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漢風再起 第八章 菊與刀(四)
1658年4月13日,九州,姶良。
幕府體制建立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嚴重的社會矛盾,其中之一便是浪人問題(指失去主君、知行或俸祿,從封建主仆關系中脫離出來的武士)。浪人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兵農分離政策的實行。當然,戰爭、大名改封、減封等因素也與浪人問題存在有很大的直接聯系。尤其在關原之戰以后,大名大規模人事異動,產生的浪人總數達五十萬之多。
許多武士不肯放棄武家之野心,幻想有朝一日能以戰功成為一國、一城之諸侯。但德川幕府為了加強自身統治,對眾多浪人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和壓制。除了在國中幾個大城市,強行驅逐浪人外,還在1635年頒布了《武家諸法度》,禁止浪人仕官,緊接著又在全國推行浪人登記制,加強對浪人的管理。浪人甚至被禁止在寺廟和武士宅邸寄宿。
這些措施,根本上是為了淘汰游離在士農工商身份等級制度之外的危險分子。這樣一來,生活困窘、承受來自幕府的高壓,且仍有希望重振武門的浪人之間,自然會彌漫著一種蠢蠢欲動的危險氣息。
在1652年,一伙浪人曾計劃在增上寺舉行德川秀忠夫人的法事時,于城中放火,趁亂暗殺老中,搶奪金銀財寶。如此公然造反企圖,讓幕府大為震驚,更是加大了對浪人的管制。
但還有一些浪人在國中困頓不堪時,也會選擇鋌而走險,避走海外,為自己和家人謀取一份生活保障。但是,在日本,嚴格的鎖國令之下,除了偶爾派往大明和朝鮮的訪問團成員外,日本人若外出至琉球群島以外的地區,回國后都會被處死。
正因為這個原因,那些被招募而來的齊國忠義軍士卒們,才會如此決絕地向齊國表達自己的忠心和赤城。無他,因為他們已經踏出了國門,除了誓死效忠齊國這個“家主”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出海做海盜,但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哪有后勤保障充分的忠義軍待遇可比。
巖澤壯介等幾人趴在一處山嶺上,探出頭,盯著下方不斷通過的薩摩藩軍隊,心中默默的點檢著人數。
“大概有五千人吧?”大橋一郎低聲說道。
“嗯,差不多五千人。”巖澤壯介點點頭,隨后示意幾名同伴,慢慢地爬出觀測點。待退至山林密處時,幾人立時便發足狂奔,迅速地在林中穿行。
跑了二十余分鐘后,幾人來到一處坡地,喘著粗氣。山坡方圓數百米內,早已堆放著十幾堆柴草,相隔約五十多米。
“舉火!”巖澤壯介從懷里掏出火褶,走近一個火堆,將其點燃。
片刻,五道烽火升騰而起,冒出濃濃的煙柱,直沖云霄。
“命令前軍的池本放慢前進速度,謹慎行軍,勿要中了敵軍的埋伏。”薩摩軍主帥、家老島津久通看著山嶺處突然升起的烽火,心頭頓時緊張起來。立即喚來一名傳令武士,讓他速速趕至前軍位置,通知池本謙介的七百余前鋒小心探查前方情況,為主力大軍做好警戒。
“大人,兩日前我們已經探明,徘回在姶良的齊軍一部只有不到兩千人,不到我軍人數的一半。為此,我們應快速突擊,殺至敵軍之處,將其聚而殲之。”島津秀行皺眉說道:“像這般緩緩推進,豈不是給敵軍留出足夠時間,讓他們得以乘船遁去!”
“你怎知齊軍只有不到兩千之數?”島津久通瞥了一眼對方,“要知道,齊軍有舟船之利,可在沿海之地,任選一處登陸,并可隱藏行跡,潛行至姶良,以待我軍到來。”
“齊軍就算有萬人之數,又能如何?”島津秀行傲然地說道:“我島津氏忠勇的武士足可以一敵十,再加上此為我薩摩藩內本土作戰,更有同仇敵愾之勢,當可一舉破敵。”
“齊軍既然敢領兵來伐,并登陸于我薩摩藩領地,必有所持,我等受主公重托,還需謹慎從事。”島津久通面色凝重地說道:“秀行既為主公親近之人,更當小心,勿要有輕敵之態。”
“謹慎從事,自然是無錯,但這般緩緩而行,恐怕到了夜間,也無法趕至姶良,就不怕敵軍趁夜偷襲我軍?”島津秀行不禁搖頭說道。要知道,鹿兒島距離姶良只有三十余里,從天明出發,到現在正午,這連三分之一的路都沒走到。
“據聞,齊軍多火器。若是趁夜亂戰,倒是于我有利。怕的是,齊軍聚大軍將我薩摩軍困于絕地而殲之。”
“倘若齊軍真的聚集大軍于姶良,難不成我們還要撤回鹿兒島?”
