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生物帝國 【241章】 新船下水
七月中旬的海城依舊酷暑難當,海城電視臺和朝廷電視臺幾乎每天都在發布橙色高溫預警,似乎全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爐,。
和海城市區相比,得益于段磊在‘瑪卡園區’規劃之初就制定了嚴苛綠化標準,這才使得‘瑪卡園區’雖然工廠林立,卻依舊綠樹成蔭。再加上徐徐吹來的海風,讓整個‘瑪卡園區’的溫度并不太高,倒反是讓人覺得有些舒服。
這一天,‘瑪卡造船’的一號船塢一如往常,工人們還是和平時一樣八點半來到船塢,換上工作服,準備一天的工作。
不過,對于‘瑪卡造船’的工作人員來說,今天似乎有點不太一樣的感覺,船塢中似乎彌漫一種喜悅的氣息,每個人的臉上都抑制不住笑容。
眼尖的工人剛才看到,公司的幾位高層也來到了船塢的辦公現場,而和公司關系最密切的海城電視臺、海城日報社的記者也是扛著長槍短跑來到了船塢。
“老朱,這段時間船廠的運行相當完美,辛苦你了!”陪著一眾高層在船塢走走著,看著眼前的龐然大物,段磊有些贊許地對朱浩洋說道。
‘瑪卡造船’三個船塢在五月一號那天開始同時開工,兩個半月以來運轉良好,雖說‘叮叮’控制的管理系統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朱浩洋為首的管理層依舊是功不可沒的,。
“公司的日常管理系統功能很強大。再加上這批工人的素質很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熟悉了船塢的工作流程,管理起來難度很小!”朱浩洋還是秉承了華夏人一貫的謙遜,矜持地把功勞都歸功于管理系統和員工的高素質。
要說起來,‘瑪卡造船’所招聘的技術工人大多都是在海船、金州造船等國有特大型企業中的經驗豐富的熟練員工,在‘瑪卡造船’規范化的生產模式中,進入狀態非常快。
剛剛接手‘瑪卡造船’的時候,朱浩洋甚至還以為自己起碼需要花上大半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進行整合,才能讓‘瑪卡造船’的日常生產進入正軌。但是,朱浩洋萬萬沒有想到。只用了三天時間,‘瑪卡造船’三個船塢的工作效率就已經比國內一般的造船企業高出了許多。
船塢中的工人,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熟悉了‘瑪卡造船’的工作強度、程序等等,轟轟烈烈的生產也是隨之展開了。如今,只用了兩個半月時間,一艘三萬噸的遠洋貨輪就已經基本裝配完畢,即將下水,這無疑就創造了國內造船業的一個速度奇跡。
要知道這兩個半月以來。‘瑪卡造船’一直保持著八小時的工作強度,沒有任何加班,可以想見,只要擁有足夠的人手,實行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建設,這艘遠洋貨輪下水的時間將會控制在五個星期之內。
“鄒總。水手的招聘工作要加緊時間進行,貨輪列裝的時間不會很長,九月份之前就可以交付了!”走在高高的船臺上,段磊側過頭,對前來參加下水儀式的鄒和祥說道。
“公司從上個月開始就發布招聘信息了。也通過獵頭公司尋找合適的船長、大副等等高級管理人才。”鄒和祥點點頭,說道:“只要貨輪一交付,我們保證不會耽誤園區內的貨物運輸!”
這兩年以來,鄒和祥旗下的‘遠航物流’依托‘瑪卡園區’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海城頗有名氣的物流企業,畢竟‘瑪卡園區’每天所產生的物流業務可一直都是海城其他物流巨頭所覬覦的對象,。只可惜。鄒和祥借著當初‘瑪卡科技’初創階段給予段磊的幫助,贏得了段磊的認可,間接地促進了‘遠航物流’的騰飛。
這一次,‘遠航物流’花費十個億的巨資,向‘瑪卡造船’訂購留守三萬噸級別的快速商船,主要還是處于對段磊以及‘瑪卡科技’未來前景的看好。
這六艘遠洋貨輪交付之后,主要用于‘瑪卡園區’中各大企業對外原料采購、設備運輸以及將來的成品出口任務。可以說,在貨輪還在船塢中建造的時候。這幾艘船未來幾年的運輸任務都已經排得滿滿的了。
之所以這批船能夠壟斷整個‘瑪卡園區’大部分的海外運輸訂單,主要是因為這六艘船的船東不僅僅是‘遠航物流’一家,幾乎在‘瑪卡園區’內投資的大企業都參了一股。將來等‘天驅汽車’能夠大規模出口的時候,這些船東還將會向‘瑪卡造船’定制更大噸位的滾裝船,用于‘天驅汽車’的出口海運。
“鄒總的能力我是清楚的!”段磊點點頭,說道:“貨輪交付之后,我們還將會有一個技術小組全程跟進,收集貨輪運行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到時候還希望鄒總和老朱密切配合,做好這項工作!”
