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十二章 沮授漢王你不能輸給光武
夕陽西下,幾乎把半邊天染上了一層淡淡霞光,暮景殘光照在信都城墻之上,盡顯頹然。
城墻的斑斑點點仿佛見證了當年光武之興,與后漢的衰敗。
袁尚軍令一下,守城兵卒丟盔卸甲之聲,不絕于耳。
沒過多久,就只剩劉氏旗幟在風中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只是此漢非彼漢。
又過一會兒,城門轟然打開,有數名袁軍騎士策馬而出,對漢軍大聲呼喊:“漢王毋攻,袁氏降矣!袁氏降矣!!”
片刻之后,袁紹之子袁尚脫去衣袍,走在最前面,低眉下首,用繩索將兩手反綁在后,而面朝向前,口含碧玉以示降意。
袁紹夫人劉氏則左牽羊,右把茅,躬身前行以告請罪。
后面跟著一連數十口袁氏的男女老幼,還包括了遠在巨鹿與中山兩地,袁譚、袁熙的親眷家室,諸多袁氏妻妾兒女皆悲慟的泣不可仰,淚流滿面。
許多婦人神色懨懨,面容憔悴,為自己與子嗣的將來擔心不已。
有些姿色頗佳,又無子嗣的美婢姬妾跟在最后面,偷偷以淚洗面,連哭都不敢哭出聲來。
她們更害怕自己日后的命運,不管是扣留在河北,供他人取樂,還是跟隨袁氏前往樂浪朝鮮那寒風刺骨之地,下場都會凄慘。
想到要與家人生死離別,皆在抹淚哭哭啼啼。
劉備站在土坡高處,望著袁氏眾人繩索捆綁,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出城,不覺得心里有些好笑。
成王敗寇莫過于此,他又未夷其三族,只不過將他們舉族遷去邊郡,怎么說那邊也屬于三千里河山。
若安心繁衍生息百年,再將樂浪郡擴充幾倍,也不失為異鄉中原,還能避免天下士族與豪族的傾軋,何樂而不為。
只是在這過程中,袁氏或許會死不少人,不過本是有罪而免死,此刻卻為漢家開拓邊境,已然是極有價值了。
至少比歷史上的袁氏要好的多了。
劉備在心中默默感慨道:“袁氏也就是遇到我了,換做曹孟德與司馬仲達父子,專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讓胡兒都引為嘲諷。”
接著擺手,讓許褚率軍士去把袁氏最前邊的幾人押到他跟前來,還有跟在袁氏后面的掾吏,也通通先捆綁過來再說。
許褚沒讓漢王等太久,在一片嘈雜聲中,把袁氏重要的人全部押了過來,像只泄了氣的野禽,垂頭喪氣,行走無力。
若非有軍士在前面拉著麻繩,這些人就差癱在地了。
還有審配、沮授、辛評、荀諶等屬吏,都被繩索將手反綁在后,更是耷拉著腦袋,拖著腳步走過來。
劉備瞭望見眾人面色慌張,不敢與他對望,只有一身著素色服喪衣袍的婦人抬頭張望,淚珠漣漣,我見猶憐,綽約多姿,神色甚媚。
這讓把家眷留在河內郡,在雒陽之時又繁忙進漢王諸事,許久未與妻妾同眠的劉備忍不住多望幾眼。
不由暗暗想道:“果然是想要俏一身孝啊!”
只是這婦人不知是袁紹何人,看此裝扮莫非是正妻劉氏不成?
想到曹孟德攻打河北,比他要晚許多年,即便攻下鄴城劉氏也垂老了許多。
假使恰好便為如今這年紀,不信曹孟德看見了能容忍得住。
畢竟劉氏這番打扮,連他劉玄德也禁不住多看幾眼,何況那曹阿瞞……
劉備雖在心里想著趣味之事,目光卻很快從劉氏的裝裹略過去,最后落在了荀諶的身上,抬起馬鞭笑指著說道:“友若,我率大軍兵臨城下,破城誅殺只在旦夕之間,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勸降袁氏,可謂畫蛇添足,徒勞無益耳!”
袁紹的遺孀夫人劉氏,原本還因劉備目光暫時停留在她的身上而感到竊喜,見其快速挪開了眼神,還以為漢王不想在眾人面前失態。
還在想著,萬一今夜漢王想要纏綿床褥,她究竟先矜持一番,再任由漢王縱橫馳騁,還是直接奮起相迎,行云流水,最后共赴巫山。
畢竟此刻人為刀俎,她為魚肉。
若是漢王顧及聲名,欲將她陰養于室外,也不是不能心屬從之,只要不讓她去苦寒之地受苦,做什么都愿意。
劉氏也在心底勸自己,只要她能留在中原,也不是沒機會讓自己的兒子回來。
只是這一番浮想聯翩還未結束,就聽見劉備談笑之間,帶有凜然的殺氣。
讓劉氏的遐想戛然而止,臉色瞬間慘白如紙,忍不住“啊!”地一下,發出短促發顫的尖叫。
在眾人未看過來之前,迅疾低下頭,小聲嗚咽著,嚇得大氣也不敢再出。
其余袁氏聽見漢王的話,也是額頭冒出細密的汗,渾身如篩糠,手腳發軟。
袁尚更加顫顫巍巍,下意識地想連連磕頭求饒,但縛綁他的繩索又牽在許褚手中。
許褚另一頭將繩索攥緊向上提,袁尚的膝蓋連跪都跪不下去,雙腿在半空中發抖。
袁尚慌亂無比,可嘴里銜著玉璧又不敢吐出,只能支支吾吾,口齒不清晰的向漢王解釋。
審配、沮授、辛評、荀諶等掾史吏,更是聞聲色變。
“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袁氏雖敗,卻猶有再戰之力,袁氏諸子并非志意衰惰,聲色是娛,犬馬是好,豈可視為螻蟻也。”
“袁氏之降,是感受天命發于大王,于是心中動悸,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項伯畔楚而歸漢,皆知其天命也,大王莫要泄憤誅殺一族,盡失天下之心,還望三思啊!”
荀諶被綁著手,想要作揖行禮也難,最后干脆跪在地上,叩首拜道。
此刻最害怕漢王突然翻臉欲誅滅袁氏,那當初拍著胸口勸降的他,必會遺臭萬年了。
審配、辛評、沮授也跪在地,連連叩首勸道:“漢王莫忘光武故事,有殺兄之仇的朱鮪都能原諒,并且指水為誓,河水在此,絕不食言,大王日后將為社稷之主,豈能食言乎?”
沮授也焦急說道:“大王用含仁懷義之心,以征討天下,又好俠重義,慈明無雙,大軍所過之處,從無掠奪之行,更勝于光武。”
“光武尚且能寬宥叛降之將,大王同繼高祖之業,豈能居于下乎?”
沮授將話快速說完,頓首伏拜。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十二章 沮授漢王你不能輸給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