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 第四百七十四章 來自法蘭西的貴客
這種可能性一經提出,立刻就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很有可能!”
李彤也反應過來,大聲道:“他們后頭還有咱們的主力正在推進呢!不可能放著老巢不要就朝著咱們來了,萬一咱們的主力提前殺過來,他們還沒打通糧道,老巢不就完蛋了嗎!”
“對啊,也就是說,俄人已經打算撤退了,現在根本不是要來攻打我們,而是要撤退!”
羅達深吸一口氣:“這樣一想就能想通了,不過這樣一來,咱們要面臨的情況就有點危險了,咱們只有一千人,俄人少說有五六千人,說不定還有騎兵,這個差距之下,咱們想要攔住他們,難度不小啊。”
李彤頓時也露出了苦惱的神色。
“確實,咱們現在只有一千騎兵,火器也只有手槍,沒有重武器,要說機動作戰倒是容易,要想把對方一整個大兵團消滅掉……不太可能,就連困住都挺難的,之前張司令說過這個情況嗎?”
羅達面色凝重地搖了搖頭。
“沒說過,但是張司令又不是諸葛亮,誰也不能算無遺策,咱們必須要想個辦法,不然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跑走,或者,決死一拼,拼著全軍覆沒給他們一個重創。”
“重創都未必能打出來。”
李彤搖頭道:“空心方陣又不是咱們獨創的,也是從歐洲學來的,這些俄人常年在歐洲打仗,會不懂空心方陣遏制騎兵?他們也有火槍,也有火炮,咱們就一千人,貿然沖上去,不會有好下場的。”
羅達不得不承認李彤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局面就陷入了僵局之中。
正好此時也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大家伙兒就把一堆菜肉罐頭一起開了,放到鍋里煮開,然后用帶來的軍糧大餅配著吃。
不管啥時候,總要把肚子填飽,肚子填不飽,仗也就別想打了。
這邊士兵們歡快的吃飯,那邊戰馬也在一部分士兵的帶領下愉快的啃食著滿山遍野的牧草。
“該說不說,這草原確實是水草豐美,有了牧草,倒是能省下不少精飼料。”
李彤坐在羅達身邊,一邊看著遠處正在撒歡的啃食著牧草的戰馬們,嘆了口氣,笑道:“還是這些畜生幸福啊,什么都不用管,自然有咱們管著他們的吃喝,瞧瞧,吃的多香,一路走一路吃,別提多快活了。”
羅達一邊啃大餅一邊吃羊肉,吃著吃著,忽然皺了皺眉頭,好像想到了什么。
“老李,咱們這里有三千匹戰馬,對吧?”
“對啊,一人三馬,豪華配置,我還沒打過那么富裕的仗呢。”
李彤不無遺憾道:“以前在訓練的時候,教官總說咱們馬少,要愛惜著用,不能往死里用,結果成軍之后才知道,咱們有八個大軍馬場……就是人太少了,人但凡多一點,三千人,我都敢和那幫俄人正面開一仗!”
羅達又吃了幾口餅,吃了幾塊肉,把食物咽下肚子,他抹了抹自己的嘴巴。
“老李,我忽然想起來一個事情。”
“什么事情?”
“咱們在訓練營里面學過的,古代騎兵到當代騎兵戰術的演變歷史,你還記不記得古時候那些游牧部族的騎兵怎么對付漢人的步兵的?”
“當然記得,畢業考核不還考過嗎?”
李彤緩緩道:“他們一般采取的是圍困戰術,并不與漢人軍陣接戰,而是試圖用自身的機動力時不時地向漢人軍陣發起佯攻,逼迫漢人軍陣時刻戒備,以此耗費大量箭支、體力。
關鍵騎兵不會強攻,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佯攻,放完箭就跑,漢人軍陣追不上,弓箭也射不到,如此高壓之下,漢人軍陣往往不能堅持很久,一兩天了不得了,士兵體力不濟,很快就會露出破綻。
而且那個時候往往箭支數量也不夠了,一旦到了這個時候,那些狡猾的游牧騎兵就會更換精力充沛的騎士和戰馬,向漢人軍陣發起猛攻,一舉突破軍陣,把軍陣打散,那么漢人的步兵就會變成活靶子,死老慘了。”
羅達點了點頭。
“沒錯,其實從古至今,這個戰術依然沒有過時,步兵對抗騎兵還是要結陣,只不過隨著武器的革新,對騎兵的殺傷力有所增強,但是一旦離開軍陣,步兵還是會被屠殺,對不對?”
