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蜀山鎮世地仙

第兩百零八章 傳道收徒之爭

更新時間:2025-03-28  作者:東海鎮守
蜀山鎮世地仙 第兩百零八章 傳道收徒之爭
“五千年來,江心白沙堆積,緩緩成礁,歷代祖師苦候不成,等到二十四年前沙礁才破江而出成為沙洲,直至去年,始見龍形,但離高過南昌城卻不知還有多少年之功。

“但今日,一場星象天數測算之外的大雨,嘯發山洪,把被江水磨洗多年的白龍山徹底沖塌,無數白色的沙石順流而下,又被來我萬壽宮求取斬蛟水法卻又忽然在江心停儀的心瞻你接住,堆壓在龍沙洲上,使其龍脊高過了南昌城。”

保元真人強壓激動,把這個故事的最后一段講完了。

祖師殿內,所有人臉上都不約而同浮現出振奮激亢的神色,目光灼灼看著程心瞻,鴉雀無聲。

程心瞻自己同樣震驚難言。

“守仁道友,祖師的讖語精準至此,年份、出身、龍沙、蛟禍,無一不驗,你說,我們這些做徒子徒孫的,該不該信呢?”

董守仁沉默不語,但實際上,他第一時間就相信了,因為他在聽完讖語后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宗內的人參果樹。

心瞻,這是要繼承鎮元大仙的法位?

但讓董守仁無法理解的是,要說心瞻能成地仙之位,他毫不懷疑,可是這讖語中的八百地仙又是怎么回事?

一世八百地仙,這是什么盛況?

當今可不是遠古了!

“真人,這八百地仙該如何理解?虛數還是實數?”

他直接問了出來。

八百之數在道門里屬于天數,屬于廣數,也常被用做虛數,便如修道人常常聽說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門之說,另外也有八百壽劫、八百善行、八百功德、八百靈山、八百齋醮等等說法。

那許祖的這道讖語里,八百之數究竟是虛數還是實數?

保元真人吞了幾次口水,幾次將到嘴邊的話給咽了回去,說明他對自己即將要說出來的話也很難相信,但到最后,他還是以一種極為堅定的語氣說了出來,

“我祖務實,龍沙應讖,心瞻毫無疑問就是地仙之師,那么他所收的八百位徒弟,自然就能成就地仙果位!”

董守仁還是不太相信,即便龍沙讖應驗,真有地仙出世,也不該有如此多才是。

保元真人看出了董守仁的古怪神色,隨即,又以一種極為神秘莫名的語氣解釋了一句,似乎是在勸董守仁,似乎也是在勸自己和在場的凈明派道士,

“現在天上局勢混亂,不時有仙人隕落,興許,地仙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當世,或許就是地仙盛世的開端。”

聽罷,董守仁只感覺有一種合理的荒唐感!

這時,保元真人又問,

“不知心瞻現在有幾位徒弟?”

董守仁看了一眼心瞻,見他猶在震驚中沉默不語。

程心瞻內心當然是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除了讖語和人參果,還有一件事始終只有他一人知道:

自己的成仙之志,歷來就是地仙!

難不成自己真是應讖之人,當世真的有八百地仙出?

如果真是這樣,那海內外的魔教何愁不平?

董守仁以為心瞻只是震驚自己要成為八百地仙之師,未曾猜到他想的卻是掃除魔患,張嘴替他答,

“目前明治山主脈,心瞻未曾收徒,但是經掌門與句曲山洽談后,特許心瞻在宗內新開梨雪山一脈,教習黃庭經,傳揚存神法,已經收了兩個記名弟子。”

保元真人一聽便急了,八百地仙名額,聽起來很多,可是世間修行者又有多少,要是說能準成地仙果位,誰不想要這個名額?

這八百名額全部分給凈明派保元真人都嫌少,要說心瞻收了自身法脈的傳承弟子,這也就罷了,怎么頭兩個名額還給句曲山撿了便宜去!

“守仁道友,我們也可以談,我們也可以特許心瞻在三清山中傳授凈明道!”

保元真人一把握住了董守仁的手,懇切道,

“我兩家六千年友邦,又同在豫章一境,論親疏遠近,不比那句曲山更知心?

