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 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聯來了,好日子就來了
因為非常清楚趙學寧的全盤戰略計劃,所以陳啟隆對于斡里的請求表現的就不是那么的熱切。
“汗王殿下,您的想法我很理解,您的期待我也非常理解,正如您所知道的,華聯的確與圣彼得堡是敵對的關系,我們雙方剛剛經歷過一場戰爭。
華聯順利地奪回了曾經屬于我們的嶺北省,將圣彼得堡的勢力驅逐了出去,如果要說戰爭說到軍隊的戰斗力,我可以向您保證,他們絕對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有十足的把握將他們驅逐出任何一個我們想要抵達的地方。
但是問題在于我們出動軍隊是需要付出成本的,需要支出軍費,需要軍糧,需要軍火,更需要付出士兵的生命,所以您不會認為僅僅是一次請求就能讓華聯出動大軍來幫助哈薩克汗國解決掉這些圣彼得堡的強盜吧?”
斡里連連點頭。
“這種事情我當然是明白的,陳總長,您不要誤會,我絕不會讓中華上國白白出兵,軍費軍糧一應支出,我一定會竭力提供,等到中華天兵戰勝這些強盜之后,汗國將永為中華藩屬,永遠向中華效忠!無論中華上國有什么需求,只要是我汗國能做到的,絕不推辭,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斡里滿臉的慷慨激昂,仿佛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大的犧牲一樣。
但是讓他感到有些尷尬的是,陳啟隆似乎完全沒有被他這慷慨激昂的表現所打動。
陳啟隆只是淡淡的看著他,就像是在看一只正在進行雜耍表演的猴子一樣,這讓他多少有點繃不住。
“陳總長,您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嗎?”
陳啟隆笑了笑。
“汗王殿下,我就實話實說了吧,華聯并不是曾經的大清,在華聯看來,利益要遠遠大于臉面,華聯不會為了什么國威國格就去做一些沒有什么收益的事情。
想要讓華聯真真正正的出兵相助,總要付出一些什么,總要能夠讓我們的大總統確定做這件事情不會毫無收益,并且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切切實實掌握在手里的收益,而不是一句空口白話。”
陳啟隆這么一說,斡里就更加尷尬了。
他感覺這個陳啟隆很難對付,與之相比,那些帶清的外交官員非常喜歡聽好話,只要說幾句好話就能讓他們開心,然后得到很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可是這個陳啟隆好像不怎么喜歡聽好話,而是跟他一樣,喜歡實實在在的利益。
這就不美了。
只是目前來看,在整個草原生態系統之中,華聯是缺位的。
如果華聯執意不進入哈薩克草原與圣彼得堡方面掰彎子搞斗爭,哈薩克汗國的處境會非常不妙。
所以哪怕僅僅只是要吸引華聯重回哈薩克草原,也必須要給他們一些甜頭才可以。
陳啟隆很明顯對這個狀態非常清楚,所以才會在這個層面上如此堅持的索要好處。
而斡里顯然對此沒有任何反制措施,所以他只能期待華聯的吃相好看一點,希望陳啟隆不要上來就給他一個大震撼。
不過好在陳啟隆的確沒有給他什么太大的震撼,陳啟隆所提出的要求和他在希瓦汗國與布哈拉汗國所提出的要求沒什么區別,主要就是經濟方面的一些要求以及駐軍的要求。
經濟方面的要求是很好理解的,我來你這里做生意,你當然要給我一些保障。
這年頭跋山涉水來做生意不容,稍有不慎遇到些強盜土匪什么的,小命難保,你這要是不能給我一些保證,我的商人被殺了,血本無歸,以后還有人愿意來嗎?
所以在經濟上,哈薩克汗國必須要給華聯的商人們一些特殊的待遇,他們遇到什么問題,斡里作為哈薩克汗國的可汗,必須要第一時間響應,快速處理。
至于駐軍方面也非常好說,你指望我幫你限制圣彼得堡方面的軍事力量,總不能連軍隊都不讓我駐扎吧?
