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不是袁術

二百一十 袁紹不值得他分出精力

更新時間:2025-02-23  作者:御炎
我不是袁術 二百一十 袁紹不值得他分出精力
老樹叫不出聲,袁紹也不打算傾聽老樹的辯解。

他要把所有的不滿和憤怒都發泄在這棵樹上,不顧妻子擔憂的眼神與勸阻,奮力劈砍,奮力嘶吼,他的聲音在院子里回蕩,顯得格外不甘、凄愴。

除了那棵倒霉的老樹之外,他還摔碎了十多個碗碟,踢翻了一整個石桌子,仿佛要把入目所見的所有的東西都毀滅一樣。

他不明白!

他完全不明白!

為什么他從小到大都被袁樹壓著?

為什么他從小到大都比不過袁樹?

出身不如,才能不如,運氣不如,名望不如!

除了年紀比他大之外,似乎就沒有更加具備優勢的地方了。

小的時候不如袁樹聰明伶俐,青少年時代還是不如袁樹才華橫溢,好不容易熬到自己成年而袁樹尚未成年的時候,正打算在仕途上一展拳腳、爭取領先袁樹的時候,卻在一個夜晚被袁樹徹底殺死了比賽。

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再也比不過袁樹了!

而且更要緊的是,他在袁氏家族內部的地位也不剩什么了。

別的不說,袁逢起兵討伐宦官,沒有喊上他,只帶著袁樹,他們父子兩個一通操作把所有宦官全給殺了,所有的事情都給干了,但是他袁紹就成為了一個局外人……

袁基沒有參加,那是因為袁基在外地當官,不在雒陽。

袁隗沒有參加,是因為袁隗外出公干,也不在雒陽。

他袁紹就在雒陽啊!

就在雒陽啊!

他那么大一個人,就在雒陽杵著,又不是空氣,怎么會毫無存在感呢?

他甚至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整個家族拋棄了,懷疑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家里長輩。

他也是一個壯丁啊!

就算沒什么勢力,喊上他,好歹也是一個戰斗力不是嗎?

為什么連這種事情都不喊上他?

這種懷疑讓他這幾天甚至有點精神都不太正常,整日恍恍惚惚的,連吃喝拉撒都不在心上

李氏為此十分擔心,她看著袁紹那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充滿了疼惜和無奈。

于是李氏在十月初六日一早就派人去了皇宮找袁逢,告知袁逢袁紹的事情,她希望袁逢能夠關心一下袁紹,給他一些安慰和鼓勵。

然而袁逢對此并不關注。

他正忙著處理政變之后的各種事務,根本沒有時間理會袁紹的小情緒。

他的屁股已經坐在了大漢帝國實際掌權人的位置上,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他現在的身份不支持他過于關注家中瑣事、兒女情長。

如果說是袁氏家族的話還能稍微顧及一下,但僅僅只是一個袁紹出了一點小小的問題,卻要他分出寶貴的精力去處理。

那還是算了。

袁逢只是讓人回去告訴袁紹,他會給袁紹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會給他表現自己的機會,但是現在,他沒有時間去考慮袁紹的事情,讓袁紹老老實實在家里待著,不要添亂。

袁紹得知這個回復之后,本就破碎不堪的心直接碎成了渣渣。

親生父親對他如此淡漠無情,讓他再度受到了會心一擊。

他本來已經沒有力氣了,但是現在,他又有力氣了,提著三尺劍沖出了屋子,那棵二百年老樹又一次遭受了無妄之災。

可對于袁逢來說,此時此刻的袁紹的確沒有什么分量,實在不足以讓袁逢提起什么興趣。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兒子,官職僅僅只是一個郎官,沒有什么功勞、聲勢,哪里值得他分出精力去應對他心里的小情緒呢?