“那是自然,落單的步兵怎么和騎在馬上的騎兵對抗?”
李彤奇怪道:“老羅,你想說什么?”
“我想說的是,咱們有三千匹馬,對吧?”
“對。”
“咱們有一千士兵,對吧?”
“對。”
“咱們能不能把這些士兵和戰馬分成三個部分,找到那群俄人,然后用這個襲擾包圍的戰術,反復襲擾,輪流沖擊,使那群俄人消耗彈藥、體力,難以得到休整,最后精疲力竭。”
“這……”
羅達這么一說,李彤皺起了眉頭,開始認真思考起了這個問題。
這就等于是三班倒,一班人去襲擾、圍攻、吊著他們消耗其精力,另外兩班人就是休息,大家輪流上陣,輪流吃飯休息,始終保持兩隊人馬的精力充沛。
而俄軍在大草原上,沒有其他的依仗,除了一望無際的原野之外,什么都看不到,他們只能依靠軍陣保護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遇到了華聯騎兵的圍困、襲擾、破襲戰術,他們能扛住多久?
“咱們沒必要與他們拼死一戰,只要吊著他們,不讓他們得到充分的休息,累死他們,拖住他們的腳步,如此一來,就算憑借咱們無法全殲他們,說不定就能撐到大部隊來呢!”
羅達之前已經派人回去向張劍南匯報消息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張劍南才能安排更多的援軍過來。
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決定竭盡全力的拖住蘇沃洛夫主力部隊的步伐,讓他們難以前進,無比痛苦!
張劍南那邊的確很快就接到了羅達派人送來的消息,接到消息的時候,他剛剛率軍又拿下了一座俄軍堡壘,正在打掃戰場。
得到消息一看之下,他很是驚訝。
“俄人居然主動放棄了奧爾斯克,全軍后撤了。”
站在他身邊的周潤一聽,也感到十分驚訝。
“什么?跑了?之前聽說他們在那邊囤積糧食囤積彈藥,那可是要死守的架勢,這就跑了?”
“是啊,跑了,這個俄軍的主帥還真有點膽魄,知道守城打不過咱們的火炮,那么干脆利落的就決定逃跑。”
張劍南咬了咬牙,把目光投向了西邊:“他這一跑,咱們就有點難了啊,羅達那邊只有一千人,估計攔不住,這要是給他們跑掉了,就算這仗打贏了,老子也心有不甘啊!”
“沒別的辦法了,現在只能期待羅達能把他們纏住了。”
周潤也非常清楚現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立刻派遣援軍前往奧爾斯克堡,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抵達,這段時間內,羅達和他的一千名士兵能不能纏住俄軍主力,真的不好說。
中亞戰場上兩個大國的一次正面且激烈的交鋒正在徐徐展開,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鹿死誰手,而就在同一時刻,趙學寧卻抽出了時間,從參謀總部里脫身而出,離開天京趕往松江的軍用港口,去迎接一批貴賓。
那可真的是一批重要的貴賓。
在趙學寧的眼里,這批貴賓的意義對于整個華聯來說都是無比重大的,他們當中某些人的到來,會把目前整個華聯發展版圖上最大的一塊短板補齊,其他人的到來,也同樣會讓華聯目前最重要的科學板塊來一個超級加強。
蘭芳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趙學寧抵達了松江港口,在這里,趙學寧將親自迎接了歷經大半年的航行艱難抵達了松江港口的一群貴客。
上午大概十點鐘的樣子,華聯最大也是最初的一級戰列艦“學寧號”在五艘護衛艦的護衛下緩緩駛入松江軍港。
而后,一批衣著考究、手提箱子的歐洲人扶老攜幼緩緩走下了船舷,成功登岸,岸邊早已準備好的總統衛隊禮賓隊隨之鳴響十六聲禮炮,岸邊的總統衛隊士兵們齊齊舉槍,行軍禮,以示歡迎。
這些歐洲人似乎被如此之大的陣仗給驚訝到了,看著周圍這彩旗飄飄人山人海的歡迎架勢很是意外,大概沒想到他們的抵達會讓赫赫有名的大總統趙學寧如此興師動眾。
但是說真的,趙學寧甚至感覺自己這樣搞還不夠。
