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四百一十章 春臨寒冬
天子楊廣把大部分人馬留在湟水縣休息,他只率領一萬大軍和十幾名重臣,在蕭夏和長孫晟的陪同下前去巡視西海和河源。
在第一次和吐谷渾的戰爭中,楊廣作為隋軍主帥來到西海東岸,便建立了西海東城,在蕭夏的建議下,楊廣正式將西海改名為青海,將西海東城改名為威定縣,將伏俟城改名為宣德縣,并將宣德縣作為西海郡郡治,同時下旨從大隋各地遷罪戶八千戶填西海郡。
所謂罪戶就是一人犯法,全家流放,流放并不是蹲監獄,就是把全家遷徙到邊疆去生活,當然也一樣給土地,只是沒有稅收優惠了,比充軍好一點。
天子楊廣隨即又去了河源郡,河源郡準備設立赤水縣和九曲縣兩座縣城,楊廣決定從八千罪戶中轉一千罪戶給九曲縣。
楊廣巡視河源郡主要是想親自了解轉籍為漢這種做法,轉籍為漢當然不是改改戶籍那么簡單,它包括一系列的政策,改漢名、穿漢服,說漢語,過漢節,孩童讀書,改變習俗甚至宗教。
楊廣在蕭夏陪同下參觀了正在建造的一座佛寺,寺院住持上前合掌道:“阿彌陀佛,貧僧慧空,參見吾皇陛下,參見晉王殿下!”
楊廣點點頭笑道:“你們是從哪里過來?”
“我們是金城縣莊嚴寺的僧人,貧僧是達摩院主持,受河源郡官府相邀,特來赤水縣建立分寺,宣揚佛法,貧僧一共帶了三十名弟子。”
“度化效果怎么樣?”楊廣饒有興致問道。
“效果非常好,短短三個月,度化羌人信眾已過萬人。”
楊廣驚訝地問蕭夏道:“為何效果這么好?”
蕭夏微微笑道:“父皇有所不知,魏晉以來,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區普遍信奉佛教,羌人也不例外,鮮卑建立吐谷渾后,開始推行薩滿教,但佛教基礎還在,所以很容易恢復。”
楊廣捋須笑道:“原來如此,是恢復!”
蕭夏望著慧空住持滿臉的期待,便笑道:“僧人不易,深入牧區宣揚佛法,去年秋天還有兩名僧人布教途中不幸喪身狼口,看在他們為國鞏固邊疆的份上,父皇賜他們寺名吧!”
楊廣欣然提寫了寺名,‘敕賜莊嚴寺’,并賜鍍金銅佛一尊,銅羅漢十八尊。
慧空喜出望外,連連合掌感謝。
楊廣在隴右呆了十天左右,返回湟水縣的第二天,便啟程前往河西張掖。
隊伍進了大斗拔谷,天空一下子變得陰沉下來。
此時正好是春夏之交,冷熱不均,天氣不穩定,蕭夏著實很擔心,他親自跟隨姑母楊麗華同行。
楊麗華和三名貼身宮女坐在一輛馬車內,其中還有一名跟隨了她三十多年的老宮女于氏,也是她最好的朋友。
大斗拔谷當然能走馬車,之前出征的后勤大車都可以走大斗拔谷,加上河西軍和隴右軍用了一年的時間修繕道路,把一些大的坑洼都填平了,一些凸出的地面的尖銳石塊也鑿平了。
山道比以前好走了幾倍,但比起平原地區的坦途大道還是艱險難行,尤其有十幾里的谷道十分狹窄,只能容一輛大車通行,天子的龍輦就沒法通過,天子和皇后也只能和大臣們一樣,坐馬車緩緩而行。
再加上大斗拔谷普遍海拔在三千五百米,大部分人和馬都出現了高原反應,呼吸不暢,各種身體不適,行走十分緩慢,所以大斗拔谷雖然只有六十里長,但足足要走兩天,就是這個緣故。
軍隊開始分發藥物,緩解士兵們的高原反應。
楊麗華也是乘坐馬車,馬車的車軸車輪以及框架都是用精鐵打造,非常結實,走在坎坷不平峽谷內也不會散架。
不過顛簸還是很厲害,楊麗華也幾個侍女只能默默忍耐。
這時,一陣馬蹄聲疾奔而來,在楊麗華的馬車前停下,有人敲了敲窗,外面傳來蕭夏的笑聲,“姑母,是我!”
楊麗華打開窗子,外面是蕭夏燦爛的笑容。
楊麗華苦笑一聲道:“姑姑身體不適,沒有力氣說話!”
“我知道,我來給姑母送藥!”
蕭夏遞給楊麗華一只葫蘆,“里面的藥每天吃兩丸,就會舒服多了!”
“我也吃藥了,但沒有效果!”
