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
“對外政策的基調已經定下,還順便解決了教學的問題。下一個議題則是我大隋的內部。”
楊侗望著眾人,嘆息道:“從天下大亂以來,戰爭已經經歷了十多年,所有百姓都厭倦了戰亂、厭倦動蕩。朕南巡之時,深刻的感受到百姓對和平生活的極度渴望,他們不要戰爭、不要動亂、不要饑餓寒冷。向往不用為明天發愁的生活,面對骨瘦如柴的百姓,朕一顆心沉甸甸的,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結束戰爭,統一天下。”
眾武將一聽到這話,個個精神大振。對各國執行的‘離間、分化、扶持’政策,乃是文臣該干的事情,他們不感興趣,而說到內部問題,肯定就是戰爭,有戰爭就有功勛可拿。
“今天所議之事,就當是明年的作戰計劃!不過大家不要被‘作戰計劃’束縛了手腳,因為很多事情都是突然發生,事先誰都無法預料。比如說蕭銑投降,就不在去年的‘計劃’之中,但事情還是發生了,還有一些事情雖然有了‘計劃’,但卻不能如期執行,比如說,收復淮北的計劃,最后被取消了。‘作戰計劃’要探討的是來年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并不表示事事都依照‘計劃’行事,到時候還是根據時局的變化而變化,之所以有,是讓大家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并為此早作準備,以免亂了方寸。”
說到這里,楊侗看了眾人一眼,見大家都沒意見,又繼續說道:“關于明年的軍事行動,朕提議由兵部李尚書來闡述,他雖然一直在外領兵,但不表示他沒有管兵部之事。”
眾人皆笑!
很多人都身兼數職,不說李靖,便是楊恭仁、楊善會這兩個仆射都在外面帶兵打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好在有了飛鷹傳信,很多事情都能異地處理。
李靖起身行了一禮,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圣上、各位同僚!我主要有三點要談。首先是募兵,我大隋目前共有十一個軍團,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各有六萬人,第四、九、十各有三萬人,加上杜將軍為首的第十一軍四萬將士,主戰兵力總計四十九萬;編自蕭銑的五萬軍隊,分別駐守南郡、江夏,原屬于竇建德的青州軍精減之后,尚有兩萬,另外還有四萬海軍……而隸屬武部管轄的地方軍、預備役不計在內!也就是說,名義上可以作戰的軍隊高達六十一萬人,但實際上,除了駐守遼東的第四軍不能動之外,河南郡需要有一支主力軍團長期坐鎮,一是為了護衛帝都安全,二是作為援軍,哪里有需要即可派出支援,其他邊郡也需要駐守,如此計算下來,能夠動用的軍隊其實也就四十萬左右。依臣之見,為了保證明年的雷霆之勢,軍方需要機動之軍擴大六十萬,兵源源自之前的退役將士,簡單的說,就是以退役將士接手各地防務,讓主戰軍隊得到釋放,能夠全部投入到戰場之中。”
“說說擴軍理由。”楊侗說道。
“喏!”李靖拱手一禮,又繼續說道:“擴軍理由主要還是我們獲得今年得到了太多的土地,尤其是蕭銑所獻之地,每個郡幾乎都是前沿郡縣,需要大量駐軍,另外,林士弘需要海軍為主,所以第三艦隊的建立迫在眉睫了,最后是我們一直以騎軍為主,步兵嚴重不足,所以兵部初步計劃是將第三艦隊建立起來,人數四萬,駐守江夏,步卒擴軍十萬,主要用于巴蜀和江南!具體募兵方案兵部會在上元之前拿出來。”
文武百官均表贊同,大家心里都明白,未來的明后兩年將是重要的征戰年,為了保證絕對的實力壓制和每個戰場都能獲得勝利,擴軍很有必要;而且大隋王朝財大氣粗,完全養得起這么多軍隊,更何況天下統一之后,還得大量裁軍,供養這么多軍隊也只是幾年時間而已。所以對擴軍之議,完全沒人起來反對。
楊侗略微沉吟,緩緩地說道:“擴軍嘛,朕當然也沒意見,不過,我們應該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就說大隋軍隊在現有基礎上,擴軍五十萬!”
