉,你便對遼國一無所知?出不得力嗎?”

“這個……”蘇軾聞言恍然:“下官身處定州這段時間,每每去邊境巡查,對榷場交易早便熟稔,對契丹人行徑也都心內有數。”

趙倜道:“這便是了,此番可能會前往上京,其間榷場交易細節,便由子瞻你來述說。”

蘇軾起身行禮道:“下官領命。”

翌日,使團整備完畢,開始離開定州往邊境進發。

幾天之后,到達宋遼邊境,一行隊伍剛要往榷場方向行去,忽然聽到一側山包后,傳來亂紛紛的吵鬧廝打聲音。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135章 藍衫神秘人

上一章  |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