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華夏 (二百一十五)有熱鬧看了
知道了孫綱“遇刺”,其他三大“鬼使”全都嚇了一大跳,趕緊前來探望,得知他沒有受傷,只是“受驚過度”后才放下心來,其他各國的使團聽說后也紛紛派員表示“慰問”,對日本人“鋌而走險”的行為表示“擔心和憤怒”,一時間孫綱他們的住地“人滿為患”,好容易答謝完畢等他們走后,孫綱定下神來,仔細地想了想他“遇刺”這件事可能引發的后果,以及能否有利用的價值和應該如何去處理的問題。
想好后,他暗中派人給另外三大“鬼使”送了紙條,要他們想辦法“依計行事”。
中朝使團要員在日本皇宮別苑內“遇刺”,消息一經傳出,立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張蔭桓當即向英國方面提出“嚴正交涉”,認為在日本皇宮的別苑里居然能發生這樣的事,感到“莫名驚詫”,他措詞嚴厲地指出,目前各國政要都在此居住,如果英方不能保證這些人最基本的安全,中國方面只好自己動手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刺客現身日本皇宮的消息立刻讓隨各國使團前來采訪的各國媒體記者們“第一時間”發回了國內,這一下全世界沒有不知道的了,英國方面被弄得十分尷尬,他們允諾加強防衛,并同意了伍廷芳提出的“各國調本國海軍陸戰隊前來守衛”的“建議”,隨后,“開遠”和“海陵”兩艦的陸戰隊員100人被調到了這里加強守衛。
其他各國對中朝使者的“遇刺”感覺十分驚恐,聯想到了剛踏上日本本土時日本人做的激烈抵抗,他們也向中國“學樣”,紛紛從軍艦上調集海軍陸戰隊登陸,“以資守衛”。一時間日本皇宮里各國軍隊全有駐扎,整個日本皇宮成了一座地地道道的“萬國兵營”。
羅豐祿這時向英國方面提出,日本人敢于行刺中朝使者,目地是想給英國駐日當局造成惡劣的影響。干擾這次會議,“制造中英矛盾,以便從中漁利,其居心險惡之至”,從朝鮮國母遇害到這次“行刺”事件的發生,證明了這些事情的出現都不是偶然地,“非偶一為之,定有幕后主使之人”。他還拿出了朝鮮國王李熙的“陳情書”給英方,要求英方“立即徹查”,避免悲劇重復發生。
羅豐祿還向英方暗示,盡管發生了這種令人十分“不愉快”的事,中國依然對英國的“和平努力”表示“支持”,但是一旦別的國家政要在這里出什么事,那些國家可能就不會向中國人這么好說話了,希望英國對日本不要“姑息縱容”,他以日本幕末時期反對倒幕運動的孝明天皇被維新人士暗害身亡一事“提醒”英國人,日本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連殺自己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天皇都不當一回事,更何況是外國使節,千萬不要著了日本人地道
急需支持的英國人當然明白中國方面的意思,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張伯倫立刻表示要把這些事情“并案處理”,“一查到底”。給中國和朝鮮一個滿意的“交待”,可能是上回的“印度模式”的“建議”提醒了英國人不要陷入為保護日本而同其他國家發生全面沖突的“泥沼”,張伯倫向張蔭桓暗示,英方原則上贊同中國的建議,美國方面也可能表示同意,現在不好辦的就是這個俄德法“準同盟”了。
張伯倫又說,不希望因為這次“遇刺”事件干擾了會議的進程,希望中朝使團成員能夠即時出席。
晚上,張蔭桓,羅豐祿。伍廷芳和金舜姬到孫綱地“病榻”(為了爭取國際輿論的“同情”,孫綱只好“臥床不起”了)前商議,決定了下一步在會議上的行動計劃。
如果不出所料,讓他們這么一攪和,這次的會一定是會開得非常熱鬧的哦。
孫綱因為“受驚過度,心悸不止”,所以就不參加了。每天會議結束后。由金舜姬把會議地內容告訴他,然后他們幾個再商量該怎么辦。
1898年6月25日。英,法,德,俄,中,美,朝鮮“七國會議”在日本首都東京正式舉行。
會議一開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陸軍大將山縣有朋代表日本政府同與會七國在“徹底結束一切敵對行動”的“停戰協定”上簽字,宣告戰爭正式結束,日本人被告知,“如果再有任何襲擊外國人員的事件發生,都將被七國視為戰爭行為,日本人將遭到可怕的報復”。
