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427章,當代第一
洗漱間里面,余淑恒從后面抱著李恒。
洗漱間外面,恰巧路過的周詩禾一臉驚訝和迷茫,
空氣突然變得死靜!
李恒口含牙刷情不自禁半轉身,同周詩禾四目相視。
余淑恒悄然松開雙手,隨后微笑著大大方方朝周詩禾說:「詩禾,早。」
「余老師早。」
周詩禾溫婉應一聲,稍后與他錯開視線,繼續朝前走,款款下樓而去。
現在雖然才6點40左右,但外面的天色已經亮了兩個多小時了。睡不著的周詩禾剛才沒聽到客廳有聲音傳來,以為兩人走了,所以才出來,卻沒想到會撞見他們暖味的場景。
更沒想到余老師會是主動的一方,主動從后面抱住他。
怎么會這樣?
盡管以前對兩人的關系有猜測,可現場親眼看到,還是對她沖擊不小,甚至有點顛覆她的三觀。
以至于同魏曉竹匯合去校外吃早餐時,她腦海中依舊滿是洗漱間女抱男的畫面。
「詩禾,你怎么了?心不在焉的?」
見她走神,把豆腐腦都差點弄衣服上了,魏曉竹關心問。
周詩禾兀自笑笑:「在想編曲的事,你要帶的東西收拾好了沒?」
「好了,都在這。」
魏曉竹指指背包,然后問:「李恒走了嗎?」
周詩禾說:「在家里洗漱。」
聽聞,魏曉竹想順路給李恒帶份早餐,不過被阻止了。
周詩禾說:「余老師給他帶了早餐。」
其實她也不知道余老師有沒有給他帶早餐,只是單純地不想現在這么早回去。
「哦,好。」魏曉竹不疑有他,
另一邊,26號小樓。
目送周詩禾離開,李恒老郁悶了。
這周姑娘哪哪都好啊,就是身子太過單薄了些,步子也邁得不大,走路聲音小,而他剛剛被余老師一抱分了神,竟然沒聽到客廳有腳步聲傳來。
透過鏡子望看里面的余老師,
他腦殼中突然蹦出一個念頭:余老師是不是故意的?
可觀她神色如常的面部表情,他一時又不敢確定。
這畢竟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余老師啊,平素像南極冰山一樣高冷,真會放下身段做這樣的事嗎?
余淑恒清雅問:「小男生,你在想什么?」
再次觀察她一番,沒發現任何端倪的李恒只得作罷,把口漱完,洗把子臉說:「老師,我們走吧。」
拿上行李,兩人離開了廬山村,在巷子口坐上奔馳,直直往機場而去。
路過校門口時,余淑恒問:「你餓不餓?」
透過車窗玻璃,李恒一眼就看到了周詩禾和魏曉竹,想了想搖頭:「現在還早,還不餓,去湘南吃米粉算了,饞好久了。」
余淑恒警他眼,又掃眼馬路對面的兩女,稍微踩一下油門,加速離開了復旦大學。
9點的飛機,兩人8點過就趕到了機場。
余淑恒沒下車,坐在駕駛座看著他下車離開。
機場此時人聲鼎沸,人來人往比他想象的熱鬧多了,朝前走了大約50來米,李恒頓住,沉思片刻,又轉身走了回來。
余淑恒搖下車窗,和煦問:「落了東西?」
李恒搖頭,站在車前看著她,過一會道:「謝謝老師送我過來。」
余淑恒盯著他眼睛,「要真想謝,你還不如邀請我去長沙吃碗正宗米粉。」
此時,李恒有點把握不準她的心思,但沒拒絕:「好,那跟我走吧。」
余淑恒看了會他,打開車門走了下來。
等到檢票登機的時候,他問:「老師,你有機票么?」
余淑恒從兜里掏出一張機票。
李恒啞然,嘀咕,「你這是早有預謀啊。」
余淑恒笑,做勢轉身欲走,「你要是害怕,我現在就回去。」
李恒伸手拉住她,不由膽戰心驚地嘆口氣:還好前些日子臨門一腳忍住了,沒上她的床,要不然哪都不用去了。
過安檢,登上飛機,他落座后就閉上了眼晴。
余老師問:「昨晚沒休息好。」
李恒回答:「不是,我在反思。」
余老師驚異:「反思什么?」
李恒悠悠地開口:「我在反思,自己是怎么惹上你的。」
出奇地,余老師沒就這問題追問下去,而是嘴角若有若無地勾了勾,掏出一本書,慢慢翻閱著。
聽到不時傳來翻頁聲,李恒問:「老師一個月會看幾本書?」
「不確定,會保證2到3本。」她說。
「難怪。」
「難怪什么?」
「書香氣質這么濃郁。」
余淑恒沉默片刻,突然來一句:「合你心意嗎?」
就在這時,飛機升空了,顛簸打斷了兩人的談話,李恒睜眼看著外邊,直到進入平流層,穩定下來后,他才開口:「昨晚沒休息好,我補個覺。」
「嗯。」
昨晚他幾點睡的,忙到很晚的余淑恒心里大致有個數,目光在他側臉上停留一會,待到他傳來勻稱的呼吸聲時,稍后緩緩閉上眼睛,同樣打算補個覺。
飛機從滬市到長沙只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打個噸的功夫就到了,這不,睡得正迷糊呢,李恒就被身側的余老師搖醒了。
「到了么?」
「對。」
待飛機降落停穩,李恒打起精神,跟隨人流往閘口行去。
出機場的時候,余淑恒冷不丁問他:「你說我到這邊安個家怎么樣?」
別、別啊!