“那是自然。”
“這是怯戰!”島津秀行眼中噴火,瞪著島津久通,“這對于一名武士而言,不啻于戰場中臨陣脫逃,是對武士名譽的一種玷污!”
“島津秀行!我乃主公委任之大軍主帥,有戰陣臨機專斷之權。”島津久通右手緊緊握住了肋下的長刀,“所有人等,均需聽從我令。戰陣之上,只有打勝了,才能獲得武士應有的榮耀!”
島津秀行狠狠地盯著島津久通,須臾,彎腰向他深深一躬,隨后不發一言,朝隊伍前方走去。
“數百年來,未有外敵能攻入我日本。至今日,卻不料為一偏遠南方小邦襲掠我薩摩藩領地,此誠我等武士之恥呀!”島津久通轉頭又看了看山嶺上燃起的幾道烽火,右手緊緊地攥著刀柄,眼中閃現出堅忍而又憤怒的神色。
“以薩摩軍這般行進速度,恐怕要等到明日,他們才能趕到此處。我們需要暫時解除戰斗警戒嗎?”一名作戰參謀問道。
“你們說,薩摩軍會不會白天故意磨磨蹭蹭,而到了夜里,他們卻突然行進至此,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聯軍陸軍指揮官、昭信校尉(上校)賀云峰沉吟片刻,悠然地問道。
“……嗯,不排除有這個可能。畢竟薩摩軍屬于本土作戰,對此地的地理情況應該非常熟悉,或許就會從某個小路,連夜突進,殺至我軍駐地。”幾名作戰參謀互相看了看,點頭說道:“那我們需要派出更多的斥候于前方探查,如此,應該可以偵得薩摩藩的夜間行動。”
“去安排吧。五千余大軍,若是夜間急行軍趕路的話,必然動靜不小,多灑些斥候于沿途山嶺高地,仔細觀察。”
“是,長官!”
“那兩部位于后方的明軍也需要派人過去提醒他們,夜間時分,勿要小心謹慎。雖然駐守在河對岸,但也要關注一下身后,說不定就冒出一些不要命日本武士,對他們展開襲擊。”
姶良町是一個擁有兩千多人的市鎮,東南靠海,兩條河流相距四五里,環繞町市,流入大海。而在町市的其他幾個方向,是一片連綿的山嶺,使得該地成為一處較為封閉的地理單元,僅有幾道狹窄的谷道通往外部。
因而,在十余名情報參謀和作戰參謀的精心勘查和挑選,聯軍決定將此地設為預定戰場,誘使薩摩軍前來進攻,然后將其圍殲于此,為后期進攻鹿兒島,創造有利條件。
至于薩摩藩是否來攻,聯軍一點也不擔心,他們可以繼續分兵襲掠薩摩藩境內的城鎮町村,持續給聚集重兵于鹿兒島的島津氏施加更多壓力。
此前,在連續攻破數個城鎮町村后,聯軍官兵發現薩摩藩境內的各個居民定居點,果然是“嚴格”執行了德川幕府頒布的《一國一城令》,境內所有市鎮均未筑城,外圍防御僅僅是一道薄薄的木質籬笆,或者一道低矮的土墻。這點防御,別說應對武裝到牙齒的齊國軍隊,就是那些前來助拳的明軍官兵見了,也是為之欣喜,這他娘的完全就是不設防嘛!
