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創業因果道

第62回 因果交織明真道,生命自擇悟本心

更新時間:2025-04-02  作者:無問齋主
創業因果道 第62回 因果交織明真道,生命自擇悟本心
趙不瓊回到深圳后,將事情的真相和盤托出。李一杲終于從那場心理陰影中解脫出來,知道了自己并非失身于兩個所謂的“風塵女子”,心情頓時豁然開朗。然而,這也讓他對田松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盡管田松是個富二代,倒也沒有辱沒洪門子弟的名聲,終究是個守諾之人。當初拍胸口許諾給李一杲的錢,分文不少地送到了。這讓李一杲對他先前差到姥姥家的觀感,來了個措手不及的大反彈。

一周后,正值四月里一個明媚的星期六早晨。

李一杲總算結束了在田園生活連鎖那邊無休止的“007蹲守”。技術難題已基本傳授給那里的團隊,現在他只需每周去一兩天點撥一二,其余問題都能在線上輕松搞定。這樣一來,他便能全身心投入到“爛片時代”APP的研發中——哦不,現在該叫它那高大上的名字“真我余影”APP了。李一杲對這個名字簡直愛不釋手,覺得它逼格爆棚,和“爛片時代”這個小名搭配起來,簡直是天作之合!

最讓李一杲心花怒放的是,趙不瓊一回來就宣布了要孩子的決定。他雖然表面上裝得若無其事,心里卻早已樂開了花。要不是怕趙不瓊忽然變卦,他真想放聲大笑一場。

李一杲是家中獨子。奶奶生前無數次念叨著想見曾孫子,可惜兩年前疫情肆虐,奶奶沒能如愿以償就走了。現在老爸老媽也快到退休年齡了,私下里不知道催了多少次。爺爺身體也不好,他生怕爺爺也等不到曾孫子出生,心里滿是內疚。但是,他哪敢催老婆啊?現在老婆主動提出要孩子,他心里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因此,李一杲現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無問僧的“三大禁忌”他根本沒放在心上。何況他聽出了無問僧的言外之意,“三不”里的用詞都藏著特殊含義,只不過他還沒完全琢磨透罷了。比如讓趙不瓊告訴他老爸,請他當董事長,但“不要”他的投資——這不就是明擺著要用趙雄的資源,但又不給他股份嘛?哼哼,老師的確懂我!知道我不想頭頂上有個能真正拍板的“太歲爺”。這句話我不能說,免得老婆不高興。但是老師發話了,那就是大大的幫我說了出來!

接下來令李一杲喜出望外的,當屬蔡紫華那邊提供的“環球錢包”系統,也就是所謂的“血池”系統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料到,一個積分系統竟能玩出這般五花八門的花樣。要說這王禹翔,也是個愛折騰事兒的主兒,這倆人湊到一塊兒一合計,“血池”系統的各種玩法便如泉涌般層出不窮。這些玩法本質上全是積分的變形,如同套娃一般層層嵌套,一環扣一環。照這情形,估計這系統一上線,員工們非得玩得如癡如醉、神魂顛倒不可。

雖說這“血池”系統花樣翻新,變著法兒地“剝削”員工,但他們心里最犯嘀咕的還是張金枇。畢竟張金枇身為行政老大,員工的管理都歸她負責。萬一她覺得這些玩法對員工太過苛刻殘忍,那可就麻煩了。李一杲心里發虛,哪敢直接把方案拿給張金枇看,便攛掇老婆去辦這事兒。趙不瓊毫無懷疑,滿心歡喜地把方案呈給張金枇。令人意外的是,張金枇不僅沒有反對,反而結合員工的真實情況,補充了不少十分接地氣的方案。

有了張金枇的建議,李一杲頓時膽子壯了起來,信誓旦旦地要把“渣渣時光”APP管理系統玩出個新高度,美其名曰要將員工的精氣神發揮到極致,讓他們成為最偉大的鐵血戰士,要讓員工生命的每一刻都綻放光芒。可實際上,這背后的真實意圖,不過是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行壓榨之實罷了。李一杲給“渣渣人生”APP管理系統的使命,與公司的企業使命,都被他包裝得如此冠冕堂皇。這么一番自我粉飾后,他瞬間覺得自己無比高大上,干活的勁頭簡直快要沖破天際,直逼癲狂。