“妙!圣上此策極妙!”
房玄齡大贊道:“若是我大隋宣布擴軍五十萬,處于劣勢的李淵、李密肯定坐臥不寧,硬著頭皮強行擴軍,不僅百姓憂懼加深,心生抵觸,還令良田荒蕪、民不聊生,終使二李治下反抗不斷,君臣上下焦頭爛額。”
楊侗說道:“這叫軍備競賽,就是以我大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錢糧,將敵方的民生、民心等等國力通通拖入到戰爭泥淖之中,最終在瘋狂擴軍過程中,民生凋敝、民心崩潰,百姓活不下去,自然會起來造反。對我大隋而言,那些敢怒不敢言的百姓,便是穩定地方的基礎!”
人都是擅長選擇性遺忘的動物,對于偽唐、偽魏治下的百姓來說,不管李淵、李密在他們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只要從他們家里拿走一斗米,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大惡人、魔鬼!
這樣一來,日后隋軍入境,只要施點小恩小惠,百姓反而感恩戴德,而不會認為這是大隋王朝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接下來,朝廷的一切制度都會順理成章。
人之本性,是不是都如此?
“請李尚書談第二點安排吧!”楊侗示意李靖繼續。
“武器裝備是第二點要求!”李靖看了楊侗一眼,接著說道:“未來幾年的戰爭涉及到滅國、滅大門閥之戰,敵人的抵抗會空前頑強,手段層出不窮,為免出現重大傷亡,我們需要大量弩箭、堅甲。”
這時,工部尚書姜行本出聲道:“李尚書,請容我先打斷一句。”
“姜尚書請說!”
“我想問李尚書,你說的大量到底是多少,能不能給個準確的數目?”姜行本問道。
李靖笑道:“這個誰也說不準,工部能夠日夜趕工出來的數額就是我的底線,我這里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您給千萬支箭矢,我不嫌少,給萬萬支,絕不嫌多!”
姜行本氣笑了:“萬萬支箭還不嫌多?李尚書還真是獅子大開口了,你把我給賣了也造不出這么多來。”
“我也知道有些強人所難,可是我們總不能讓將士們無箭可用,硬頂著敵軍箭雨去攻城吧?箭矢有價,人命無價啊姜尚書。”李靖嚴肅的說道。
“這……”姜行本無奈了。
“這樣!”楊侗笑著解圍,道:“工部這邊盡力而為!而軍隊江夏方面,可以借助大江大霧,對林士弘來他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李靖沉吟了一下,便哈哈大笑道:“這方法不錯,當年孫權就對曹軍來這一手。”
“草船借箭”還真不是假的!