因而,聯軍官兵在這大半個月以來,著實體會到了什么叫如入無人之境,而且享受了一番輕松劫掠的快樂。雖然那些被攻破的市鎮町村中不乏勇敢的武士揮刀相向,但在火槍和弓箭的攢射下,很快變成一具具冰冷的尸體。
齊軍在大明境內向來以善戰和軍紀嚴明而著稱,這些隨同而來的明軍本來還擔心在劫掠過程中,會受到齊軍的約束和管制,卻未想到,那些身著灰色軍服的漢興島鄉兵手段更是酷烈,不僅將俘獲的薩摩軍士兵百般折磨,而且還肆意屠殺日本平民,侮辱婦女,縱火焚燒民宅,宛如匪軍。而平日里負責維持軍紀和秩序的憲兵也只是簡單的口頭呵斥和踢打,并未強行阻止。
后來,明軍官兵才得知,這些漢興島鄉兵是憤于薩摩軍在琉球島和魚頭島的暴行,才會做出這種報復行為。不說戰時琉球島一百多齊國的商社伙計和護衛被屠戮一空,就是那魚頭島被俘的千余手無寸鐵的移民,也被薩摩軍屠殺大半,婦女更是被百般折磨和侮辱。這使得均為移民出身的鄉兵們深以為恨,故而要加倍地報復回來。
既然齊國轄下的鄉兵都這般無所顧忌,那么隨同而來的鄭森部和顧榮部明軍自然也是毫無收斂,大肆劫掠屠戮薩摩藩境內民眾。
另外,聯軍部隊在一周前獲得了新的增援。呂宋總管區和齊國藩屬衛國(原呂宋沂州鎮勢力)派來了三艘戰艦和八百余火槍兵抵達了漢興島,稍事休整幾日后,便隨同琉球總管區緊急動員的七百多名鄉兵及剩余的忠義軍,全部送至聯軍位于櫻島的臨時營地。這使得聯軍部隊人數規模達到九千余人,使得齊軍更有底氣,準備先行殲滅薩摩軍一部,然后會攻鹿兒島。
4月14日,凌晨二時至四時,聯軍指揮部先后發現從姶良西南方向發射的數枚火箭信號彈,耀眼奪目的火光劃過夜空,昭示著薩摩軍果然是于夜間急行軍,準備突襲聯軍防守駐地。齊軍和明軍當即開始動員,按照戰前計劃,分別于姶良的西北和東北布防,張網以待。
清晨八時許,激昂的集結號在大營中響起,兩千四百余陸戰隊官兵和漢興島鄉兵迅速集結成隊列,然后肅然地停駐在一片荒廢的稻田之中,十幾頭耕牛拖拽著火炮,在一處高坡上開始布置火炮陣地,斥候不斷地將薩摩軍行進的位置和聯軍其他各部就位準備情況報于作戰參謀,隨后,參謀們便將一面面表示敵我態勢的小旗插在一塊簡易沙盤當中。
幾個明軍聯絡官一邊看著帳中忙忙碌碌的齊軍參謀布置沙盤,傳達各項作戰口令,一邊瞧著聯軍總指揮和幾個營長好整以暇地喝著茶,聊著天。這兩種反差極大的畫面,讓幾個明軍聯絡官不由暗自腹誹不已。這齊軍的領兵將領竟然在大戰之時,不親自做戰斗部署,反而靠著十幾名小幕僚軍官代為布置,怎么覺得有些不靠譜呢!
是不是有點托大了?
“長官!”一名作戰參謀走到賀云峰身邊。
“一切都已就緒?”
“各部均已到位,全部就緒。”
“陸戰隊第三營、自救軍己字營、庚子營、申字營、衛國所屬第一營,還有長山島鄉兵、忠義軍三個中隊等各部兩千五百余,務必在戰斗開始后,迅速穿插至薩摩軍身后,切斷其逃回鹿兒島的路線。此為全殲薩摩軍之關鍵,不得有任何閃失。”
“阻擊部隊總指揮、第三營營長任長官回報,已做好萬全準備,必不會放薩摩軍一人逃回鹿兒島。”
“客人還有多久抵達?”
“獵兵已經與薩摩藩前鋒交手了,斃殺三十余人,我軍無一傷亡。……客人估計還有二十到三分鐘抵達我處。”
“趕了一夜的路,想必薩摩軍一定很累了吧。”賀云峰笑了笑,“估計他們早飯都是在路上隨便打發的。……好了,大家都回去做最后的準備,迎接我們的客人到來。”
“是,長官。”幾名營長敬了一個禮,隨后紛紛轉身,朝各自所屬的戰斗區域走去。
1635漢風再起 第八章 菊與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