這六艘遠洋貨輪是‘瑪卡造船’的第一批產品,是‘瑪卡造船’向國際造船巨頭發出的第一個挑戰,因為段磊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在貨輪運行的過程中,由技術人員全程跟進,收集技術細節,為‘瑪卡造船’接下來的技術改進作出有用的依據!
畢竟,‘瑪卡造船’的目標不僅僅是這些排水量只有三萬噸的快速貨輪,而是把目標定在了噸位更大、性能更好的大型軍艦之上。因此,從‘瑪卡造船’投產開始,每一個細節都會被重點關注,每一個環節都不會被疏漏。
“這個沒有問題,我和小朱的配合很默契!”鄒和祥沒有任何異議,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這些日子以來,。鄒和祥三不五時跑過來看看貨輪的建設進度,和朱浩洋倒也是熟悉了起來,想必在未來的合作中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至于鄒和祥本人,對于段磊這種半命令式的語氣已經沒有一絲一毫的抵觸心理,因為接觸段磊和‘瑪卡科技’的時間越長,鄒和祥的心態也就能夠放得更加平穩。更何況,‘遠航物流’未來的發展都掌握在段磊的手中,因此順著段磊的想法對‘遠航物流’的工作進行安排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得不說,‘瑪卡科技’亦今為止發展得如此順利,和鄒和祥、朱浩洋、康老等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對段磊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要不然。光憑段磊一個人,即便他身上擁有‘叮叮’,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瑪卡科技’發展到如今的地步。
對此,段磊是心知肚明!
九點整,一號船塢的全體工作人員都已經是全部到崗,準備就緒,等待高層發出的指令。
“石頭,要不下水的命令由你發吧?”站在指揮臺上的朱浩洋。關掉話筒,轉身對段磊說。
“不用,在這里你是老大!”段磊擺擺手,說道:“工人們認準你,我站出來攙和什么呀?”
為了這幾艘船的順利下水,段磊可是清楚朱浩洋這些天的辛苦。如今的榮耀時刻應該留給他享受。再說了,在場大部分的工人可認不得段磊是誰,段磊還是不要去出這個風頭好了!
朱浩洋一看段磊的態度,也就沒有太過堅持,轉身打開了話筒。準備向工人們發布命令。
“現在我宣布,‘瑪卡造船’‘天瀾系列’快速遠洋貨輪下水儀式正式啟動!”朱浩洋定了定神,高聲喊道!
身處各個崗位的工人們雖然很激動,但是他們還是能夠堅決地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地操作各種設備,。
隨著朱浩洋的話聲落下。船臺上數臺大型空氣壓縮機立刻被接通了電源,嗡嗡地開始了工作。轉眼間,人們就看到橫臥在‘天瀾一號’地下的一大排黑色氣囊開始鼓脹了起來,變成了一根根枕木。
在上個世紀,造船廠一般都是采用固定式下水滑道來把船塢上建造的輪船推下水,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對輪船底部的損害比較大。
隨著合成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在中小型造船領域利用橡膠氣囊下水的技術也是不斷成熟。成為了如今造船新技術的一個亮點。船舶用氣囊下水是一項極具發展前途的新工藝,它克服了以往中小型船廠修造船舶能力受制于固定式下水滑道的弊端,發展成為今天極具靈活性的柔性下水技術。
以起重氣囊和滾動氣囊為主要工具,將船舶承托在氣囊上,從修、造場地移入水域或從水域遷移上岸,利用氣囊的低充氣壓力、大承載面積以及大變形后仍容易滾動的特點,先用起重氣囊將船舶從墩木上抬起,擱置于滾動氣囊上,然后通過鋼纜牽引和氣囊的滾動,使船舶緩慢的滑入水中。
相比于固定式下水滑道技術,氣囊下水技術擁有省工、省時、省力、省投資、機動靈活、安全可靠、綜合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
去年,華夏國內的一家造船企業成功地利用80根直徑1.5米的橡膠氣囊,把一艘排水量超過七萬噸的遠洋貨輪順利推下水,創造了世界造船領域的一個記錄。
在‘瑪卡造船’籌備之初,段磊就注意到了這個技術細節,因此從‘叮叮’的資料庫中找出了一份高性能橡膠合成技術,交給了‘瑪卡園區’內一家橡膠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如今,‘瓊島橡膠’已經成功地研制出充氣后沒平方厘米150kpa,每米承受里30噸的橡膠氣囊,理論上可以承載排水量為8萬噸的大型輪船順利下水。
因此,如今‘天瀾一號’僅僅3萬噸的排水量,對于這些大型的氣囊來說,只不過是小兒科罷了,。
當氣囊開始緩緩充氣的同時,用于把輪船固定在船塢上的各種支架也在工人們的操作下順利地被拆除,‘天瀾一號’一萬噸的自重就完全由這60根20米長的巨大氣囊進行支撐!
當‘天瀾一號’完全懸空的時候。固定在船頭上的鋼纜開始緩緩卷動,牽引著‘天瀾一號’往著距離船塢不到20米的海域前進。鋼纜的另外一端,是固定在從海船調過來的一艘排水量八千噸的牽引船上,它將幫助‘天瀾一號’順利下水。
隨著‘天瀾一號’的不斷移動,在場所有的人心都幾乎跳到了嗓子眼上,畢竟整個下水程序中,最緊張的時刻來臨了!
