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三十九章 運輸變革
時間回到五個小時之前。
萬盛針織廠的豆絲處理實驗室。
十幾個研究員正在埋頭做事情。
副技術總監楊元真,手忙腳亂跑進來,大聲叫喊道:“老板來了,都打起精神來。”
“哦哦…”
“真的假的!?”
一個戴眼鏡的研究員一不小心,將放一旁的一瓶硼酸撞倒了,他回過神來,低聲暗罵一聲:“靠!真是說什么來什么…”
“輝子?怎么了?”楊元真眉頭一皺。
戴眼鏡的寇輝搖搖頭,干笑著回道:“沒有什么。”
“注意安全,老板可是最重視這種事情的,別關鍵時刻掉鏈子…”
就在此時,廠長助理跑過來,在楊元真耳邊小聲說了幾句,他松了一口氣,不過他并沒有掉以輕心,畢竟老板的行動又不是他可以決定的,只能繼續吩咐道:“都繼續做事情,按照實驗室安全手冊的流程來。”
“知道了。”
寇輝則埋頭處理剛才的失誤,迅速將傾倒的硼酸溶液安全的處理掉,不過被硼酸溶液侵染的那幾份人造蠶絲、人造蜘蛛絲,肯定是不能繼續使用了。
不過由于實驗室的管理,這種報廢必須寫明原因,他擔心被楊元真發現自己的失誤,便打算蒙混過關。
他裝模作樣處理這些人造蠶絲和人造蜘蛛絲,用硼酸處理的方向作為借口,將這件事給隱瞞下來。
隨著實驗研究進行下去,寇輝卻眉頭緊皺起來,他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情況。
被硼酸浸染過的人造蜘蛛絲,有了一種改變,這個情況讓他措手不及。
去騰飛路對面吃麻魚春炒粿條的時候,他都有些心神不寧。
另一個研究員吸了一口可樂:“輝子?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沒有什么,在想一個實驗問題。”寇輝當然不會告訴對方自己的實驗,畢竟這種事情可大可小,萬一對方去打小報告,那他就得不償失了。
下午,他拿著一部分樣品,打包送過去南湖科研中心,進行一次分子級別的分析。
由于搞不清楚這種特殊的改變是什么,寇輝并沒有報告上去,而是繼續復刻上午的研究。
他不僅僅拿了人造蜘蛛絲,還拿了人造蜘蛛絲的紗線、絲綢布進行實驗。
在處理絲、紗線的時候,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然而到了絲綢布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一個情況。
“竟然是這樣?”寇輝喃喃自語著。
他看著眼前這塊被硼酸浸染之后的人造蜘蛛絲絲綢布,在水洗酸液之后,通過烘干機烘干,在其他測試之中變化不大,唯一出現大變化的一點,就是氣密性。
在測試之中,這塊普通密度的絲綢布,其氣密性增強很多倍,具體增加了多少,寇輝并沒有測試出來,原因是這個實驗室的設備不夠。
接下來一個多星期,寇輝都在做相關的實驗。
硼酸處理后的絲綢布,其氣密性確實非常好,特別是使用高支數和特殊紡織工藝編織的絲綢布,經過特定含量的硼酸溶液處理之后,其氣密性幾乎達到一個極致。
而他的實驗報告,也引起了技術總監孟豐、副技術總監楊元真的關注。
兩人申請了總部實驗室的電子顯微鏡和其他實驗設備,開始對這些絲綢布進行全面檢測。
當電子顯微鏡檢測等檢測項目的結果出來之后。
眾人大吃一驚。
孟豐提了提眼鏡:“硼酸和人造蜘蛛絲蛋白的一種氨基酸發生了反應,形成特殊的納米結構,這些結構相互結合,讓絲綢布的間隙都被填滿了。”
“怪不得氣密性會變得這么高。”
“老楊,你安排一下,讓人提煉出這種特殊的蜘蛛絲蛋白的氨基酸。”
“好,我馬上安排。”
實際上,自然界之中的氨基酸種類非常多。
雖然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通常只有二十一種,但是自然界中,還有非常多不參與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比如植物的各種氨基酸。
而這種人造蜘蛛絲蛋白中的氨基酸,就不是蛋白質氨基酸,而是大豆的植物型氨基酸,只不過由于使用過氧化鈣溶液處理大豆蛋白過程中,這種氨基酸也被固定在豆絲之中。
實驗繼續進行。
隨著研究的深入,這種氨基酸和硼酸溶液的反應,也被研究出來了。
結果讓眾人大失所望。
原因是單獨分離出來的氨基酸,雖然會和硼酸反應,但并不能形成致密的納米結構。
當然,他們并不是一無所獲。
他們發現這種氨基酸不能單獨形成致密的納米結構,但是可以輔助絲綢布形成更加致密的納米結構,特別是加入甘油作為輔劑之后,其形成的納米結構,幾乎可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
這東西的氣密性比目前最好的氣密性的商業化薄膜,還高7.4倍左右。
而且哪怕是滲透特性非常好的氫氣,面對改性豆絲布,也很難進行滲透。
