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 第四百九十五章 巴黎和會
華聯海軍的戰艦不是風帆木質戰艦,而是在歐洲范圍內曾經實驗過卻被放棄的鐵甲艦。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小皮特終于知道他最開始的違和感到底是從哪兒來的了。
華聯海軍來的太快了。
照理來說至少應該還有好幾個月他們才能抵達,可現在他們抵達的速度實在是超乎想象,感情他們已經完成了海軍艦船的加強升級,成為了蒸汽鐵甲艦?
歐洲海軍還在玩風帆木質戰艦,華聯海軍已經步入了蒸汽鐵甲時代,正兒八經的攻克了這項技術,建成了這支超越歐洲的超級海軍。
其實帶英和歐洲的某些海軍強國一樣,都已經有人提出過給戰艦包裹鐵甲的建議,并且也有一些實際行動上的操作。
可是因為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等等因素,這些努力都沒有成功,風帆戰艦依然是歐洲海軍的主流,新的材質和新的動力都沒有被采用。
帶英現在也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就算是蒸汽機、火車這些東西,帶英政府對此了解也不多,民間或許有一些研究和運用,但是完全沒有形成體系。
可華聯已經先他們一步,走在了時代的最前列,用新的材質和新的動力賦予了海軍全新的意義和威力。
華聯海軍全新形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倫敦,給倫敦帶去了很大的沖擊與震撼。
與此同時,在倫敦內部,越來越多的親華派政治人士更加強勢的宣稱華聯不可為敵,要求政府堅持對華聯友好的政策。
而強硬派也沒有什么底氣繼續和親華派爭論,畢竟那三百六十艘軍艦組成的滅國艦隊實在不是擺著看的。
都把葡萄牙打廢了都!
雖然帶英海軍也能辦到這一點,但是……
華聯海軍可是從萬里之外來到這里的……
隨后,西班牙海軍被打敗、西班牙陸軍崩潰、馬德里被攻占、西班牙王國正式投降等等一系列的消息爭先恐后地傳到了倫敦,整個倫敦的輿論場再次沸騰。
西班牙海軍雖然也是帶英海軍的手下敗將之一,但是時至今日,西班牙海軍也不是弱小的代名詞,和已經徹底衰敗的葡萄牙海軍不同,二百多艘軍艦組成的西班牙海軍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整個歐洲范圍內,西班牙海軍還能進入前三。
盡管如此,華聯海軍還是在短時間內把西班牙海軍主力打敗了,并且攻下了馬德里,逼迫西班牙王室投降。
西班牙以數倍的國力,和葡萄牙領了一樣的劇本、達成了一樣的結局。
這就意味著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華聯海軍面前沒有什么區別,戰艦數量的多寡并不能影響華聯海軍的獲勝。
至于華聯陸軍擊潰西班牙陸軍獲得勝利的消息對于帶英來說已經不能引起什么注意了,華聯陸軍強悍在整個歐洲都是共識。
所以讓小皮特感到震驚甚至是恐慌的并不是華聯海陸軍取得的軍事勝利,而是華聯對葡萄牙和西班牙提出的擴張性、進攻性和政治性要求。
華聯政府要求西班牙和葡萄牙吐出了相當多的位于美洲的殖民地,也就是沒有對他們的本土提出什么領土要求,殖民地基本上就沒留下多少。
并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也被正式要求脫離反法同盟,轉而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的合作者,至于向華聯賠款開放港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等等都能算是小事兒了。
如果說這些還不足以震驚帶英的話,那么華聯要求葡萄牙和西班牙放棄他們在印度的殖民地這件事情,就足以讓帶英產生十足的警惕和驚懼。
帶英在美洲最大的殖民地已經獨立建國,剩下一個加拿大那也是苦寒之地,并不能算有太多的利益,所以華聯染指美洲并不至于讓帶英產生太多的聯想。
在帶英奪回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之前,帶英都不會對美洲采取什么核心政策,當前,擁有這個海外殖民地核心政策的地方,是南亞次大陸。
華聯要求美洲的殖民地這件事情對帶英的影響遠遠小于對西班牙、葡萄牙的影響。
但是華聯同時要求西班牙和葡萄牙轉讓位于印度的殖民地,這就讓帶英非常的恐慌了。
難道說華聯不僅僅想要染指美洲,還想染指印度嗎?