大青衣在這邊買了房,你要是再買,你們又都喜歡坐飛機,難保一天不會碰到,那不得打起來嘛?
李恒咂摸嘴,回答道:「我一般不會在這里逗留,都是直接回老家。」
余淑恒聽懂了他的意思,意味深長笑笑,就此作罷。
說是吃粉,就真吃粉。
在市區挑選一家老字號粉面店,李恒吃牛肉粉,余老師吃得排骨粉。
吃到嘴里,她評價說:「還行,但沒邵陽的好吃。」
李恒是認可這話的,「老師既然來了這邊,那要去邵市看望王老師么?」
余淑恒問:「你希望我去?」
李恒搖頭:「腳長在你身上。
余淑恒說:「那就不去。」
見他看著自己,她小口吃一筷子粉:「前幾天還被她笑話了,有個男人趴我身上都跑了,太沒魅力,好沒面子。不去她那丟人。」
李恒臉一黑,嘴巴張了張,欲言又止。
吃完牛肉粉,余淑恒瞅眼手表,問他:「哪天回滬市?老師好幫你買票。」
「還要去一趟京城,目前還不清楚。」李恒如實講。
余淑恒看看他,又看看他,隨后右手一招,一輛車子停在了店門口,開車的正是曾云。她沒停留,鉆進車內,往機場疾馳而去。
李恒跟了出來,站在路邊目送她。
老板娘在背后喊:「訝子,還沒給錢!」
李恒沒多說,回到店里,喲喝:「再來一碗牛肉粉。」
老板娘打量一番他的穿著,見氣質不凡,想著應該不會吃霸王餐,遂又端了一碗牛肉粉上來。
似乎猜到了老板娘怎么想的,李恒利索地掏出三碗錢擺桌角,安心地吃了起來。
都說粉不如面,不飽肚。
他連著吃了兩碗也不覺著撐,他娘的主要是份量小,吃得意猶未盡。
從粉面店出來,他先是買瓶汽水解解渴,然后找一家雜貨鋪打電話。
第一個電話,他打到孫曼寧家,是孫母接的。
「阿姨,曼寧來長沙了沒?」客套過后,李恒如是問。
「來了,早上8點半的汽車,她說你們有匯合地點的,是不是?」孫母擔心問。
「是,我等會就去汽車站接她,接到人了,我要她給您回電話。」李恒抬起左手腕。
「矣,好嘞。」
估算下時間,要是順暢的話,這妞也還要40多分鐘才能到。
自己這里走路去汽車站也不遠,至多10來分鐘的樣子。
不急。
如此思索著,李恒開始打第二個電話,打給宋妤。
可能是知曉自己這兩天會過來,以往接不到電話的宋妤,這次第一時間出現在電話里「李恒?」
「呀!我還沒自報家門,你就猜到了?」沒來由地,李恒顯得特別高興。
接收到他的快樂因子,宋妤笑說:「憑感覺應該是你。」
爾后她問:「你到哪里了?」
李恒告訴她:「在長沙汽車西站附近,在等曼寧。」
「好,那你們到了岳陽給我打電話,我和小姑去接你們。」宋妤說。
「嗯。」
這次通話不長,主要是那邊很熱鬧,似乎有很多人,兩人默契地沒多說,約定好接頭地點就掛了電話。
連著打完兩個電話,他想了想,最后一個電話打給麥穗。
電話是麥冬接的,可惜,麥穗陪爺爺奶奶去了鄉下老家,一時也回不來,老家又沒通電話,只得作罷。
放下聽筒,李恒沒再耽擱,付完錢就往汽車站走去。
中間路過一報刊亭時,他愣了愣,一眼瞟過去,發現好多報紙頭版頭條都是關于作家「十二月」的報道。
比如人民x報頭版標題:《白鹿原》的諾貝爾文學獎級魅力!
中×青年報:《白鹿原》當代第一!
光明日報:《白鹿原》,傳世名著!
京城日報:《白鹿原》最不能錯過的大師之作!
南方日報:李敖三次拜讀《白鹿原》,直言媲美《百年孤獨》!
