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009章 龍骨
高振東怎么弄到這些洋芋的問題先拋一邊,對于老張老李兩位同志來說,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種!這個洋芋一定要好好種!”老李一反溫吞吞的性子,斬釘截鐵的道。
別的不說,就這口感,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只要畝產不低,這個洋芋比別的洋芋就更值得種植,甚至作為育種的材料,那也是極好的。
馬鈴薯這東西雖然種植的時候是采用的無性繁殖,但是不等于種群就不退化了,育種,保持種群的活性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李,那封種植要求,我們抄兩份下來,原件一定要保存好,不要打落了。”老張此時覺得,沒準兒真的是有同志在搞栽培試驗?育種是不可能的,這就不是育種的搞法。
反正不管怎么說,就算是種來吃的,我們種得好,留幾個當辛苦費,上面的同志總不可能有什么意見吧?
“小王,吃吃吃,吃夠了沒?吃夠了趕緊去把營養指標測完。”老張像是想起了什么,催促道。
“好嘞,別急,等我把這個吃完先。”小王笑呵呵的也不急,他知道張老師就這脾氣,拿著半個土豆吃得香噴噴的。這洋芋是真好吃啊,只可惜短時間之內,那是肯定吃不著咯。
兩個小時之后,就在草海縣農科站這個簡陋的實驗室里。
“寶貝!寶貝!”
淀粉含量14,蛋白質2.45,維生素C16mg/100g……
據說,土豆是糧食里含有人體必須營養成分的第二把交椅,第一把交椅是藜麥,它比土豆多出來的是脂肪,但是藜麥比土豆難吃。
反正現在老張老李看著手上的檢驗報告,雙手都在抖!
這些數字比他們現在手上的品種,要高出不少,可以說有質的跨越。如果這個品種真的種好了,對這邊的老百姓是個很好的消息。
“老李,我們到時候就在農戶邊上搭棚子,咱們最少要有兩個人住在里面,保持有一個人醒著,這一袋可沒多少啊,千萬不能出事。”說到這里,他有些心疼剛才吃掉的兩個洋芋了。
2月份的草海,溫度可不好受,而且陰冷潮濕,體感溫度更差,但是老張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黔山土地寶貴,草海縣同樣如此,他們也沒有實驗田,而這批土豆,上頭的同志信里說了,經費上頭包干,他們和農戶合作種植。
雖然這里不會出現畜牧畢設吃掉農林畢設的奇葩事情,但是只要是糧食,這年頭就得多上點心,畢竟不是所有群眾覺悟都那么高。
看著那個半人高的大口袋,老李一時間不知道該說老張什么好,你這也太夸張了一點。
不過看緊一點是沒錯的,要是不盯緊,就這點點種植量,一個小時就不見了。
“行,小王,你們倆這兩天做好準備,去農戶田邊把棚子搭好,時間一到,播種機會成熟我們就住過去!”
種植要求里面對種植時間和氣溫是有明確要求的,他們現在一點差錯都不想出。
松江,龍江入海口附近,有一條應該算得上是最晚匯入龍江的支流,就在這條支流的匯口處,一個船廠里,張燈結彩,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正在進行。
——“62型護衛艦龍骨安放儀式”。
一條橫幅掛在船塢邊上的吊機上,船塢外邊,是黃色的黃濮江水在掀起微微的浪花。
如果高振東在這里的話,可能腦瓜子嗡嗡的,直接都是亂的。
62?62不是火炮護衛艇么?