就算這些事情都可以放在后面再去考慮,就在眼前,華聯通過戰爭逼迫葡萄牙西班牙脫離反法同盟、又和法軍聯合起來滅掉了尼德蘭,事實上已經把第一次反法同盟打的土崩瓦解了。
眼下還留在反法同盟里的國家,除了帶英,也就是普魯士和奧地利這些德意志地區的國家。
這些國家擁有不錯的陸軍,但是海軍實在是沒什么可說的。
本來法國陸軍就強,海軍也是僅次于帶英,反法同盟主打的就是帶英、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遏制法國,德意志地區和意大利地區在陸上遏制法國。
可現在這個戰略已經破產,若是算上華聯的海軍陸戰隊和法國漸漸強大起來的陸軍,反法同盟幾乎無法對法蘭西共和國發動更有效的作戰了。
他們想要遏制共和法國的努力已經失敗了。
而造成這一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華聯。
倫敦的輿論場上為此產生了非常巨大的震動,政治局面也開始出現動蕩,小皮特甚至是有些氣急敗壞的召見了陸航,詢問陸航華聯到底要干什么?
讓你們派海軍過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是讓你們派滅國艦隊過來滅國的!
我是說我不想干預你們的事情,但是我沒讓你搞出這么大的動靜!
你這一打,直接把整個歐洲的格局給打亂了,你讓我以后怎么搞離岸平衡?
帶英是沒有辦法接受法國在歐洲大陸上一家獨大的,也無法接受印度被染指的可能性,華聯此番的行動已經威脅到了帶英的核心利益。
小皮特政府面對這一狀況,正在遭受議會強硬派的強烈質問,質問他們之前為華聯海軍提供幫助的行動是不是某種意義上的引狼入室?
事實上,從這一刻開始,小皮特已經隱隱約約的意識到了一點不太對勁的跡象。
他意識到華聯似乎在戰略上是把帶英當做對手來看待,而不是把帶英看作可以協作的盟友,否則他為什么要染指印度呢?
盟友不應該互相侵犯核心利益,華聯明明知道失去了美洲之后,帶英已經把印度當作了核心利益看待,就不應該在這個層面上觸碰帶英的逆鱗。
小皮特要求陸航給他一個解釋。
而陸航給他的解釋非常直接。
“首相先生,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華聯只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當然,作為同盟,華聯并沒有侵犯任何貴國的利益,這難道還不能體現華聯對于貴國的友好嗎?”
對于小皮特來說,陸航的這番解釋屬于是老太太鉆被窩——給爺整笑了。
他沒有想到華聯給他的解釋居然如此的漫不經心,還是說你華聯已經不打算再裝了?
直到此時,小皮特十分悲哀且后悔的發現,帶英已經失去了對于歐洲局勢的控制能力。
華聯已經在事實上造成了法蘭西共和國在歐洲、尤其是西歐一家獨大的局面。
如果任由局勢繼續發展下去,法蘭西共和國一家獨大之際,就是帶英面臨亡國之危之時。
對于這個結局,小皮特肯定是無法接受的。
可是面對華聯三百六十艘戰艦的龐大海軍艦隊,還有蒸汽鐵甲艦的威脅,小皮特無論如何也無法用戰爭作為威脅來要求華聯去做出一些對局勢的補救。
而且雖然強硬派對小皮特政府帶去了很大的政治壓力,可是倫敦城內還有為數更多的親華派。
在議會里,馬雷克派系的議員大肆鼓吹對華聯友好的必要性,大肆鼓吹華聯對帶英的重要意義以及華聯強大的國力,再三聲稱不可與華聯為敵,而要保持現狀。
只要華聯不主動侵犯帶英在南亞次大陸的利益,只要華聯不主動挑起戰爭,帶英就應該繼續維持當下與華聯的關系,堅決不能與華聯撕破臉。
否則倫敦股市會爆炸的!