可惜不是諸葛亮干的,受箭的,也不是草船。
赤壁之戰結束五年之后,曹操率領大軍攻破孫權江西營,俘獲都督公孫陽。孫權帶領七萬大軍迎戰,曹軍水兵攻打水上孫吳陣地,渡到一個沙洲上,被孫權包圍,喪師數千人。曹軍受挫,堅壁不出。孫權坐船觀看曹軍大營。曹操命弓箭手放箭,萬箭齊發矢如雨下,不多時,孫權乘坐的‘旗艦’艦射滿了箭,導致船體傾斜。孫權命令戰船掉轉身來,以另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鼓樂而返。孫權膽略和勇氣,使曹操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
李靖熟知古代經典戰例,從楊侗的“草船借箭”四字就想到了這個典故。
“叔寶回到江夏,就借助大霧天氣,時不時敲鑼打鼓的把草船開到九江,對林士弘來他一個‘草船借箭’,千萬要記住,把草人浸泡,若是讓人家來一波火箭就慘了。”楊侗笑著說道。
“喏!”秦瓊拱手應命。
“圣上!”楊恭仁這時拱手道:“江夏郡乃是我大隋重要的銅鐵礦產地,這一帶的礦石藏得淺,極易開采。最初就由官方專營,控制極嚴。先帝登基后,由于銅鐵需求大增,律令有所放松,允許私人開采,但采到的銅錠和鐵錠必須賣給官方,為此,各地礦山還派出了專門的礦監。解禁政令宣布后,世家門閥紛紛參與,開始幾年還比較嚴格,但隨著吏治衰敗,礦監和礦主相互勾結,導致大量銅鐵流入民間,門閥世家謀取到了更大的利潤。”
“未來的戰場主要集中在淮水以南,依臣之見,干脆就讓工匠到江夏就地鑄箭好了,順江直下則可送達江都,逆長江而上可到南郡、夷陵,直至巴蜀為止;逆漢水直上,可達竟陵、襄陽、淅陽,即使通過陸運到歷陽,也比洛陽近。水運運量大,將會省去很多人力和時間。”
楊侗想起來了,江夏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冶礦區,興奮的問道:“叔寶,礦藏有沒有廢棄?”
秦瓊搖了搖頭道:“蕭銑為了獲取世家支持,幾乎是任人開采,末將遵照圣上之命,不僅將礦藏收回封閉,還以侵占官產為名,滅了那些世家,繳獲的銅鐵錠堆積如山,只是這些東西太過沉重,無法運到洛陽,末將全部扔在府庫之中,這些鐵錠如果全部鑄成箭簇,末將都無法想象會是多么驚人的數目。而那些礦藏也未荒廢,只要圣上一聲令下,即可正常使用。”
眾人聞言大喜,這真是瞌睡就有人來送枕頭啊!
不待楊侗吩咐,姜行本便說道:“微臣年后便讓工匠南下,開爐鑄箭。”
“好,箭矢、鎧甲就這么定了!”楊侗向李靖說道,“李尚書,你繼續說第三點。”
“喏!”李靖又說道:“臣要說的第三點,是關于奴兵的安排,去年一年,有很多奴兵所立軍功,已經達到得到大隋國籍的要求,臣建議民部盡快給這些人落戶,分配土地,并幫助他們成家,一是體現朝廷之誠信,二是有利于士兵安心作戰;三是以此為契機,鼓勵更多奴兵奮勇作戰,讓我大隋能夠更快的統一天下。”
“請問李尚書,達到要求的奴兵共有多少人?”民部尚書楊師道起身問道。
“大概有兩千人左右。”李靖想了一想,又補充道:“頂多三千,只少不多。”
“……”眾人無語!
今年一年,參與作戰的奴兵高達十五萬人次,干的都是敢死隊的事情,死亡的人多不勝數,結果卻只有不到三千多人達到為民標準。
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這太簡單了!”楊師道笑著說道:“只要兵部名單一到,我把他們安置到五個郡的各個縣,這樣他們就不會聚在一起了。并在眾多奴兵面前,讓民部官吏一一頒發大隋國籍,讓其他奴兵在一邊羨慕著。”
“多謝了!”李靖就是這么謙虛。
楊師道笑著說道:“應該的、應該的。這是民部的責任。”
“李尚書談話內容涉及到很多軍事機密,也包括我們明年軍事進攻的重點方向。朕希望在座諸位嚴守機密,除了擴軍一事需要廣而告之,其他的絕不能外泄半句。”
在座的,個個都是楊侗的絕對心腹,他不擔心大家泄露,就怕有的人喝大了,無意間透露口風。
“遵命!”