在開發分工方面,李一杲負責“渣渣時光”的開發工作,王禹翔則挑起了“爛片時代”的開發大梁。按照他倆的預估,五月份便能完成這兩個項目的開發任務。“渣渣時光”預計在月初就能完工,“爛片時代”到月底也能順利收尾。如此一來,公司正式運營的時間也初步敲定:將五四青年節后第一個工作日作為公開正式開張日,也就是黃歷4721年5月5日,簡稱為“雙五節”。“不不,應該叫做‘雙吾節’!”李一杲一臉得意地糾正道,“這也正是‘真我余影’這個名字中‘我’和‘余’的意思!”

張金枇估算了一下工商注冊所需的時間,發現還有一個月,便立刻表態沒問題。就這樣,滴水巖公司正式開張的倒計時,便在這般看似歡快的氛圍中確定了下來,只是這背后,不知又藏著多少員工的無奈與掙扎。

這天早上,李一杲和趙不瓊按照與趙雄的約定,來到了香蜜湖頤紫薇和高爾夫山莊附近的點都德茶樓。李一杲的新車還未到手,只好繼續開著那輛“丐版”老車前來赴約。兩人在地下停車場停好車,乘坐電梯來到四樓的點都德茶樓。

一踏入四樓大廳,映入眼簾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嘈雜聲此起彼伏。趙不瓊知道趙雄在這里有固定的座位,便拉著李一杲往里走。沒過多久,便尋到了趙雄的身影——他正低著頭,專注地翻閱著報紙。

李一杲和趙不瓊快步走到趙雄桌前。兩人見到趙雄,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親切地喊了一聲:“爸!”趙雄聽見聲音,抬起頭,看到是他們,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溫暖的笑容。

他摘下老花鏡,點點頭,示意兩人坐下。“想吃什么?自己點吧。”趙雄和藹地說。

趙不瓊拿起點餐單開始挑選菜品,李一杲則輕手輕腳地拿起茶壺。他擰開壺蓋,看了看里面的茶葉,不過是點都德的普通普洱茶。他二話不說,把舊茶葉全部倒掉,從包里取出一包頂級山崖茶,小心翼翼地倒入壺中,重新泡了起來。

等了一會兒,李一杲輕輕地拿起趙雄的茶杯,將原來的茶水倒掉,然后緩緩地倒進新鮮的山崖茶。他稍微停頓了一下,又倒掉茶水,重新給趙雄倒了大半杯,最后遞了過去。

“爸,這是云南寶山的正宗山崖茶,您看看這茶色怎么樣?”李一杲笑著說。

趙雄放下報紙,接過茶杯。茶汁淡黃明亮,恍如美玉,茶水上還飄著淡淡的霧氣,顯得頗為神秘。他湊近聞了聞,茶香清新撲鼻,讓人頓時心曠神怡。他輕輕抿了一口,細細品味著這半發酵茶的醇厚味道,點頭道:“嗯,這茶味道甘醇,不錯,是好茶。”

趙不瓊點完餐后,輕輕地挪動椅子,靠近趙雄,在他耳邊小聲說:“老爸,我們打算今年要個孩子,希望能生個龍寶寶。”

趙雄嘴角抽搐了一下,盯著趙不瓊看了一會兒,好奇地問:“是誰讓你改變主意的呀?”然后,他裝作又不經意地瞥了李一杲一眼,接著問:“你們春節回陜西老家時,是不是你公公婆婆給你壓力了?如果是他們的話,你別太擔心,我去跟他們談談。生孩子這事兒,你想啥時候生就啥時候生,不用急著來。”

李一杲盡管心中歡喜,卻不敢接招承認,連忙擺手又搖頭,解釋道:“我爸媽思想很開放的,他們說過,啥時候生孩子都行,只要不是丁克,男孩女孩他們都喜歡。我就更沒意見了,生不生我都聽老婆的。”

趙雄向來的觀點,是年齡該結婚的時候結婚,年齡該生孩子就生孩子,才是一個正常的人,無論兒子女兒他都如此教育的,然而,兒子倒是已經有兩個娃了,女兒卻肚里空空,他曾經勸了趙不瓊好多次,結婚五年都不生,哪怕別人不說閑話,也怕熬成高危產婦,然而不管他怎么勸,全然沒效果,還差點鬧僵了父女關系。現在女兒突然改變主意,他實在不明白為啥。

“你以前不是堅持四十歲前不生孩子的嗎,為什么現在卻突然想生了?”他半信半疑地問:“啊女,你不是在逗老爸開心吧?”

