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明仙宗 第56章 落地生根(三)
————重明宗議事堂
裴奕并不曉得此時正遭人惦記上了,他正有些疲憊地聽著主位上頭的康大掌門侃侃而談。
“老葉,這一回共募得多少人家?”
葉正文應聲答道:“此次共計辟出來了各階靈地四百六十七處,其中二階中品靈地野狐山一處、二階下品靈地六處、一階各等靈地一百廿六處,近靈之地三百三十四處。
二階中品靈地野狐山本宗留用,六處二階下品靈地中,巧工堡、禾木道各占其一,除此之外,還新募得葉州陽家兄弟入駐一處。有一處依著師兄所言,備給唐固明家所用。
至于余下的兩處二階靈脈,洪縣賀家、長縣馬家、采石陸家三家主事人也都尋過某,皆想花重金求得一處。師弟不敢答應,還需得掌門師兄定奪。
依著掌門所言“寧缺毋濫”為本,一百廿六處一階靈地派發出去了九十三處,還余下一階上品靈地十處、一階中品靈地八處、一階下品靈地八處。這些日子師弟會好生篩一篩那些備選的人家,不會令得這些靈地空置太久。
此外,還有七處一階靈地都有現成出產,半為礦脈、半為靈珍,品階皆不算差。依著掌門師兄所講,這七處靈地也留作自用。
師弟已在善功堂內掛了任務,每處靈地各征募一名練氣后期以上弟子以作總管。再由牛匡牛師弟統管全局,每月呈報所得于甲丑兵寨百藝堂處便是。
至于最后那三百余處近靈之地,盡都派發出去了。這批靈地募得的皆是些小戶、孤身散修,其中大部都算得忠厚老實。
但其中確也有那些許桀驁的,卻都是是有些手藝的人家、不招亦是可惜。是以師弟事前都好生敲打過一番,將來再著重看其表現,便算亦是不馴,想來應也起不來什么水花。”
“嗯,”康大掌門頷首過后,便又開口:“那這一回,咱們又收得多少保金回來?”
葉正文又取出來一枚玉簡,驗看過一陣過后方才答道:“合計壹拾陸萬伍仟伍佰伍拾叁枚靈石一個碎靈子零百金,其中七成為實付、抵押所得,三成為各家從重明小樓貸出。”
堂內不少弟子只聽得這個數字,便就被驚得倒吸一口涼氣。左近幾州內多少看上去花團錦簇的經年大派,怕是都拿不出來這個數字。
康大寶聞言過后倒不驚詫,只又問道:“老葉你再將租庸調錢估一估,收得多少?”
葉正文想了想過后才言:“購地錢每歲一萬二千靈石是咱們之前便算過的,半甲子收完截止,沒得漲頭。
至于其他,若是各家在靈地上頭都能正常出產生發,那么頭一二年租庸調錢或能得到四五千上下、三五年內能得倍許,十年過后,每歲當能夠過三萬之數才對。”
袁晉瞇著眼睛念出了聲:“這可遠要比平、斤二縣多出許多。”不過他自也曉得這靈石自不可能由重明宗盡拿走。
州廷那些大員重明宗鏖戰時候皆是坐視不理,可一見得有靈石可拿,那眼睛便就難挪走了。
事實上,莫看康大掌門兼著統管平、斤二縣就以為能占得多少好處。
朱彤這一二年對這些入了大衛仙朝輿圖的熟地看顧得很緊,每歲重明宗能以諸般手段,從過手的那些油水中分得一二千靈石進賬便算好的。
若真要做得太過了,州廷糾魔司說不得便要上來鎖人入監了。
“依著朱彤的性子,少說也得收個三一稅吧?”裴奕想想便是心如刀絞。
“裴師弟怕是還將他想得太好了些,”康大寶嗤笑一聲,隨后又言道:“租庸調錢待我先去想想辦法,過后再議。
咱們先將收得的保金大略還清之前從平、斤二縣府庫支應的靈石過后,再將剩下的分做七份。自留三份、一份給戚夫人、一份給我那岳家、一份給無畏樓、一份老葉你草擬個章程,各家均分。”
葉正文蹙眉言道:“無畏樓與戚夫人未必會收。”
“但我們卻不可不送,”康大掌門未再給葉正文爭論的機會,只有隨手召過袁晉立在堂中:“老二,你那青玦衛可操練好了?”
