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闕 第四五章擲鼎(上)
“他?拔得頭籌?”
楊林輕笑,道:“處道啊,你也太小看天下英雄了,放心吧,他拔不了頭籌。”
楊素,字處道,
對于楊素的顧慮,楊林反而毫不在意。如果一個南人都能在大隋的武科場上力壓群雄。那只能說明這人確是大將之才,是那種既不能為我所用,就不能讓其為他人所用的人杰。
這種人物,那是可遇而不可求,楊林見之只會見獵而喜,又怎會像楊素一般顧慮重重。
況且,楊堅頒布昭武令說的很清楚,不論出身,不論來歷,唯才是舉。只要新永豐確有其才,那大隋就能行燕昭王故事,千金買馬骨。人無南北,量才而取,才是昭武令本意。
翌日,卯時三刻,鼓角再起,闈門再度開啟,考生們涌入校場,
今日的校場,較比昨日憑添了幾分緊張肅穆。校場周圍的巡卒,也將目光投向校場,場內場外的人都清楚,這最后的馬槍與翹關,才是真正的試金石。
“該我揚名了,”
戰馬嘶鳴,鬃毛在風中肆意飛揚,騎手們身著輕便勁裝,手持長槍,在馬槍場地上飛馳。尚司朗練的是霸王槍,馬槍可謂是他的拿手好戲,在眾多嘶鳴聲中,尚司朗飛身上馬。
他身如蒼鷹,目光所向,極具攻擊性,在接近靶位的瞬間,他腰部發力,槍如蛟龍起伏,直刺靶心,槍尖一點勁道,瞬間將靶標貫穿。
貫穿之后,槍上余力猶在,尚司朗順勢一抖,其他幾個標靶啪啪作響。
“好槍法,”有精擅馬槍的監考官,在見到尚司朗的槍術后,不禁贊嘆。
尚司朗精湛的槍法贏得了一片喝彩,可這喝彩聲還未完全消散,校場的另一端,新永豐便已跨上了一匹黑馬。他的身形看上去比尚司朗顯得單薄一些,卻透著一股內斂的沉穩。
黑馬似乎感受到了新永豐的氣勢,刨蹄嘶鳴。
“走,”
新永豐雙腿輕夾馬腹,黑馬猛地踏蹄而起。他的目光緊緊鎖定著前方的靶位,眼神異常凌厲。
接近靶位時,他沒有尚司朗那般大開大合的發力,卻在瞬間爆發出全身的力量。長槍刺出,仿若一道寒光閃過,精準地命中靶心。
不同于尚司朗的是,新永豐的槍在命中后,沒有多余的花哨動作,只是迅速收回,然后又朝著下一個靶位奔去。每一槍都快、準、狠,眨眼間,一排靶標很快就被他貫穿了。
楊素看到這一幕,眉頭皺得更緊了,他低聲對楊林說道:“千歲,你看這新永豐,確實有些本事,只怕……”
楊林卻撫須大笑:“處道啊,武科取才,有這等人才涌現,正是我大隋之幸。莫要著急,且看他接下來的翹關,表現如何。”
翹關場地旁,巨大的石鎖靜靜地擺放著,每一個都重達千斤。
尚司朗率先走到石鎖前,深吸一口氣,雙手穩穩地抓住石鎖的握柄。他大喝一聲,雙臂發力,石鎖緩緩被他提起。
“喝,”他舉著石鎖,繞場走了一圈,雖然腳步略顯沉重,但還是完成了所有動作。周圍考生紛紛鼓掌,為他的武力喝彩。
“起,”
見到尚司朗的表現,新永豐笑了一聲,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活動了一下手腕,雙手握住石鎖。他的手臂青筋暴起,肌肉緊繃,隨著一聲低喝,千斤石鎖竟被他輕松地舉過頭頂。
更令人驚嘆的是,他舉著石鎖,步伐穩健地繞場三周,不見絲毫吃力的樣子。校場上頓時沸騰起來,所有人都被新永豐的神力所震撼,舉著千斤石鎖繞場三周,這簡直是怪物。
“此子,天生神力乎?”楊素見了,驚道。
“哈哈哈!”
見不少人都面露驚懼,新永豐暢然大笑。如果說馬槍是尚司朗的強項所在,那這翹關就是新永豐的強項了。
說唐中有一武將,名為新文禮,號稱八馬將,有橫推八馬倒,倒拽九牛回的力道。
而這新文禮就是新永豐的兒子,作為新文禮之父,新永豐亦是天生神力,也能做到橫推八馬倒,倒拽九牛回。
“天生神力,”見到新永豐的表現,魏成、尚司朗面色微變。他們雖是練髓換血的武人,可先天天賦如此,再如何換血練髓,后天體魄也難達到天生神力之輩所能達到的層次。
體魄不如人就是不如人,除非能踏入傳說中的武學人仙,成人中之仙,以武成仙,才能打破先天天賦的束縛。
“此獠,還需世子出手,才能壓他一頭。”與魏成驚訝于新永豐這個南朝酒友,竟是個天生神力的勇將不同,尚司朗在見到新永豐的力道后,下意識轉頭就要去尋呂尚。
尚司朗與呂尚相處了不短的時間,所以他深知呂尚有多么恐怖。這種天生神力的勇將,非呂尚不能挫其鋒芒。
尤其在新永豐舉石鎖后,關于他出身南朝之事,也被人傳了出去。北朝的恩科預試,翹關一項,竟被以柔弱著稱的南人摘了第一,這讓北朝男兒的臉往哪里放。
“我來,”
不用尚司朗再去找,呂尚已經自人群中走出。
他步履沉穩,來到翹關場地,垂眸看向那千斤石鎖,不待他人上前,已經伸手,五指穩穩握住石鎖握柄,臂膀一動,將這千斤石鎖輕松舉起。
這一幕驚得圍觀眾人目瞪口呆,全場瞬間安靜,新永豐的神力已足夠駭人,而呂尚單手舉鎖,也不遑多讓。
呂尚舉著石鎖,開始繞場走動,步伐輕快,甚至還一邊走一邊微微晃動石鎖,臉上絲毫不見吃力。
同樣繞場三周,呂尚忽然發力,將石鎖高高拋起,那千斤重物在空中劃過一道驚人的弧線,眼看就要砸落地面。
就在眾人驚呼時,呂尚兩步上前,伸出另一只手穩穩接住,隨后雙手舉鎖,快速的旋轉起來,石鎖帶起呼呼風聲,卷起地上的塵土飛揚。
呂尚竟是把這千斤石鎖,當成了兵器,一招一式,勢大力沉,舞動而起的風聲越來越急。
太上金闕 第四五章擲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