趙不瓊輕輕地捶了趙雄幾下,撒嬌地說:“老爸,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會開玩笑呢!”

趙不瓊決定生孩子,一方面是受無問僧的影響,另一方面,她也敏銳地察覺到李一杲眼神中的微妙變化。尤其是在這次差點被兩名“風塵女子”套路的事件后,她深深地感到了危機。沒有孩子,也許李一杲隨時都會成為別的女人的“獵物”。她終于明白,愛情不是唯一的紐帶,也不是最可靠的保障。

“當我不再僅僅相信愛情是唯一的紐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愛情。”這是趙不瓊最近的感悟。她開始期待孩子的到來,對未來充滿了不一樣的憧憬。短短一個星期,她的心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猶豫不決,到現在恨不得明天就把孩子生出來,連她自己都感到驚訝。

對于滴水巖公司的事情,她和李一杲商量時,也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母愛的細膩。她終于明白了無問僧為何不讓她辭職加入創業團隊,而是以“外援”的身份支持李一杲。或許這就是“父親”與“母親”在公司中的不同角色吧——只不過,李一杲更像是滴水巖公司的“母親”,而她則是那個在外撐門面的“父親”。

為了說服趙雄擔任董事長,她和李一杲精心琢磨了一個方案:講故事。面對趙雄的猜疑,趙不瓊輕聲對他說:“老爸,我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

一聽到“講故事”這三個字,趙雄的思緒立刻飄回了和無問僧下圍棋的那天。當時他本以為勝券在握,卻因為聽了無問僧的一個故事而輸得一塌糊涂。無問僧的“故事殺”,讓他至今想起來還心有余悸。這會兒,趙雄已經猜到了七八分,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是不是又是那個無問僧講的故事?”

趙不瓊看著趙雄陰沉的臉色,既覺得好笑又有些無奈。她連忙解釋道:“不是啦,老爸,這是上星期我和小師妹在廣州回來的路上,她給我講的故事,關于她和她兒子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想講給你聽聽。”

趙雄一臉狐疑地打量著女兒,心里暗想:女兒啥時候學會講故事了?這故事估計又是個“陷阱”,說不定是無問僧給她出的主意,專門來給他挖坑的。不過,轉念一想,他還是點了點頭:“那好啊,你講來聽聽。”

無問齋志異·凡·第十篇·陸靜之悔

東勝神洲,大江之畔,有江城焉。城中有木工之家,姓陸,育一女,名曰陸靜。此女天資稍遜,至三歲始能言,然性格沉靜,不為外物所擾。其父愛之,遂教以木工之術。然陸靜手藝粗陋,所制之物,難以售人。

一日,有仙者名曰無問,云游至江城,居于陸氏之鄰。陸靜聞其賢,遂攜所制之物往售之。無問觀之,笑曰:“女手藝雖拙,然心誠可嘉。吾有圖紙,汝可按圖制作,每日一件,售于我處,吾必以金相酬。”

陸靜大喜,歸家依圖而作,次日果以售于無問。不覺歲華如夢,轉瞬過之。無問忽謂陸靜曰:“吾將歸無問山修道,汝手藝已有長進,當能自謀生計。”陸靜聞之,淚如雨下,乞隨往。無問曰:“無問山非人人可至,汝若有緣,可往嶺南廣州府南海郡尋之。彼處有小漁村,名曰新安,汝當遇如意郎君。婚后一年,可共赴無問山修道。”言訖,贈陸靜千里符一枚,曰:“時機至,捏此符,便可至無問山。”言畢,駕云而去。

陸靜辭別父母,跋山涉水,至嶺南,果見新安小漁村。居之,然村民多惡徒,常欺凌之。陸靜數欲捏符以求救,然符寂無聲。陸靜嘆曰:“終須自力更生。”于是忍辱負重,茍且偷生。

時有一少年,見其受欺,每每挺身而出。陸靜感其義,遂與之交好,不久結為連理。婚后,夫婦二人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勞作生息,家道日漸興隆。陸靜亦忘無問所贈之符。

