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蘭芳

第四百八十六章 康沃利斯之死

更新時間:2025-02-10  作者:御炎
蘭芳 第四百八十六章 康沃利斯之死
據他所知,馬雷克與趙學寧之間有一份很不錯的私人關系,而就是通過這層私人關系,馬雷克幾乎成為了帶英和趙學寧之間展開聯絡的唯一中間渠道。

趙學寧更是親自為馬雷克站臺,表示自己只能接受馬雷克成為駐華大使,其他的人他根本就不想打交道,這也讓馬雷克憑空就增添了一份重要的政治資本。

通過這份政治資本,馬雷克不僅為自己攫取到了相當豐厚的經濟利益,也通過這份經濟利益在倫敦結識了一批有勢力的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利益共同體。

而這一次為勒斯謀取軍械總局局長的職位,就像是這個利益共同體的第一次集體出手,而這第一次的集體出手就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必將在相當程度上促進這個利益共同體的形成和團結。

這會使得馬雷克在倫敦真正擁有自己的勢力,并且這個勢力從一開始就相當強大,而這一切是康沃利斯做夢都想擁有的。

可他沒有。

馬雷克卻有。

還通過這份政治勢力截胡了本該屬于他的職位。

這讓康沃利斯怎么能咽得下這口氣?

康沃利斯決定要報復,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讓馬雷克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就算他得不到這個職位,但是他絕不能無動于衷,他必須要反擊,要讓倫敦的人看到,就算他遠在印度,他也有反擊的力量!

說到底,他還是老倫敦正米字旗的人,家族勢力源遠流長,那是正兒八經的上三旗出身,跟馬雷克這個下五旗出身的破落戶比起來,康沃利斯覺得自己怎么著也能占據一點優勢。

于是他就想起了好些年前,趙學寧率領蘭芳軍隊北伐帶清之初,因為缺少硝石資源,所以向東印度公司求購更多的硝石,然而當時公司對蘭芳共和國的硝石銷售是定量的。

后面馬雷克說服了康沃利斯和另外一名高管,三人聯手向趙學寧出售了更多的平價硝石,不僅自身獲得了很大的利益,也讓趙學寧有了充分的彈藥,間接幫助了趙學寧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在此之后,馬雷克和趙學寧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但是康沃利斯卻仿佛成為了一個被忘記的人,除了最初拿到的那筆錢之外,他什么也沒有得到。

馬雷克大肆攫取利益,而他卻沒獲得什么。

或許是他之后連續兩次發動對邁索爾的戰爭,使他疏忽了對華聯的交際,以至于讓馬雷克獲得了幾乎全部的趙學寧的好感,但是這并不是馬雷克可以對他出手的理由。

既然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

我得不到的東西,你也別想得到!

康沃利斯準備把這件事情披露出來,送回倫敦,以此打擊馬雷克和沃倫、勒斯等人的勢力,將他們打為華聯的利益代言人,指認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聯合王國的利益,有極大的叛國的可能性!

雖然在這件事情上康沃利斯自己也有一些責任,但是他畢竟不是主導者,也不是東印度公司的成員,所以他不用承擔主要責任,主要責任就是在馬雷克身上!

說干就干,康沃利斯立刻就要行動,而且為了行動的可行性,他還要找到另一名東印度公司高管艾利斯給他的證詞提供證言,以證明馬雷克的確是在“里通外國”“吃里扒外”。

艾利斯一直以來都和馬雷克走的比較近,這些年靠著馬雷克的一些“資助”成功坐到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地區的第三把交椅上,所以面對康沃利斯的合作意見,他假意答應,實則立刻派人把消息送去了天京,讓馬雷克知道。

馬雷克得知這件事情,有點慌張,思來想去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無奈之下,再次向自己的“政治導師”趙學寧尋求幫助。

趙學寧聽說了這個事情,想了想當下印度地區的局勢,考慮到康沃利斯是一個不太好對付的對手,對華聯在印度的早期布局可能有所影響,所以就想了個一個一箭雙雕的法子。

他拍了拍馬雷克的肩膀。

“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印度遠離倫敦,真要發生什么事情,倫敦想要完全掌控干預,難度是很大的,你和東印度公司的高管有很好的關系,在印度有很多朋友,為什么不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呢?”

“我的長處?”

馬雷克有些奇怪的看著趙學寧:“大總統先生,您的意思是?”

“中國有句古話,天高皇帝遠,很多事情不是倫敦想管就能管得了的。”

趙學寧微笑道:“在這樣一個地方,居然有人想要用倫敦的力量來對付你,那么你覺得,你還應該繼續留著他的命嗎?”

馬雷克悚然一驚。

“您的意思是……除掉他?”

“對,當斷則斷,否則,必受其亂!”

