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零二章 老爺子要花大錢辦大事
下午到晚上時間,梁東樓老爺子那里,四小隊那邊大哥家里,老羅叔那里,包括晚上沒過來吃晚飯的岳父顧博遠那里,李龍把西瓜甜瓜和桃子都送了。
除了留在大院子里自己家吃的外,李龍還打算明天再給李向前送一些。
套用某人的話說,李向前對他,高低不錯,所以這有好東西得想著人家。
顧曉霞距離上班的時間幾乎是可以倒數了,她還有些興奮,晚上一邊啃著桃子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和李龍商量著:
“我去上班,你時不時的也有事,楊大姐幫咱們帶孩子,那咋說也得給工資是吧?”
“當然了。”李龍這個也早就想好了,“我問過李股長,現在看孩子的保母工資,一個月是三十五塊錢左右——當然,這是連帶著做飯的。咱們家里有兩個孩子,給楊大姐自然要多一些,我覺得就按五十給吧,咱們也不能虧待人家,你看呢?”
“行。”顧曉霞點頭同意。這個工資比她的都要高,但顧曉霞掏這個錢是心甘情愿。
畢竟兩個孩子照顧起來還是比較麻煩比較累的。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楊大姐出去擺飯攤子,一個月掙的也至少有五十塊錢了。
李龍拿出一沓錢交給顧曉霞,這錢由她交給楊大姐比較合適,自己給的話,大概率楊大姐不會收的。
顧曉霞接著錢也是有些為難,因為她感覺自己給的話楊大姐一樣不會收。
但這錢肯定是要給的,顧曉霞苦笑著說:
“今天晚上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和楊大姐說這事。”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的。”李龍半開玩笑的說著。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把剩下的桃子用個黃挎包裝了一些,有三四公斤左右,背上后騎著自行車就去了供銷社。
供銷社那邊正常上班,李龍到達的時候剛好看到汽車開出去,車上裝的是麻袋,李龍猜應該是往州聯社上交物資去了。
李向前就在門口,把汽車送走后,笑著問李龍:
“喲,有空過來上班了?”
李龍看李向前在這里,便沒打算進去,下了車子在墻邊撐好后,取下挎包遞給他說道:
“昨天去了趟烏城,在那邊碰到賣桃子的,看這桃子挺好,就買了一些,你嘗嘗,味道不錯,拿回去給嫂子和孩子吃。”
“啥桃子還專門從烏城買回來?”李向前接過來伸手邊往里掏邊問道,“去烏城了,路過北庭的時候沒去看看錢主任?”
“去了,這桃子也給錢主任送了一些。”
“嘿,你也可以,看錢主任就送桃子?”李向前掏出一個桃子,有些意外:“這桃子個頭挺大啊,味道怎么樣?”
“挺甜,桃味兒挺濃,你嘗嘗?”
從上一世開始李龍就用這個詞了,后世桃子五花八門,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買的桃子是沒桃子味兒的。
李向前也不洗,在挎包上擦了擦,拿著個桃子就啃了起來。
“嘿,味道真不錯。”李向前邊吃邊說道,“咋不多買點兒?”
“買了不少,那分的人也多啊。就這個,陳站長和鐘經理那里我還沒給送呢。”
“行行行,我知道了。”李向前笑著說。
其實李龍也肯定是要給那兩個人送的,關系都不錯,李向前關系更近一些,但桃子嘛,沒必要厚此薄彼。
“最近扎大掃把的活可能就會下來了,你后面每天還是到社里來一趟,”李向前說道,“抬把子的事情你應該清楚,這大掃把估計也不會少,提前計劃一下比較好。”
“好,我知道了。”李龍點點頭。
下午李龍給陳紅軍和鐘國強兩個人也送了一些桃子,然后就開著車去了四小隊。
昨天比較著急,在大哥家里沒呆多久,老爹李青俠讓他今天抽空回去一趟,有重要的事情要辦。
李龍其實隱約是知道的一些的。老爹打算在明明昊昊生下來之后,回老家一趟,因為老家要重修家譜了。
對于家譜,說實話李龍并不是很在意,用句后世的話說,又沒什么后位繼承,反正哥幾個目前都在北疆生活,老家那邊聯系慢慢就減少了。
家譜傳到這時候,下一次修在什么時候還不知道呢。
但這個事情在老爺子那里可是大事。傳宗接代,老一輩人可重視這個了,可以理解。
畢竟這個能讓人知道祖上從哪里來——華夏注重記史,然后才能知道這五千年以來的大事,家族記譜,不就是史的縮寫嗎?