沒有軍隊我怎么對付那些堡壘呢?
所以我要在這里駐軍,駐軍的人數還不能少。
比起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的一千人,我在你這里除了一千人的騎兵之外,還要駐扎一千人的步兵,用兩千人的軍事武裝力量維護華聯在哈薩克汗國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存在,以此抗衡圣彼得堡方面日益深入的侵略勢力。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細枝末節了,比如安排駐外使節什么的,這在斡里看來都是小事,給商人們一些特殊待遇也好說,唯獨在駐軍這個層面,他多少有些猶豫。
領土上有了一群建設堡壘不愿意走的強盜,已經讓他非常鬧心了,可現在為了對付這群強盜,他又要引入另外一支強大的軍隊進來,這到底是不是又一次的引狼入室?
斡里實在是不知道。
思來想去,他還是沒有反對,他覺得他也沒有太多選擇的權利,兩只老虎都看中了他這塊肉,他如果不讓這兩只老虎正面相對廝殺一番,他又該如何求活呢?
他決定接受陳啟隆提出的要求,全盤接受華聯的要求,以此換取華聯對哈薩克汗國的庇護,重新促成兩強相爭,漁翁得利的這樣一個均衡局勢。
他無比期待著兩強相爭之后兩敗俱傷,好給他喘息之機。
看起來,他對自己的政治操作能力很有信心,他覺得自己或許可以駕馭得住這樣一個場面。
如果他真的足夠聰明的話,或許他的計劃可以成功,因為聰明、審時度勢的小國并不少。
可問題在于他真的足夠聰明嗎?
他真的意識到華聯這樣做到底是為什么嗎?
他的小心思,陳啟隆一清二楚,陳啟隆非常明白斡里這樣做的原因。
但是和趙學寧的想法是一樣的,陳啟隆完全不認為憑借區區一個斡里和區區一個哈薩克汗國就能影響到華聯的整體戰略安排。
他們嘔心瀝血建立起來的國家真的是太強大了,僅僅是一個戰區一支軍隊,一點點的政治和軍事資源,就不是哈薩克汗國這個貌似強大的草原國度能夠應付得了的。
雙方的國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絕望的地步。
就拿交通層面來說,雖然華聯的首都遠在天京,但是新一期的火車修建計劃是打算把鐵路直接通到蘭州去的。
以目前的技術水準來看,想要把鐵路推進到蘭州并不是難事,甚至更進一步往西延伸也并非不可能做到。
如此一來,將數量龐大的軍隊和后勤給養物資通過鐵路的高速運轉聚集在蘭州以西,華聯實際需要面對的作戰半徑將大大縮減。
鐵路延伸到什么地方,華聯對外影響的輻射能力就會以此為核心進一步的擴大。
這種程度的交通技術的革新是此前歷朝歷代都沒有辦法去設想的事情,強如漢唐,面對遙遠的距離也是一籌莫展。
國力強大的時候,他們可以靠著強大的動員力和深厚的內力強行把自己國家的力量輻射到西域,但是這種投入是巨大的,一旦國力衰弱,他們甚至連河西走廊都沒有辦法控制。
可是在這個時代,在這個火車和鐵路已經出現的時代,這個問題就不再存在了。
帝國極壁對于漢唐帝國來說是一種詛咒,可是對于華聯來說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只要鐵路修過去,鐵路就會和華聯的手臂一樣,狠狠的將土地囊括在手中,絕不放開。
中亞的這些國家根據過去的經驗,可能會認為華聯對新疆和中亞的經營一樣是耗費頗大,氣喘吁吁,不可能真的投入大量的資源來處理這些事情。
可他們錯了。
他們不知道科技的力量是可以改變一切的。
從蘭芳十五年七月到蘭芳十五年九月,兩個月的時間里,陳啟隆走訪了中亞四國,與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哈薩克汗國分別簽署了簡單的政治軍事同盟協議。
并且在經濟上也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
就重開絲綢之路這件事情,大家有了一致的共識,三個汗國的領導層迫不及待的把這個消息對外公布。
他們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向全國民眾宣布,帶清已經不在了,可是華聯又回來了,絲綢之路的恢復就在眼前,大家不要再打了,不要再造反了,好日子又回來了!
