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1994 473、技術“鐵三角”
就這樣,熊白洲居然成了恒基地產的小股東,他自己也覺得似乎哪里不對勁,可連續幾天思考也琢磨不透,只能暗嘆到底是香港資本圈里縱橫多年的商場大亨,郭孝勝這樣做肯定不是單純的表達謝意,一定在哪里有伏筆,只是自己沒看清楚罷了。
不過,用恒基地產的4股份換神秀的1股份,現階段來講熊白洲肯定是賺的,除了每年都有相應的分紅利潤,甚至以熊白洲總共5的股權,恒基地產每年的財務公告上都要出現他的名字。
當然了,郭子嫻也掌握著神秀控股8的股份,這是可以影響公司穩定的基數,不過郭大亨肯定沒想到,熊白洲從來沒有想著把神秀上市。
換句話說,普通的散戶是根本沒辦法購買神秀的股票,這樣也就最大限度減小了不穩定因素,熊白洲只要牢牢占據67以上的絕對控股權就可以。
“小股東就小股東吧,至少下次吵架的時候,恒基的前臺就不敢攔著我了。”在番禺愛聲電子廠附近的一大片空地上,熊白洲自言自語說道。
陶與善耳朵很尖,馬上轉過頭問道:“大老板在說什么?”
“沒啥。”熊白洲隨便胡扯:“我說影響一個企業的決策,占據的股份只是一方面,就算5也一樣可以引導企業的發展方向。”
“一般人肯定是不行的,5只能算小股東。”陶與善認真的拍著馬屁:“但大老板卻沒問題,即使不占股份僅憑借個人魅力都可以實現目的。”
熊白洲“嗯”了一聲:“10月份的時候,愛聲電子收到了3萬臺的VCD訂單數據,陶廠長手里有錢,說話的腰桿都硬了很多。”
這下陶與善有點不好意思了:“還是吃著周美電器的紅利,3萬臺聽起來很多,市場占比也只有25左右,相比較我們的技術投入還有宣傳成本,我覺得還是不夠的。”
十月份全國影碟機銷售數量大概在12萬臺左右,這個數據和11億的人口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不過相比較于之前的銷量來說已經是爆炸效果了,前九個月加起來也只有20萬臺左右。
熊白洲心里清楚除了國慶假期的節日促銷,周美電器的新聞對VCD也有炒作效果,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市場大幕已經被拉開了,1996年以后,影碟機銷售數據將以幾何數據瘋狂增長。
“銷售數量和利潤只是數字問題,市場份額才能說明一切,愛聲VCD起步很早,在市場上有一定的認可度。”熊白洲一邊走一邊說道:“10月份只是影碟機廠商們嘗到甜頭的開始,我看了王新桐做的市場調研表,新科、愛多、步步高、奇聲這些都是非常強勁的對手,如果能能夠維持這種市場份額兩三年,也基本實現了當初做VCD項目的預期了。”
陶與善還覺得不夠:“至少也要30以上,這樣才對得起我們的努力,還有大老板的理解和支持。”
熊白洲笑了笑:“老陶今天嘴巴像抹了蜜,是不是因為我把愛聲研究所的建設任務分給別人,你覺得負擔減輕了?”
原來今天熊白洲來番禺有兩件事要落實,一是和陶與善商量將愛聲研究所的建設任務從他手上分出去;第二件事就是將研究所的管理上從愛聲電子廠分離出去,除了財務上的往來,空間上都擁有獨立的辦公場所,熊白洲就是過來“圈地”的。
陶與善聽到后其實很高興,十月份的影碟機訂單到現在都沒有完成,十一月初依然有生意上門,陶與善安排生產已經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空顧及研究所的建設。
還有另一個原因,陶與善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很難達到熊白洲的建設標準,于是坦誠的說道:“硬要吹牛那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了,我擅長的區域是產品的生產和管理,至于研發經驗僅在VCD項目上是夠用的,但大老板又是晶圓廠引入,又是產業園框架,很明顯還有更遠大的志向。”
“看您費盡心思從萬燕手上挖來了那些技術工程師我就知道,愛聲電子研究所承載著愛聲電子從勞動密集型工廠向技術先進型企業轉變的這樣一個過程,我的科研能力不足以領導研究所,理應有適合的人才擔任。”
這是下屬難得的肺腑之言,熊白洲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把生產和管理抓好,愛聲電子廠能有今天,也是你多少個日夜顛倒熬出來的,我心里有數。”
“另外。”熊白洲繼續說道:“以后廠區內只負責產品或者芯片的制造,不做研發和實驗工序,原來準備蓋研究樓的地方搭建影碟機生產線,應付日益龐大的生產需求。”
”行,這是我的老本行,肯定沒問題。”陶與善干脆利落的表示。
熊白洲對陶與善生產管理水平很放心,不再多談這個問題,指著腳下的地方說道:“你覺得研究所建在這里如何?”
陶與善抬起頭看了看,這片荒地大概有80畝到100畝左右,對主要以科研功能的研究所來說肯定是夠用了,最多再加上工程師宿舍還有食堂,也許能有一座行政辦公室樓。
陶與善對廠區的建造很有心得,腦海里很快就模擬出相應的區域劃分,點點頭說道:“視線內可以看到愛聲電子廠,這樣的距離方便兩個單位的溝通和協調,面積大小也足夠,周圍還有繼續拓寬的空間,只是有個臭水溝需要治理。”
“不要治理了,直接填平。”熊白洲豪邁的一揮手:“到時直接挖一個人工湖就行了。”
這是大老板的作風,陶與善跟著熊白洲步伐圍著這片土地轉了一圈,熊白洲臉色平靜負著手話很少,五大三粗的陶與善乖巧的跟在后面。
“晶圓廠我準備也落在附近,到時晶圓廠、愛聲電子、研究所組成一個鐵三角,既能在內部形成一個循環的產業鏈,又可以當成一個閉環的整體參與其他電子企業的技術交流,可進可退,可攻可守。”
熊白洲站在一個小土坡上,向下凝視即將被工業科技化替代的粵城郊區農村,明知這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過程,但總是會打破別人的安寧生活。
陶與善沒有熊白洲的格局,也沒有那么多的感慨,理科生思維很直接:“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這個技術和管理的堅定鐵三角一定能夠讓那些外國佬刮目相看。”
大時代1994 473、技術“鐵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