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其余核裂變電站不同的是,此刻這一座核裂變電站并不分成許多個結構,譬如反應室、冷卻室、交換室、電機室之類。
它是一個整體。
構成一座核裂變電站的所有部件,被李青松集成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個整體性的結構。
巨大的廠房之中,這樣一座核電站便在平穩運行之中。
它的高度達到了16米左右,長度有40余米,寬度25米,總體積達到了1.4萬余立方米,總質量高達4000余噸。
它表面并不平整,而是密密麻麻的管道,和眾多略顯雜亂的凸起與凹陷,整體看起來像是某一臺車輛的發動機的放大版。
別看它如此巨大,但相比起其余自己所建造的那些核電站,將那些核電站的所有部件加起來,其總質量恐怕會是這一座核電站的十倍不止。
它更是具備一個其余核電站無法比擬的優點。
它是可以移動的!
只要有足夠的運力,就能直接把它吊裝起來,不管放到哪里,它都能進行核裂變作業,源源不斷的將核能依據需求轉換為電能或者熱能!
看著面前這座極為龐大,但相比起“同行”們又極為渺小的發電站,李青松知道,自己已經攻克了核裂變電站小型化的第一道難關。
此刻的它,已經具備了被塞到一艘飛船中去,承擔起為這艘飛船供應能源和電力的能力。
當然,那艘飛船要極為巨大才行,質量至少要在兩萬噸以上。
但如果是質量在兩萬噸以上的飛船的話,此刻這座核裂變電站的功率卻又有點低了。
它的最高功率僅能達到一萬千瓦而已,相比起如此巨大的飛船,還是少了點。
“唔……要達到實用性的話,它的質量和體積還需要再縮小一半以上,同時,功率要再提升一倍才行。
這樣一來,它的體積便能降低到7000立方米左右,質量有2000噸左右,功率兩萬千瓦……就可以真正應用了。”
但……
回顧了一下這臺核裂變電站的研發與制造過程,李青松輕輕嘆了口氣:“難啊。”
為了做到將一整座核電站塞到如此之小的鐵殼子里,同時確保它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足足數萬名克隆體在過去這幾年里,殫精竭慮,日夜不休。
為了展開各種實驗,尋求更優秀的材料和結構,達到更高的的加工精度,甚至有上百名克隆體因為工程或者實驗意外而死去。
大量的資源和大量的心血之下,它才能建造成功。想要一下子再將它縮小一半,同時功率提升一倍,其困難程度連李青松都感覺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能想到的,能優化的地方都已經優化了,還能怎么改?
深空號飛船之中當然有船載小型核裂變電站的樣本,但是……
逆向工程這種事情,確實有用,但最終能有多大用處,卻說不好。
就比如地球時代的一輛汽車,從理論上來講,是否將其拆卸成一個個零件,然后一比一仿制,再組裝起來,就能在不掌握汽車原理的前提之下,學會制造汽車?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這忽略了兩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一,材料。二,公差。
逆向工程無法破解材料配方。造不出符合要求的材料,怎么保證性能?
以及公差方面。
任何零部件的鑄造都是存在誤差的,但只要能將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便不會對整體造成影響。
單純的測量,確實可以確認某個零部件的尺寸,但怎么知道它的公差是多少?
不確定公差,同時在仿制制造的時候也會存在公差,那么最終一堆零件拼裝起來,公差就會大到無法忽視的地步,完全不可能與原版比擬。
更不要說其中的各種力矩、各種連接件的連接形式、線纜的鋪設原理,等等等等,復雜的事情一大堆,全都不是逆向工程能解決的。
正因如此,李青松就算眼前守著深空號飛船,都同樣造不出足夠小型高效的核裂變電站,同樣,守著藍圖克文明的那艘母船,也獲取不到太多的科技。
但是……
李青松有些憂慮的看了一眼敵神星方向。
“在我這么大規模的開采之下,敵神星上的資源恐怕也撐不了多久啊。
等敵神星的資源也耗干了,這附近又沒有其余的星球,我從哪兒弄能源和資源去?
必須要在資源耗干之前,到內太陽系去。
但如此大規模的遷徙,與核裂變電站小型化技術以及二次加壓推進技術脫不開。
沒有這兩種技術,大規模星際遷徙就不可能做到。
同時二次加壓推進技術也是在核裂變電站小型化的技術上發展來的,根源還在核裂變電站小型化上。”
看著面前龐大的大家伙,李青松有些頭疼。
如果可以,李青松真恨不得直接用手把它捏小到足以塞進飛船里的尺寸。
只可惜自己不是超人,捏不動。
“哎,沒辦法,繼續研究吧。”
李青松操縱著眾多克隆體,繼續開始了小型化相關的研究。在這過程之中,甚至把與工學相關的藍圖克人也加了進來,讓這些藍圖克人叫苦不迭。
如此,高強度的研究工作持續了一整年之后,參加研究的那名藍圖克工程師受不了了。
他不顧可能會懲罰,找到了李青松的一名克隆體。
“尊敬的藍星人閣下。”
他小心翼翼的看著這名克隆體。
這名藍星人的著裝與其余藍星人略有不同,這似乎意味著他有更高的地位。
沒辦法,每一名藍星人長相都一模一樣——至少在自己看來一模一樣,除了衣服之外,自己實在分不清誰是誰。
自己又不敢問,因為分不清藍星人的面貌對于他們來說似乎是一種冒犯,問了就要受罰。
“我請求您向工程指揮者轉告我們的一些看法。
我們對這一項工程的看法是,這不是通過一些精巧的結構,或者某個靈感之類就能解決的。
它需要基礎科技的進步,是基礎科技,您明白嗎?”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八十九章 資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