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貴公子 第三百八十三章:會試
轉眼已是開春,綠樹上生出了新芽。
劉舟一案,令李世民震驚了許久。
其實這一次,更多只是李世民的一次泄憤罷了。
他比任何人清楚,劉舟這樣的人多如牛毛,固然貴為天子,他可以揪出一個劉舟,可是……如何才能揪住一百個一千個劉舟呢?
說到底,還是人才選拔的問題,現在他算是完全看明白了,這些被人推舉上來的大臣,十之八九,對于民間疾苦,根本一無所知。
這無疑令他對科舉又多了幾分期待,只是……唯一讓人疑慮的是……科舉上來的大臣,就能理解民間疾苦嗎
這一點,李世民自也是不敢完全確信。
只是在他看來,改變總比一直的一潭死水的要好。
此次會試,天下人都承載了極大的期望。
一旦高中的人,便算是真正的棟梁之才,自此之后入朝為官了。
各道的舉人,在長安已經呆了足足一個冬天。
京中的很多客棧已經住了許多來參加考試的舉人。
能中舉人的人,無一不是天下的英才,因此這些人到達長安之后,很快便有許多人來拜訪,一些世族,一旦看上了哪個舉人,認為此人極有希望,那么便少不得先行打一些交道。
一時之間,長安城文氣也鼎盛起來,或許是因為受科舉的影響,附庸風雅者倒是不少。
開考在即。
二皮溝大學堂里,教研組進行了最后一次一對一的模擬考試。
所謂的一對一,就是教研組的先生們進行分工之后,將舉人們聚集起來,進行交叉考試,考過之后,品鑒文章,指摘出可能出現紕漏的地方,當然……這種出題……是根據不同考生的短板來對癥下藥的。每一個考生都有自己的弱項,教研組則進行分析分析之后再進行出題出題之后在一遍遍無休止的使其改正。
這種玩法其實和后世的奧林匹克競賽的模式差不多了。
能考中舉人的,都是二皮溝最頂尖的生員,而這些舉人,相當于編入的乃是奧賽班,進行特殊的培訓。
而這幾個月的突擊培訓,便連一向用功刻苦的鄧健,都覺得有些吃不消滿腦子都是各種考卷,一遍遍進行修正,令他有些虛脫。
好在即將開考學堂里決定給他們一日的假期,只是這假期卻是不允許出學堂的,只是在學堂里修葺一日罷了。
到了開考的這一天,外頭便有數十輛最新的四輪馬車停住。
鄧健等人起了個大早而后先行一起去拜見陳正泰。
在這么特殊的一天陳正泰也是早就起來等著了。
他接受了他們的師禮,而后站起來便鼓勵他們道:“今日便是會試陛下對此格外的看重還望你們能夠好好發揮。”
鄧健等人便又恭謹地行禮道:“謹遵教誨。”
陳正泰隨即微笑:“將來做了官,既是我的門生故吏,就一定要奉公守法以蒼生為己任。”
鄧健等人又道:“謹遵教誨。”
“好啦,出發吧。”陳正泰揮揮手。
鄧健等人顯得凝重,這……是真正改變自己人生的一次機會了,若成功,則真正成為朝廷的棟梁,可若是失敗,便需三年之后再戰。
三年……三年之后還有三年,可人生有幾個三年呢?
他們拜別陳正泰的時候,有人不禁眼眶微紅。
尤其是那鄧健,竟覺得有些恍惚,想當初,自己不過是一個貧民的子弟,若不是跟隨父親躲避饑荒,也不會機緣巧合的來到這二皮溝。
對于鄧健而言,二皮溝雖不是自己的家鄉,可他早已將這里當做是自己的家了。
在這里,他安身立命,他開始讀書,他入學,他漸漸的開始嶄露頭角,人生的起起伏伏,都在這里度過。
正因為嘗過生活的艱難,他才對于自己的今日,格外的倍感珍惜,而自己能有今日,一切都是拜師尊所賜。
這既是活命之恩,也是再造之恩,除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外,還有什么可以相比呢?
出了學堂,他第一次坐上了四輪馬車,平日都在學堂,雖也看報紙,報紙里有關于四輪馬車的小廣告,鄧健……也只是看過而已,現在親自乘坐,卻覺得這里的座椅太軟了。
是啊,平日習慣了跪坐,或者坐在硬物上,突然坐著太軟的東西,反而有些不適。
眾人浩浩蕩蕩到了貢院,列隊入場。
今次的考官還是虞世南。
虞世南乃是天下知名的大學士,又有幾次科舉的經驗,可謂身經百戰,經驗豐富。
考生們紛紛入席,天下十道的舉人,有六百多人,他們個個春風得意,只是當見著學堂的這些舉人之后,個個露出了怪異之色。
有人不禁莞爾,他們是久仰二皮溝的大名,只是二皮溝的舉人和其他舉人不同,他們每日將自己關在學堂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不和人交涉,雖是不少舉人來了長安許多日子,可二皮溝的這些舉人,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眾人起初對于這些二皮溝的舉人,還略有一些好奇,畢竟如雷貫耳,現在看了,便覺得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隨即便收起心神,各自進入了考棚。
鄧健依舊還是老樣子,他心情很平靜,這樣的考試,他一生中已經經歷過無數次了。
他氣定神閑,直到舉了牌子,鄧健抬頭一看考題,面上便輕松起來。
考試對于考生而言,是一種折磨。
可對于考官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就比如虞世南,上一次出了一個怪題,他自己起初還自鳴得意,覺得此題很難,一定能將天下的讀書人難倒。
可誰曉得,那二皮溝大學堂簡直就是烏泱泱的高中,這令虞世南很是灰心喪氣了一陣子,因而這一次,他決定加大難度。
至于今日的考題……竟是‘子見南子’。
此題一出,考棚里頓時聽到許多人倒吸涼氣的細碎聲音。
顯然……舉人們被這題給難倒了。
這題比上次的題更缺德啊。
上次還只是挖個坑而已,而這題,不但坑都給你挖好了,連埋你的土都預備好了。
子見南子,其實出自于《論語·雍也》中一段話的開頭。
表面上是四個字,實際上……卻暗藏了一樁千古疑案。
這事是這樣的,當時孔子周游列國期間來到衛國。衛國實際的掌權者是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聲不好,不過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來了便很恭敬地請孔子去與她會見。于是就有了“子見南子”這一段。
而子見南子這一段,最令人疑心的,乃是孔子的反應,即:子見南子,子路不說(悅)。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這句話的通常理解是,孔子去見了南子之后,他的弟子子路很不高興,認為這南子乃是浪蕩的女子,孔子不應該和她來往。
可是孔子的回答卻很奇怪,而是極力否認自己和南子有什么親密的舉動,而且還賭咒發誓說:如果我做了啥,上天都要厭惡我。
說穿了,這幾乎是論語之中,帶著幾分曖昧的故事,顯然是和孔子這至圣先師的形象是不相符合的。
因而儒家弟子,極少提起這一樁公案,你都是人家的弟子了,你提這個事,莫非是要來砸場子的嗎?