眾人凜然遵命。
從李靖的發言中可以知道,大隋明年的主攻方向,應該是以李密和林士弘、孟海公為先,偽唐最后來收拾,這不僅與實力有關,還跟山川地形等等方面有關,尤其是偽唐成了大門閥避難之所,理應留到后面,認真對待。
“兵部和工部息息相關,明年的任務已經十分清楚了。而民部、武部、刑部、御部、學部、商部隨著軍事上的勝利,逐步跟進即可。至于禮部,重點是對外,未來的任務之前已經明確,除了挖掘、培養更多善于隨機應變的使節,其他的無須多說。接下來的重點自然是吏部了。”
說到這里,楊侗看向了剛才拼命要往宮中推女人的房玄齡:“玄齡,你來說說,吏部明年的打算。”
房玄齡起身向楊侗行了一禮,這才清了下嗓子,緩緩的說道:“有御部執政、刑部執法破案,地方吏治沒什么好說的,關鍵還是后備官員問題,由于今年是一個大豐年,收復到的地方實在太多,不僅是后備官員傾空,連吏部的低級京官也全部外派干凈,微臣這個吏部尚書都差點成為無兵之帥了。”
眾人不禁發出一陣大笑。
今年的發展勢頭確實太猛了一些,沒打幾場像樣的大仗,幾十個郡憑白到手。最忙碌、煩惱的絕不是專攻軍事的兵部,而是房玄齡為首的吏部,需要到處派人不說,更惱火的是他手中沒有人,所以很多縣級官員,都是從清華學宮的學子之中挑選出來,這些人雖然沒有執政經驗,但是他們只要安排大隋擬定的政策,照本宣科去執行,也不會出現太大失誤。
“吏部明年的首要任務是開科舉士,不然的話,又會陷入無官可用的窘境。明年的科舉,微臣決定放在二月初舉行。”房玄齡說道。
楊侗眉頭一皺,“只有兩個月了,時間顯得很緊張啊!”
“時間是很緊張,不過大家都知道科舉的核心題目與實政息息相關,這就意味著士子們準備了很多年,考前準備的時間十分充足。他們的時間主要是花費在路上,不過我們有飛鷹傳信,明天即可把科考時間下發到各郡,眼下是農閑時節,大家都在家里,不出五天時間,天下士子便能知道!抓緊一點應該還來得及。”
“趕不上的呢?怎么辦?”
“微臣也沒辦法啊!”房玄齡想了一想,又說道:“除非多設幾個考點。”
“這個辦法不錯!”楊侗深表贊同,點頭道:“這樣吧!除了洛陽,另在涿郡、鄴城、太原、大興、齊郡歷城設考點,考生可以就近報名參與科考。吏部、刑部、御部京官分赴這幾個地方,擔任地方考官。為免考題泄露,考試前一天再把題目發往各個考點,朕會加派修羅衛,與考官同時監督接收飛鷹人員,并鎖入箱子、封上封條,然后箱子和鑰匙分人保管,翌日再當眾打開。你認為如何?可有補充的?”
“圣上的安排十分妥當,臣無異議。不過考點和就近報名之事,務必在告示之上重點注明,免得考生風塵仆仆的跑來洛陽。”
“那今天就把科考時間定下來,明天立即發往各郡,令各郡在第一時間頒發到各縣,如果出現哪個郡出現拖拉懈怠情況,嚴懲該郡郡守,不僅罷免其職,永世不得為官,三代也不得參與科考。至于考題,晚一點都無所謂。”
“微臣今天就把細節商定下來。”
“就這么定了!”楊侗點點頭,笑著說道:“重頭都安排好了,現在需要補充,或是本部有計劃的都可以說出來了。”
“刑部的情況和吏部差不多,很多低層官員都外派干凈了,需要補充大量精通律法的人…”
“御部也是!”
“大理寺也需要。”
“武部要補充兵員。”
“學部……”
見到各部尚書都要人,楊侗大感頭疼!
他從來都不缺糧食、不缺錢、不缺武器裝備、不缺兵員。而地方官員、地方刑部御部官員這個問題,貌似一直就是老大難。
大隋第三世 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