后者面上有些為難之色,只道:“師兄,宗門弟子數額還是不夠,現只勉強抽得出來不足二佰人馬。”
“嗯,也是難為你了,我曉得了。傳令下去,近三年內宗內升仙大會,適齡根苗家族子上限由八歲改為九歲,暫停‘親父親母任一為修士者,不取’之規。
余下參會根苗骨齡上限由十二歲改為十三歲,同時暫停問心陣關卡,四靈根以上若無硬傷,皆入宗門。只是,”
康大寶掃了一圈,尋到了野瑤玲身上,喚她出列、叮囑言道:“只是這些弟子入得育麟堂過后需得更細心些,莫要有半點放縱。”
野瑤玲不曉得多少年才能得一回康大掌門獨與她一人耳提面命的機會,自是不敢怠慢,連聲應諾。
裴奕細咂摸一陣康大寶所言,亦跟著野瑤玲出列應道:“師弟忝為傳功長老,亦會重視此事,不與掌門師兄平添煩惱。”
康大寶又搖了搖頭,將目中那絲心痛之色按下過后才道:“裴師弟言重了,小兒輩正該施為,莫要看輕了他們。師弟照舊統管全局,莫要因了此事過多心憂,好生籌備筑基才是正理。”
與裴、野二人又言過一番過后,康大寶自曉得這般施為亦是遠水解不得近,
重明宗升起太快,在左近筑基勢力之中門人本就算不得多。前番又在寒鴉山脈中死傷近百,這用起來便更是捉襟見肘。
于是康大掌門便又出聲言道:“戍衛甲丑兵寨一事,便以一佰青玦衛來做骨,請盟中各家再湊成一營人馬(五佰)。另,著令平、斤二縣鄉兵,亦需得各選調精卒一佰,每歲輪駐。”
“那便是要修一座大幾百人兵寨了,每歲耗費怕是不少。加上年俸派發、裝具損耗、丹藥法器.”
裴奕這賬都還未有算好,葉正文便與其一道蹙起了眉頭,直言道:“這每歲開銷怕是都需得過萬了,咱們在唐固縣那處靈石礦脈一年都難分得這般多。”
康大寶面上則還是無有擔憂之色,只是又淡聲言道:
“無事,平、斤二縣鄉兵就用各自公帑。至于其他幾家的開銷,皆從每歲的所獲里頭出,算下來亦不過六七千靈石上下。況乎那一佰青玦衛便算駐在宗門不出,也需得花費宗內公帑,還不如就走一走這份公賬。”
這數額對于之前估算的所獲而言確實算不得太高,養兵的事情便算揭過了。
只是對于剛提起的唐固縣靈石礦脈這樁事情,葉正文則又有話說:“掌門師兄,自鐵家被調至白沙縣老牛山過后,唐固縣那處靈石礦脈便由云威鄭家主管。
初時咱們幾家份額都還照舊發放,后來先是去歲子楓谷與單家陸續出局、過后到了今秋,鄭家便連書劍門與禾木道也踹開了。
現下便只有我們重明宗與鄭家兩家門戶在靈石礦上還有進項。咱們還是兩成、他家卻連黑履師叔的份額都吃掉了,已拿了足足八成。”
康大寶顯是并不太在意云威鄭家在靈石礦脈上頭多吃多占這件事情,便連一雙小眼里頭都未顯出怒色。
他只沉聲道:“眼下我家在州廷一眾大員眼中還是礙眼,莫要與云威鄭家因了此事成了冤家。他家從前在京畿道時有些人脈,跟不少上修都能勉強攀上些交情。”
蔣青黑著臉開腔言道:“不過這鄭家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他倒不是有多么在乎黑履道人在靈石礦脈那一成半的份額,只是單純不喜歡有別人動后者的東西。
康大寶亦跟著搖了搖頭:“聽人說他家從前在京畿道伏低做小慣了,來云角州拿自家子弟人命賺了不少苦勞過后,現下也算是落穩了腳跟,終能揚眉吐氣過后,自是有些難按住手。”