這一條是孫綱特地讓張蔭桓向其他各國政要提出來的,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可。
這樣一來,日本人還想搞“恐怖活動”,就得尋思尋思后果了。
可沒想到這會議的第一天,就出了岔子。
會議剛剛開始,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張伯倫就向各國代表提出了各國共同促使日本恢復“秩序”的“倡議”,俄國外交大臣洛巴諾夫立刻就提出了在各國目前占領區的基礎上“瓜分”日本的方案,由于英占區和俄占區面積過大,他提議兩國各讓出一部分地盤,交由美國和中國及朝鮮“管理”,形成“七國共管”日本地局面。
俄國人也不傻,可能是知道了英國要當“表率”的那個計劃,知道那樣一來自己很可能就成了眾矢之的,干脆既然你英國能慷他人之慨,我索性也大方一回,讓點地盤出來,把美國、中國和朝鮮拉到我這邊來,堵上英國人的嘴。反正不凍港已經到手了,其它的咱們都好商量。
這個建議一提出來,英國人確實有些傻眼。
看似粗魯兇暴的斯拉夫“野人”其實也有一副精明的頭腦,這一手“以退為進”著實厲害,讓英國人一時間陷入了慌亂。
土地對任何國家都是有絕對地吸引力地,美國和朝鮮目前在日本沒有占領區,中國只占了對馬島和隱岐諸島,中國和朝鮮同日本開戰最早,得地卻最少,現在俄國人主動“送禮”,“接”還是“不接”,張蔭桓和金舜姬還真有些犯難。
這時,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表示反對,他認為應該維持日本的領土完整,“日本人口眾多,難以治理,七個國家共同管理不但會耗費大量地人力物力,也不利于東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他提出了英國原來的那個方案,“讓日本仍然以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形式存在,以條約的形式確定各國在日本的權益,讓日本政府處在各國的監督之下治理本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各國為了在日本的領地而陷入無休止的爭斗,保證各國在日本的最大利益。”
美國方面的提議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立刻遭到了德國和法國的反對,德國和法國在日本的地盤本來就少,還“維持日本的領土完整?!”呢,想都不要想!德國外交大臣德皮洛夫認為,日本無端侵犯鄰國,“在戰爭中對中國和朝鮮犯下的罪行是讓任何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都無法接受的,日本必須要為發動戰爭的行為付出代價”。
德皮洛夫在會上“慷慨激昂”地講道,“日本人為了讓中國和德國開戰,竟然襲擊了德國遠東艦隊的軍艦”,正是基于這種情況,德國政府才“毅然出動海陸軍協助中國軍隊作戰”,為了“促使日本軍隊早日從朝鮮撤回本土,德國軍隊才在日本本土登陸”,“為了幫助中國和朝鮮人民早日脫離戰爭的苦難,無數德意志帝國的優秀軍人為這場正義而神圣的戰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正是他們無畏的犧牲,換來了亞洲和平的曙光,德意志軍人的鮮血拋灑過的土地,絕不能留給日本人!”
這一通“慷慨陳辭”后,不但為德國出兵日本找到了“光明正大”的理由,還堅決地否定了美國人的提議,同時,話里還暗中提醒美國人,你們不是因為執行“保護在古巴的美國僑民”的“緬因”號戰列艦被“西班牙人野蠻炸毀”才發動的“解放古巴和菲律賓的戰爭”的么?你們那邊的仗正打得熱火朝天,還好意思跑到這里來指手劃腳說什么“維持日本的領土與主權的完整”?
美國人就讓德國人這么一通長篇大論給噎了回去,也是,美國人那邊的“美西戰爭”還沒結束呢,說是解放古巴,先打的卻是菲律賓,也屬實有些說不過去。
崛起之華夏 (二百一十五)有熱鬧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