回到李家,院子里李青俠、杜春芳、李建國和梁月梅都在,孩子還沒放學,他們四個人在那里聊著。
李龍過來的時候,李青俠便開始了正式的話題。
“過兩天我就打算回去了。這趟回去,就是把家譜的事情好好給落實一下。”李青俠此刻才有一個家主的氣質:
“咱家人都在北疆了,以后我看你們也不大可能回去了。但咱們家人不管在哪里,至少這一次修譜,都得上家譜。”
這一點大家肯定是沒意見的。
“安國來不了,小霞不管事,所以你們兄弟兩個在,強強媽也在,這事就能一塊商量了。
我的意思是現在咱們把這回列家譜的人和事都列好,回去我好和族里人說。”
李龍聽了老爹的話,想起來上一世短視頻里經常有人說,哪些人可以在族譜單列一頁,享頭柱香的事,笑了笑。
“笑啥?我說的是真話,你別不當真!”看到李龍笑了,李青俠以為他不在意,有些生氣。
“我笑是覺得我是不是可以上家譜大事記了?”李龍急忙搖頭說,“老爹,你說我去年得了一個自治區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那個是省一級的獎勵,是不是能記到族譜大事記里?”
“當然,當然能記了,建國,你把這個記下來。”李青俠立刻說道,“對嘛,這態度就比較好。
咱們這一支以后可能在北疆生活,開枝散葉,和老家的本家那邊聯系少,但那邊人看到咱們家的家譜,至少知道咱們這一支也不是啥也不干的。”
李龍這才發現,坐在墻邊小板凳上的大哥手邊還有個本子,看著像李娟或李強沒用完的作業本。
聽著李青俠說話,李建國就拿起本子寫了起來。
大哥李建國雖然只是上了初中,還沒畢業,但寫的一筆好字,這一點李龍非常的羨慕。
“你們聽我說一下,我說完你們看看都有沒有啥遺漏的,有的話就說出來,這回回去我得把這事辦的漂漂亮亮的。
這家譜幾十年才修一回,不能留個遺憾。”
李龍知道老爺子說的沒錯。上一世沒現在這回事,當時老爹還在老家,修家譜的事情他和大哥根本不知道,知道的時候那邊都印出來,聽到的消息都是老爹講的。
比如為了爭誰是嫡支,兩個老頭子差點打起來;比如南方某一支李姓聽說這邊要修家譜,專門由那邊的族長帶著資料跑回來,要認祖歸宗。
結果最后也沒能認進門,主要是那一支的源祖名字和這邊家譜里記的人名不一樣。
結果那個族長是哭著回去的。
四十年后的人是無法想像為什么會把這件事情看的那么重,但祖宗的傳承,對于一直接受傳統教育的人來說,真就非常的重要。
有些時候甚至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咱們這一支上面就不說了,從我這開始,有你們三個兒子,加上小霞這個閨女。上一次修家譜我還年輕,當時只有建國一個兒子,家譜里也就記了他一個。”
李青俠先說了原來的情況,然后開始說現在的:
“現在呢,老大有了娟和強強。按修家譜的規矩,兒子記名,閨女記人。”
“啥是兒子記名閨女記人?”剁豬草的梁月梅疑惑的問道。
“打個比方啊,記我,從俺爹那里往下續,就寫李青俠,妻杜氏,三子一女,長子李建國,次子李安國,三子李龍,一女。就是寫有一個女兒,但不寫名字。”
“這是重男輕女啊。”梁月梅有些不滿這個規矩。
“是的,那時候記家譜就是這樣。”李青俠來北疆也有兩年了,知道這邊重男輕女的這種思想很淡,有些人那里幾乎沒有,所以也認同這個規矩不算對。
但那是族里的規矩,他也沒辦法。
“老爹,你看咱們這樣行不行,”李建國說道,“咱們這邊把兒女閨女名都寫上,拿回去爭取一下,能都寫上去最好。
畢竟現在國家宣傳的就是男女平等,計劃生育了,有些人家里就一個孩子,那肯定也想把閨女名給記上去。”
李青俠點點頭。
李龍也接著說道:
“就是,咱們先記下來。如果家譜修訂的規矩改了那最好,如果不改,老爹你也別聲張,別當出頭鳥,這事你不能挑頭……”
“我不挑頭誰挑頭?我還是族長哩……”李青俠以為李龍誤會他怕事,聲音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老爹你聽我說,”李龍笑著示意老爹別激動,“我給你說啊,你這回回去就別擺族長架子了。咱們這一支都在北疆定居了,你覺得隊上那些老頑固能聽你的了?”
這倒是實話,哪有離家久不歸的族長?
李青俠也有些臉紅,不過他也知道小兒子的能耐,問道:
“那你說怎么辦?”
“我給你拿一筆錢。”李龍說道,“到時你就找擬寫家譜的人,給他塞些錢,把大嫂她們,還有娟啊,紅琴啊,雪蘋雪琴她們的名字加上去。
反正審那些家譜的人都是和你年紀差不多的,這些人最關心的也就是自己那一支寫的對不對。等寫完印出來,就算他們知道寫錯了也不能說啥,反正這個也不可能重印。”
這一點李龍是記得很清楚的。上一世老爹老娘一直住在老家,李龍回去的時候見過家譜,找到自己的名字后就沒再管過。倒是大哥從老家拿回一套時不時的看看。
畢竟這家譜不光有譜,還有大事記,還有各支各脈的傳承。
八四年修譜,八五年完成,石刻印刷,然后一直到李龍上一世去世重生到這一世,家譜就再沒修訂過。
那么能把家里女孩的名字記下來,也就這么一個機會。
雖然可能李娟她們長大后并不在意,但對于李青俠李建國以及梁月梅來說,還是很重視的。
李龍也不在意,但如果能做事,那也是好事。
何樂而不為呢?
