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第71章 御前會議
東京
明治宮殿,千種の間(千種廳)會議室
盡管這次會議召集得非常倉促,按照松井石根的說法那就是:天塌了也得第二天才能進皇宮。
所以盡管昨天晚上所有人都已經收到了申城派遣軍發來的電報。
戰敗!1
一個對于當下陸軍極度膨脹的國家來說,如同告訴他們發現了UFO。
簡直不可思議。
當下,六名核心成員相對而坐。
首相:近衛文麿3
外相:廣田弘毅
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2
軍令部長:伏見宮博恭王
陸相:杉山元
海相:米內光政
在他們身后還有,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內閣書記官長:風見章、大藏相:賀屋興宣。
那個叫囂著三個月解決支那事變的陸相杉山元臉上極為難看,特別是米內光政臉上那若有若無的笑意,讓他恨不能上去給對方一拳。
聽說,凌晨戰敗的電報傳到海軍參謀本部之后,這幫已經睡著的家伙居然連夜開香檳慶祝?2
他簡直不明白海軍這幫蠢貨是不是天天泡海里腦子被腌傻了。
可近衛文麿那不善的眼神卻讓他只能低頭不語,誰讓松井石根那個混蛋打輸了呢?
“都說說吧。”近衛文麿面無表情的開口。
沒錯,雖然是御前會議,但是坐在上面的天皇是沒有資格開口的。
這么說并不準確,這個懶惰的家伙不想在情況不利的時候開口。
很多人會說,裕仁是被動的,是受脅迫的,戰爭很多時候是與他無關的。
可要是了解二.二六兵變,你就不這么認為了。
經常發動政變的同學一定清楚,皇道派往往都是龍椅上那位的忠實擁躉,那如果皇道派發動政變呢??3
見過皇道派被皇帝宣布為叛逆嗎?
這次你就見到了,裕仁親自下令陸軍部剿滅皇道派兵變。
你沒有看錯,就是如此。
所以,此刻臺上神情略顯懶散的天皇,只是不想發言罷了。
這時眾人的目光已經順著近衛文麿的話看向了杉山元,盡管大家都沒有什么表情,但杉山元還是感覺臉有些燙。
但坐到這個位置的,怎么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失了分寸。
“昨日的戰報已經看到了,申城派遣軍在進攻中損失有些大,但還是有戰果的。”
翻著桌上的文件,他顯得不緊不慢:“根據回報,羅店當面的敵人番號已經少了一半,多支部隊被打殘,其中大部分都是支那政府的德械調整師。”
“我們在市區的防線固若金湯,盡管人數上有劣勢,但對方的絕對精銳主力根本無力進攻。”
“只是在昨夜,個別聯隊輕率冒進,有了些許損失而已。”
看著對方輕描淡寫的講述,海相米內光政微不可查的搖頭,還不是他跳出來的時候。
果然,有人率先按捺不住:
“紐約日報照片都刊登了,密密麻麻的皇軍尸體飄在那里,為此,支那部隊出于人道主義,放任我軍收尸...”
外相廣田弘毅輕輕丟出報紙,看都不看杉山元,而是起身對天皇說道:“還是要盡快解決支那事變,近來,一向對我妥協的英吉利大使態度有些強硬,日耳曼代表同樣如此,他們與支那政府有著深入且密切的合作。”
“華盛頓方面同樣如此,他們在去年2月通過了新的中立法案(NeutralityActof1936)。”
“諸位,你們也不想失去石油、鋼材與其他原材料的供應吧?”2
不少人到英吉利大使的時候還面無表情,但是聽到中立法案,臉色都是一變。
1935年的中立法案里并不包括戰爭原材料,但這個漏洞在1936年2月被打了補丁。
如今,他們將戰爭控制在事變的范疇中,就是擔心被禁運。
從東北攫取的煤炭鋼鐵只占目前軍工產出的40%,遠遠不足以支撐戰爭消耗。
如果不是那個奉天兵工廠遺留的奉造14年式100毫米榴彈炮足足有250門(50門現貨,200門材料)之多,恐怕現在也無法武裝這么多部隊。14
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他就是標準的軍閥,把部隊當做自己的話語權不敢打。
哦,簡單換算來說就是5個炮兵旅團。
如果按照逼死韓復榘的炮兵旅48門75毫米山炮來比,接近10個炮兵旅的火力!