畢竟一個男子和一個浪蕩的女子私下相見,男子見完之后,還賭咒發誓自己啥都沒干,這實在引人遐想。
可虞世南特意出此題……坑就坑在這里。
這等揭人傷疤的典故,你拿來出題,還要求人家圍繞這么個破玩意,寫出一篇圍繞著儒家思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章,而且還限定了兩個時辰之內做出,要有理有據,且還要注意文法。
題一出來的時候,其他的考官見了這題,眼睛都直了,而后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虞世南。
虞世南自是感受到那許多的目光,他依舊平靜地端坐著,手緩緩地捋須,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有著報復的成分,雖然好像手段有些不光彩,可要出的就是這口氣!
來啊,這一次放馬過來啊。
在考棚里,鄧健看了題,竟是生生愣了老半天。
沿途巡考的考官路過,是認得鄧健這位當初的解元的,一見到他神色僵直,雙目呆滯,心里便笑了,不禁想:看來便是這二皮溝的解元也被難倒了,今日這題,想要破出來,還真是比登天還難啊。
只是這位考官大人并不知道……鄧健之所以久久不語,并不是因為覺得難,而是因為……這個題……他考過。
何止是考過,還考了三次!
說起來,第一次考這題的時候,大家的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因為題太怪了,大家腦子轉不過彎,于是結果自然是糟糕了。
而此后,教研組只好根據他們的文章,一遍遍的指出問題,接著便是補考了,可教研組依舊還是不滿意,于是繼續指摘錯誤,又繼續補考。
之所以考這個題,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這個題……難。
不難才不折騰你們呢。
雖然所有人都清楚,科舉幾乎不可能考這個題的,畢竟這題太劍走偏鋒了,誰出這題,誰就是缺了大德。
可教研組取的就是它的難,教研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們不管科舉會不會出這種題,他們認為,只有出天下最難的題,其他的題才能輕松應付。
你連最難的都解決了,其他的算什么?
鄧健滿臉呆滯……
心說這也能碰著?
而他現在卻是為難起來了。
實際上……經過三次的模擬考試,他已經有了七八種關于此題的解法了,可現在的問題是……
該用哪一種解法來破題,更容易得到考官的青睞呢?
也罷……就取第六種吧,第六種破題,好像更容易切合虞學士的喜好。
鄧健搖搖頭,他心里頗為遺憾,其實他更想用第八種解法的,那是出奇制勝的手法,只是想來,可能會有一些冒險。
若不是會試,倒還真想試一試啊。
唉,這題……終究還是太易了。
無聲的嘆息一聲,他便提筆,很輕松的心里打完了腹稿,這一切,其實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
隨即迅速的開始下筆。
只一個時辰不到,文章便已完成了。
一切都很順利。
接下來,便是循例的將自己的文章多看幾遍,尋出一些錯誤了。
卻在這時……
哐當……
突然的一個聲音。
鄧健嚇了一跳,這鴉雀無聲的考院里,怎么會出現……
卻是一個考棚里,一個考生將硯臺砸了出來。
考官和文吏也給嚇了一跳,匆匆圍上去看。
隨即便聽那考生發出悲呼:“這什么考官,虞世南,你這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這出的什么題,我跋山涉水,花了數月功夫才至長安,為的就是今日會試,我寒窗苦讀二十載,才有今日。你這出的什么題,這樣的題,你讓人如何解?爾身為學士,卻行此卑劣的手段……我呸,今日我不考啦,不考啦,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他怒聲叱罵,像是情緒已經失控了,不但砸了硯臺,還推倒了案牘,一副潑皮發狠的樣子,幸好文吏們連忙七手八腳的將他按住,才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影響。等控制了之后,忙是拖將了出去。
這人一面被拖著,一面還不甘心的罵聲不絕。
這罵聲自也是傳到了明倫堂里。
眾考官個個臉色鐵青,卻都大氣不敢出,都小心翼翼的看著虞世南。
虞世南卻依舊還是踏實地端坐著,依舊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罵……
罵吧。
罵得越狠,便越顯得老夫手段。
他抬眼,見眾考官個個心驚膽戰的樣子,卻只輕描淡寫地道:“老夫才出了這么一個不難不易的題,便有考生如此,呵……真是繡花枕頭,不堪為用。”
眾考官紛紛干笑,一副表示認同的樣子。
心里卻都忍不住的道:這叫不難不易?這題我也不會考啊。
唐朝貴公子 第三百八十三章: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