趙學寧瞇著眼睛,低聲道:“印度離倫敦太遠了,在印度殺一個人,難度不大,消滅現場和所有的證據也不是難事,等倫敦派人來調查,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而且你在印度有那么多朋友,稍微花點錢,他們絕對能幫你把一切處理得好好的,除掉一個不聽話的想要和你作對的人,再發動你在倫敦的勢力,換一個聽話的人來做印度總督。

如此一來,東印度公司也好,印度總督府也好,在某種意義上,都能算是你的勢力了,你有了那么龐大的勢力,還怕回不去倫敦?做不了首相?”

趙學寧的言語給了馬雷克很大的震撼,他考慮了一陣子,意識到這對于自己來說可能真的沒有什么太大的風險和難度,或許自己的勢力已經在不經意間,經由龐大的經濟力量而變得無比龐大了。

只是殺掉一個印度總督而已,又能如何?

當初克倫威爾連國王的頭都能砍掉,我殺一個印度總督怎么了?

他跟我作對,就得死!

馬雷克于是下定了決心,準備做點什么來展現一下自己的權勢。

他秘密乘船離開了天京,來到了印度,秘密會見了艾利斯,和艾利斯做了一番商議,兩人合計著,決定趁著康沃利斯外出巡查的時候發動偷襲,直接把他干掉,然后甩鍋給邁索爾或者海德拉巴人,直接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

要說康沃利斯也是倒霉。

這段時間,他正好聽海德拉巴那邊的東印度公司旗下商人匯報,說海德拉巴的土邦王公打算練一支新軍來對抗馬拉塔人的進攻,說是什么要一雪前恥,為此打算向法國人求助,這可能會影響到帶英在印度的霸權。

其實這是林光聯合海德拉巴王公放出去的假消息,用這個假消息掩蓋實際上進入海德拉巴幫助訓練新軍的華聯軍官教導團。

但是康沃利斯也不清楚,一聽法國,就起了戒備之心,擔心法國佬會對帶英在印度的利益造成威脅,于是決定派人去刺探一下具體的消息。

與此同時,因為聽說邁索爾王國邊境那邊出現了一些不安分的跡象,康沃利斯就打算去那一帶視察一下,如果邁索爾和海德拉巴真的不太安分的話,他不介意再用一場戰爭告訴他們誰才是這里說話算數的王。

想到這里,康沃利斯進一步想到自己雖然失去了這一次返回倫敦的機會,但是只要能立下更大的軍功,或者干脆的滅掉邁索爾王國或者海德拉巴,那么必然會為自己爭取到更高的聲望。

到那個時候,自己返回倫敦就是必然,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這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必然成功!

他要一邊給馬雷克穿小鞋,一邊獲得更大的軍功,看看能不能一箭雙雕,同時辦成兩件事情。

正巧,馬雷克在這個時候也秘密潛回了印度,得知了康沃利斯將率領一小隊人馬去巡視邁索爾王國邊境的駐軍情況。

面對天賜良機,他沒有猶豫,和艾利斯商議了一下,從東印度公司的印度本地雇傭軍里挑選了一支槍法最好、最精銳的小隊,讓他們換上當地印度土人的服裝,率先出發,潛伏在康沃利斯的必經之路上,將康沃利斯擊殺。

殺死康沃利斯之后,他們將得到去華聯生活的機會,可以遠離印度,從此隱姓埋名,和這件事情再無瓜葛。

這支十個人的精英小隊接下了任務,前往埋伏。

康沃利斯也是根本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所以沒什么防備,結果真就中了埋伏,自己被亂槍打死,手下只有兩個人成功逃跑,把康沃利斯被來歷不明的印度本地土人殺死的消息帶回了印度總督府,讓這個在印度算是驚破天的消息很快傳開了。

戰功赫赫的印度總督、名將康沃利斯居然在視察前線軍隊的途中被伏擊槍殺,殺人的是一群來歷不明的印度本地土人,這個重大消息很快就讓印度總督府和東印度公司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亂之中。

一開始,有人認為這件事情是海德拉巴人或者邁索爾人做的,但是很快就被否決了,因為康沃利斯出巡的道路和時間他們不可能知道,除非帶英內部有內奸把消息通報給了他們,否則他們不可能成功伏擊康沃利斯。

總督府和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們聚在一起商量了很久,商量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但是大家都很驚慌,擔心這個事情被倫敦那邊知道之后,會出事,倫敦一生氣,搞不好就要在印度搞大清洗,到時候他們的命和財富都不一定能保住。

于是他們甚至開始互相推卸責任、互相甩鍋,試圖爭辯出一個主要責任人,好推出來代替大家承擔罪過,讓倫敦的怒火有地方發泄。

可是誰又愿意做這個“為大家奉獻”的“偉大而崇高”的人呢?

一番爭吵之后,艾利斯適時的提出了一個想法。

“反正總督先生是被一群印度土人殺死的,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件事情的責任推給那些和我們交戰過的印度土邦,就說總督先生不小心被他們給殺死了,這種事情是難以避免的,相信倫敦也是能理解的,只要再安排一個總督來不就行了嗎?”