對于這群貴客的到來,他一度想搞出更大的場子,甚至打算搭個戲臺子在一邊唱戲,好好熱鬧一下,不過他的這一提案被否決了。
他被唐文山這個小老頭掐住了花錢的口子,說什么也不愿意再搞更大的場子,他覺得目前的安排已經很給這群法國人面子了,唐文山甚至發起了提議,在國務委員會上直接否決了趙學寧的提案。
當然,趙學寧也沒有用自己的否決權和唐文山魔法對轟,而是翻了個白眼,認下了自己的“失敗”。
其實也不能怪趙學寧對這件事情上頭,主要此次從法蘭西出發來到華聯的這群歐洲人確實不是什么普通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小名聲的。
比如約瑟夫·拉格朗日,比如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比如安托萬·洛朗·拉瓦錫,比如馬奎斯·孔多塞,比如加斯帕爾·蒙日。
除此之外,還有克勞德·貝托萊、居頓·德莫沃等一百一十六名在法蘭西科學院工作的人員或者是其他領域里有影響的人。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在法國大革命的混亂局勢之中受到了沖擊或者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自身的安全和研究受到了影響。
于是在駐法大使趙長安的斡旋之下,以華聯最高學府——國立蘭芳大學聘請他們前來任教的形式,將這群面臨重大風險且寢食難安的學術界人士請到了華聯來。
對于華聯在這件事情當中所扮演的雪中送炭的角色,這些來自法蘭西科學院的科學人員們都感到非常的感激,其中尤其以法國著名數學家馬奎斯·孔多塞對趙學寧的情感最為熾熱。
在所有前來的科學家當中,孔多塞是第一個跑到趙學寧面前的。
對,他甚至是用小跑的姿態跑了過來,雙手握住了趙學寧伸出的右手,滿臉通紅的激動地向他表示了誠摯的謝意與熾熱的追捧之情。
“大總統先生!真的非常感謝您!如果不是您伸出援手,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是會在監獄里還是在斷頭臺上!非常感謝您聘用了我們,給了我們一份工作,還給了我們新生,我們沒有別的辦法能夠回報您,只能用更加認真的工作來回報您!希望我們的工作成果不會讓您感到后悔!”
對于這個激動的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的數學家,趙學寧表現出了非常得體的姿態。
“孔多塞先生,您說笑了,不是我救了你們,而是整個華聯的確非常需要你們的智慧,我不是你們的救命恩人,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是你們的救命恩人,你們只需要認真工作,對得起這個國家的人民支付給你們的薪水,還有撥付給你們的研究資金,那就足夠了。”
孔多塞聞言,更加激動了。
“大總統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請您相信我!我一定會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認真和努力為您工作,但凡是您所需要的,但凡是我能做到的,我會全部都給您!”
對于這個遠在法蘭西的莫名其妙的狂熱粉絲,趙學寧略有耳聞,對于他略顯狂熱的追星行為,趙學寧也沒什么好說的。
對于狂熱粉絲,身為華聯乃至于整個亞洲、整個世界的第一人氣愛豆的趙學寧早就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用愛豆對粉絲的態度來對待孔多塞,孔多塞只會感到興奮。
所以趙學寧與他握手,對他親切的噓寒問暖,問他一路前來的生活狀況,有沒有生病,航行途中是否孤單寂寞冷之類的,然后還把自己隨身攜帶的一顆橘子味果糖送給了孔多塞。
孔多塞雙手捧著這顆果糖,就像是大臣捧著皇帝的賞賜圣旨一樣,十分激動。
蘭芳 第四百七十四章 來自法蘭西的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