“我兩家自當結為通家之好,請務必轉告和合真人,最好是在貴宗境內再起一山,好讓心瞻專心傳授凈明道,搬靈山、開道場的花費我們萬壽宮可以出。

“另外,我們散原山里也要再起一宮,只盼心瞻能時常來講道說法,三清山的萬法經師就是我萬壽宮的首席經師!”

此刻,保元真人覺得句曲山的唯一可取之處就是已經和三清山打通了這么一條教外傳法的路子,自家萬壽宮照葫蘆畫瓢就可以。

董守仁微微點頭,他自然會將今日之事詳細稟告掌教,不過這樣的大好事想來掌教也定然不會拒絕。

另外,等回去了還要跟掌教商量,必須得想個由頭讓心瞻廣收弟子才成,要是依著明治山的規矩,那何時能湊齊八百之數?總不能讓這八百弟子的好處都讓句曲山和萬壽宮占了去,三清山反倒只落下小頭,那是指定不成的。

想到此處,董守仁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緊迫感,他又問起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

“真人,那您認為何時才是這八百地仙的成仙之機呢?”

保元真人想了想,便回道,

“關于成仙的具體時機,讖語所言模糊,但按貧道理解,地師所收弟子,應當遵其師命,斬滅為害人間的蛟龍水怪,等到功德圓滿后自然成就地仙果位。”

這時,保元真人又看著董守仁,問道,

“道友,你說現在,為害人間的蛟龍水怪又在哪里呢?”

“南派魔教與海外魔教。”

程心瞻回答道。

保元真人一拍手,大聲說,

“是了,地仙之師已發諭,那自然是斬滅南派魔教與海外魔教之時,便是地仙成仙之機!”

眾人若有所思,許久都沒再說話。

“真人,那今日求取真經?”

好半晌后,董守仁打破安靜,笑呵呵換了一個話題,這龍沙讖語之事太大,各方都要靜靜消化一段時間才是,想要今日論個明白那肯定不可能的。

“萬壽宮一應典籍,無不任由心瞻閱覽!”

保元真人大聲說。

保元真人在許諾后又說,

“等道友歸宗了,還要替我問一問和合真人的時間,貧道要登門拜訪,到時還要與和合真人詳談一些事。”

董守仁了然,點點頭應下。

這里面需要談的事就太多了,最關鍵的自然是八百名額的分配,當然,談論此事時,心瞻自然也要在場。

另外,還有一些不好公開談論的事,心瞻也不便在場,比如說,目前已經有師承的人該如何轉投程地師門下,這里面,甚至不乏有四境乃是五境的大修士動心思,到時候,輩分又該怎么算……

保元真人此刻也無比感慨,為什么這樣的仙種卻生在三清山呢?要是生在萬壽宮,哪里會讓他人撿便宜?

不過保元真人不知道,句曲山的承初真人,就曾經和他生過一模一樣的感慨。

兩日后,三清山的取經儀仗滿載而出散原山,儀仗里的玉制經轎寶光四射。

見到此情此景,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浩然盟的人見了,自然開心,三清山、句曲山、散原山結成穩固同盟,這對浩然盟的發展是天大好事,結盟的好處不光是體現在除魔衛道上,平日里講經說道以及易物換丹,依靠著大宗聯盟都要方便許多。

而正一盟的人見了自然不痛快,這三家在東方道門的話語權很大,關系走的太近,對龍虎山的領袖地位自然不利,而且近些年來,明顯能感受到浩然盟里的人對龍虎山是愈發不敬了。

不過萬壽宮不管他人怎么想,多位高功大修親自出門相送,將三清山的儀仗隊伍送過了贛江,一時賓主盡歡。

而南昌附近的百姓,自然無法猜測仙家心思,他們更驚詫于江心忽然新生出一座亮眼的白山,他們稱作白龍山。

世隔五千年,白龍山被大江從贛南挪移到贛北,除了位置變化,似乎其余的什么也沒變。

白龍山此刻離鄱陽湖極近,如果龍母還有靈,那么在此處就可以遠眺鄱陽湖了,只不過物是人非,大湖白山依舊在,可鄱陽龍宮卻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了。