袁晉語氣也是低沉許多,只道:“明琿世叔事前亦說鄭家在唐固縣盤剝的厲害,甚至有好幾次都不顧忌我們,要想要對明家動手。”
“此事我也曾有所耳聞,是以才在寒鴉山脈為明家也謀了一處地方,”現在大把靈土新辟出來,手頭事情千頭萬緒,康大掌門當真是得不得半點閑暇,確不是招惹鄭家這京畿寒素的時候。
康大寶沉吟半晌,過后又道:
“老葉你去外間看看,能不能尋得一個夠分量的中人。之前依著州廷落的契,新云盟各家對于唐固縣靈石礦脈的開采時限,應是在乾豐四百六十年春止。距今約么還有六年時間,算下來我家可得靈石三萬六千。
現下老葉你尋到中人過后,便請他去問一問鄭家能做主的主事人,若我家將這靈石礦脈份額作價二萬五千靈石賤賣給鄭家,他們要是不要?”
“掌門師兄以為,鄭家或要將咱們重明宗也擠出去?”裴奕出言過后,堂內眾修面色都是不好。
康大掌門卻照舊面色如常,只言道:“不消管他,左右現在我們急需靈石做事,鄭家若是愿意收了,倒算好事。
若是鄭家愿買,老三你去再問一問明琿世叔,問他愿不愿將學林山族地一道賣給鄭家?!想來左右不過是一階靈地,便算明家世居于此,開墾頗熟、當也不會太難舍棄才是。”
蔣青出列迎了,周宜修聽了則是連連搖頭:“咱們重明宗本來哪有這般稀缺靈石,這是掌門師兄獲將那些散修的撫恤定得太高了些。
一百靈石一條命,大部散修哪能值得這個價錢?!這數額放在坊市里頭,都能買得兩個不錯的練氣爐鼎了。”
堂內眾修事前顯也不曉得周宜修對爐鼎物價這般了解,面色各異,幾個師兄弟倒是都為他這老當益壯頗感欣慰。
康大寶干咳一聲過后,他也并不與散修出身的周宜修議論散修命賤與否,只是又出言道:“周師弟,前往野狐山開墾靈田的事情可安排妥當了?”
言及涉及自身的正事,周宜修面上的戲謔之色驟然淡了下去:
“榮泉轉修功法約么還需得半載工夫,這段時間師弟帶著莫苦等一眾入階稼師先去試一番便是,定不會耽誤了師兄修行。”
聽得周宜修如此篤定,康大掌門自無有不放心的道理,只是又叮囑道:“做完此事過后,周師弟便暫留甲丑兵寨統管百藝堂與重明分樓吧。你三師兄這件事情可遠不能比你做得好,多費心些。”
“掌門師兄放心,為宗門分憂,乃宜修本分。”
“師弟辛苦。”
“二階靈地野狐山那處,老二暫帶另一佰青玦衛前去駐守,暫也不需得大興土木。待得此間事了,我也過來尋你。”
袁晉應聲出列:“師弟曉得了。”
康大寶頷首過后,又將堂下門人一一掃過,隨后才又正色言道:“莫看寒鴉山此役新募來這四百余戶人家數額不少,要比平、斤二縣原有的一百九十四戶有名有姓仙道人家還要超出倍許。
但寒鴉山中各處靈地經由山蠻荒廢、仙朝棄守、大宗摒棄距今,卻也已逾千年。這可是貨真價實的蠻荒生地,毒蟲、妖獸定會時常出沒。
這四百余戶人家若無有甲丑兵寨駐軍以及百藝堂協助,定也只會與當年那些棄守此地的先人們一般,得一個落荒而逃的下場。”
開辟靈土不是一件簡簡單單就能做得成的事情,過往那些將此事視作輕而易舉的高修們便是不曉得這個道理。
便算靈稻種子入了靈田,尚且需得除草施肥、排水掐蟲。
這一戶戶人生地不熟應募而來的小家小戶,便就是一粒粒干癟的稻種,哪有落進土里頭就能自己長勢頗好的道理?
