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四百零三章 即天子之位(上)

更新時間:2025-03-30  作者:世間一點咸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四百零三章 即天子之位(上)
季秋九月初一,晨曦東起,烈烈朝輝撥開云霧,令天色驟明。

長安東郊的平原易野,一陣陣大風襲來,猶如萬馬奔騰,又如銜枚疾走。

祭壇之下,先登營、聲射營、銳沖營、甲營、柴營,共計兩萬余戰兵,兩萬三千六百余名輔卒,或是持械戒備在道路旁,或是肅然站立,挺起腰背,威風凜凜。

這些為漢家征戰多年的軍士,除了劉備想要讓他們見證大漢的新生外,也要依靠戰兵與輔卒維持著東郊的秩序。

隨著時間的推移,別說司隸的士族、豪族子弟成百上千地趕來長安城,就連鄰近的益州、并州、荊州,還有遠一點的豫州、兗州、冀州,甚至青州、徐州、揚州都有連綿不斷的士人成群結隊趕來,只為參與天子即位的盛況。

不僅是士人如此,黔首百姓也趕來湊熱鬧,尤其是大河一帶,每日數百艘來往不絕船舶,都載滿了趕往長安的百姓。

據官吏統計,近半月來在潼關等四座渡口,橫渡入關中的人數多達八、九萬。

不少是全家選出一人,攜帶炒熟的干糧,方便去時在路上吃,然后再帶些錢財以備不虞之需,若有變故,還可以在其他州郡,購買些雜食谷米充作口糧,半饑半飽省著一路吃回來。

劉備得知從各地前來長安的百姓,便屬青州黔首百姓不可勝紀,而青州百姓當中,就數平原、濟南、樂安三郡國來的最多。

于是下令凡入關者暫免過所,所有河道官船乘船費用減半,又命傳舍、郵、亭,若需求購秸稈者,可按市價購得。

同時勒令途中行商,販賣各種物品,不得高于原先價格,違令者重責。

截至數日前,長安附近陡然增加了近十二萬人,好在大家都知道關中此刻是什么模樣,遭涼州賊肆虐多年,民不聊生,前些年又遇大旱。

當地關中百姓根本就沒余糧賣出,只有自己攜帶足以應付解餓的糧食,不然來到長安就得挨餓了。

為了能在這種情況下維持秩序,劃分空地安置百姓,嚴查各種奸、盜、殺之事,可把任京兆尹的趙云忙碌得不行。

此時,東郊的天色剛亮,便已萬頭攢動,人山人海,無論是官吏還是士人、百姓,皆伸長脖子,揚著頭遠望最前面巨大的三層,又有青、赤、白、黑、黃五色的夯土天壇。

壇上擺滿了案臺,最頂上放置了柴木,用來燔柴告天,焚燒犧牲、玉帛,以達精誠于天。

太常的官吏們正在小心翼翼檢查擺放在祭臺附近的鐘、鼎祭祀之器,翻檢酒食器具,再確認各種方位置放無誤。

緊接著太常官吏算著時辰,然后嘴里念念有詞,躬身磕頭長拜三次,恭敬地起身斟酌溫酒與肉食先供奉給從高廟請出來的太祖高皇帝靈牌。

壇下的眾多官吏目不轉睛地盯著太常們的動作,也緊跟行禮長拜高祖。

隨著太常官吏算好的吉時越來越接近,祭祀外圍的馳道上也震響了馬蹄聲。

最先出現是數千全身玄鎧,兜鍪插赤色飛羽的虎賁騎在前頭開路,豎持丈八長槊,彎弓掛于馬背,場面恢弘磅礴,氣勢撲面而來,雄壯的士卒高擎“漢”旗大旌迎大風飄揚。

接著便是天子的雉羽華蓋車駕,以金根車,駕六匹白馬承載,車壁繪日月星辰,寓意象天而行。

還有隨行的五車隊,按五行而設,滿有旗、鼓、禮器等器物與隨從。

虎賁騎軍在前開路,龐大的車隊一路從馳道行駛至天壇乃止。

“萬歲!”

“萬歲!!”

“漢家天子萬歲!劉氏天子萬歲!!”

劉備還沒走出羽葆車,激動難耐的黔首百姓不顧肅靜的禮儀,直接變得紅臉赤頸,情不自禁地舉臂高呼。

甚至有平原百姓興高采烈的喜極而泣,沒想到他們也有機會能和漢家天子有點頭之交,還有人先前受過恩惠,也曾與天子當年坐在地上嘮過嗑。

這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對于青州百姓來說,劉備是他們的鄉親天子,追隨玄德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聽見百姓激動的齊聲吶喊,原本身著十二章紋袞冕的劉備按照太常規定好禮儀,是要一直向前走到登壇為止。

但是聽見黔首百姓用最震耳欲聾的喊聲,激動又熱烈的向他傾訴歡欣,不禁緩緩停住了腳步。

“大王為何駐足?”引導的太常官吏們,不解問道。

這些步驟可是經過他們詳細推敲過的,完全是按照光武當年在雒陽完善的禮儀擺出來的。

無論是新君提前三日齋戒沐浴,還是派遣官吏告祭宗廟歷代先帝,告以即位之事的過程,絕對是傳承合法,沒有任何紕漏,怎么突然間就……

頭戴天子十二冕冠,身穿輿服的劉備沒去理會太常們所想,在登壇前轉身仔細地凝視了諸多士卒、百姓與官吏,將熟悉或陌生的一個個臉龐映入腦海。

然后揖禮躬身,伏拜天下萬民,再踏步走上臺階。

“這,這……這合乎周禮嗎?”

太常的官吏們頓時有些懵住了,沒想到天子即位還會對天下百姓揖禮,就算他們熟讀周禮多年,也沒找到這樣的出處可以借鑒。

大王為何完全不按周禮套路出牌,如此盛大之事,怎么能亂拜啊。

有太常官員想提醒,卻又不敢在這時候多嘴,只能看著新天子把周禮又加一個莫名步驟,讓后世官吏能以此為鑒來整改了。

就在此時,百姓與士卒震天動地的喊聲隨即應起,盡數跪倒在地。

“陛下!”

“愿為陛下效死!”

“見陛下誠摯,豈敢不肝腦涂地而報。”

別說有沒有見過,就是傳聞也是從來沒聽過天子會在登壇即位前,轉身伏拜天下萬民的事,不說黔首百姓與兵卒為之轟然,連來觀看盛典的士人與官吏,也包括在內被震得久久無言。

“此君在世,堯舜可比乎?!”

有耄耋之齡的老儒,忍不住顫聲說道。

這是把天下人無論男女老幼,身份卑賤如何,都當作人在看啊。

要知道越是身份尊貴的人,越不把地位低下的人當人對待,以牲口的方式已是不差了。

而新的漢家天子卻能折身禮拜,一拜下來,在場所有人誰敢不效死力乎?

這并非價值觀破滅的魏晉,而是士之遺風的大漢,心神的強烈震撼,對于眾人來說都是頭一遭,隨著時間更能傳播到天下。

重恩下來,誰敢不以士人之禮報之,別說人群中的甘寧在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就算勞碌許久的司馬懿亦是如此。

跟著叔父諸葛玄前來長安的諸葛亮,望見這一幕,不禁牢牢地記在心里。

“天子真明主也,赤忱之心,使見者難忘……”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四百零三章 即天子之位(上)

上一章  |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