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寧有種 第四十六章 趙二娘的心思
趙家宅院門口。
望著李奕和馬仁瑀離開的背影,趙匡胤皺著眉頭久久凝目,直到二人消失在街巷拐角處,他方才收回目光。
李奕在擔憂趙家的同時,趙家又何嘗不在忌憚他?
一個擔憂被記仇報復,另一個擔憂對方因害怕被報復而結仇。
就像是一種猜疑鏈,已經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了。
趙匡胤搖頭嘆息一聲,轉身準備回到院內,卻見一人快步走出來,他不禁腳步一頓。
“二哥,奕哥兒走了嗎?”
趙二娘急匆匆的走出大門,一邊說著一邊翹首看向街角,卻并沒有見到李奕的身影。
她忍不住埋怨自己二哥道:“你怎么不拉著奕哥兒,干嘛如此著急把他送走,也不等我跟他說幾句話。”
聽著妹妹的話,趙匡胤臉色怪異,張了張嘴想說什么,但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二哥,你這般看著我作甚?”
“二妹,你今天……為何有些奇怪?”
趙匡胤到底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他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自己妹妹今天的表現,只能用了“奇怪”二字。
“二哥,難道阿爹糊涂,你也不明事理嗎?”
趙二娘攏了攏發梢,似乎并不意外趙匡胤的問題,甚至還反問起自己的哥哥來。
趙匡胤頓時有些不悅,輕聲斥責道:“二妹怎么能如此說父親?”
他知道這個妹妹從小就有主見,性子也頗為倔強,但沒想到她現在都敢指責起父親來。
趙二娘聞言沉默了一下,接著又愴然一笑道:“做女兒的自然不敢指責阿爹的不是,可阿爹當年將我嫁給那米福德時,又可曾考慮過女兒的感受?”
“只因米福德他爹是阿爹的昔日好友,在阿爹落魄時伸出過援手,便將我許給了米家作為人情回報。”
“前兩年米福德病死了,我又只能灰頭土臉的回家來,難道我就只是一件推來搡去的貨物嗎?”
望著妹妹臉上的悲切,趙匡胤頓時無言以對。
換做其他女子,或許會逆來順受,但自家二妹的性子……怕是心底早就對父親有極大的怨氣。
趙二娘繼續道:“妹妹我并非嫌貧愛富,雖然那米家如今比不上我家富貴,但也算是衣食無憂,我本該知足的。”
“可我就是不喜歡那米福德,論長相、論本事,他有哪一點拿得出手的?”
“更別說身體還虛得很,早早的就丟了命……我等女子就不能追求自己歡喜的如意郎君嗎?”
趙二娘的這番話可謂是十分露骨,趙匡胤哪能還不明白妹妹的心思?
他嘆氣道:“我知妹妹心里有怨,日后若有好人家,自然隨你擇取,可那李奕……”
“奕哥兒又怎么了?”
說到這,趙二娘似有所感,輕聲道,“我知你們都對表弟那事介懷,可真要論起來,表弟不去憑白招惹,又怎會被誤傷了性命……”
“而姑姑她一時想不開……我也理解阿爹的心思,他只剩姑姑一個親妹妹,肯定難以接受,可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總不能不過日子了吧。”
“如今奕哥兒立了大功,受到官家這般賞識,以后還會有更大前途,咱們家何必與人結怨?”
趙二娘的想法很簡單,已經發生的事就不要再糾纏,人家也不是存心的,為什么就不能重歸于好?
對于她來說,不論是姑姑也好,還是表弟也罷,她都沒什么感情。
姑姑出嫁時,她尚在襁褓中,表弟更是半個外人,趙二娘自然很難對她們親近。
趙匡胤默然無語,為了心中的志向,很多事情他都能容忍不究。
因此他并不介意和李奕化怨為友。
所以自高平之戰后,他主動與對方示好。
但父親不一樣,他年紀漸大,越發的念舊思親,看待事情難免有些固執,一時半會兒很難解開心結。
比如今天的滿月宴,就因自己邀請了奕哥兒,父親從頭到尾都沒現身,甚至還不讓三郎露面。
趙匡胤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可他這個做兒子的又能怎么辦呢?
這時,趙二娘又突然開口道:“二哥,之前我就勸你多重視奕哥兒,人家主動來結交你,別不冷不熱的,你卻沒當回事。”
趙匡胤愣了一下,想起去年底的時候,二妹確實跟自己提過幾句,但他當時沒有放在心上。
想到這里,他突然若有所思,在心中回想和李奕結識的前后經過。
當年先帝在鄴都起兵,自己察覺到先帝勢大,必定能成大事,當即便去投奔麾下。
而那時也有不少鄴都附近州縣的年輕人去投軍。
趙匡胤隱隱記得,那些人里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讓他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只因對方長得高大,且容貌俊偉,屬于那種走在人群中,最能招惹小娘子們關注的存在。
那人自然就是現在的李奕。
對方聽說自己的名字后,表現的十分熱情,趙匡胤直到現在還覺得奇怪,李奕難道很早就知道自己?
他現在倒是有些后悔,在東京的這幾年,自己對李奕的親近程度不足。
只把對方當做普通的軍中兄弟對待,遠沒有拉攏成為自己的死黨。
事實上,趙匡胤在禁軍中真正重視,且引為心腹的兄弟,也就那三五人而已。
但很明顯,奕哥兒不在其中。
誰能知曉對方竟能有如今這天大的本事?
趙匡胤覺得自己確實看走眼了……可現在說這些為時已晚。
不,或許并不晚……
趙匡胤下意識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妹妹——
雖然已經嫁過人,而且還成了寡婦,但今年也才不過二十二歲,容貌身材還算出色,也并沒有生養過孩子。
可趙匡胤很快又搖了搖頭。
若是幾個月前,這種想法還有可能性,但眼下那奕哥兒已是今非昔比,又和自家生了間隙,再想這個就不合時宜了。
趙二娘卻不知自己二哥心中的盤算,她猶自顧自道:“二哥作為男子,看待事情總歸沒有我這個小女子細致,先前奕哥兒地位不高,你或許沒有重視他。”
“但我雖和他只有幾面之緣,也只搭過幾次話,卻看出他不是一般人。”
說著,趙二娘想起自己初次見到李奕,關注點全放在對方的俊秀容貌上,不由得有些羞赧。
不過隨著后面又見過幾次,并且還搭上幾次話后,倒是發覺他確實跟其他男子,似乎有些不同。
但具體哪里不同,她又說不上來。
不得不說,女人的好色程度不比男人低,任何時代長得好都吃香,更別說一旦女人對某個男人起了好奇心,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趙二娘似乎想起什么,從隨身繡囊中掏出一張疊起來的紙,小心的展開后,遞給了趙匡胤。
“二哥看看,這是去年你請奕哥兒他們回來吃酒,我央求奕哥兒給我帶的兩句詩。”
“你看看奕哥兒的文采,還有這讓人驚嘆的筆法,能是一般人寫的出來的嗎?”
趙匡胤有些疑惑的接過來,定睛一看,頓時被吸引住了目光。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先不論這兩句詩的好壞,單單是這筆法,就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這筆跡瘦勁,靈動有神,至瘦而不失其肉,小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趙匡胤的書法造詣雖然不高,但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有的。
這筆法,很有點東西!
但不知是用什么工具書寫的,紙面上雜散開些許黑色粉末。
趙匡胤用手指輕輕捻了一點,放在鼻下輕嗅……
怎么好像是炭灰?
天子寧有種 第四十六章 趙二娘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