但是如果作為華聯最好的盟友,在歐洲,帶英反而可以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
錢啊!
都是錢啊!
白花花的銀子啊!
跟誰過不去也不要和錢過不去啊,而且真要打,你能打贏?
人家蒸汽鐵甲艦打風帆木軍艦跟玩似的,你真要出動全部海軍力量和人家戰斗?
萬一海軍打沒了怎么辦?
朋友都沒得做!倫敦股市直接爆炸,大家一起完蛋!
所以,必須要把綏靖主義堅持到底!絕不動搖!誰敢說對華聯展開行動,就是對聯合王國的背叛!
議會里、政府里,馬雷克派系議員的言論甚囂塵上,而與之對應的強硬派卻拿不出更有效的應對措施。
雖然他們也意識到華聯的巨大威脅和居心不良,可是能力不足,不管說什么,那群人就是一句話——你能打贏他們?
強硬派就都熄火了。
帶英海軍的確能打,但是能打有什么用?
那也是要看對手是誰!
和華聯海軍這頭上古兇獸干仗,誰知道會不會造成帶英海軍的決定性失敗?
面對歐洲局勢的巨大震蕩,小皮特政府進退失據、不知道該怎么辦。
小皮特憂心忡忡之際,華聯方面卻提出了讓他感到有些意外的建議。
那就是停戰。
咱不打了。
法蘭西共和國也好,反法同盟也好,不打了。
兩方面就以目前的狀態為最終結局,停止戰爭,彼此都不要再對對方提出什么要求,就此恢復和平。
法蘭西共和國需要休養生息,反法同盟也耗費了很多的力量,也應該休養生息了,大家都要為了自家百姓多考慮考慮。
打來打去,死的都是人,花的都是錢,有什么不能坐下來談呢?
非要打仗?
陸航在小皮特面前甚至頗為自傲地表示——華聯從來都不喜歡戰爭,最喜歡的就是調停戰爭。
現在能夠調停這樣一場生靈涂炭的不該發生的戰爭,華聯非常愿意為此出力。
陸航甚至將這場反法同盟戰爭定義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對手展開的一場錯誤的戰爭,以此向帶英、法蘭西共和國以及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發出了照會,希望他們止戈停戰,恢復和平。
仗打了好幾年了,大家也都疲憊不堪了,繼續打下去,只會讓更多人死掉,讓經濟更加衰敗,人們的生活更苦。
還有什么意義呢?