“姑姑吃的藥是普通士兵在高原吃的藥,對身體強壯的士兵有效果,對女人就療效弱了,姑姑試試我給你的這個,里面有紅景天、黃芩、人參、冬蟲夏草、雪蓮等等十三味藥,吃兩顆就知道了。”
“好吧!我來試試!”
蕭夏一擺手,士兵們又將十幾床羊絨被、皮襖大衣和脫渾帽一起塞進馬車。
“夏兒,你這是做什么?”
“晚上很冷,保暖用的!”
蕭夏笑聲從遠處傳來,他帶著士兵已經奔遠了。
寬敞的車廂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不過都是一些細軟舒適的玩意,躺在上面,顛簸減輕了,還暖和,大家都沒有意見。
楊麗華吃了藥,很快,身體的不適感漸漸消失了,胸口上壓的巨石仿佛被移開了,昏昏沉沉的頭腦也變得清晰起來,呼吸也似乎暢通了很多。
楊麗華精神一振,笑道:“這藥還真管用,大家都吃兩顆吧!”
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大斗拔谷是最容易出現極端天氣。
果然,黃昏時分,氣溫開始驟降,
祁連山出現風卷雪,大斗拔谷也不例外,氣溫從零上十幾度驟降到零下二十度,強寒風裹挾著雪團鋪天蓋地掃來,歷史上的一幕果然又出現了。
蕭夏騎馬大喊:“快!快把倉庫里的物資拿出來,快!”
一件件冬衣和軍毯迅速遞到每一個士兵手中,隊伍停止前行,一頂頂羊皮帳支起來了,帳內點燃了一堆堆塘火,大臣們也穿上厚厚冬衣,裹著軍毯圍攏在塘火邊。
士兵們還忙碌地烤羊肉、煮奶茶,十幾名宰相高官圍著一堆塘火,韋沖拿著一塊三珍餅仔細看了看問道:“這是什么?”
一名給他們烤肉的士兵笑道:“這是河西百姓過冬的寶貝,家家戶戶都靠它取暖。”
楊素十年前出征突厥時用過這玩兒,笑道:“這就是牛糞餅吧!”
韋沖聽說是牛糞餅,連忙嫌棄地扔掉,楊素哈哈大笑,“這確實是取暖好寶貝,你不識貨,是你的遺憾!”
他取過一塊烤好的羊肉,滿嘴流油大嚼起來,韋沖始終嫌棄,沒有吃羊肉,只啃了一塊干餅,喝了一碗熱騰騰的奶茶。
天子楊廣一家坐一頂大帳內,他們沒有燒三珍餅,而是燒木炭,除了天子楊廣外,還有皇后蕭后,兩名皇妃,長公主楊麗華、女兒楊飛燕,以及太子妃和兩個孫子。
每個人都穿著厚厚的皮襖,帶著寬厚的脫渾帽,這是胡人的皮帽,特別暖和,每個人身下墊著兩張羊皮和軍毯。
蕭夏親自給他們烤肉和燒煮奶茶,蕭夏把煮好的奶茶先分給兩個年幼的孫子,燕王楊倓和越王楊侗,另外還有一個代王楊侑因為年紀太小,才半歲,便沒有一起來。
又把奶茶分給了天子楊廣、蕭皇后和長公主,楊廣笑著擺擺手,“先給她們吧!朕不急。”
蕭夏取了一個葫蘆,給自己倒了一杯,一口喝掉,便把葫蘆遞給父皇,笑道:“這是河西最好的奶酒,父皇試試看。”
楊廣猶豫一下,他從不喝外面的東西,怕有人下毒,但這是兒子遞給自己的酒,而且兒子還先喝了一大杯,楊廣便不再懷疑,接過葫蘆重重喝了一口,贊道:“好烈的酒,痛快!”
楊麗華抱著杯子小口喝著熱騰騰的奶茶,身體十分舒服,她欣慰看著侄子,考慮得很細致,自己先喝了一口酒。
蕭夏又把第二壺煮好的奶茶分給皇妃和太子妃,又給父皇和自己也倒滿了一杯。
蕭夏招呼一聲,侍衛們又開始添柴烤肉。
楊廣默默地看著兒子忙碌,他第一次從蕭夏身上感覺到了一種支撐,能夠妥善地照顧好家族的每一個人,這不就是家族的柱梁嗎?
在長子身上能看到這種支撐,但在次子身上看不到,現在又在三子身上看到了,這一刻楊廣的眼角有些濕潤了。
夜漸漸深了,眾人都回馬車睡覺,馬車也拉進了大帳,從馬匹身上卸下,就仿佛大帳內一間間屋子。
楊麗華躺在厚厚的羊毛毯上,身上蓋著柔軟厚實的羊絨被,蕭夏還細心地給她準備了兩個湯婆子,使她在溫暖中沉沉睡去。
(本章完)
隋朝的棋局 第四百一十章 春臨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