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世紀美利堅 第兩百二十一章 千斤頂起芝加哥
所有人都進了船艙,前甲板上已經空無一人。
因為下雨了。
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的那種傾盆大雨。船長直接停船,雖然是黃昏,但已經跟黑夜沒什么兩樣了。
芝加哥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則寒風刺骨。密歇根湖給了芝加哥便捷的交通,也給了它“風城”之名。
瑞恩打開窗戶,雨氣撲面而來,憂慮道:“看樣子,芝加哥又要被淹了。”
男爵奇道:“芝加哥不是靠著密歇根湖么?這積水應該很快就能排空吧?”
推銷員道:“不,芝加哥地勢低。只比水面高3英尺。連下水道都沒辦法挖,不然倒灌。只要一下暴雨,整個城市都會積水,陽光一曬,臭氣熏天。”
船長道:“這個我倒是見過,他們會用木板鋪墊。不過沒用,說不定一腳下去,就會有不知名的液體噴濺而出,哦,賣糕的……!”船長臉都歪了,顯然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憶。
眾人不禁面帶微笑。
瑞恩:“我聽說他們找了個波士頓工程師來解決這個問題,要搞一個改造工程,不過具體的方案我還不清楚。”
推銷員笑道:“是的先生,工程已經開始,不過我猜你們做夢都想不到他們要怎么做。”
瑞恩:“已經開始了?嗨……!別賣關子!”
推銷員立刻回答道:“他們計劃把整個城市抬高4米。”
此言一出,所有人驚了:“王德發!”
“瓦特?”
“怎么可能?”
湯姆:“……好想法,”
1854年,英國人才發現水是霍亂的傳染源,純凈的水對人類的意義重大。而芝加哥自1849年開始,霍亂就是長客,平均每18個人就有一個死于霍亂。
雖然絕大部分人類不明白細菌這種東西,但污染的臟水會導致瘟疫已經是共識。
花如此力氣解決排水問題,可見這積水導致的各種問題已經壓倒一切。
當然,無論是誰,細菌面前一律平等。
計劃一點都不復雜,抬升城市,這4米的空間用來建設下水道,這是一個力氣活。
馬丁問道:“那些房子怎么辦?”
湯姆道:“之前我收到過報告,不過當時還沒有決定最終方案。這個方案既然被采用,那些房子的一樓我看很可能只能當地下室了。”
推銷員笑道:“克魯格先生,不見得是地下室,我去北京之前,他們已經成功的用千斤頂頂起一棟樓。然后用土石方填充,把這棟樓抬高了4米!”
湯姆:“你說什么!?”
瑞恩:“瓦特!千斤頂?”
男爵:“額……瘋了!”
土匪叫道:“這怎么可能?”
推銷員驕傲的說道:“雖然很多老房子沒法用這種方法,但市中心的房子基本都是磚制的。所以,這種方法成功后,他們準備把所有能抬升的房子都抬升起來。”
眾人面面相覷:“這可能么?”
