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五十六章 巨大消耗

更新時間:2025-03-31  作者:彩虹之門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五十六章 巨大消耗
此刻,在洛神星周邊的環繞軌道之中,除了原本建造出來的那座空間實驗室之外,另一個更大型的太空基地出現了。

空間實驗室是長條狀的,雖然足夠長,但沒有足夠的厚度和寬度。

而這座太空基地雖然沒有它長,但它是球形形狀,直徑達到了600米左右。

它上面延伸出了眾多支架,如同扎在大球上的一根根針。

那是一個個的飛船泊位。

飛船需要補給的時候,便可以靠攏過來,將自己固定在這些支架上,然后就會有管道延伸出來,為飛船補給各種物資。

除了物資補給支架外,還有眾多的人員通道、飛船維修工位等。

這顆直徑達到了1200米的大球,內部總空間達到了約0.9立方公里。3

在最為核心的部位,是眾多巨大的,遵循嚴格隔離策略存放的罐子。1

一批罐子存放的是液態甲烷、乙烷、氫氣之類的,總儲量達到了150萬立方米,總質量約80萬噸左右。

另一批罐子存放的是純氧,總儲量達到了100萬立方米,總質量約110萬噸。

這兩項最重要的物資儲備之外,便是眾多的飛船零部件、維修工具、炮彈、子彈、導彈、發電機、各種設備等的存放空間,以及密密麻麻,極為復雜的內部通道。

同時,它也具備李青松截止到現在為止最為猛烈的火力和最為強大的防御力。

它的全部外殼都采取了特種防彈鋼制作,平均厚度達到了100mm,其后還有緩沖層、阻滯層、纖維層等,總厚度高達300mm。5

除非用炮彈轟,否則就算用機槍連續射擊,都打不穿它的防御。1

除了厚重的外殼之外,它上面還裝備了多種多樣的武器設施。

單單是高射速機槍,上面就裝備了1500把,機炮也有200門,星際導彈發射架有200個。

它上面還裝備有20臺李青松最新研制的高精度雷達,全天候不間斷的掃描周邊整個空域。

并且,李青松還打算一旦有戰斗發生,就立刻在這座太空基地周邊布設上至少100艘戰艦作為保護。

這一整套措施下來,已經是李青松能做到的防護力極限。

如果連這都保不住這座基地,那也沒有辦法。

這是李青松在這兩年里完成的第一項工作。

第二項工作則是,李青松終于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太空戰艦艦隊。1

一百多萬名克隆體拼死拼活的工作,上千座龐大基地和工廠日夜轟鳴,在洛神星那充沛的物資支撐之下,李青松終于造出了足足500艘水星級戰艦!

此刻,它們便停泊在一號太空基地周邊,拱衛著它,伴隨著它一同飛行。

機槍,機炮,導彈,雷達,光學觀測設備,光學定位設備……

種種作戰裝備,讓這支艦隊看起來殺氣騰騰,威風凜凜。

眾多貨運飛船將補給物資和燃料從洛神星地表的基地集群之中運輸到太空基地里,戰艦們則無需降落地表,直接便從基地之中獲取到了足夠的物資補給。

于是,它們便殺氣騰騰的掙脫了洛神星的引力場,開赴深空。

在這里,它們分成了兩隊,開始了一次又一次高速機動,一次又一次相互配合。

大量的空包彈打出去,大量的模擬星際導彈的激光發射出去,一時間,這一片空域之中滿是戰火。

這是一次演習。

此刻,李青松僅僅具備一些紙面推演的星際戰斗知識,實戰經驗是一點沒有。

就像是當初克隆體們使用冷兵器面對怪鳥集群,必須要迅速積累冷兵器作戰經驗一般,此刻也同樣如此。

演練完了集體作戰,接下來是追擊戰,然后是混戰,星球防御戰,等等等等。

因為深空通訊網絡還未建成的緣故,為了這次演習,李青松不得不臨時鋪設了一張通訊網,并且讓每一艘戰艦俱都開啟了坐標共享,這一場演習才能打下去,否則早就亂了套了。

一天的演練下來,艦隊再度回歸到了基地這里。

顧不得分析這一天演習的收獲,李青松首先察覺到了一個數據。

僅僅只是一場演習而已,這一支艦隊便消耗了2.5萬噸燃料,各種空包彈、模擬彈等消耗了幾千噸,算上克隆體們自身的消耗,足足三萬多噸的物資就這樣灰飛煙滅。

而這三萬多噸的物資,需要1000艘貨運飛船往返兩次才能補充進來。再算上貨運飛船自身的消耗,差不多五萬噸的物資就沒了。1

“要是克隆體的數量再少點,單單是演習我都演習不起啊。”1

李青松嘆了口氣。

休整片刻,補充了各項物資,艦隊演習再一次開始。

沒辦法,敵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到來,不趁著現在抓緊備戰,晚點可能就來不及了。

一邊大規模生產,一邊大規模輸送物資,一邊大規模演習,另一邊,李青松還在操控著數萬名克隆體進行預定的三項任務之中的最后一項,深空通訊網絡的技術研究。

兩年時間已經過去,在克隆體們的殫精竭慮之下,這一項技術終于也出現了突破。

“等搭建好了通訊網絡,我就能向敵神星發送探測器了,艦隊也能遠離星球進入太空,不至于總是在洛神星周邊打轉。”16

話說主角這么多年,為什么就沒試過正常教育一個實驗克隆人,再看能不能控制這個擁有獨立自我的個體,能的話,主角就有很多可操作空間了。

李青松立刻調動腦力,做出了深空通訊網絡的圖紙,然后立刻開始了生產與建設。

這一張通訊網絡最為關鍵的部件,是100臺口徑達到了45米的大型天線。

原本不需要這么多的,只需要20臺就夠。不過為了防止戰時被毀,李青松直接將數量提升了五倍。

這些大型天線之中的一部分遵照一定的幾何結構,大致均勻的鋪設在了洛神星的極地、赤道等各個部位,另一部分則鋪設在了洛神星環繞軌道上。

每一座大型天線,李青松都做了盡可能的防護,力求盡可能提升其生存能力。

除了這些大型天線之外,李青松還制造出了數千顆衛星,將它們像是沙子一般灑在了洛神星周邊,更是發射了一些衛星,讓它們開始圍繞太陽旋轉。3

于是,以洛神星為核心,一張密密麻麻的龐大通訊網絡便建成了。

這張通訊網絡建成的第一時間,一臺探測器便被李青松發射了出去。1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五十六章 巨大消耗

上一章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