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 312【圣天子】
皇城北邊,和寧門外。
寬闊的護城河繞行皇宮,拱橋北邊是一片寬闊廣場,東西兩邊有御街連接廣場,廣場以北則是貫穿整座永嘉城的南北方向主街。
紅翎信使從永嘉北門入城,沿著這條主街一路向南,將淮州軍克復河洛的捷報傳遍全城。
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著信使的腳步,來到皇宮北邊的廣場附近,漸漸將廣場東、西、北三個方向的街道堵塞,然后不斷涌進廣場,距離皇宮已經非常近。
禁軍校尉黃庭唬得滿臉是汗,這要是宮外的百姓鬧出什么亂子,禁軍主將沈玉來不得扒了他的皮。
他連忙帶領部屬穿過拱橋來到廣場,阻止激動的人群繼續接近皇宮,同時讓人快速稟報請求援護。
同一時刻,宮內御道之上,沈玉來焦急地勸道:“陛下三思,外面百姓實在太多,而且臣等今日并無準備,冒然接見或有不妥。”
“朕接見子民需要什么準備?”
李端面色泛紅,宛如宿醉一般,語調卻輕快似春風。
不待沈玉來繼續張口,李端大手一揮:“不光朕要見,朝堂百官也要見,你馬上去值房將宰相和樞密們請來,還有御史大夫、六部尚書侍郎、各部衙主官,通通都叫到城樓上來,今日朕要和他們一起,看一看京城里的百姓如何回應邊軍取得的赫赫戰績!”
沈玉來登時一個頭兩個大,那幾位重臣倒還好辦,他們的官署值房本就在皇宮之內,其他人卻在皇宮外面,眼下宮外人山人海,哪里還有空隙讓他帶人進來?
“還不去辦?莫非朕的話不管用了?”
李端雖是笑著說,卻稍稍加重語氣。
沈玉來不敢再強撐,躬身領旨然后立刻轉道而行。
李端在一大群廷衛和宮人的簇擁中,朝著北邊的和寧門走去。
他的步伐堅定有力,胸腔中跳動的心臟仿佛蘊含著蓬勃熾烈的生機。
此刻的宮外廣場上,校尉黃庭扯著嗓子呼喊,讓百姓們不要繼續往前,他身邊的禁軍將士亦是滿頭大汗。
眼前的百姓不是敵人,他們手無寸鐵并無惡意,雖說那一張張面孔上泛著激動熱切的神色,卻沒有過分地逼迫禁軍將士,因此軍卒們只能高聲勸阻。
不知過了多久,黃庭等人快要堅持不住之時,他們忽地感覺到身前安靜下來,那股洶涌的壓力隨之消逝。
緊接著廣場上的百姓當中有人起頭喊道:“參見陛下!”
霎那間,一股聲浪由近至遠傳揚開來,從廣場到三個方向的街道,無數百姓用力喊道:“參見陛下!”
黃庭連忙扭頭望去,只見宮門城樓上出現天子傘蓋,其下那位身穿明黃色龍袍的男子正是當今大齊天子李端。
其實在齊朝京城,天子與民同樂的場面并不罕見。
就在不久前的元月燈會上,李端便出現在城樓上,和京城百姓共賞各色新奇花燈,這是大齊祖制,歷代君王都需要參與。
一百五十多年來,大齊元月燈會只在十五年前中斷過一次。
不過每年燈會都由官府提前安排組織,天子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登上城樓,能夠出現在廣場左近的百姓雖然不至于精挑細選,但也可以保證都是清白無誤的良家子,不會像今天這般完全是突發狀況。
一些朝堂重臣暗含擔憂,他們暗自覺得天子此舉有些不妥,萬一引起大規模的騷亂將如何是好?
他們倒是能理解天子這樣做的原因,畢竟邊軍這次的捷報委實令人震驚。
克復河洛!還于舊都將不再是一紙空談!
這個捷報來得太快太急太突然,以至于很多人根本無法靜心思考后續的事情,他們只擔心眼下無法收場。
只是當他們跟隨李端登上城樓,親眼看著宮外烏泱泱的百姓忽地安靜下來,然后萬眾一心異口同聲地高呼陛下,這些宦海沉浮數十年經歷過無數風雨的重臣無不為之感到震撼。
這股聲浪以皇宮為起點,朝四面八方席卷而去,似乎整座永嘉城都能聽見。
大臣們尚且如此驚訝,更何況身處聲浪中心的李端。
他往前兩步,大太監呂師周連忙上前攙扶,卻被他一把甩開。
李端來到墻邊,雙手按在墻上,目光掃過宮外成千上萬翹首以待的百姓們,緩緩吸了口氣,對他們說道:“朕繼位十四載,一日不敢忘卻元嘉之恥!所幸朝中股肱扶保江山,所幸大齊子民顧念社稷,所幸……軍中男兒甘愿馬革裹尸,舍命為國!朕每思及此,既愧疚又欣慰,愧疚于拋棄江北百姓十五年,欣慰于大齊蕓蕓眾生不曾忘記當年之恥辱!”
