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四十七章 大戰(一)
相對于紅夷炮的重量,天威炮的射程相差無幾,重量更輕,機動性更強,爆炸彈的威力也有過之無不及;缺點呢,便是精確度的欠缺而已。
而紅夷炮的重量對騾馬還缺乏的明軍來說,實在是過于笨重了,僅六磅炮,連炮身在內,火炮全重己經超過了一千斤,長途跋涉較為困難。
而明軍的炮兵,在講武堂,或者經過聘請的英法兩國教官的訓練下,已經非常熟練。他們在炮隊隊官的指揮下,從容不迫地開炮,裝彈。不可否認,他們是現在大明軍中有數的精銳之士。
每門炮旁的炮手不斷用視差法估算距離,在他們的報數號令聲中,另一個炮手則不斷用曲柄與螺桿調整著炮口。在他們的瞄準射擊下,陣列中的清軍士兵不斷血肉橫飛。
明軍猛烈的炮火,讓清軍陣營中起了一陣陣騷動。不過在各級清將的彈壓下,還是冒著炮火不斷前來。
而紅夷炮的質量在目前來看,還有著難以克服的局限,那便是炮管的冷卻問題。此時的火炮鑄造工藝比起后世還遠遠不行,火炮射擊幾輪后就得停射散熱,清理炮膛,否則,填裝的火藥極易自燃。
特別是紅夷大炮,連續發射往往不得超過三次,對各方面操作要求都太高,而且極易造成炸膛事故。
“開炮!開炮……”
一面面小紅旗在聲嘶力竭的口令聲中落下。軍陣中騰起一股股煙霧。轟天炮發射出一顆顆炮彈,有的大炮彈在空中散開,變成數顆或十數顆小炮彈,落進清軍的陣列。爆炸聲此起彼伏,間或有震耳欲聾的巨響伴著耀眼的白光。一片片的清軍倒下,哀嚎,慘叫。
雙方的軍陣還在前進,從一千多米到兩三百米,清軍在攻擊,明軍也在攻擊。只不過明軍的火力更猛,階次性更強。
一百五十米,明軍陣前形似武鋼車的擋板突然撤掉,露出一門門黑洞洞的炮口,佛朗機火炮一齊開火。噴射出死亡的彈丸。
大股硝煙騰起,佛朗機火炮的齊轟威力驚人,震耳欲聾的炮響中,清軍盾車被打翻在地,余者的炮彈,更是掃開一道道血路。
雙方都在死傷,都在流血,但比例卻是不同。明軍的火力更猛。層次性更強,步兵更堅韌,在整齊的腳步聲中。兩方的軍陣終于接近到了火槍的發射距離,而清軍的陣列則比明軍混亂、殘缺。
一聲天鵝音響起,空心方陣面向清軍的正面突然爆發出火銃的齊射,一個個亮點閃起,白煙升騰,無數鉛彈向清兵射去。
前進。射擊;前進,射擊……明軍的幾個空心方陣呈尖錐形撞擊著清軍。交戰激烈的是中間最靠前的方陣,三面都在噴吐著白煙和火焰。鉛彈向著敵人如雨般潑去。方陣中的火炮還在發射,一顆顆炮彈在敵群中爆炸,飛舞著死亡的彈片。
最前方的明軍空心方陣的中間,救護兵往來穿梭,將一個個受傷的士兵拖回中央的安全位置,突出的三千多人的團級方陣如同屹立在浪潮中的磐石般巍然不動,往四周噴吐出火焰,隨著每一次射擊,都有清兵慘叫倒下。
火力,火力,火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朱永興一直在為明軍增加裝備,加強訓練,并利用集體智慧和實戰經驗不斷完善明軍的戰術。
在濟南遠郊的這場戰斗,給北地清軍完全的震撼和陌生感。沒有什么沖殺陷陣,只是一臺殺戮機器的完美運轉。三個空心方陣,后面又是三個,明軍以兩個師的兵力與三萬六千余清軍展開了北伐之后的第一場大戰。
相對來說,前線的將領比朱永興更了解本部的戰力。所以,如果是朱永興指揮,他很可能全軍盡出。但魏君重卻留下了一個師,因為他認為以本部的戰力,以一敵二是完全可以獲勝的。
戰事的發展在目前也是象魏君重所預料,敵我雙方的傷亡比例是很懸殊的。這并不是說清軍不是在賣力作戰,但在明軍超強的火力打擊下,以往的戰法已經不適應于時代,不適應于現在的明軍戰法。
經過改進的燧發槍在射程上已經與弓箭相差無幾,而威力更強,且更有持續性。一個壯年男子能夠拉滿弓幾次?一個經過訓練的火槍手能夠連續射擊多少回?還不要說明軍所普遍使用的爆炸彈,大量射速很快的佛朗機炮了。
清軍想近戰,要突破幾層障礙?紛飛的彈片,雨點般噴射而出的彈丸,一輪一輪的火槍攢射,時間越長,明軍的優勢越大。而一旦戰術和裝備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那兵力上的差距便會直線上升。就如同后世的機關槍,成千上萬的祖魯勇士是如何倒在幾百人的殖民者槍下的?
全火器的爆發,明軍比在南方作戰時更加的厲害。北地清軍雖然也多少了解了些明軍的作戰特點,并且進行了一些相應的準備,但卻是遠遠不夠的。
火炮既笨重又量少,無法隨隊有效提供火力支援;鳥槍是火繩槍,發射速度緩慢,且射程和威力上也是不如燧發槍,到了近戰,更是連燒火棍都不如。
高地上,山東總督祖澤溥臉色嚴峻。目前的戰局不利是顯而易見的,明軍正在不斷向前推進,在槍炮聲中,已經遭到大量殺傷的清軍抵擋不住火槍的攢射和刺刀的壓力,正在不斷敗退。如果繼續下去,敗退將變成潰退,局面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大人——”督標統領咬了咬牙,上前說道:“命令騎兵突擊吧!如果不能止住敗勢,這幾萬大軍一旦潰退將不可收拾。”
連督標帶增援而來的清軍,祖澤溥手中有五千騎兵,這是他的最后倚仗,輕易是不會動用的。但現在是不是到了該孤注一擲的時候呢?(
逆流伐清 第四十七章 大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