改性豆絲布的重量也不高,在保證其氣密性的前提下,這材料每平方米的重量大概在160克到190克左右。
比如160克的最低標準,其氣密性仍然是目前商業化產品的3.9倍左右。
如果這東西作為氣囊,用來儲存氫氣、氦氣,160克級改性豆絲布的年泄露率分別為:氫氣萬分之七、氦氣萬分之三。
如果采用190克級改性豆絲布,其氫氣年泄露率則只有十萬分之五,氦氣年泄露率更是只有三十萬分之一。
這東西的用途,除了作為氫氣、氦氣等氣體的儲存容器之外,其實最大用途是作為飛艇氣囊。
對于飛行器而言,上面的每一個零部件的重量都是錙銖必較,因為每從零部件上扣出一公斤重量,就意味著飛行器的有效載荷增加了一公斤。
改性豆絲布作為飛艇氣囊的另一個好處,是其強度和彈性非常好,基本可以達到碳纖維的3倍左右,這就可以讓氣囊層不需要太多復合層,直接一步到位。
另外改性豆絲線,可以替代飛艇的系留纜繩;如果和其他材料結合,還可以作為飛艇的骨架和蒙皮材料。
估計可以從飛艇的氣囊、蒙皮、骨架、纜繩上,扣出50左右的重量。
以國內和高盧合作的飛鯨lca60t飛艇為例子。
該飛艇最大載重量為60噸,最大起飛重量為200噸,飛艇死重達到130噸出頭。
除了很難扣除的電機系統、人員保障系統、儀表系統之類,其他蒙皮、骨架、氣囊、纜繩之類,大概占據100噸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全面改用該性豆絲材料,飛鯨lca60t飛艇的死重可以壓縮到80噸左右,有效載荷可以提升到110噸左右。
如果將氦氣改為氫氣,在氣囊容積不變的前提下,那其有效載荷可以提升到126噸。
126噸的有效載荷,可以運輸5個20尺集裝箱、4個40尺集裝箱。
至于氫氣飛艇有爆炸的風險,其實這已經是落后時代的常識了,現在采用各種技術進行改良,氫氣飛艇基本不會有爆炸或者起火的風險。
比如使用高氣密性、超低滲透率的改性豆絲材料作為氣囊,每年泄露的氫氣才萬分之七,這點氫氣泄露在蒙皮和氣囊中間,只要定期進行通風換氣,基本不會有大量氫氣積累在夾層之中。
而在氣囊內部的氫氣,沒有適合比例的空氣或者氧氣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燃燒和爆炸的情況。
只要飛艇不作為載客使用,單純的作為運輸飛艇,甚至改進為無人駕駛飛艇,就算是萬一爆炸了,或者起火燃燒了,也不會造成嚴重的人員損失。
不過規劃航線的時候,肯定不能經過城市和重要設施。
本來飛艇這東西的體積就非常大,城市肯定是停泊不了的,如果改為氫氣氣囊,考慮到其安全性,只能在郊區建設飛艇停泊站。
飛艇這東西的好處非常多,特別是其有效載荷提升到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又舍棄了不可再生的昂貴氦氣之后,飛艇的性價比會比變得非常高。
例如飛鯨lca60t飛艇的內置氣囊容積為18萬立方米,如果采用高純度氦氣,費用1800萬元起步,每年按2到5的泄露量計算,每年補充氦氣的費用需要36萬到90萬元。
而改為豆絲材料和氫氣之后,18萬立方米氫氣的費用為30萬到60萬元左右,每年泄露萬分之七,那每年補充氫氣的成本,就幾百塊錢而已。
目前豆絲材料的生產成本,差不多在每噸4500塊錢左右,如果大規模生產則可以壓縮到每噸3500塊錢左右。
參照飛鯨lca60t飛艇的結構,大概需要需要35噸豆絲材料,材料成本為122500元。
加上其他材料和配套設施,一艘和飛鯨lca60t飛艇差不多規格的飛艇,成本可以壓縮到300萬左右。
考慮這種半天然的有機材料,使用壽命普遍不高,以為10年為使用壽命,每年折舊費為30萬元左右。
如果一年有效飛行時間為7200個小時,每小時折舊費差不多就是42塊錢,滿載126噸情況下,每噸貨物每小時平攤0.33元折舊費。
然而實際折舊費并沒有那么多,原因在于有機材料那一部分零部件的費用不高,而類似于電機、儀表系統、制冷系統等零部件,其使用壽命至少可以達到二十年左右。
江淼了解了豆絲實驗室的情況之后。
他召集了幾個在總部的高管。
“老板!技術方面我相信公司的實力沒有任何問題。”市場調研部負責人秦漢明先站起來說道:
“根據我們調查到的一些信息,目前國內的飛艇技術都不高,哪怕是中航工業也是以中型觀光飛艇為主,在大型運輸飛艇方面的技術積累不夠,因此我們公司大概率要自己建立一個飛艇制造方面的子公司。”
“沒有辦法,國內以前并不重視飛艇運輸,或者說全世界就沒有幾個正經的大型運輸飛艇制造企業。”電池事業部負責雷波搖著頭。
物流事業部負責人顧懷英,翻著豆絲材料的數據,以及實驗室負責人孟豐的飛艇設想,然后他抬起頭來:
“我支持這個項目。”
“說說你的想法。”江淼直接問道。
“老板,我們物流事業部目前的核心業務,就是物流運輸,而且物流運輸的核心方式是公路運輸,加上水運輔助。”
“我知道。”