護衛艦?護衛艦不是65年么?就算是開建時間,也只是提前一年而已。
亂了亂了,全亂了。
不過這種亂,估計是他喜聞樂見的,火炮護衛艇早就搞好了,不再頂著62型的名字,護衛艦提早了好幾年,一步快,步步快。
雖然已經是63年,但是這條艦被稱為62型倒是沒什么問題,安放龍骨之前,是要切鋼板下料的,這件事情早在去年就開始了,更別說設計的時間,那就更早一些。
這個儀式就一切從簡,以工代會,直接開工現場掛個橫幅,所有人都到場,拿著大喇叭喊一聲,就算是完成了儀式。
海裝局、船舶院、松江船廠的幾位領導同志站在船塢邊上,看著熱火朝天的工作現場,心情愉快。
“這條船你們的進度很快啊。”海裝局的同志看著船舶院的同志笑道。
“這條船條件好,這都還快不起來,那就是我們有問題了。”船舶院的同志也不居功。
船體是在最早的國產驅逐艦01型基礎上改的,速度自然就很快。
“但是你們能這么快解決動力問題,我們是沒想到的。”海裝局的同志笑道。
按照原本歷史進度,不但船是65年開建,而且發動機還沒有得到原本想要的,導致船的最高速度只有22節左右。
“我們通過外商部、外事部門,獲得了東漢斯同志的幫助,另外,高盧人那邊我們也購買了一些技術。雖然還是有點不夠,但是好歹把航速拉到了2627節。”作為陣營里的技術擔當之一,雖然東漢斯比西面那一半技術要差點點,但是他們的技術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足夠了足夠了,現在的作戰樣式和以前純炮戰不太一樣,航速重要,但是對于我們在遠洋采取守勢來說又不是最重要,反正都跑不過導彈,續航力比它都重要一些。”反正沒有航母,沒有必須跟上利用甲板風放飛飛機的航母編隊的需求,27節妥妥的夠用。
“這條船的續航還是可以的,3800海里/16節,應該是夠你們用的。而且我們結合以前會議上的經驗,在增加的噸位上,向適航性、自持力和舒適性做了一定的傾斜,自持力能達到15天以上。比起01的10天自持力,有了長足進步。”
“嗯,很好,這一點上,我們要感謝你們,沒想到你們在一條不到1400噸滿排的艦上實現了這么好的自持指標和續航能力。”
“哈哈哈,這也要感謝搞武器的同志,兩個4聯裝的爭先62導彈發射器,比起兩個三聯裝的爭先一號反艦導彈發射器不論是在重量、體積還是占地面積上,都優化節約了太多,我們在設計布置的時候,能自如控制的余地很大。”
說起這條船的武器,就讓海裝局的同志高興得不得了。
其實初看起來的話,這條船的武器大概就是大型導彈護衛艇的翻版增強,但是這個增強累積到一起,其意義就不一樣了。
24聯裝爭先62固體反艦導彈,射程50公里,之所以只能打50,是因為雷達的原因,不是導彈的原因。
而18聯裝用雷電3紅外空空導彈改裝的“海旌旗62”近程防空導彈,能打擊3000米以下,6公里以內的亞音速飛行器。
別看現在飛機說起來好多都能超音速,但是實際上他們在發起攻擊的時候,都超不了,有迎頭打擊能力的海旌旗62射程和性能用于自衛完全夠用,特別是最大的敵人在海上壓根沒有反艦導彈的情況下。
甚至他們還能為小艇什么的提供一點點防空掩護,區域不區域的,主要看敵人的能力,區域防空能力的距離定義是一直在改變的,在這一點上,海旌旗62雖然射程近,但是因為使用發射后不管的紅外防空彈,結合雷達系統帶來的一點點多目標接戰能力,反而有那么一點點迷你區域防空的意思。
這幾樣主武器讓海裝局的同志很是滿意,所以這條船的火炮配置和原本歷史上的第二型護衛艦就不一樣。
100毫米單管主炮從3門變2門,37毫米雙管副炮從4座變2座,其他武器倒是沒有什么變化,反潛依然拉滿。
250毫米火箭深彈5管發射器2、432毫米6管火箭深彈發射器4、2條深水炸彈水雷投擲軌。
但是有一個小小的區別是,這條船裝備了拖曳聲吶!這東西是從老毛子那里買來的,水聲設備對于我們來說暫時還是個問題,買一點算是順理成章,說實話,有得地方賣,就算是不錯了。
沒有魚雷,但是干擾彈發射器是標配,另外還裝備了船舶電子設備研究所的同志新研制的電子戰設備,能對敵人的雷達和反艦導彈進行一定的干擾。
這年頭大家還沒想到這份上,這些設備完全能吃到先發者紅利,別管好不好用,有和沒有,那就是完全兩個狀態。
更別說高振東給船舶電子研究所的同志們還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有了這些來自幾十年后的經驗和理論,這些電子戰系統可謂起點極高,大不了大力出奇跡嘛,別忘了我們手上已經有了高精度鎖相環、行波管這些,在頻率的精準控制上,還是有一定的辦法的。
想著這些,海裝局的同志樂得臉上笑開了花,轉頭對船廠的同志道:“你們生產上有沒有問題?”
“絕對沒有,各種鋼材供應充足,剩下的,就交給我們好了。有建造01型護衛艦的經驗,這條在它基礎上改進的新型導彈護衛艦,就放心交給我們,我們一定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009章 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