一日,夫婦因嗣事爭執。夫問曰:“吾等成婚已逾年,汝腹何尚無動靜?”陸靜對曰:“今家道未豐,養育孩兒,所需甚巨。教育、醫療,皆需巨費。吾欲待家道豐盈,再議嗣事。”夫雖不滿,亦只得點頭應允。

陸靜內心惴惴,憶及無問所贈之符,遂取出捏之。此次符碎,眼前景物瞬息萬變,須臾之間,已至一山前。仰觀之,上有匾額,書“無問齋”三字。陸靜心知此乃無問修道之所,遂步入其中。

方入門,便見無問靜坐于內。見陸靜至,笑道:“女有何惑?”陸靜遂將夫婦爭執之事述之,問曰:“吾如此做,對耶錯耶?”無問笑曰:“取吾葫蘆來。”言訖,出一葫蘆置于幾上,曰:“此中有仙丹,女若悔前事,可取丹服之,便可回至決策之前。然此丹僅有三粒,服盡若未能領悟,則魂飛魄散,永墮輪回。”言畢,遞葫蘆于陸靜。

陸靜接之,瞬息之間,已回至家門。視手中之葫蘆,如夢初醒。珍藏之,遂繼續生活。

十年之后,夫婦積得巨資,終得一子。夫婦二人對子寵溺有加,凡子所求,無不滿足。又延名師,教以詩書。子漸長,娶妻生子,一家和睦。

日月如梭,夫婦漸老。乃以家業付子,又聘良才輔之。子治家有道,生意蒸蒸日上。夫婦見子成材,心中甚慰。

然歲月不饒人,夫婦相繼病重。臨終之際,陸靜取出葫蘆,告子曰:“此無問所贈之悔藥也,中有仙丹三粒。吾將去矣,此葫蘆交付于汝,切記無問之言。”言訖,氣絕而亡。

陸靜飄忽間,似覺魂升半空,覷其兒執仙丹葫蘆,苦扭不開。遂喚管家攜錘與丁眾至,共擊葫蘆,然無論何力,葫蘆堅如金石,紋絲不動。陸靜之子怒不可遏,指其母尸罵曰:“吾生而奉爾命,受爾壓抑半世,稍長稍能,尚須為爾守財,如牛馬般勞作,誰人稀罕爾之金銀!呸呸呸!爾臨死尚存良心,贈我后悔之藥,我悔來此世,然爾竟連此亦欺我!”言罷,竟不顧一切,持刃猛砍其母尸。

陸靜見狀,心如刀絞。思及夫婦一生,以為教育子嗣、光大家業為最大成就,豈料死后竟遭子如此對待。悔之不及,然已身死,無可奈何。恍惚間,見葫蘆自動飄至,伸手取之,一丹飛出,落入掌中。陸靜思忖片刻,對丹曰:“回吾子初生之日。”言訖,吞丹。

眼前景物變幻,陸靜已臥產床之上。聞穩婆喜曰:“恭喜主母,得一麟兒!”陸靜心知此乃無問仙丹之力,使自己重生于此。此次更為謹慎,與夫共商育兒大計。

夫婦不再寵溺子,日常零用亦從儉。讀書亦不強求名校,但求子能盡其才。子漸長,娶妻生子,一家仍和睦如初。

雖子才平庸,然家業足以支撐其生活。夫婦亦不強求子繼家業,乃以管家團隊治之。日月如流,夫婦漸老,夫先逝。不久,陸靜亦病重。臨終之際,猶豫再三,終未將葫蘆付子。誡以數言,遂閉目而逝。

陸靜死后,魂魄飄飄,于家宅中徘徊。見子葬己后不久,管家團隊即迫其讓出控股權。子力爭之,終以低價讓之。又一年,管家不再分紅于子,逼其讓出余股。子無法,只得低價售之。然其無技傍身,家業已失,平素揮霍無度,生活日漸艱難。變賣家產以度日,妻嫌之,遂離之而去。