顧懷英繼續說道:“公路運輸成本之中,能耗和過路費是核心,目前我們燃油貨車成本中,燃油成本占比60左右,過路費占比5左右,人力成本15左右,固定資產折舊和維護10,其他費用10。”
他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寫下這些數據。
“能耗方面,以后我們會逐步改為電動貨車,預計能源費用下降到10到17左右;但是過路費過橋費卻幾乎不可能減少。”
其實海陸豐公司的過橋費過路費是吃了綠通的福利,不然正常的物流運輸過程中,過路費過橋費可以達到總成本的35到40之間。
顧懷英嚴肅地說道:“雖然我們前期可以吃綠通的福利,但后期隨著我們公司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比如各種深加工的產品推出,在運輸過程中,就沒有辦法享受到綠通的福利。”
“有道理,如果不能壓縮運輸成本,那我們很難在和其他企業競爭之中殺出重圍。”秦漢明微微點頭。
顧懷英向江淼提議道:“老板,如果飛艇制造成本可以壓縮到這么低,那我們完全可以建設一些低空專線,避開高速公路和大橋的收費,每年節約一下來的過路費、過橋費,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老板,按照我們市場調研部收集到的信息,國內牽引車每年的平均過路費過橋費大概在9.1萬左右。”秦漢明補充道:
“如果按照高盧企業的飛鯨飛艇規格,滿載可以達到126噸貨物,大概相當于4到5輛牽引車,一年需支付的過路費過橋費就達到36萬到45萬左右,行駛十年的過路費,都可以買一艘新飛艇了。”
江淼當然知道,如果飛艇制造和維護成本可以壓縮下來,那飛艇的性價比確實比大貨車高很多。
畢竟飛艇飛行的能耗非常低,速度也不慢,通常可以達到100公里到120公里每小時,在空中還可以走直線距離。
高盧企業制造的飛鯨lca60t飛艇,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飛行,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飛行4500公里,平均每小時耗電150度到300度。
也就是說,如果海陸豐公司的飛艇參照飛鯨lca60t飛艇進行設計制造,耗電量也是差不多的。
以126噸貨物的極限載重進行計算,平均每小時每噸貨物耗電1.78度,以每度電1塊錢技術,就是每小時每個噸貨物1.78元電費。
加上每小時0.3元的折舊費、其他費用0.3元,合計是每小時2.38元。
飛艇每小時可以飛60公里到120公里,平均每噸貨物的每公里運輸成本在0.04元或者0.08元左右。
航程1000公里,每噸貨物的運輸費用為40元到80元。
這個成本可以碾壓公路運輸,甚至可以和河運海運相提并論。
要不是飛艇載重量存在極限,內河運輸都不一定打過飛艇,畢竟飛艇速度可比內河運輸快5到10倍。
從某種程度來講,飛艇這東西的制造成本、氣體成本一旦被壓縮下來,其性價比是非常高的。
別看公路運輸在高速上,如果路況良好,也可以達到每小時上百公里,問題是公路運輸的上百公里,期間需要經過彎彎繞繞的公路,飛艇卻可以最大限度的直線飛行,這節約了不少的航程。
速度比公路運輸略快,續航里程動輒可以達到幾千公里,在低空空域基本不存在堵車之類的情況,有效載荷可以達到上百噸以上,每噸貨物的每公里運輸費用為0.04元到0.08元之間。
這個性能在各類交通運輸之中,絕對可以占據一個不小的生態位。
至于惡劣天氣無法飛行的情況,這又不是飛艇特有的缺點,飛機、船舶、車輛同樣會受惡劣天氣的干擾。
而飛艇停靠過程中,不能受到大風天氣影響的問題,這其實可以通過工程手段解決。
比如建設配套的飛艇站,可以通過纜繩將飛艇快速固定下來,同時完成飛艇的貨物交接工作。
或者建設超大型的飛艇,將飛艇整體重量提升到幾千噸,利用自重增加穩定性。
經過眾人的討論,江淼同意了物流事業部開發運輸飛艇的提議,他讓顧懷英籌備一個飛艇制造子公司,專門負責研發和制造運輸飛艇。
而人才方面,國內其實有不少相關的人才,大不了出錢挖一批技術人員,特別是飛艇結構的設計人員,才是海陸豐公司比較需要的人才。
畢竟海陸豐公司已經解決了絕大部分的材料問題,而類似于電機、電子設備、儀器設備、飛行控制設備之類,國內有不少技術成熟的供應商,這完全不需要海陸豐公司操心。
作為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工業國,各種零部件供應商應有盡有,海陸豐公司的飛艇子公司只需要設計好飛艇,制造基本不會有大問題。
(本章完)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三十九章 運輸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