要是讓廖耀湘知道有這個10炮兵旅,他就敢把鬼子直接趕下海!
拿下東北是正確的選擇,而得罪大洋彼岸的巨獸是錯誤的!
一時間,所有的壓力回到了杉山元的頭上。
廣田弘毅與其他人低頭不語,近衛文麿最后輕輕問了一句:“到底什么時候可以結束支那事變?我指的是與支那征服談判,或者我們停在黃河邊上以占領山西為結束。”2
“國家不可能支持你無限度的打,這點你要明白。”
這下,不少眼觀鼻鼻觀心的老家伙也微微抬眼,似乎也想知道一個答案。
杉山元沒想到今天所有人如此心齊,這個腦袋尖尖的戰爭犯感到前所未有的憤怒。2
宣戰聲明是大家一起發的,難道他們還覺得這是一個小小的事變,可以置身事外?可以輕松結束?
他很想指著對方的鼻子狠狠反駁,但這是御前會議,輪不到他發飆。
“還是三個月,請諸位放心,陸軍三個月一定完成任務,否則我切腹以謝天下!”
嘶——!
眾人沒想到,這個腦袋尖尖的家伙居然直接賭咒。1
一時間,人人側目。
“好了,也不必如此。”近衛文麿輕敲桌面,打算結束這個議題:“政府準備發表聲明:不以支那政府為對手,旨在建立東亞新秩序,另外,英吉利的代表明天就到金陵,或許,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諸位,誘導支那政府談判,才是一切行動的首要綱領,支那太大了,明白嗎?”
杉山元當即起身鞠躬,嗯,90度。
會議一直持續到很晚,最后首相提請天皇批準,都快打哈欠的人又怎么會不批準。
首相早就私下找過他商議,會議只是走個形式而已。
但這個杉山元他有些不太喜歡,得找個機會送前線去最好。
看似一場毫無波瀾的御前會議,卻對未來的淞滬會戰及整個戰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一、財政部開始準備節約方案,軍費的巨大開支根本無法通過戰爭填補窟窿。
號召全體國民節衣縮食,準備好配給制度,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畢竟戰爭總會結束。
而在這方案中,一條不起眼的條款被所有人忽略,即號召年輕女性去部隊,為國家做貢獻。1
二、不以支那政府為對手的聲明,將會成為一把利劍,擊潰某些人的心理防線,成為他們安慰自己當叛徒的借口。
三、首相將修改并頒發國家總動員法,必要時,舉國轉入戰時體制。
可這最恐怖還不是這些,在御前會議上感到羞辱的杉山元做出了最恐怖的決定。
第4次動員令及兵力調整,而這調整是為了結束戰爭還是擴大戰爭,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一、成立第10軍,由谷壽夫率領的第6師團、牛島貞雄率領的第18師團、末松茂治的第114師團組成,共計71000人。
二、第13師團開始集結,準備與國崎支隊一起從金山衛登陸,共計35000人。
至此,整個申城派遣軍總兵力將超過了25萬。
而目前左、中、右三路部隊加在一起...也不過30萬。
其實,整個淞滬會戰,除了初期張治忠將軍指揮的市區戰斗我軍占絕對兵力優勢(40000對5000)。
其他大部分時候,雙方的兵力差距并不大。
說是70萬大軍,可直到11月12日也沒有全部抵達,持續作戰兵力一直保持在25-35萬左右,從來沒有形成過兵力碾壓。
這也導致了會戰最后撤退的與趕到的部隊還有遷徙的民眾擠在一條路上,十數日的轟炸造成了近10萬部隊的損失(含大量失蹤)。
相信用不了幾天,沈復興就會收到谷壽夫即將登陸淞滬的消息。
這個1946年在雨花臺被槍斃的戰犯,終于出現了。4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第71章 御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