艾利斯的這個建議很是順應人心。

大家都不想背鍋,大家都不愿意背鍋,與其互相指責、互相甩鍋,不如把鍋甩給外人,甩給印度土人。

艾利斯進一步表示,這樣一來,倫敦一生氣,說不定還能再撥一筆戰爭經費過來,讓我們給康沃利斯先生報仇。

到時候,我們隨便找個替死鬼,糊弄糊弄倫敦,那筆錢不就都入了咱們的口袋里?

就當這是康沃利斯先生最后為我們爭取來的一筆獎金,咱們到時候舉辦一次宴會悼念康沃利斯先生,豈不美哉?

大家伙兒頓時眼明心亮,紛紛感覺艾利斯的提議非常完美,遂達成共識,決定就這么做。

康沃利斯的死就這樣被他的一群同僚們給定義了,然后上報倫敦。

至于他試圖寫信給倫敦揭露馬雷克崛起背后的隱秘這件事情,也就被馬雷克神不知鬼不覺的摁了下去,整個事情貌似都和馬雷克沒有任何關系。

康沃利斯死在印度,死在印度土人的手里,而他是駐華大使,跟他沒關系。

殺人的是身份不明但高度懷疑是邁索爾或者海德拉巴的印度土人,甩鍋的是印度總督府和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們,更和他沒有關系。

他整個一超脫事外的無關人士。

就算倫敦要追究,怎么追究?誰來追究?追究的結果是什么?會有人指控他嗎?

那么簡單就干掉了一個敵人,這種感覺,還真的不錯啊!

馬雷克在返回天京的船上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的勢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并且由衷地感到快樂。

操控自己的勢力,肆意妄為的顛倒黑白,甚至千里之外取人性命,完全無視遠在萬里之外的國家高層的意志,這簡直……就是軍閥的感覺啊!

原來,肆意操控權力為所欲為的感覺是如此的爽快嗎?

馬雷克深深的為此感到陶醉。

不過陶醉著陶醉著,馬雷克又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說肆意妄為的操控權力是一件那么讓人感到陶醉的事情,那么權力遠遠比他更大的趙學寧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想到這里,馬雷克忽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趙學寧似乎并沒有使用他的權力肆意妄為,甚至他主動讓出去了不少本該屬于他的權力,為此他組建了國務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僅僅只是給自己保留了最終的一票否決權,而并不喜歡去做乾綱獨斷的事情。

在重大事項上,他喜歡和大家商議,喜歡博采眾長,讓大家都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再去做最終的決定。

也就是說,趙學寧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權力大到沒有邊際的史上最強獨裁者,他本可以肆意妄為地行使權力,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哪怕是毀滅世界。

可他卻沒有這么做。

他讓出了很多權力,他非常謹慎的使用自己的權力,如此一來,他真的會感到快樂嗎?

懷著如此這般的疑問,馬雷克返回天京之后與趙學寧見面,差不多交代了一下自己在印度完成的成就,然后,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種可以決斷一個人的生與死的權力,真的很容易讓人陶醉其中,我僅僅只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權力,就已經認為我可能離不開這種感覺了,而您作為一個事實上的獨裁者,為什么會如此謹慎且克制地使用您的權力呢?難道說這種讓人感到陶醉的事實并不能觸動您的內心?”

對于馬雷克的提問,趙學寧并不感到奇怪。

因為這樣的經歷他也曾經有過,所以他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我并不是從最開始就會謹慎的使用我的權力,曾經我也會肆意妄為,我也會想要去殺掉任何我想殺掉的人,得到任何我想得到的東西,盡情的享受。

但是很快我發現,作為領袖,如果我這樣做了,就會帶動我的部下們以更加肆意妄為的態度去做同樣的事情,他們會做的比我更瘋狂,更沒有理智,更不懂得節制。

然后他們會用非常快的速度把我們為之奮斗的基業摧毀的一干二凈,而我們也會走向滅亡,這個過程會非常的快,十年,二十年,最多不會超過三十年。

哪怕是以整個中華如此之大的體量,也絕不會超過三十年,其實我又何嘗不明白肆意妄為真的很快樂?我又何嘗不知道為所欲為是會讓人陶醉甚至上癮?

但是曾經的經歷告訴我,我不能這樣做,我是領袖,我是一個國家的元首,我掌握的權力和聲望實在是太大了,沒有任何人可以真正的限制我。

這個國家上至我自己,下至黎民百姓,幾乎所有人都會因為我的一念之差而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如果我決定做一件好事,他們會為此感到幸福,可如果我決定肆意妄為的去做壞事,他們就會為我陪葬,我不能這么做,否則我跟弘歷又有什么區別呢?”

馬雷克深吸了一口氣,頗為驚訝的看著趙學寧。

“如果這么說的話,這么多年以來您都是在憑借您的意志力來克制您自己的行為嗎?您是憑借意志力來壓制自己心中的欲望嗎?”

蘭芳 第四百八十六章 康沃利斯之死

上一章  |  蘭芳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