法軍無法反攻消滅反法同盟,反法同盟也已經支離破碎,彼此都無法奈何對方,不如停戰,好好休息,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對于華聯發出的照會,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政府光速響應,表示支持。
考慮到法國糟糕的內政緊急狀況,羅伯斯庇爾也隨后發表聲明,愿意和反法同盟談判、停戰。
普魯士、奧地利等德意志諸侯聽聞反法同盟海軍力量的決定性失敗之后,對戰爭前進也非常不看好,對華聯介入戰爭感到驚懼,遂也表示愿意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于是,蘭芳十八年、西元1797年九月,華聯、法蘭西共和國、西班牙、葡萄牙、帶英、普魯士、奧地利、撒丁王國等主要參戰國在巴黎舉行多方會談。
會談由華聯方面主持,就反法同盟和法蘭西共和國之間的矛盾糾紛進行決議。
經過兩個月的爭論、扯皮之后,反法同盟和法蘭西共和國之間達成了多項共識。
其中包括整個比利時、荷蘭地區并入法蘭西本土,就此成為法國本土,結束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存在的歷史。
法國和德意志地區以萊茵河為分界線劃分國土勢力范圍,以西屬法蘭西,以東屬德意志。
法軍撤離撒丁王國領土,結束對撒丁王國領土的軍事占領。
法軍撤離西班牙領土,結束對比利牛斯山以南的西班牙領土的軍事占領。
法蘭西共和國與反法同盟互相放棄對對方的戰爭賠款索求,互相撤軍,結束軍事對抗。
反法同盟停止存在,就此解散,并且保證以后也不會出現任何形式的反法同盟。
歐洲各國正式承認法蘭西共和國的存在,法蘭西共和國也正式接受歐陸各國的存在,彼此不進行軍事、政治對抗。
華聯正式與法蘭西共和國結成同盟,法蘭西共和國邀請華聯在土倫地區駐軍,協助法蘭西共和國訓練海陸軍。
華聯正式與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結成同盟,兩國正式邀請華聯在兩國國內駐軍,協助兩國訓練海陸軍。
華聯正式倡議法蘭西共和國、西班牙王國和葡萄牙王國的《華聯與三國自由貿易協定》,約定三國之間達成經濟合作,不在經濟層面互相為難、對抗。
華聯還提出帶英與法蘭西之間達成經濟合作的可能性,倡議雙方舉行經濟協定的商談,結束政治上的對立和經濟上的互相對抗。
經由華聯的提議,羅伯斯庇爾政府與小皮特政府同意進行進一步的合作商談,雙方都確認可以保留合作的可能性。
十一月底,與會多方在巴黎正式簽訂了《巴黎和平協定》,結束軍事、政治對抗,恢復和平,于是此次會談也被稱為——巴黎和會。
表面上,巴黎和會成功結束了法蘭西和反法同盟之間的對抗,促使各方達成了和平協定,結束了戰爭,迎來了和平,但是誰都知道,這不是和平,這只是停戰。
自1789年以來風云動蕩的歐洲已經筋疲力盡,八年以后的如今,各國都已經飽受戰爭摧殘,經濟蕭條、民不聊生。
各國內部都爆發了大小規模不一的農民起義、商人起義,也確實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可能了,各方都急切的需要結束戰爭、恢復民生、鞏固統治。
尤其是反法同盟方面,否則不需要法國攻擊他們,他們自己內部的起義就足以推翻這些王國政府了。
華聯的強勢介入給了各國結束戰爭的契機,讓各國在一個絕對的強者的監視之下完成了暫時的和解,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但是誰都知道,這“和平”,并不長久。
巴黎和會之后,因為華聯牽頭和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實現了經濟互助同盟,實質上算是整合了西歐的勢力,使得法蘭西的勢力在西歐一家獨大,這讓帶英感到了十分不安全。
盡管在法蘭西內部也因為比較激烈的土地改革運動而爆發了較為猛烈的叛亂,但是帶英并不認為羅伯斯庇爾政府無法平息這場叛亂。
一旦他們平息了這場叛亂,再發展個幾年,國力很快就能恢復并且超越王政府時期,到時候帶英還玩個球?
好就好在德意志地區和意大利地區因為法蘭西的勢力整合而產生了極強的危機感,于是各有改變。
德意志各諸侯再次團結在了神圣羅馬帝國的旗幟下,結成了更加緊密的聯盟,實質上形成了一個新的德意志聯盟。
意大利地區也因為撒丁王國、那不勒斯王國等諸多國家的倡議而結成了聯盟,約定結束互相之間的對抗,專心致志發展自身,防范法蘭西和華聯的勢力。
帶英則從中窺得良機,派遣使者與德意志聯盟、意大利聯盟秘密結盟,約定一東一西互相協助、對抗法蘭西共和國可能發展起來的強大威脅。
蘭芳 第四百九十五章 巴黎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