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十七章 公孫瓚有仇必報,有債必償
束氏、東鄉氏想起以前的往事,臉色立馬比鍋底還要黑幾分。
劉氏、張氏、邢氏宗長也不復笑容,聽聞公孫瓚的名字,眾人先吃驚愣住,接著便氣得咬牙切齒。
當年公孫瓚率幽州騎兵攻打冀州,也對他們進行了掠奪,還要強迫各家宗族為幽州騎兵運送麥、粟、菽等精飼料與秸稈。
說好的后邊會用錢財、細絹償還,結果直至兵敗幽州,也沒看見用車輛送來財帛。
可以說公孫瓚此人,不恤百姓,記過忘善,非有明主之才也。
張氏族長思索了片刻,目光瞥向堂后的大門處,在心中默算了下時間,覺得離田楷進來堂前,尚且需要些時間。
既然如此,有些話不如先說出來,讓漢王也能有幾分警惕,想必以大王之賢明,必能察覺出他的良苦用心,張氏族長起身站出來,拱手說道:“大王,余有一語如食骨留咽中也,若說出恐有危言逆耳之舉,還望大王恕罪。”
劉備則笑了笑,回禮道:“張氏率部曲自河間樂成,遠道而來只為輔翼漢室,使備見之,不憂河間國矣,張公既來議事,必有深計大慮,愿敬受教,但說無妨。”
聽見漢王這么一說,張氏族長內心涌著一股熱流,立即鄭重地行禮,而勸道:“余曾耳聞大王早年與公孫伯圭同為盧公弟子,眼下盧公已拜漢中國太傅,按理來說公孫氏有重恩于大王,因其屢次與袁本初纏斗,使得袁氏無暇南顧,此可為漢家立功也。”
“然公孫伯圭自恃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里出仕名士在其右者,必遭受其害之。幽州牧劉虞至今尚被其囚禁,百姓不知其生死也。”
“設若大王一味對其懷有恭敬,必使公孫氏生出囂張跋扈之心,屆時橫行無忌,傲慢不遜,莫敢誰何?”
“不如效仿高祖見黥布,先挫其銳意,而后再與之安撫,使其不敢驕縱也。”
張氏族長說完,再度躬身下拜,然后緩緩退坐回席間。
其他幾家宗長聞言,也忍不住頻繁點頭。
公孫瓚在幽州交戰屢戰屢敗,近乎性情大變,疏遠賓客,無所親信,像極了漢初時期的英布。
邢氏宗長正想著出聲附和幾句,卻聽見身后傳來腳步聲,話到嘴邊也立刻咽了下去。
公孫瓚當年侵暴冀州豪族,肆意殺伐無數,尤其是河間與渤海兩地,被公孫氏占據的時間最長,受其威懾也是最多,豪族至今想來也有些心有余悸,可謂積怨已久。
諸葛瑾在前邊引路,一路風塵仆仆趕來的田楷望著信都府邸各處院舍與羊腸小道,不由在心里微微嘆氣。
許久以前他也來過此處,那時還屬于公孫氏,后來這里被袁紹霸占,眼下又歸屬漢王,數年之間幾經變化,叫人感慨萬千。
想到先前的劉君,此刻卻變成了漢王,而恩主公孫氏從手握冀、幽數郡,昔日天底下最強的諸侯,在代郡、廣陽、上谷、漁陽、涿郡皆遭袁紹鵲巢鳩占,只得退守右北平郡茍延殘喘,以待天下之變。
好在終于等到了。
當獲知袁紹討伐青州全軍覆沒的消息后,公孫瓚頓時欣喜若狂,拊髀雀躍,甚至笑得連眼淚都流出來。
極度興奮下用手猛捶床榻,錘得手肘通紅,也沒感覺到多少疼痛。
待大笑過后,公孫瓚張嘴便對夫人痛快說道:“玄德與我交情深厚,如今為我擊破袁紹,數次覆軍殺將,使袁本初亦身亡命殞,無疑解我心頭之恨,報我家之仇也。”
“當初玄德羨慕我麾下有白馬三千,既然如此,我必征討鮮卑、烏桓等各部落,為玄德繳獲收納三千白馬,送到青州以報答他的誅殺袁紹厚恩。”
公孫瓚胡須抖動,揚起頭高興道。
先前他就在幽州對著眾多將士官吏許下承諾,只要有人能夠斬殺袁紹,他定傾盡全力酬謝,若違此誓,必將子嗣不復。
可惜如此激勵將士,最終還是敗在袁紹手上,以為袁本初將率軍順勢攻破右北平,對公孫氏斬盡殺絕。
他已準備死戰之心,倘若徹底兵敗,便先誅殺劉虞全家好報切骨之恨,再縊姊妹妻子,以免受袁氏的羞辱。
沒想到袁軍卻止步在了漁陽郡,留下歸附袁氏的官吏與近萬兵卒駐守漁陽縣,隨即征調大軍南下。
那時公孫瓚立馬猜到,定是青州劉玄德來援他,忍不住贊嘆玄德的仁厚之心,又擔心其兵敗袁紹之手。
好在治下有叫田豫的掾吏,在他憂心忡忡之時,挺身勸慰道:“漢家自光武中興以來,無有人臣敢以私授官爵,賓客不敢以虛受,此時袁紹私刻印綬,擅用承制,可謂名為忠臣,實為竊人之盜也。”
“凡忠于漢家之吏,無不想討之,玄德公信義著于四海,此刻奮兵討群盜,天下英雄必望風歸附,此戰將袁敗,而劉勝。”
“四世三公數十年聲望,豈敵得過漢家四百年威望乎,袁紹若率大軍而起,必會以卵擊石耳。”
“公孫氏可候袁氏之敗,然后奮起幽州,為漢室誅兇討逆,撥亂興治。”
田豫無疑安慰到了公孫瓚,只要與他同樣的認定袁紹為逆賊,那便叫他欣喜不已。
中間的話雖有些愚見,但前面與后面那兩句,確實說到他心坎去了。
再怎么說,袁本初就是漢室逆賊,先私自侵占冀州,又戕害他兄弟,袁紹與公孫氏有切骨之恨,無論多久都難以消解。
他為漢臣還致力討伐袁紹,反觀漢室宗親的劉虞卻仍然與袁本初有書信往來,在他討伐袁氏之時,還屢斷軍糧。
若非收到老師盧植親自寫的信函,在信中辭旨甚切勸他勿誅殺劉虞,否則引起幽州豪族與烏桓、鮮卑的群起攻之,公孫瓚再三思慮下,聽從老師之言,不然早下手了。
在發兵討伐漁陽之時,竟探知玄德在雒陽為漢王,如此陡然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當頭一擊,讓公孫瓚用好久時間才得以消化。
反應過來后,一邊派人前去祝賀,一邊欲聯手玄德共同剿滅袁氏。
袁紹雖死,但袁紹之子猶存,公孫氏有仇必報。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十七章 公孫瓚有仇必報,有債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