繼續當順民,過去的一切既往不咎,如果繼續造反,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于是在這三個汗國里,一系列的社會動蕩與軍事叛亂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銷聲匿跡,由此可見經濟對于國家和社會的安穩真的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
而與這三個汗國相比起來,浩罕國所面臨的條約毫無疑問是更加苛刻的。
一旦簽署了這個條約,浩罕國就會在實質上失去獨立,失去軍事權力和外交權力,所能保留的僅僅是內政權力,而且一旦這樣做了,就等于把整個浩罕國的國家安全和浩罕國王室的生命安全一起交給華聯,任由華聯操作。
華聯怎么操作,他們都要接受,華聯對于軍事和外交上的任何安排,他們都沒有影響的資格,相反,他們需要用自己的內政權力去配合華聯的軍事和外交行動。
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地方政府一樣,用辛辛苦苦生產攢下來的資源去配合中央政府的軍事行動外交行動。
這對于曾經是個獨立王者的納爾布塔來說實在是有點難。
他一開始不想答應,但是他查閱了一番浩罕國這段時間以來的糟糕的財政狀況和農業狀況,想到了整個國家風起云涌、瀕臨破碎的畫面,又感覺自己無路可走。
他意識到華聯已經吃定了他,他的反抗沒有獲勝的可能,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和哈薩克汗國不會為了他而和華聯交惡,而僅僅依靠他自己的力量,又能做到些什么呢?
萬一拒絕,就算華聯不出兵,到時候自己要死,整個國家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和他的先輩們嘔心瀝血建立起來的國家毀于一旦,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陳啟隆繼續自己的外交行動的同時,納爾布塔也在進行著自己的苦苦思考。
他詢問自己身邊的人,得到的意見也相當的割裂。
一部分人認為這是可以的。
在強大的華聯的威脅之下,能夠保證整個王室和朝廷基本的完整,還能保留內政上的權力,稅收施政什么的都能繼續去做,已經不錯了。
體面還在,還要啥自行車呀?
您沒見到連整個帶清都完蛋了嗎?
乾隆皇帝那么厲害的角色都給趙學寧推上了斷頭臺,咱們浩罕國只是一個小國,如果觸怒了趙學寧,咱們所有人綁在一起夠他一口吃的嗎?
與其被他一口吞下肚連渣渣都不剩,還不如順應時局加入華聯,就此抱上大腿,走上人生巔峰,豈不美哉?
浩罕國內有這樣的鴿派,就有鷹派。
鷹派認為,絕不能相信華聯提出的要求,也不能接受任何條件。
一旦接受這些條件,把軍事權力拱手相讓,大家就是待宰的羔羊,到時候華聯只要想除掉他們,就可以輕輕松松的做到,而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反制措施。
眼下浩罕國的軍隊雖然沒有很強大,但多少還是有一點的,強不強是一回事,有沒有又是另一回事兒。
你要是連有都沒有,今天你加入華聯,明天趙學寧賜你一杯毒酒,你喝是不喝?
納爾布塔的弟弟塔里什就是堅決的鷹派主戰派,主張絕不接受華聯提出的加盟聯邦國計劃,而是想方設法的發起反擊,利用浩罕國的優勢地形,將敵人阻擋在國門之外。
然后積極聯絡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哈薩克汗國,向他們尋求幫助,一起把華聯的軍隊給攔住。
他認為這三個汗國一定也不希望被華聯勢力侵入,也不愿意做華聯的狗,那大家就聯合起來,浩罕國給大家擋住華聯前進的腳步,大家給浩罕國輸入兵馬物資,這樣一來,這盤死局就盤活了!
看著自家弟弟慷慨激昂的模樣,納爾布塔很是郁悶。
華聯不可信,那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就可以相信嗎?
蘭芳 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聯來了,好日子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