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不是袁術

二百一十三 這是一個開始

更新時間:2025-02-23  作者:御炎
我不是袁術 二百一十三 這是一個開始
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初七日凌晨時分。

邙山輪廓剛染上蟹殼青,德陽殿三重檐廡殿頂的鴟尾已挑破殘夜,七十二枚青銅鐸鈴懸在飛檐下,隨北邙吹來的晨風輕顫,驚得殿脊陶制朱雀口中含的露珠墜入三丈高臺,在青瑁地衣上碎成點點寒星。

袁逢再次召集了公卿百官赴德陽殿,這一日,便是正式宣布兵變以來全部決議的時候。

公卿百官或激動、或憂心忡忡,又或者無喜無悲,列成整齊的隊列,站在皇宮宮門之外

隨著鐘聲敲響,宮門重重次第洞開,緊急重組完畢的虎賁營八百虎賁執戟叩地的聲響碾碎洛水殘霧,以一種異常威嚴的姿態迎接著這群執掌天下權柄的重要官員。

此時此刻,大部分官員都已經知道了這份威嚴到底是來自于誰。

群臣緩緩前進,抵達正殿——德陽殿,殿中儀衛手中吾杖重重頓地,德陽殿三千金磚同時震顫,震得群臣心神激蕩。

群臣褪去鞋子、佩劍,低頭含胸匆匆入內,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又在禮官一聲令下全部跪坐于其上,等待著天子的到來。

不多時,新任天子劉悝閃亮登場。

盡管此時此刻劉悝還沒有正式舉行過登基儀式,但是今日顯然就是要為他補辦這個流程,貫徹程序正義。

不過這一過程并不像群臣所認為的那樣平平穩穩。

袁逢下令把袁樹和一群禮官一起頭腦風暴出來的關于劉宏如何成為皇帝的事情公諸于眾,走上了先廢劉宏、再立劉悝的路線。

經由太常卿唐珍的宣言,滿朝文武大臣們這才知道原來劉悝才是劉志心中最合適的皇帝人選。

而劉宏是被竇氏外戚給拱上皇位的。

竇氏外戚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拋棄了劉悝,選擇了劉宏,而打從最開始,劉志就沒有選擇過劉宏,所以讓劉悝登基成為皇帝,那才是真正遵從先帝的遺愿。

至于劉宏,他只是一個被篡改的召令所選中的幸運兒,所以嚴格來說劉宏他甚至不能被承認是皇帝,所以劉悝將劉宏廢為庶人、不承認他曾經作為皇帝這一事實是非常合理合法的,是應該得到認同的。

可以說,這一紙詔令是劉悝唯一心甘情愿甚至主動要蓋上玉璽的詔令,只有在這個層面上,劉悝才覺得袁氏是自己人。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所有的事情,都是袁逢和袁樹作出的決定,與劉悝并沒有什么關系。