而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停儀觀水」和「揚沙山壘」這兩個成語在南昌一帶廣為流傳,用來訴說神仙的慈悲心腸和無窮偉力。

而等到董守仁和程心瞻回了三清山,自然第一時間上了三清宮,把這個消息說給紀和合聽。

董守仁為了防止消息失泄引發滔天波瀾,甚至沒敢以元神之念隔空說明此事,非要當面說清楚才行。

紀和合在聽說了龍沙讖之后,也是震驚非常,并把山內的幾位四境大修士都喊了過來。

這些大修士聽了,同樣是久久沉默不語,眼中閃爍著亮光。

這一次,這些人的震驚程度恐怕比上一次親眼見到人參果還要高出三分。

畢竟人參果種下,等到開花結果那天,在座的恐怕都已成了一堆枯骨,但八百地仙之讖,就在當下!八百地仙之師,就在眼前!

而這種讖緯之事,在修行界里是屢見不鮮的,有些應驗了,有些沒有應驗。

但修行界里普遍認為,讖緯之道是天機大道,那些沒有應驗的,不過是做讖之人不時天數,妄言亂語。只要是境界高深的大修士,一旦洞悉天機,所作的讖語是一定會應驗的。

修行界歷史上最著名的讖語自然是黃帝先祖在乘龍飛升時留下的那句讖語:「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精準的預測了商周時期的人神混戰。

最近的一次讖語應驗是三豐真人在沖舉飛升時留下的讖語:「天命登極,真武當興」。在那不久后,便有明太宗皇帝奉天靖難拿下皇位,隨即天下大興真武宮觀。

許遜真君是何等人物?在飛升前便被奉為在世天師,開創凈明派,稱宗道祖的真仙!他老人家在拔宅飛升時留下的讖語,即便是這般駭人,也不由人不信吶!

幾位玄在默默消化完讖語后,上下打量著程心瞻。

好嘛,害怕人家不愿意給真經,自家多番打點求人,又加封一個萬法經師以充面皮。凈明派那邊倒好,見著人后立馬給出個地仙之師的名頭來,這孩子還真是到哪都是個寶。

程心瞻被眾人看的不自在,便道,

“許祖亦非圣人,讖語也不一定……”

“住嘴!”

紀和合當即喝住了程心瞻,并且肅聲道,

“你是應讖之人,這話換誰都能說,就你不能說,非但不能說,往后想也不要想!”

其余長輩也是一臉理所應當的點點頭,紛紛勸告程心瞻莫要瞎想瞎說。在場之人都是知道人參果之事的,他們心里和董守仁想的一樣,這孩子莫非與鎮元大仙還有源法在?

面對眾位長輩的殷殷目光,程心瞻只得應下。

程心瞻心里不知,這幾位大修士躲著他同時在以元神之念交談,只是在須臾之間就達成了一個共識:

既然許天師真的說過這個讖語,那即便是假的,三清山也要給他做成真的!只要心瞻座下出一個地仙徒弟,那自然便有萬方來投!

明確了這件事,接下來自然便要討論程心瞻的收徒之事。

心瞻現在是明治山嫡傳,按明治山祖傳的規矩,他現在還不能收徒,梨雪山法脈倒是收了兩個,而且看起來資質還不錯。

現在散原山要效仿句曲山舊事,想要請三清山以程心瞻為山主再開一脈,還說愿意出財物壘靈山、建道場。這倒是把三清山想寒酸了,即便是真要新建,那也是自家山頭,豈會要外人出錢,況且,宗內在梨雪山隔壁就有一座云中山空著呢。

只是幾位掌教一思忖,便發覺這么做有些不妥當。

心瞻傳陰陽大道要在明治山,傳存神法門要在梨雪山,要是再開一山傳凈明道法,那這種事就成了定例,往后還讓心瞻怎么收徒傳道?

那如果心瞻要教授雷法和劍法,難不成還要再開兩山,亦或是兼任樞機山主和投劍山主?

這不可能。

心瞻是有望集萬法大成于一身的人,收徒傳法這種事分的太開反而不好。

這還真是個難題。

(本章完)

蜀山鎮世地仙 第兩百零八章 傳道收徒之爭

上一章  |  蜀山鎮世地仙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