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92章 西湖六月現白光
童貫訥訥道:“殿下,卑奴,卑奴易容成公子?”
趙倜道:“你不愿意嗎?”
童貫慌忙搖頭:“愿意,愿意,可卑奴沒當過公子啊。”
趙倜笑道:“入宮前去過州橋那邊的關撲店沒有?”
童貫道:“去是去過,但只三五遭,卑奴自小家境貧寒,口袋里沒有幾枚銅錢,多為看看熱鬧,關撲不起。”
趙倜道:“你就看那場上贏得最多,最意氣風發,精神抖擻的便是公子,學來了使用就行。”
童貫嘴角抽了抽:“是,卑奴仔細想想,學上一學。”
趙倜點頭:“動手吧。”
阿朱垮著小臉,開始給三人施起易容術來,因為不是隨便易成他人,所用時間較長,直至臨近酉牌時分,才全部完成。
趙倜瞅了瞅三個,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他道:“阿朱,你自家能辨認出來嗎?”
阿朱道:“殿下,民女自然能夠辨認,易容之術就算再神奇,也不會裝扮成一模一樣,還有高矮胖瘦可以參詳,不過若不算太熟之人,或者昏暗之下去瞅,便可能看不出來。”
趙倜思索幾息:“夠了,回曼陀山莊。”
這時水榭已經收拾干凈,沒留下太多打斗痕跡,便出去上船,往太湖深處回返。
一路之上,夕陽斜照,水面灑滿層層金光,仿佛金鱗般燦爛,漁歌唱晚,倦鳥歸巢,美不勝收。
趙倜站在船頭,神色無喜無憂,只覺天高水闊,心境更上一層。
回到曼陀山莊,他對三人道:“過去見見阿碧丫頭。”
阿朱聞言烏黑眼珠轉了轉,瞅了瞅趙倜,低頭微微做了個鬼臉。
進去小院,童貫走在頭里,周侗王承宗跟隨。
這時天色擦黑,屋中點了燈燭,有些影影綽綽。
就聽阿碧驚道:“公子如何來了?鄧大哥,公冶二哥也來了?”
童貫雙手叉腰,放寬嗓子道:“本公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哪里能贏錢便去哪里!”
阿碧呆了一呆,揉揉眼睛,嚇得“啊呀”一聲往后退去:“你是什么人,為何冒充我家公子?”
童貫道:“誰說冒充?我便是慕容公子,如假包換!”
趙倜帶著阿朱進來,阿朱上前道:“阿碧妹妹,是我給他們易容,你不要慌張。”
阿碧哭笑不得:“就知道是阿朱姊姊,你……”她想詢問為何要這么做,但想起趙倜在場,急忙住口。
趙倜道:“這易容術不錯,阿朱你繼續住下,過幾天就叫你們離開。”
阿朱阿碧對視一眼,歡喜道:“是,殿下。”
趙倜回了書堂練功,打算耽擱幾日,把瑯嬛玉洞的秘籍看完。
這天王語嫣過來給花瓶換水,舊花全部拿走,插上新采摘的白粉茶花,香氣沁人心脾。
趙倜放下手中書冊,道:“王姑娘可有新作?”
王語嫣與他日漸熟悉,緊張心情消除不少,道:“民女在作一首新詞,眼下只得半闋,尚未全部完成。”
趙倜點頭:“本王不日便將南下,你多作幾首,過段時間本王回來路過觀看。”
王語嫣道:“殿下要走嗎?可是有緊急事情?”
趙倜見她詢問,不由微微一笑:“確有軍機要事,不能再呆下去。”
“是民女唐突了。”王語嫣剛才問完便覺失言,雙頰微紅,不由低頭。
趙倜看她一眼:“王姑娘去叫令堂過來,我有些事情交待。”
王語嫣應了一聲“好”,轉身出門去喊李青蘿。
片刻李青蘿到來,趙倜令她關好房門,然后囑咐一些話語,李青蘿越聽越心驚,最后連連稱是,神情恍惚離去。
又隔兩日,趙倜帶了段譽阿朱阿碧率軍返回蘇州,將段譽和阿碧留在蘇州叫人暫時看管,阿朱留于身邊,軍馬直奔杭州而去。
蘇杭距離不遠,城外三里,杭州知州陳伯庸率眾官來接,他是右諫議大夫知杭州,不日將調回東京進樞密院任職。
其人乃為新黨,王安石曾經寫詩給他,寄石鼓寺陳伯庸。王安石一生極少給人寫詩,可見對其看重。
進了城內,坐鎮知州衙門,趙倜叫陳伯庸調來歷年明教卷宗觀看,明教自傳中土,從西北一路南移,大宋建朝以來,都是以江南為中心,輻散各地,而明教在外最大的分壇就處在杭州。
光明頂是明教的圣地,外面發展教徒,各項雜物,都以杭州分壇施號發令。
不過沒人知道杭州分壇具體位置,城內還是城外,西湖之上,還是錢塘江邊,就算陽云沖也不知曉,他身份不夠,杭州分壇是由明教光明右使統領。
陽云沖此刻已經回去了光明頂,趙倜叫他除了做內應之外,就是探聽杭州分壇具體所在。
想要徹底剿滅明教,只滅光明頂不夠,必須得把這個杭州分壇給拔除,不然哪怕光明頂覆滅,杭州分壇依舊能夠四處下令,甚至指揮各地的明教教徒潛藏起來,伺機而動。
趙倜看完所有明教的卷宗,不由暗自皺眉,百多年來,杭州清剿明教不止一次,但每回都是草草收場,根本原因就是找不到分壇所在。
卷宗上沒有關于分壇的線索,一會說在東,一會說在南,一會說在山上,一會居然扯去了西湖湖底,說西湖底下可能有秘密宮殿,就是明教分壇,但哪怕派了數千軍兵去找,卻也沒有找到入口。
趙倜看到天黑時分,陳伯庸過來請宴,方才起身離開。
第二天他又看了半日,仔細推敲了一些明教教徒的口供,心中不由生出個古怪想法,教徒口供個個都難對上,這么多年也尋找不到,那是不是這分壇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幾年,幾個月,甚至每一次開壇都換一個新地方呢?
趙倜心中猜測,放下卷宗走至門外,這時天上云彩橫空,驕陽遮掩,一片涼爽,他微微沉吟后叫童貫去喊周侗阿朱,打算去外面逛逛,熟悉一下杭州城。
片刻出了知州衙門,只看城內熱鬧并不下于蘇州,江南風韻更加十足,遇見些沒見過的東西,阿朱在旁講解,妙語連珠,別有趣味。
隨后往西湖走去,湖邊游人不少,楊柳岸風光旖旎,水面廣闊綠波蕩漾。
趙倜觀看水波浩淼,不由心中暗忖,杭州城大,明教分壇又未必就在城里,若是漫無目的尋找,幾乎大海撈針無異,還是得想個什么法子切入線索,方好進行。
走著走著來到寶祐橋邊,寶祐橋就是斷橋,此刻橋上人多,都在往湖中觀看揚手,似乎在投喂什么東西。
趙倜帶著幾人也行上去,阿朱去望橋下,道:“好多魚啊。”
就看水中魚兒討食,甚至躍出湖面,頗有靈性。
趙倜觀賞片刻,剛想下橋,卻忽見一道白影如同虹光般,從水里閃過。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第92章 西湖六月現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