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119章 本王說了,全都不行
“你……”赫連鐵樹神情大變,望著趙倜眼中露出陰沉光芒。
“本王說是破銅爛鐵就是破銅爛鐵,這種東西還拿來我大宋丟人現眼。”趙倜搖了搖頭,將刀扔給禁軍。
“燕王好武功!”赫連鐵樹沉聲道。
“并非本王武功好,實在是你西夏的東西爛。”趙倜淡然道:“本王借了曹將軍之前一刀之力,若真是武功高強之人,都勿須兵刃破甲,既有鏈接之處,直接生撕了便是!”
趙倜說完回班,趙煦在龍案后露出笑容:“赫連使者,還有何說?”
赫連鐵樹面陰如水:“外臣請陛下商議國書之事。”
趙煦道:“此事朕已經傳旨,燕王與禮部尚書會同你議定。”
赫連鐵樹看了趙倜一眼:“那外臣便回驛館等待消息了。”
趙煦笑道:“送赫連使者出殿。”
赫連鐵樹離開,又議了片刻政事,然后散朝。
趙倜去馬步軍司各轉了一圈,下午回府,就看周侗過來稟報。
趙倜一聽居然是赫連鐵樹送信,叫他去驛館見面,那天走時他留下了客棧地址,客棧是金風樓產業,他叫周侗在那邊候著。
沉思片刻后他將阿朱喚了過來,然后易容,接著便帶周侗王承宗兩人去往都亭西驛。
進了驛館大堂就見赫連鐵樹臉色難看坐在椅中,趙倜微微一禮:“將軍喚下官來,可有軍務派遣?”
赫連鐵樹道:“你可知宋國燕王?”
趙倜想了想,搖頭道:“下官久在江湖漂泊,于這朝上之事不太了解,不知此人。”
赫連鐵樹聞言皺眉,沉默起來。
趙倜道:“將軍,我大夏不是在京城有諜子細作忍伏,莫非沒此人信息嗎?”
赫連鐵樹看他一眼:“你怎知有諜子潛伏東京?”
趙倜笑道:“此不是各國常情。”
赫連鐵樹道:“這人信報極少,就是最近一兩月才有消息傳出,不知對方太多情形。”
趙倜“哦”了一聲,赫連鐵樹繼續道:“我予你一項軍務,調查此人習慣喜好,日常所為,有何弱點,若有可能……”
“將軍要……”趙倜瞇了瞇眼睛。
“刺殺掉此人!”赫連鐵樹冷冷地道。
趙倜摸摸下巴:“屬下遵命!”
赫連鐵樹點了點頭:“回去吧,若是沒有機會,我離開東京之前將那些資料送過來,若是有機會……得手之后你直接去往興慶府找野利春風,不用過來我這里匯報了。”
“屬下明白。”趙倜行了一禮轉身出堂,帶周侗王承宗離開。
回去王府,一夜無話,轉眼到了第二天。
吃過飯后,趙倜先去指揮使司,接著叫人打了儀仗,浩浩蕩蕩奔往鴻臚寺。
商議西夏國書的地方定在鴻臚寺,元豐改制后重置九寺五監,許多政務都下放開來,鴻臚寺獨立職能,歸禮部轄管。
到了之后,禮部尚書和鴻臚寺卿已在等候,聊了片刻,卻不見赫連鐵樹帶人過來。
趙倜淡淡道:“昨日朝上丟了臉皮,此刻故意拖沓擺放姿態。”
禮部尚書林希笑道:“燕王一語中的,這赫連鐵樹昨日被王駕打掉面皮,今天怕是想要找補。”
趙倜道:“只怕找補不來,國書上的事情一條也不答應,看他如何自處。”
林希點頭:“都不答應,只怕此番更加難受。”
又待了半晌,門外才進來軍兵報事,言西夏使團到了。
趙倜道:“帶進來吧。”
片刻后只見外面走進十余人,為首赫連鐵樹,后面跟著的都穿西夏官服,不是那些一品堂武士。
此時坐定,趙倜道:“赫連將軍來晚了。”
赫連鐵樹一瞧桌上連茶都無,面色不愉:“這便是宋國待客之道嗎?”
趙倜微微一哂:“既是兩國商談,必當守時,此乃國議,如此重大事情,赫連將軍居然都不重視,還在乎有無茶喝?”
赫連鐵樹皺了皺眉:“你這東京地方難走,人口眾多,挑擔推車,現在能到這里便不錯了,怎好怪本將軍?”
趙倜道:“赫連將軍這般說辭,那本王也要說,莫要談茶,再來得晚些,連坐處都沒有了!”
赫連鐵樹冷冷道:“燕王你實在太跋扈了,還要不要議國書之事?”
趙倜看了他幾息:“議事!”接著身體往后一靠,微微閉上雙目,一切都給林希打理。
本來西夏國書之上足足二十幾條,正常商議只怕要來回拉扯,說不定月余時間才能完事。
但赫連鐵樹這邊本就是個幌子,重點在刺探宋國朝上情況,若能摟草打兔子簽下幾項,算饒了白得,回去興慶府后可加算功勞。
大宋這邊趙煦早便交待,一條也不能答應,沒有絲毫協商余地,任何讓步。
就算是西夏稍做退步也不行,總之就是什么都不應允。
如此一來,那些跟來的西夏官員便有些著急,畢竟就算摟草打兔子多份功績也是好的,但對面根本沒有任何商議余地,每一條都直接反對,甚至讓步到彼此平衡,誰也不吃虧的地步,還是反對。
其實大宋對國書上東西可有可無,與西夏除了馬匹交易之外,別的根本不看重,而國書之上沒有一條是關于正常交易馬匹的,至于割地部分熙河路給對方養馬,絕不可能。
隨著林希一聲聲反對落下,本來應該數天才能商議完成的國書,一個多時辰便宣告結束。
西夏眾人目瞪口呆,都看去赫連鐵樹,赫連鐵樹臉黑得仿佛能滴下水來:“林尚書,你這般說話,做得了主嗎?”
林希望向趙倜,趙倜睜開眼睛道:“林尚書說的就是本王要說的,本王說了,全都不行,一條都不能簽訂!”
“你!”赫連鐵樹怒道。
趙倜冷笑一聲:“本王話已說完,赫連將軍不同意也無用處!”
赫連鐵樹“騰”地一下站起身子:“燕王你實在太狂妄了,既然如此,也沒有繼續商談的必要,告辭!”
說完,他起身便走,后面西夏官員急忙跟上。
趙倜看著赫連鐵樹一行人出了堂門,嘴角揚了揚:“林尚書,同去宮中復命吧。”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119章 本王說了,全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