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008章 香,真香
作為負責機動車輛整機的領導,技術細節可能他不是很懂,但是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的發動機,大致是個什么水平他還是很清楚的,而且奔馳220S還是“松江牌”轎車的仿制對象。
不是,這件事情一點風聲都沒有,甚至沒有任何廠所向自己這邊提過要做這件事情,怎么一轉眼,東西就給做出來了?
看見科技司司長的表情,他知道自己的得力干將是被人家徹底折服,這東西的水平絕對是很高的。
不過,這一口涼氣還沒抽下去,一股猛烈的熱風從他的腦海里升了起來。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我們能在汽車方面,多下功夫了啊。一臺好發動機可不只是對應一種型號的車子的,這方面他非常清楚。
“來來來,坐下,好好說說,還有什么收獲?”看著科技司司長手上的資料和筆記本,他從自己座位上走出來,拉著司長在沙發上坐下。
“很多!”司長只說了這兩個字,領導馬上就起身抓起電話,打向外間的秘書室:“我這里有重要事情,只要天沒塌下來,來人一律不見!”
放下電話,他坐了下來:“我們有的是時間,慢慢說,仔細說!”
科技司司長花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一點一滴的,把在三分廠的收獲匯報了一遍,最后還補充道:“最重要的是,十七機部的高振東同志提了一句,這是需要大量勞動群眾和工人一起參加進去的事情……”
十三機部領導這才得知,這次不只是一臺2.0升L4發動機那么簡單,是一系列多個排量的直列發動機,以及半自動變速箱,還有好幾個非常實用的車型的大計劃。
而司長最后這一句,更是說到了他心里去。
說實話,十三機部領導是萬萬沒想到在十三機部之外,還能有這么一位對汽車的相關技術、規劃和意義都如此熟悉的同志。
這位同志看到的不只是汽車技術本身,還有更多其他的東西,這極為難能可貴。
“嗯,你這一次,收獲很大!這位同志的所有建議,都非常具有操作性和經濟意義、社會意義。這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好。”
領導話剛講完,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不,這件事你一個人做不了,這樣,你把你這次的收獲,先好好的整理歸納,加上部里原本的想法,形成一個本子,我上部里的會,討論潤色后,向上匯報。這是我們的大好機會,一定不能就這么蹉跎了。”
類似的計劃,十三機部這邊并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這剛發展十幾年,實際上真正踏足,也就三四年的汽車工業,想要撐起類似的規劃無異于天方夜譚。
但是現在在十七機部這位異軍突起的同志那里拿到的收獲,卻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底盤,仿!
變速箱,改!
發動機,自己做!
車型,覆蓋齊全!
而且這一切,都不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而是實實在在已經存在的東西,其中最緊要最麻煩的發動機,人家已經給做好了放那兒了,就等著自己這邊去摘取勝利果實,并且改進發揚光大。
要是這都還做不出來一點名堂,得,自己這個部委領導趁早回家賣紅薯去。
現在當務之急,是把這次的收獲,還有本部位原本就有的想法和產業規劃,形成一個文件,向上級匯報,相信有了這些條件,這件事情還是有光明的未來的。
主流世界被劃分為兩個陣營,有壞處也有好處,至少有一半市場,是沒有強力競爭者的,反正從這臺發動機的性能來看暫時是如此。
而且這件事情要快,技術是在發展的,不緊緊抓住十七機部的同志創造的好條件,等到時間一過,別人也發展起來,事情是怎么樣可就不好說了。
“是,我馬上去辦!”科技司司長非常興奮,這可是個大場面。
看著關上的辦公室門,十三機部領導靠在沙發上,嘴里忍不住哼起了《定軍山》:“末將年邁勇,血氣貫長虹。斬將如削草,跨馬走西東……”
十七機部的同志,大才!