他不會武功,沒辦法讓聲音傳進每個人的耳中,縱然宮外此時非常安靜,能聽清他話語的也只有廣場南側一部分人。
即便如此,李端仍舊用力說著,漸至面紅耳赤,旁邊的呂師周和沈玉來等人心中擔憂,卻又不敢上前勸諫。
只聽李端繼續說道:“今日欣聞北疆捷報,我朝大軍克復河洛一雪前恥,朕不勝欣喜!朕向爾等保證,朝廷一定會盡全力支持邊軍將士,絕對不會虧待他們。朕希望有朝一日,不論朕屆時是否還活著,大齊兵鋒終將直搗景國大都!”
他豎起右臂,攥緊成拳,用力一揮。
廣場南側,站在最前沿的是國子監的太學生們,他們也是今日這場浩大聚會的引領者,正是他們在聽聞信使的捷報后,一路穿街過巷大呼小叫,引得無數百姓跟隨來此。
此刻聽到天子鏗鏘有力的話語,這些太學生們無不興奮得臉色漲紅,當先高聲稱頌。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廣場上的百姓隨即跟著一起呼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外圍御街上的百姓聽不清天子的話語,但是隱約能夠看見天子的動作,于是猶如沸騰的海水一般,聲浪再度炸開,直上云霄。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城樓之上,朝堂重臣們跟隨下方的聲浪一起稱頌天子,但是他們心中所想不盡相同。
樞密使郭從義和上將軍王晏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彼此心中的顧慮。
如今蕭望之和厲天潤已經在爵位上壓過他們一頭,手中的軍權更是一次次增加,尤其是蕭望之此番收復東陽路,更指揮銳士營等部克復河洛。
這份功勞若是認真算起來,蕭望之在軍中的地位恐怕會拔高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層次,將來他們不得仰人鼻息?
吏部尚書寧元福和兵部尚書丁會等人目光深沉,他們一方面因為邊軍取得的戰果震驚,另一方面難免會生出幾分擔憂。
朝廷中樞偏安江南,邊軍卻在江北狂飆突進,眼下更是收復了河洛,后續若是處理不好,對于朝廷而言很難說是喜事還是禍事。
右相薛南亭面上露出由衷喜悅的笑容,不過他掃了一眼身邊的同僚們,心中不由得冷哼一聲。
在朝堂上摸爬滾打數十年,他對這些人的心思不說了如指掌,至少也能揣摩個七八成。
他們肯定會被邊軍輝煌的戰果鎮住,但是這種情緒不會持續太久。
歌功頌德之后,想必就是一連串的反復撕扯。
薛南亭暗暗調勻呼吸,做好了唇槍舌戰的準備,稍后那場朝會肯定不輕松。
不過這些人終究無法一言定鼎,薛南亭一念及此,下意識地看向不遠處那位老人。
出乎他的意料,李道彥并未表現出絲毫不合時宜的情緒,他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似乎是發自肺腑地為邊軍的戰績感到驕傲,同時也為天子得到百姓的擁護而自豪。
待宮外的歡呼停下,李端又說了一番勉勵的話語,便朝百姓們揮揮手,然后轉身走下城樓。
墻下拐角處,織經司提舉秦正恭敬肅立。
李端從他身前走過,君臣二人目光交錯,一切盡在不言中。
文華殿東暖閣內,氣氛依舊熱烈。
邊軍前些日子便送來收復東陽路全境的捷報,那一次群臣山呼萬歲,更有飽學之士引經據典,花樣百出地稱贊天子。
今時今日,又一封捷報傳來,雖然和面積廣闊的東陽路相比,河洛只是一座城池,但是這座城在許多重臣心里的地位截然不同。
那是大齊王朝一百四十余年的都城。
那里有李氏皇族歷代先帝的陵寢。
那里有無數南渡世族門閥的家廟宗祠。
那里有傳承一百多年的歷史印記。
年近六旬、須發皆白的禮部尚書謝珍當先出班,詳述河洛城之于大齊的意義,縱論百余年歷史中的吉光片羽,說到動情處不禁老淚縱橫,躬身道:“老臣今日得知河洛重歸大齊,便是立時死了也能瞑目!”
李端亦感慨道:“謝尚書切莫激動,需得珍惜自身,朕離不開你的輔弼。”
謝珍顫聲道:“老臣為天子賀!為大齊賀!”
李端頷首道:“老大人有心了。”
謝珍卻沒退回去,繼續道:“陛下,老臣主持禮部,委實不宜妄論軍務,還請陛下恕臣逾矩之罪!”
李端心中一動,緩緩道:“老大人何出此言,有話直說便是,朕決不介懷。”
謝珍抬起頭環顧四周,仿佛是下定某種決心一般,高聲道:“老臣斗膽,懇請陛下重重嘉賞邊軍將士,尤其是淮州都督蕭望之,銳士營都尉陸沉!”
此言一出,原本熱熱鬧鬧的東暖閣仿佛突然間安靜下來。
李端面色不變,依舊是溫和而又欣慰的笑容,似乎這種反應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謝珍對周遭的安靜恍若未覺,繼續說道:“邊軍戰功卓著,不賞難以服眾,懇請陛下不吝賞賜!”
李端看著這位老臣,他心里忽然覺得很有趣。
今日3更,還欠17。
(本章完)
九錫 312【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