這些高修們只盼著早日五谷豐登,偏卻在飼弄種子的時候毫不上心,自難有幾顆稻谷能得豐滿;
這些高修們也不曉得為這塊空蕩蕩的靈田安置草人,用以恫嚇飛鳥。那僅剩的那么幾顆稻谷,自也只有被啄食干凈這么一個下場。
康大寶在甲丑兵寨安置百藝堂,不止是為這些小家小戶提供了諸多便利,對于兼修百藝的重明弟子亦有莫大好處。
他們非但可以在此過程中獲得歷練、精深技藝,還可得到善功、靈石,以為將來的修行資糧,確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重明樓分樓則更是如此,便算這些散修再是精窮,但這獨家買賣哪有不賺錢的道理?
這周遭足有三四百戶人家樣樣稀缺,重明樓與百藝堂若不想方設法將他們身上的靈石賺過來,那便只有讓別人賺了。
康大掌門在這些人家身上花費了不少心思,制定的各項舉措也足算寬容慷慨。這自不是因了康大寶慈悲心腸,而是哪有莊稼未熟,便就揮起鐮刀的道理?
依著康大掌門所想,在這半個甲子之內,他對寒鴉山脈這些人家的優容態度都不會改。
重明樓各項靈珍可以便宜售賣、百藝堂各項所請亦可減免費用。
甚至一些粗淺雜亂的荒階中下品功法傳承,康大寶亦在讓葉正文抽空整理、好生批注。這對于稍有傳承的家族而言都是不值一提,但對于那些當真難求真法的散修而言,或就能算得至寶了。
這類“寶物”,在寒鴉山范圍內,康大掌門亦打算讓重明樓以一個相對公道的價格,勾得那些散修傾家蕩產地買了回去。
非止于此,甚至重明宗往后每月還會遴選真傳弟子在野狐山外好生講法,每年抽個筑基長老云里霧里講個一通。
既是要收人心,亦是要將這座獨屬于重明宗的血庫慢慢壯大!!
他們的靈田會愈來愈肥沃,出產會愈來愈多豐;他們的儲物袋會愈來愈滿、采買時候會愈來愈大方闊綽;他們家中人口會愈來愈殷實、修士會愈來愈多;他們的修為會愈來愈高、重明宗編練成的軍陣會愈來愈強;重明宗的敵人會因此愈來愈怕、愈來愈痛.
說到底,康大掌門表面上便算再怎么良善,也還是難脫他那游商本性,自不會大發慈悲給這些可憐的小人物們發去白得的便宜。
不過這一宗設想將來若是落成了,亦是柄雙刃劍。但康大掌門亦有自信,操劍甚穩,這把劍只會越來越利,且定斬不得他!
堂內檀香灰燼落地,細不可查的響聲將康大寶從思緒中回轉過來,待到其接著上述言談再開口時,語氣卻又重了幾分:
“重明門人都需得記住,這些小門小戶和散修若是跑了,只憑咱們,可占不住這些地方,這貸出去的大把靈石亦收不回來。
且某還要在此再贅述一遍:‘我重明宗不能出一個衙內混賬,千萬莫要把人家性命太不當性命!’”
“是!”
大議甫一散場,康大掌門便顧不得歇息,直去青菡院中尋了費疏荷。
(話說落地生根這幾章大家真的都覺得很水嗎,其實寫起來還挺累。大家可以發言講一講,如果大部分讀者老爺真都覺得水的話,我就盡快結束這一趴了。)
(本章完)
重明仙宗 第56章 落地生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