“也……行。”李青俠想了想,這個法子,貌似可以。
“老爹,擬稿和刻版的人,你知道不知道是誰?”
“那都知道。擬稿的肯定是安民,他是大隊中學校長,文化程度高,只能是他。”
李安民比李建國還大,是李青俠大哥的兒子,算李龍的堂哥。
李青俠兄弟三人,他老三,和李龍一個排行。當然如果回老家,李龍排第八,因為上面除了李建國和李安國,還有五個堂哥。
不過李龍的兩個大爺都已經去世了,所以李青俠才算輩分最長的。
“那安民哥聽你的不?”
“那咋不聽哩?”李青俠得意的說道,“那十年,要不是我給他一口吃的,他和他娘就餓死了。”
那十年李建國在北疆,中間那段時間李龍也過來了。雖然李青俠當時對梁月梅說,只要他們夫妻兩個管好李龍就行了,不用管他們老兩口。
但李建國每年還是會給家里寄點錢寄東西——錢少,有些時候倒掛,李建國也會賣魚賣點其他東西,都是偷偷的。
東西會多一些,主要是苞谷面之類。
所以李青俠當時在老家過的甚至會比別人強一些。
那以他的性子,至親還是會接濟一下的。
“那不就行了。安民哥雖然是校長,現在也不富裕吧?回去好好說一下,這事就能辦了。”
李龍相信老爹這點事還是能辦的——主要是這個李安民是真的聽老爹的,二大爺去的早,李安民雖然上學多,但那幾年還是被打倒過,性子略有點像陶大強了。
“那石匠呢?”
八十年代雖然有油印了,但油印的東西對紙非常不友好,背面會透,這玩意兒做卷子或者少點兒字的文件還行,印刷書是肯定不行的。
印刷廠對于數量少的活也不接。家譜的印制必然不可能是大批量的,每一支一套,撐死幾百套,所以就需要其他辦法。
李家這一系用的就是比較古老的石刻雕版。
至于怎么雕,李龍沒見過,上一世還是聽李青俠說是石刻雕版的,當時他也不在意,眼下挺感興趣的,不過正事要緊。
“公社那邊有石匠做這個的,我不太清楚。”
“那這趟回去你也得打點打點。”李龍相信老爹有辦法,賣魚賣了兩年,也算見過世面,這方面應該是沒問題,“大不了多給點錢。”
“也對。”李龍把辦法都說出來了,李青俠一開始還有些忐忑,但確定后便沒了顧慮,“回去我先找安民,把這事定好后就去找石匠。”
“那咱們先把名字和事情理一遍吧。”李龍說道,“呆會兒我給你拿一千塊錢……”
“拿個屁,錢我有,不用你出。”李青俠急忙擺手,“我這個當爺爺的沒咋管過孫子輩,這大事辦下來,我也就安心了。這錢你們不用管……”
這兩年李青俠攢的錢可不少,每年李龍還會給他一些,還會給杜春芳一些。杜春芳最后都給了他——老太太除了給孩子壓歲錢,就根本沒花錢的地方。
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孝順,錢沒處花,李青俠越攢越多,心里不是踏實而是有點想花錢的沖動。
現在李龍給了他一個花錢的理由,那還能不花嗎?
“讓你爹花,他有錢。”杜春芳也在邊上幫腔,“那錢留著干啥?不就是花的嘛,你們錢留著給明明昊昊買東西,以后還要給買房子哩。”
好吧,老娘都這么說了,李龍和原本打算也想出錢的李建國就不說了。
其實李龍出錢不如李建國出錢師出有名。李建國有個女兒,出錢才對,李龍倆兒子,就算不出錢,那名字也是要寫上家譜的。
接下來便是記錄人。
除了孫子輩的女孩,經大家商量,老娘的名字,大嫂、二嫂、李霞和顧曉霞的名字最好也能加上。
如果換上一世的李青俠,讓他辦這個事情他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但來北疆兩年,李青俠的思想反倒活了起來,這輩子沒做啥大事,自己家現在在北疆紅紅火火,孩子們生活都好,那么要辦就辦個大事。
他都想過后面這事被其他各支后面發現了,肯定是會罵人的。別說他,李安民也會被罵。
但承擔罵名又怎么了?給自家辦事,又符合國策,被罵就被罵吧。
就是看到時咋安慰安民吧——實在不行就多給些錢。
李青俠知道這事肯定是有些難度,但不急,可以慢慢想。
著急的事情就是走之前得把這些需要記在家譜上的事情捋順了,回去自己只需要辦事就行了。
所以等李建國把事情記下來之后,李青俠還讓他念一遍,讓大家聽聽還有沒有什么遺漏的。
老爺子很重視這個,李龍他們自然也很配合。
好事嘛。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零二章 老爺子要花大錢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