他寶貴的精力和時間都要用在清算和封賞這兩件事情上,甚至這都不夠用,所以很多事情他都交給了袁樹去處理。

比如關于劉宏等皇室成員的安置問題,還有關于新天子劉悝的一系列日常生活問題乃至于新的年號到底該怎么選擇的事情。

為此,袁樹召集了太常卿唐珍、少府楊賜、宗正劉祖和他們的部下官員進行商討。

首先就是劉宏等舊皇室成員的安置問題。

劉宏本人已經被劉悝當場處理掉了,他現在已經是庶人了,給竇太后守墓認罪三年之后就會被驅逐出去,再也不能返回雒陽。

這種處置顯然有點簡單粗暴,不走流程不定罪,不貫徹程序正義,人家好歹做了好幾年的皇帝,很難服眾。

但考慮到這是劉悝做出的第一個、或許也會是唯一一個自主的決定,袁樹還是決定尊重一下的。

好歹給人家一點面子,不是嗎?

于是袁樹找來一票磚家官員,大家一起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找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處置流程,把死人的價值利用到極致。

有些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

因為死人不會為自己辯護。

竇武和竇妙都死了,他們不會也無法為自己辯護,所以袁樹直接就提出,要把劉宏即位這個事情做一番修正,搞一出陰謀論。

簡單來說,就是說漢桓帝劉志死前顧慮到自己沒有皇子,所以在皇位傳承人的考慮方面,他決定把自己的皇位傳承給劉悝。

因為劉悝成年,還有兒子,可以確保皇位傳承穩定,又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沒有誰比他更合適了。

但是這個決定被竇妙和竇武知道了,他們感到不滿。

竇妙感到不滿的原因是劉悝作為成年天子,一旦登位,就沒有了竇妙執政的理由,竇妙就會成為一個地位尷尬的皇太后,而且竇妙不得寵愛,與劉志的關系并不好,她擔心一旦劉悝成為天子,她的下半輩子會十分壓抑。

所以她不能接受。

另外,竇武也不想接受。

因為竇武雖然是外戚,卻和士人關系匪淺,尤其是和黨人的關系很親近,第一次黨錮之禍爆發之后,竇武也是非常反對這種事情,多次上表請求劉志解除黨錮。

而一旦劉志把皇位傳承給劉悝,首先,竇武必然會和竇妙一起被排除出權力核心圈子,成為一個地位非常尷尬的外戚,并且,他不能確定劉悝會不會繼承他哥哥的政策,繼續黨錮。

竇妙和竇武實在是無法接受這種未來,所以決定篡改劉志的遺愿,把劉悝排除在外,選擇了一個十二歲的劉志同族的晚輩繼位,好讓他們繼續呆在權力核心圈子里。

這種說法其實并不是沒有市場,在劉志病死、劉宏登基之前的一段時間里,這種說法已經在雒陽小范圍的傳播起來了。

而且這一說法是有證據支持的。

劉志病危時,曾經下令把因為大不敬而被貶斥失去王位的劉悝恢復了渤海王的爵位,這既可以當作是哥哥對弟弟的補償,同時也能被視作是立為皇位繼承人的先兆。

因為經歷東漢初年的一系列斗爭之后,到劉秀晚年,基本確定只有皇子才能被立為王的規則,所有東漢的宗王都是劉秀這一脈傳承下來的,基本上都是劉秀的兒子或者侄子之類的后代。

以此來推斷的話,勉強也能得出一個類似于陰謀論的結論,并且以劉悝宗王的身份為其佐證。

這樣一來,就能順利將劉宏稱帝這件事情定義為竇氏外戚引起的禍亂,將劉宏稱帝的合法性消除,轉而直接由劉志延續到劉悝身上,實現對稱帝這一事件的“撥亂反正”。

這樣一來,廢劉宏為庶人這件事情就有了一個相對合理合法的解釋,可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至于劉宏的親生母親和皇后宋氏以及宋氏外戚,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處置方法,一并貶為庶人,沒收全部財產,發往與劉宏共同居住,屆時一并驅趕離開,不準返回雒陽。

至于劉宏在位期間選入皇宮中的妃嬪、宮女等等,這些就不便于公開處理了。

沒有被劉宏臨幸過的,可以留下來接著備用,已經被劉宏臨幸過的,那就挑出來觀察,沒有懷孕的可以發回原籍,已然懷孕的那就要留下嚴密監視,將孩子打掉,斬草除根。

對劉宏一系的處置方案就這樣被基本確定。

(本章完)

我不是袁術 二百一十 袁紹不值得他分出精力

上一章  |  我不是袁術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