這里就要提到螺旋千斤頂了,這個東西之所以能夠成功整體抬升建筑物,是當時芝加哥的房子和地基并沒有剛性連接。
鋼筋水泥這種東西,暫時還屬于高科技。
就算是大型的建筑也會有石頭貫穿其中,而且石頭并非一整塊,所以容易分離。
工程師設法將五千個螺旋千斤頂放在這座建筑物下面,并雇傭了五百個工人。每個人各自照看十個螺旋千斤頂。
這種抬升建筑的工作持續了很多年。芝加哥下水道工程被譽為19世紀規模最宏大的工程之一。
瑞恩道:“謝特……,如果這雨下一整夜的話,我的房子肯定會被水淹……”
眾人看著窗外,只見風雨交加。閃電在夜空中此起彼伏,忽遠忽近。有時照亮云層,有時劃破夜空。雷聲不絕于耳,轟鳴聲響徹天地。有時悶雷滾滾而來,有時霹靂震耳欲聾。
借著這連綿不絕的閃電光輝,湯姆看著遠處隱隱約約的城鎮有些出神。
男爵笑道:“您可以跟您的夫人住在旅店。我推薦你去特雷蒙特酒店,那里我住過,還是很不錯的。”
瑞恩:“……”
這時船艙里有人喊道:“開飯了開飯了,來幾個人,把這些送到前面去。”
晚飯是蒸咸肉,紅燒美洲鯽魚,烤土豆,腌蒜頭,腌黃瓜,還有米飯,硬面包。種類不多,份量十足。
廚子只是一個隨從兼職,飯菜也完全是湯姆的口味。雖然比不上家里的殘廢廚子,更比不上中國廚子。但推銷員幾口下去,就已經五體投地,想要找到那廚子頂禮膜拜一下。
男爵呵呵笑道:“你這模樣,比我前幾天上船時差遠了。”
19世紀早期,很多美國人食譜單調的離奇,基本上,就是面包,玉米,土豆,可能還有各種腌肉。其他沒了。
甚至吃個水果都被當做滿足口腹之欲的舊世界腐朽的象征。
當然,人都是喜歡吃好吃的的。19世紀中后期,隨著生產力發展,美國人開啟了吃貨模式。
于是他們把旅鴿吃滅絕了。
吃到瀕危的更多。
再后來后來還出現了很多魔鬼菜式,比如鹽水林龜,水煮鱷龜。烏龜也快被吃光后,烏龜變得昂貴的無比,只有富人才吃的起。
于是就出現了“模擬烏龜湯”,一點龜肉都沒有的那種。深受窮苦美國底層人民歡迎。
現代還有人認為美國人是不吃魚的,其實正確描述應該是現代美國人很少吃魚。
那個烏龜湯,美國人是這么吹噓的吃一只龜,等同同時吃了豬、牛、羊、雞、鴨、魚、蝦七種肉的味道。
可見,魚的地位還是有的。
即使時間往前推到殖民者剛踏上美洲大陸時期,魚相對于他們來說,起碼也屬于救命稻草級別。
美國建國后,華盛頓把首都建立在華盛頓的一個原因是那里有條波多馬克河,有158個漁場,450條漁船,8000漁民。
至于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豬一樣大的亞洲鯉魚是在13世紀時進入了歐洲,在1516世紀,成了英國王室的貢品,之后更是歐洲富人才能吃得起的食物。
19世紀后期,來到美國的歐洲富人發現,美國沒鯉魚吃!于是急了沒有這個,怎么彰顯我的身份?
1880年前后,美國魚類和漁業委員會負責人,平均每年能收到2000封要求引進鯉魚的信件。
于是那個豬一樣的鯉魚來了。
剛開始,鯉魚的價格是每磅1美元。然后你懂的,美國人再怎么吃,這東西也不見少,反而越來越多。1900年,價格就降到每磅23美分。
足夠便宜的價格,讓美國的窮人們也吃上了鯉魚。然后戲肉來了,美國的富人開始嫌棄鯉魚,把目光轉向了其他更昂貴的食材。
從“吃”上就可以看出,歐美人是多么的愛慕虛榮。更滑稽的是,他們會對中國人說“面子”是什么?我們都是直腸子,根本就沒有面子的概念。
推銷員有些不爽,不過他也顧不得了,因為他發現那個大老板吃飯比他還快,甚至連頭都不抬。再說了,搞銷售的臉皮都挺厚,無所謂。
推銷員滿心愉悅,正吃的快活。湯姆拿起銀質煙盒點了一根煙,問道:“你離開芝加哥后去的那個小鎮叫什么名字來著?”
推銷員愣了一下:“……那個小鎮叫做北京。”
湯姆:“在什么位置?”
推銷員驚奇道:“就是我們遇見那個?”
湯姆:“……”
1秒:m.23xsww
混在19世紀美利堅 第兩百二十一章 千斤頂起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