當陸靜子賣盡家宅以籌措生活費后,痛哭流涕,至陸靜墳前,大罵之曰:“吾幼時何不逼吾多學技藝?今吾落魄皆汝所害!”言訖,一頭撞于墓碑,自盡而亡。陸靜魂魄見之,大呼“不可”,然其為鬼魂,子不能聞。見子死,陸靜悲痛欲絕,悔不當初。思及無問所贈之葫蘆,見葫蘆自墳中飄出,飛至面前。伸手取之,一丹又飛出,落入掌中。陸靜思忖片刻,曰:“吾欲回至無問贈丹之時。”言訖,吞丹。

眼前景物變幻,陸靜見無問遞己葫蘆。乃還之,曰:“吾已用丹兩粒,今欲回至此時,以見仙長。敢問仙長,吾何處做錯?愿聞其詳。”無問笑道:“汝何以交換此答?”陸靜答曰:“吾已為鬼魂,無物可交。然仙長贈丹時,葫蘆中尚余一丹,吾愿以此交換。”無問曰:“可也。然汝若用此丹而不能領悟,則魂飛魄散,永墮輪回。汝確定愿之乎?”陸靜堅定答曰:“愿也。”

無問伸手一指,葫蘆中飛出一丹。陸靜伸手取之,吞之。眼前無數景物變幻,見日升日落,晝夜更替,萬物生長,衰亡。不知不覺,已過無數歲月。見天上大日愈發明亮,終成遮天蓋地之紅焰,大地被紅焰吞噬,整個世界化為火海。無問亦在火海中化為灰燼,消失于茫茫宇宙中。

不知過了多久,火海消失,唯余無盡黑暗。此時,忽有微光閃爍,似有一粒種子自深淵飄來。陸靜乃伸手接住,種子感其溫暖,傳出一股生機。陸靜欲尋播種之處,然環顧四周,無地無天,無日無光,無處可種。心中哀痛,淚如雨下。淚水潤濕種子,種子生出兩片嫩葉。陸靜端詳良久,乃笑曰:“生命乃過程,非結果;乃自擇,非他擇;乃自洽,非他洽。”

言訖,聞虛空中傳來無問之聲曰:“善。”陸靜剎那間回至無問山,立于無問之前。無問笑道:“徒兒,汝可歸去。心在道在,處處皆修行。”陸靜點頭,無問又伸手一指,陸靜已回至新婚之日。

陸靜婚后周年,誕一子,漸長。其子周歲之后,夫婦生計尚艱,然陸靜細心擇取二手之拼圖積木玩具,與兒嬉戲其間。其子玩耍之際,竟悟得諸多知識。待子三歲,陸靜又購二手之書冊,隨意置于其子寢室內各處,遂使其子臥室遍布典籍。陸靜之夫疑而問之曰:“何不整理子室之書,任其散亂乎?”陸靜笑對曰:“環境如何,人亦如何。”遂將其所悟之道與夫分享,夫亦深以為然,遂共修其道。

陸靜廚事不精,常請子相助。子自書中尋菜譜,教母烹飪。家境漸豐,夫亦請子助其園藝。一日,父子共植一樹,子問:“家已富,何不使仆植之?”父曰:“此樹有靈,雖不能言,然默默觀汝。汝愿親植,抑使他人?”子曰:“自當親植。”父又曰:“樹長則落葉,乃告汝其故事。汝愿聞乎?”子曰:“愿聞。”父曰:“書中或有答,汝可尋之。”子又問:“若書中無答?”父舉子曰:“則須汝自研之,尋其答案。如天何藍,云何飄,諸般故事,父尚欲聞汝述之。”子喜,點頭曰:“會述父聽。”

不覺間,陸靜之子已漸成長,陸靜謂其子曰:“爾之世界,須由爾自造之,行何路,由爾自決。爾之故事,亦須爾自書之。父母之財富,乃父母之故事,曾屬于爾,然非未來爾之所屬。去尋爾之答案,書爾之故事,吾子,爾已備乎?”子頷首,擁母而答:“母親,兒已悟矣,生命非手中之物,乃由故事織成。”復轉身謂其父曰:“父親,母親之養護,勞煩汝矣。兒雖將尋波瀾壯闊之故事,然汝與母親皆吾故事之部分。祈汝等保重,待兒歸來,共聽吾故事。”言畢,轉身大踏步向遠方行去。

陸靜夫婦望子遠去之背影,相視而笑,曰:“吾等此生雖有不足,然已無所悔矣!”創業因果道 第62回 因果交織明真道,生命自擇悟本心

上一章  |  創業因果道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