可以想象,加入這些氣囊承受不住‘天瀾一號’的重量,出現爆炸的狀況,不僅僅是會給現場的工人造成傷亡。甚至有可能使得‘天瀾一號’就此擱淺,功虧一簣!
即便是對這些大型氣囊性能了若指掌的段磊,也是有些緊張!
畢竟,‘天瀾一號’是‘瑪卡造船’第一艘下水的產品,假如出現任何狀況,對于‘瑪卡造船’的士氣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因此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能有閃失。
為了確保這一次氣囊下水儀式的成功,從昨天晚上開始。‘瑪卡造船’的工人們在船塢上加班,把船塢下方的斜坡清掃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還找來了磁鐵,把每一寸土地都吸附了一遍,生怕有一絲一毫的金屬屑遺落,對氣囊造成破壞。
還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氣囊的承重能力相當不錯,正在平穩地承載‘天瀾一號’從斜坡上滑下,朝著水里前進。
現在,在場的人都顧不上交談。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正在斜坡上不斷更換氣囊、調整空氣壓縮機運行功率的技術工人身上。雖然這些工人是剛剛來到‘瑪卡造船’工作,但是他們已經是造船行業的熟手,因此工作起來也是有條不紊,沒有一絲慌亂,。
整個現場除了空氣壓縮機給氣囊充氣的斯斯聲,不遠處牽引船引擎的轟鳴聲,就只剩下了現場操作工人對講機的溝通。整個下水程序已經進入了最后的關鍵時刻!
‘天瀾一號’龐大的身軀在牽引船的力量下,順著斜坡一點點往前進,而碩大的黑色氣囊猶如‘天瀾一號’的輪子一般,承載它一步步靠近海水。
當‘天瀾一號’的前端順利地探入船塢前方的海域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氣;當‘天瀾一號’整體滑入了海水之中,也就意味著這一次‘天瀾一號’的下水程序圓滿成功!
頓時,在場的所有人發出了一陣歡呼聲,在船塢外面安排的工作人員倒也是挺機靈。一聽船塢內的工人一片歡呼,立刻就點燃了船塢廣場上一串長長的鞭炮!
隨著這封十萬只的鞭炮響起,意味著‘瑪卡造船’成立以后第一艘萬噸巨輪成功下水,它創造了華夏造船業的一個記錄!
從開工到下水,只用了兩個半月,而它在海面上列裝其他設備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半月,堪稱神速!
雖說現在的國際造船企業利用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建造一艘萬噸巨輪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但是那都是建立在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建造的基礎上,哪里見過像‘瑪卡造船’這樣一天只有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天瀾一號’的成功下水不僅僅是‘瑪卡造船’投產之后的一件喜事,更是‘叮叮’所倡導的模塊化生產、流水線裝配理念的一大勝利!
別看‘天瀾一號’的建設工期很短,但是在船塢之外的準備功夫可不少,可以說,‘天瀾一號’的勝利是并行工程的成功,也是社會大分工的一個真實寫照,。
比如,‘天瀾一號’所用的各種船用鋼板,早在三個月以前‘瑪卡造船’就已經根據規格、性能、型號等等向海鋼下了訂單,海鋼則是利用‘瑪卡金屬’所提供的技術進行生產,在‘天瀾一號’開始裝配之前送到船塢。
包括燃氣輪機、曲軸、螺旋槳、配套設備等等,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合作生產,最終在‘瑪卡造船’的船塢匯總,一一裝配在‘天瀾一號’身上。
這么龐大的一個工程,也只有‘叮叮’超強的運算能力才能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配件的生產安排得妥妥當當,若是換成任何一家造船企業,不說管理體系的崩潰,至少也會錯誤百出,而不像‘瑪卡造船’這樣完美運行!
看到‘天瀾一號’整體成功下水,段磊激動地一把抱住了在自己身邊的朱浩洋,這將會是‘瑪卡造船’向世界造船巨頭發出的第一聲吶喊,也將會成為帝國海軍走向深藍的一個開始!
‘天瀾一號’的成功建造將會給‘瑪卡造船’提供大量的實際經驗,有了這些積累,‘瑪卡造船’將來無論是發展更大噸位的遠洋貨輪還是發展各種軍用艦船,都不會像以前那樣兩眼一抹黑。
作為‘天瀾一號’的實際負責人,朱浩洋心中的激動并不亞于段磊,因為他從海船離開,為的就是能夠親手制造出更多更好的遠洋輪船,為帝國的造船工業、軍艦制造貢獻自己的力量。‘天瀾一號’的順利下水,也就意味著,他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在當天晚上,海城電視臺、海城晚報等媒體,都對‘瑪卡造船’第一艘遠洋貨輪‘天瀾一號’的成功下水進行了相當篇幅的報道。在媒體看來,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業奇跡!(。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超級生物帝國 【241章】 新船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