而就是這樣一紙詔令,徹底否決了劉宏存在的意義,甚至讓劉宏連繼承他父親爵位的機會都沒有,這對于群臣百官來說,無異于一次大規模的“認知修復”。

不過好就好在能站在這里的人不是既得利益者就是過往的利益得到了保全的人,他們沒有理由也不會為了一個與他們沒有什么恩義感情存在的廢帝葬送掉自己的利益前途。

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劉宏的存在意義被徹底的否定掉了。

他成為皇帝的這幾年被蓋棺定論為篡位悖逆的行為,連同已經徹底覆滅的竇氏外戚一起,被釘在了大漢王朝歷史的恥辱柱上,再也不得翻身。

劉悝的地位由此得到了雒陽朝廷的正式認定。

隨后,群臣百官一同向劉悝跪拜、行禮,山呼萬歲,正式承認了劉悝作為他們的君主的存在。

再然后,劉悝正式宣布改熹平年號為正始年號,熹平元年即為正始元年。

冊封正室妻子王氏為皇后。

冊封九歲的嫡子劉禮為皇太子。

值得一提的是,劉悝有妃妾十一人,現下存活的子女七十人,之前據說還有十幾個孩子因病去世了,堪稱東漢大仲馬。

他不過三十多歲,還不到四十,這種激烈的播種強度,甚至能和老劉的祖宗中山靖王劉勝相提并論。

或許,這也是他的身體如此弱不禁風的原因之一吧……

反正袁樹私下里是這樣揣測的。

總之,劉悝成為皇帝的事情就這樣被確定了,他的皇位和皇統正式確立,東漢帝國隨之進入了新的紀元。

而那之后的事情,就和劉悝沒有太大的關系了。

因為接下來的封賞、罷黜環節,都是袁逢和袁樹做出的決定。

以袁逢手握雒陽控制權的強制力和劉悝天子的名義,袁氏門生故吏、一心會集團與合作者團體這三大派系得到了政變成功之后最甜美的果實。

他們充分享受到了這份榮光。

尤其是袁樹麾下團體,最開始,這個團體的身份是最低下的,平均年齡也是最小的,幾乎沒有多少人有官身,都是白身,最多有一個袁樹門生的名號。

但是這一波封賞下來,不單單參與進來的六千余人都得到了錢財、絹布的賞賜,一個個搖身一變都成了小富翁,還有六百多人得到了高低不一的官身,成功獲得了官職。

他們當中有人獲得了朝廷部門的辦事官員職位,有人得到了地方官府的正職、副職,也有人獲得了中層、基層的軍官職位。

從雒陽朝廷部門到中央軍隊體系,從地方郡府到縣府,反正只要是有空缺的位置,只要是能安插進入的地方,袁樹都竭盡所能把自己麾下的核心人員們給安插了進去。

尤其是在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和冀州這中原核心區域,袁樹都在竭盡所能的安插自己的人,使地方上遍布自己的勢力,又以一心會集體意志為紐帶將其連接在一起,試圖創造出一個巨大的一心會權力網絡。

這就是他經營天下、改變天下的開始。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袁樹的諾言也兌現了。

他說過,這份榮光他不會一個人獨享,他會讓大家跟著他一起享受榮光,他會把自己得到的都分潤給大家,讓大家跟著他一起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東西。

所以立下功勞的部下們的確人人都享受到了榮光,只不過受限于他們的資歷與年齡,他們沒有辦法一步登天獲得很高的職位。

這次封賞中,除了袁樹之外,收獲最大的盧植獲得了城門校尉的職位,這個職位是兩千石。

然后是廉達,獲得了城門校尉司馬的職位,一千石。

接著是賈詡,尚書令,一千石。

程立,尚書仆射,八百石。

整體來說,袁樹身邊的部下們只有少部分人得到了一千石和一千石以上的職位,絕大部分人所得到的官職的等級都沒有超過六百石。

盡管如此,大部分人還是由衷的感激袁樹兌現了他的諾言。

因為按照他們的出身來說,他們這一輩子很有可能連個吏員都做不了。

整個東漢帝國只有七千多名官員的編制,還有十余萬吏員編制。

吏員且不說,官員編制那是實實在在的一個蘿卜一個坑,在帝國財政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只會減少,難以增加。

且這些珍貴的官員編制基本上都被高門士族和朝廷權貴們包圓兒了,幾乎不對外開放,別說普通百姓,就算是一方豪強想要混一個官職,那都是難上加難。

對于這些跟著袁樹沖鋒陷陣的人們來說,這是不可能跨越的鴻溝,就算參軍,僥幸取得了很大的戰功,或許也只能撈個小官當當,然后很快就失勢。

就好像是曾經的劉備,依靠與黃巾軍作戰的戰功,以白身得到了一個縣尉的職位,但是也很快就失去了這個職位。

因為他沒有行賄,他沒有按照這個王朝的既定規則來玩,這對于一個沒有背景的人來說是致命的。

可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他們選擇了一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掌控這個規則的人,跟隨他,為他效勞,向他效忠,并且跟著他一起立下了功勛。

然后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跨越了自己的階層,完成了他們曾經想都不敢想的階層飛躍。

(本章完)

我不是袁術 二百一十三 這是一個開始

上一章  |  我不是袁術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