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37章 時代盡頭

更新時間:2024-06-08  作者:冷泡茶加冰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37章 時代盡頭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屬于是,兩宋科技發展是因為重文輕武,身死國滅也是因為重文輕武。

我不同意啊,理學的附庸那還能叫科學嗎?科學的重點難道不該是對真理的探索?

贊同,科學是強有力的工具,需要有正確的方法論和世界觀作為指導,理學自己的世界觀八字還沒一撇呢,就別說能指導科學了。

這也沒必要用今日炮去轟封建時代的官兒吧,畢竟對世界的認識關系到很多面,從數學到天文再到航海再到天文學革新,你換在宋代也做不來,科技樹的前置太多。

所以這也是封建時代的桎梏,代表著先進的科學必然會成為構建階級和壓迫的工具,最終只會誕生行科學之名的宗教迷信和封建統治。

話說兩宋根基這么孱弱的情況下,是怎么做到這么多人口的。

農業啊,五代十國時候南方商農就已經興起了,趙大雖然欺負了孤兒寡母,但也確實結束了亂世,南北方從手工業到農業的農具、種子都在互相交流,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對唐朝成果的消化,任何發展都離不開交流。

雖然如今推測宋朝人口巔峰時可能超過一億,但實際上華北平原一直處于浪費狀態,如果能好好經營的話,增長空間還很大,只能說車神是有“本事”的。

話說這么看南宋也還有點可惜,數學的門檻都降低了,給點時間未必不能……

可惜啥啊,北宋還好說,出過不少平民宰相,南宋讀書讀的多,但忘了啥叫“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民間搞的再好,皇帝要么構要么瘋要么躺,宰相要么奸要么廢,那真是啥都白搭,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了屬于是。

但就這樣的科學氛圍已經是中國古代難得的高峰了,明代在科技應用上比起來宋代是進步的,但在科技思想和理論發展上,是確確實實的倒退,很是可惜。

“那洪武帝既這么雄才大略,怎地獨獨不愛算學呢?”

張飛很是可惜的興嘆。

本來按照他的習慣來說,這樣質問的話肯定是要寫在紙上投于光幕和那新來的當事人好好辯一辯的。

但無奈因為光幕所說到的內容,使得此時所有人都忙了起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來,就連張飛也毫不例外。

就如此時的,他正在臨著搬過來的案臺,運筆如槊將那名為“軸架整經法”的圖給完完整整的抄錄下來。

用軍師的話說,此物有“造萬民生計之用”,故而即便心中可惜,但手腕依舊絲毫未抖,一筆一筆認真的將腦海中記下的圖案給小心在紙上復現。

而與此同時,孔明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運筆如飛,那些被后輩只是選作背景的驚鴻一瞥的古籍話語,都被他牢牢刻在心頭,并通過墨筆傾瀉而出。

酒以漿為祖,無漿處或以水解醋…入蔥椒等煎,謂之傳舊漿…洽糯為先…須旋、舂、簸,令潔白,走水一淘…

滌芽惟潔,濯器惟凈,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熱,焙火惟良…

或制酒,或制茶,或榨油,或印刷,諸般技藝之法皆通過這些文字娓娓道來,其中更有一些簡筆示意之圖,被孔明隨手一蹴而就。

倒是在復寫那與制茶相關的時,孔明也還是下意識驚嘆了一下:

“《大觀茶論》著者趙佶……那北宋的徽宗?”

雖然小聲,但這話被身旁人完完整整聽到,同樣忙著整理那科學思想之論的魯肅也猶有余裕說上一句:

“這徽宗被后世戲稱青樓天子,并且還有嘗試以畫作入科舉,竟還能閑暇作此書,若不為帝,則真乃事事都好。”

點點頭也不說話,孔明手上動作又快了兩分。

就連劉備也是執筆正沉默寡言的抄錄那掠過光幕的文字。

這些不羈之言當中,后世因何稱他們此身所處之時代為“封建”也更加明了起來。

最初曾以為這般稱呼源頭乃是周天子分封列國,但現在早已推翻了這般猜測,反而隨著后世這般偶然述說有關社稷進步之方面的錯誤之處時,心里才隱隱對這個概念更加清晰了幾分。

這是一條還難以看清楚的道路,但劉備隱隱感覺,恐怕后世的天子緣何消亡,封建時代如何結束,諸般答案皆在這條路的盡頭。

甘露殿的景象也與洛陽別院沒差太多。

諸臣忙碌,李世民深思。

長孫皇后欲言又止,但看著夫君蹙眉的模樣,最終還是選擇貼身靠過去,輕聲問道:

“二郎可是……”

話還沒說完,李世民便搖搖頭意有所指道:

“吾…不憂也。”

看著長孫皇后眉眼間不信的模樣,李世民笑了笑干脆將其攬了過來笑道:

“既知后輩之愿,知后世之傷哀,吾廢此尋理之道則愧于心。”

“自反而縮,方可面千萬人而往,面褐寬博而不惴。”

“吾憑此勇理,平亂世以存身,緣何廢焉。”

說的復雜了一點,但李世民心里此刻想的很是清楚明白。

與其去惦記什么唐傳萬世之類不靠譜的事情,還不如切切實實推進這被光幕遞到眼前的尋理之道。

畢竟光幕當中于史諸事已經不厭其煩的說明了,即便是千古一帝對身后百年事亦也無能為力。

不……別說百年事了,想想雉奴與那武則天的諸事。

光幕雖對其諱言不少,但依據武則天之事反推一下便知,他李世民連死后三五年的事都決定不了。

故而此時的大唐皇帝心態放得很平——朕如今也不過才三十三歲,怕什么?

甚至心下還有余裕去惦記今遭才搭上話的那個洪武帝:

這朱八八……咋就那么平靜接受了能與趙構斗的旗鼓相當的朱祁鎮呢?

因為后世曾戲言讓他與朱祁鎮互“穿越”,故而他對那朱祁鎮家底記得還挺清楚。

上承盛世,下領強軍,結果能被北胡生擒,當真無法理解。

不過嘛……經過后世這么詳述完顏構之過,再想想他當時知曉玄宗之禍、武周代唐、武韋之亂等等亂七八糟的事兒的時候的心情。

李世民對未來不由得期待了起來。

坤寧宮中的朱元璋想不明白:

“這文字對咱的詰問…是何意?”

(本章完)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537章 時代盡頭

上一章  |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