二月初,黔山省黔陽市,狀元樓旁,黔山省的同志收到了高振東寄來的一個包裹。
專門負責對接高振東的同志收到包裹之后,叫來了辦公廳的一位同志。
“高總工上次說的事情你那邊安排得怎么樣了?”雖然上次高振東的要求實在是奇怪,但是人家的要求也不麻煩,而且還給兜了底,保證群眾不受損失。
那就當是人家真的把黔山當做家鄉,思鄉心切故土難離,有點奇怪的要求,整點家鄉東西啃兩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辦公廳的同志聞言,翻了翻自己的筆記本:“報告領導,辦好了,按照要求,選的七星地區草海縣的高山農戶。”
七星地區有黔山最大的縣,而且海拔比較高,這個縣在這年頭窮得叮當響,一家人共用一條褲子的情況很常見。能承擔這件事情,對于他們也是好事,至少有高振東同志兜底,不論豐欠,他們這一段時間的勞動絕不至于打水漂,這甚至能讓附近的其他老鄉羨慕。
黔山的農作物收成,實在是太難看了,雨水又多,一不小心澇了,毛都撈不著也有可能。
“省農科系統的同志呢?準備好沒有。”
“準備好了,他們正好有人在那邊承擔指導和研究任務,而且就是這方面的。”
“在草海縣,農科系統的同志除了這方面也沒別的東西可指導了。那就把這些東西送下去,按照高振東同志的要求做起來吧。”負責對接高振東的同志笑了起來,但是笑容里帶著很深的苦澀。
幾天后,正在草海縣工作的黔山省農科所同志,就收到了省里送來的東西。
——一大口袋圓滾滾的土豆,還有播種要求。
農科所的同志拆開信件,邊看邊罵。
“這是哪個地方的特權官僚,自己想吃洋芋,還專門叫我們這邊的人種?”
“你看看你看看,要求還不低,pH值要5.56.5的微酸土壤,海拔要8002600米,根深3035公分,一兩重的種子整塊播種,一兩以上的切3035克播種,而且刀具還要高錳酸鉀消毒,怕把自家吃死了還是哪樣?后邊還有一堆要求,這些人咋個不像以前皇帝老兒選秀女一樣選洋芋吃嘞?咹?”
“老張,你別罵了……”
“我怕啥子,敢做還不敢讓老百姓說了?老子偏要罵!老李,你啊,就是在舊社會呆的時間長了,沒得膽子。現在是群眾的天下,怕個球!”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看這播種要求,看起來像是在育種還是做栽培試驗噢。”老李也不生氣,知道老張就這脾氣。
“卵嘞一聲!農科系統要在這邊做試驗,特別是洋芋品種試驗,能跨得過我們兩個?我們都不得收到消息,哪點可能嘛!育種?這像是育種嘞流程?就是嘴巴饞!”老張堅持己見。
“但是你發現沒有,這些洋芋賣相好得很啊!個大,光滑,不軟,看起來粉頭很足……”老李看著這口袋洋芋,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誒,你說對咯,來來來,我們先煮兩個吃,嘗哈啥子味道。正好我勒口糧勻了點給新分來嘞大學生,有點不夠。”
“你……你怕是腦袋出問題了吧?”老李像看傻逼似的看著他,再是怎么生氣,也不能這么干嘛。
“老子偏要吃!”
老李看著自己的搭檔,眼睛一轉,招呼自己的學生。
“小王,你拿兩個洋芋去實驗室,測一下淀粉含量這些營養指標。再煮一個烤一個,我們測試一下口感、軟硬這些食用性指標怎么樣!回頭做個報告。”
嗯?老張一臉震驚的看著笑瞇瞇的老李,要說狡猾,還得是你啊!
要想把洋芋種好,總要把這些指標摸清楚了,也好針對性的下肥料嘛,至于播種說明里的施肥要求,被他們暫時忽視掉了。
古人怎么說來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一個小時之后,兩個老技術員,加上兩個學生,一人手里半個大洋芋在騰騰冒著熱氣,洋芋的斷茬兒上,一顆顆大小不一的洋芋碎粒兒甚至帶著點亮晶晶的反光。
“香!真香!”老張拿著滾燙的洋芋左右倒手,就是舍不得放下。
“吃!”老張和老李對視一眼,招呼自己的學生。
香,真香!.jpg。
眾人都是一樣的表情,不是因為餓了,現在雖然糧食還是不富余,但是作為省農科院的同志,倒是也不至于就餓著,不過這洋芋,那是真的香!
粉,不硬,容易咀嚼,雖然大口還是有點噎喉嚨,但是小口吃起來口感好得很!
實際上幾十年后的很多東西,都是經過改良的,要是沒有育種工作者千百年的辛勤勞動,西瓜是苦的,柑橘是酸的,蘋果是澀的,玉米只能結十來顆籽。
這洋芋吃起來,就是比現在他們有的那些洋芋要好吃得多!要是有這洋芋,這邊的百姓吃起口糧來也不會覺得那么難受。
這洋芋到底哪兒來的?他們心里都騰起了這個疑問。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008章 香,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