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零四十九章 賞賜

更新時間:2025-02-10  作者:Loeva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零四十九章 賞賜
馬氏安撫著方氏,等到她不再哭泣,就把人拉進正院上房中,坐下細談進宮晉見太后的經過,順道將同行的海寶柱也一并叫上了,還打發了人往長房的小院去喊海寶珠與邱姨娘。

海棠沒有跟上,反倒是走到車邊,往車廂里望了幾眼。

十二匹素緞,十二匹素絹,都是適合方氏這個年紀的寡居婦人穿的衣料,另外還有四匹大紅妝花錦緞,極有可能是為方氏即將出嫁的愛女海寶珠準備的。至于那七八只箱子,里頭有一整套的金鑲碧玉行頭首飾,一套內造青花爐瓶三事,一對寓意喜慶的紅玉雙喜鴛鴦佩,一副赤金鑲百寶纓絡,一套銀鑲紅珊瑚的酒器——后面這幾件很明顯都帶著喜慶色彩,估計同樣是要給海寶珠做陪嫁,在婚禮上佩帶的。最后兩只小匣子都上了鎖扣,海棠只將其中大一些的那只匣子打開了,發現里頭是一個卷軸,用寶藍色錦緞裝裱著,還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這是什么人的書法作品嗎?莫非是許太后給方氏賜了墨寶?這雙比她賜下的金銀首飾、綾羅綢緞意義更加重大了。

海棠只將這一只匣子合上,拿在手里,轉頭問哥哥海礁:“今兒進宮順利吧?是不是金大哥跟太后說了表姑的事?”

海礁點頭:“除了小金,再沒有別人了。今日還算順利,雖說人人都認為另一位夫人才是太后真正要施恩示好的人,可我覺得表姑也十分受重視,半點不比另一位夫人差。只要得了實惠,旁的都不算什么。有人更引人注目,即使有什么非議也會沖著她去,表姑正好得個清凈,可以安心為女兒備嫁了。”

他今日一路跟著方氏與海寶柱母子進宮,甚至一路將人護送到壽康宮許太后殿前,還被許太后召進殿中問了話,親身經歷了今日的這一場召見。他從頭到尾看得仔細,雖說許太后對那位禁軍小將的繼母說話的時間更長,問的話也更細致,還直接下旨賜了對方誥命,可方氏也是差不多的待遇,甚至還得了一樣更重要的賞賜——太皇太后周氏親筆所寫的“仁孝慈義”墨寶。

許太后贊揚方氏,在強權迫害下犧牲自己的名節去保護合族家業與性命,是“仁”;傾盡全力護住公婆留下的家底、保全夫家血脈,是“孝”;平安送走亡夫留下的唯一子嗣,還一直資助對方母子,又在江家的百般欺壓下護住女兒,確保亡夫的一雙兒女都保住性命,平安長大,是“慈”;她做了那么多事,最終回歸前夫家,卻不曾貪戀財權,而是將家業原封不動地交到了庶子手中,自己帶著女兒飄然遠走,這便是“義”了。許太后認為,方氏為前夫家做了那么多事,乃是尋常女子做不到的,值得世人敬佩。無知族人只以名節誣其仁孝義舉,實在是鼠目寸光,更有忘恩負義之嫌。

許太后親口訓誡海寶柱,要終身謹記嫡母恩義,子子孫孫不可忘卻,無論無知族人如何詆毀,他都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事,要終身奉養嫡母,保她晚年無虞,也要友愛長姐,互相扶持。

海寶柱謹領懿旨,還心甘情愿地給許太后磕頭謝恩,只覺得自己再也不用擔心,會因為想要孝順嫡母而被族老責備了。

這可是太后的旨意,誰敢違令?!

海礁笑著對海棠道:“出宮路上,寶柱一直在嘰嘰喳喳,說要奉表姑回老家祭祖,叫全族的人都來瞻仰太皇太后的墨寶與太后的賞賜,省得他們再胡說八道。還說要讓寶珠也一并回去,族里規矩,每個女兒出嫁,公中都要出一份嫁妝的。前些年族里那般艱難,表姑也不曾叫出嫁的女孩兒們受委屈,更何況如今族中的產業已經歸還了八成,情況比早些年好得多了,寶珠這一份也不能缺了去。他還要將長房祖傳的金珠玉飾從族中長輩手里要回來,交給表姑掌管,當中有好些東西,都能給寶珠添妝呢!”

海寶柱大概是過于興奮了,以至于車廂里的人都覺得他過于呱噪。最后是方氏開口,駁回了他的提議。

回鄉沒問題,祭祖也是可以的,長住就免了,掌管長房祖產更是不必再提。方氏不打算拒絕海寶柱為長姐添妝,但不想再回到海家族中生活,更不想再沾手長房財物。她在京城過了半年的清凈日子,對目前的生活十分滿意,不想再做改變。之所以答應回鄉祭祖,再見海氏族人,只是想要為自己正名,也免得死去的父母與公婆、亡夫名聲受損罷了。

海寶柱有些沮喪,不過很快又重新振作起來了。嫡母愛住哪兒就住哪兒,想跟誰同住,就跟誰同住,不需要聽他的意思。只要嫡母長姐覺得高興,他怎樣都行。反正族人們不能再說嫡母的壞話了,也不能再攔著他孝順嫡母了,有嫡母在,他也無須再受制于族中長輩,如此皆大歡喜,旁的便都是不重要的旁支末節,不值一提。

海礁說起當時的情形,臉上便不由得露出笑意來:“我今日才知道,原來寶柱還有這么活潑的時候。我還以為他小小年紀就成了個學究,終日端著個穩重作派呢。不過這也是好事,表姑的麻煩總算解決了。至于族老們是否真心誠服,背地里也不再說三道四,我們就管不著了。只要他們別當面給表姑添堵,誰管他們心里怎么想呢?”

海棠聽了,也點頭道:“是這個理兒。而且表姑得的墨寶是太皇太后親筆,這份量又更不一樣了……”太皇太后周氏的賢名是無可置疑的,不象許太后還有二嫁這個雷在。方氏手握太皇太后的親筆,便是先帝在世,也無人能質疑她的品行為人了。

而許太后會為方氏求得太皇太后的墨寶,而不是自己親筆寫上一份,是不是也有這一層用意在呢?

海棠低頭看了看手中裝著墨寶的匣子,看向兄長,壓低了聲音:“我怎么覺得……其實太后娘娘對那位誥命夫人的禮遇才是幌子,真正要嘉獎的是表姑才對?”否則又怎會特地準備這么一份墨寶呢?相比之下,那位誥命夫人的誥命冊封,就顯得有些尋常了。

海礁對此也深有同感:“那位夫人沒有墨寶,其余賞賜與表姑相同,而且得的行頭是金鑲白玉的,玉佩也是白玉竹節佩。說實話,朝臣們知道了,肯定要私下議論的,會質疑她是否配得上白玉的高潔?反正,朝野間若有非議,肯定都沖著那位夫人去了。表姑正好能脫身出來,耳根清凈。不過這些事與我們家無干,我們只管看戲就是了。”

他頓了一頓:“表姑借著回鄉祭祖,避一避風頭也是好的。反正等到寶珠出嫁,已經是三月后了,風聲早就過去,不會再有人提起此事了。只是寶柱奉表姑回鄉,略嫌勢單力薄些。我想派人追上兩位先行回鄉的長輩,請他們略等一等,與表姑與寶柱同行,也好護他們一護。”

兩位老童生見識比鄉人廣博,自然懂得太后賞賜的份量,知道在族人面前該怎么說。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零四十九章 賞賜

上一章  |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