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38章 刀伊入寇

更新時間:2024-06-08  作者:冷泡茶加冰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38章 刀伊入寇
這也怪不得明天子茫然。

科學、科技、數學、時代、創新、普及等等一大票詞相當生僻,望文生義琢磨一下倒也不難大概猜出來其中意思,但一大堆這般生僻詞兜頭蓋臉的澆過來,明天子還是有些手忙腳亂。

更不提其中還有什么等差級數、軸架整經之類即使琢磨了還很是茫然的名詞,更是讓人頭大。

因此最終,明天子注意到的便是那些飄過去的文字當中的最后一句,畢竟退步的意思很是直觀,故而震聲:

“咱大明哪里可惜了!”

結果惹的馬皇后柳眉倒豎,也拍了拍桌子不耐:

“你小聲些!”

“有這閑心,不如也去拿紙筆給記上一二。”

雖然氣哼哼的,但懾于皇后聲威,明天子還是一邊小聲抗議一邊去拿了紙筆。

旋即便是不解:

“此抄錄之事,妹子何不召一二宮娥代筆?”

馬皇后頭也不回,只是專心低頭“沙沙”將那些聽到的生僻話盡量都記下來:

“初時不知是福是禍,萬一是禍事,如何好將無辜人牽連進來?”

明天子默然,如今大明皇后仁善可謂是無人不知。

當初平天下時,和州孤守能撫慰眷屬決意堅守,后來入了應天府之后又能給將士縫衣做鞋。

陳友諒強兵臨城又能盡輸金帛犒賞士兵,相較起來如今自己……

暗暗嘆息一聲,明天子也先將那后世詰責自己的話語給記了下來。

不過這樣略有發愁的態度也引得馬皇后歉然:

“諸般話語,其中或便有治國之言。”

“現在記下來,如果不懂大可去垂詢百官學士,去用文字詢問那似乎已久觀的唐太宗和桓侯。”

“可要是既沒記下來,又給忘了,那便悔之莫及了。”

朱元璋也不點破復雜的心思,只是點點頭應承下來,打算稍后就問上一問。

那么依舊是按照慣例,在臨近結束時候再大概漫談一下。

兩宋時期另外比較有意思的是中倭關系,相較于其他朝代來說算是比較簡單。

五代十國時,朱溫冊封錢镠為吳越國主,正式建國并定都于杭州。

錢镠搞的吳越國也很有南方特點:搞錢!

借用港口和造船之便,當時的吳越國商道航線上至渤海下至南洋,契丹、高麗、南洋諸國以及阿拉伯人都是吳越國的客戶。

當時的倭國雖然處于鎖國狀態禁止船只出海,但無權管轄外來者,兼之倭國權貴階層從唐起對中華物產都一直是渴求狀態,所以雖然官方上并無來往,但去倭國做生意的船只非常多。

香藥、陶瓷器、錦繡、染料、藥物等只要能拉去倭國,就能得到對方付賬的金砂,畢竟倭國要別的沒有,金銀那真是管夠。

當時佐渡金島已經在倭國民間富有盛名,黃金富含到有“溪流淌金而出”的傳聞,倭國自己國內北上淘金的絡繹不絕。

這里額外提一嘴這個金島的規模,從倭國幕府時代正式開采到后來關閉歷經四百年,出黃金78噸,出白銀2330噸,作為對比,終明一朝,官方記錄在冊的整個大明國黃金產量是4萬兩,約合一噸半,至于三大銀山就不再贅述了,列島富金銀可見一斑。

這種通商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宋朝,開宋的趙大忙著搞民生對倭國也惦記不上,但隨著雙方貿易的穩步推進,中國亂世結束的消息也傳回倭國,最終還是民間按捺不住,983年倭國東大寺僧人商然通過商路入宋見到了趙二,雙方友好暢談,最終趙二賜了紫衣,待遇甚厚。

雙方在政治層面上的第一次交流在神宗時期,當時汴京大旱僧人求雨無果,于是有人建議倭僧試試,恰好遇到天氣變化降雨,大喜的神宗給這和尚許多賞賜,順便給當時的倭王寫了封信。

本來這也正常,但很快倭國朝廷因為信中的“回賜”二字較起了真,討論了整整五年之久,最終決定以大宰府名義回信,在行動上拒絕了回賜這個立場。

其實說白了就是覺得唐亡了,宋敗了,如今我在東海又行了。

只不過當時倭國屬實是拋媚眼給瞎子看,畢竟雙方來信去信在路上就要很久,再加上討論五年,宋朝多半都不明白發生了啥事兒,兼之當時北宋財大氣粗,也對這點賞賜看不在眼里。

終北宋一朝差不多都是這種糾結的狀態,最終一直到宋徽宗寫信過去要求倭國以“珍奇之產”事大之誠”,終于戳到了倭國朝廷的自尊心。

在激烈討論了三年之后,倭國決定正式斷交,以后只收禮不回信。

除了宋徽宗的信之外,當時影響了倭國對宋態度以及倭國內政治生態的還有另外一件事。

澶淵之盟后宋遼息戰,遼國得以騰出手去收拾北方的渤海國殘余。

自開遼的耶律阿保機滅了渤海國之后,遼國有嘗試在此立東丹國讓契丹人為國王,但渤海國遺民不甘于此,先后建立了定安國、興遼國、大元國等進行激烈反抗。

但在遼國騰出手后,遼東地區的渤海殘余迅速被遼國掃滅干凈,渤海國遺民一分為四,百萬人被遷入遼國內地融入漢族,約三十萬投奔高麗融入朝鮮民族,還有一小部分駕船南下赴宋,還有相當一部分選擇遷入同樣有漁獵習俗的女真部族當中。

而隨著遼國在遼東地區的擴邊,這一時期的女真人無力對抗契丹人,大部分都選擇臣服于遼國統治,但還有一部分女真人在接納了渤海國遺民并消化了其造船航海技術之后,選擇了走海路向東逃離遼國統治。

1019年這批女真人沿途搶劫了高麗國的船只以及人口,最終整率成師殺入對馬島,在此補給半個月之后,約三千人駕大船五十余小船上百,正式殺入倭國。

海盜做事,基本就是燒殺搶掠,但同樣也有后繼無力的特點。

在連續得手兩次后,最終在面對九州島海岸嚴密戒備的情況下,最終不得不撤退,而在返途這支海盜又遭遇了高麗水師的伏擊,就此覆滅。

而根據后來朝鮮史料記載,這批海盜的主力應該是生活在長白山一帶和松花江沿畔的“長白山女真”和“蒲盧毛朵女真”。

倭國記其為“刀伊入寇”。

甘露殿中,李世民摸了摸下巴,感覺今天的運氣著實不錯:

“記下來,加急送往登萊!”

(本章完)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38章 刀伊入寇

上一章  |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