新民晚報:十二月新書《白鹿原》迎來大結局,不朽名作!
這些都是全國性大報紙的頭版新聞啊,瞧瞧他們起的新聞標題,他媽的一個比一個嚇人,李恒臉都不知不覺看紅了。
他粗略翻了40多份,發現全國報紙都在瘋狂報道,自己一夜之間霸屏了!
用后世的話說,自己在屠榜。
直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收獲》最新一期雜志已經在昨天就發行上市,合著自己最近一直在忙純音樂專輯錄制把這件大事給忘記嘍!
真他娘的!
太不應該了啊,這可是自己今生的立足之本,竟然也能忙忘掉。
李恒右手懊惱地拍拍額頭,四處尋找一番,卻沒發現《收獲》雜志的影子,不得已問報刊亭老板:「老板,《收獲》雜志最新一期這里沒有賣嗎?」
「份子,你來遲嘍!昨天就賣斷貨了,今早來得那批貨不到20分鐘就被搶光。」想起這兩天的生意,報刊亭老板臉上全是喜色。
李恒訝異:「20分鐘被搶光,這么受歡迎?」
老板點根煙,深吸兩口,自豪地用手指點了點四五份報紙:「你自己看,你看看,新聞都在報道《白鹿原》嘛,那是相當受歡迎了,告訴你份子,這十二月還是我們湖南人哩,大作家哩!老鄉哩!」
哎!別夸了!別當著我的面夸了啊!
被人這樣夸,李恒心里有些不好意思的同時,還有些小小得意,「我是給領導買《收獲》雜志的,老板你說其他地方還有賣沒?」
「賣?開么子國際玩笑噻?冒得了,冒得了!我這都冒有了,其他地方肯定也冒得了噻。」
報刊亭老板連連擺手,表示:「昨天、今天好多人都在問和你一樣的問題,都是別個地方沒買到,跑我這來問咯。」
答案在意料之中,李恒也就心血來潮問問。
接著他低頭右手一劃拉,道:「老板,這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報紙,都幫我來一份。」
他一口氣要了快30分報紙,把老板聽得直咧嘴,趕忙彎腰一一撿起來。
報刊亭老板笑口常開:「份子,你是個有眼光的,昨天也有人這樣買,說是支持老鄉作家哩。」
支持個毛線呀,你們這些報紙我一根紅絲都分不到,李恒暗暗吐槽,不過還沒等他回話,旁邊一中年男人已經開腔了。
中年男人豪氣沖天說:「老板你說得在理,咱們湖南好不容易出一個名震全國的大作家,是該好好支持支持,只要報道了咱老鄉的新聞報紙,都給我來一份。」
中年男人明顯是在學李恒的樣,大手揮揮就買了50多份報紙。
李恒都瞅傻了,心說老子買報紙是為了看有多少夸我?看外面的具體反響到底如何?
你買這么多報紙干屁用啊?
見李恒這幅表情,中年男人打哈哈說:「小兄弟,你很有意思。我買回去慢慢看的,
我是咱們老鄉的讀者,從《活著》到《文化苦旅》再到《白鹿原》,我跟了一路。」
李恒豎起大拇指,「我跟您一樣,也是咱老鄉的鐵桿支持者。」
「看出來了,哈哈。」中年男人指指他手上的30來份報紙說。
李恒樂呵呵笑了笑,掏錢準備結賬。
這時中年男人問:「小兄弟感覺有點面熟,是在哪里高就?」
「矣,你不說還好,你一說,我也覺得面熟。」報刊亭老板一個勁盯著李恒瞧。
面熟?
看來是上春晚帶來的后遺憾嘛,李恒笑說:「我在稅務局工作,今年剛進去的。」
「大學生分配?」中年人探頭。
李恒張嘴就來:「對。」
「了不得。」這回輪到中年人豎起大拇指了,然后拍拍他肩膀,卷起一捆報紙走了。
李恒莫名。
等人走遠,報刊亭老板問李恒:「訝子,你不認識他?」
李恒眨巴眼:「很出名?」
報刊亭老板說:「你們稅務局領導見了他都得點頭哈腰,他可是我們這城市的這一名!」
報刊亭老板食指朝天,指指,
李恒懂了,合著剛才和長市的大boss見了一面。
他隨后問句:「他怎么跑這邊來了?」
報刊亭老板說:「他婆娘娘家是這邊的。」
瞎聊一通,眼看時間所剩不多,李恒也是趕緊付完賬走人。
一路緊趕慢趕,終于來到了汽車站,他奶奶個熊的,就是天公有點不作美,又開始下雨了。
右法子,李恒買了一把傘,然后左看右看,最后在進站口旁邊的一飯店門口停了下來飯店老板招呼:「恰飯嗎?」
「等哈,在等人。」李恒回。
見有戲,老板頓時熱情了幾分:「你是等車進站?」
李恒說對。
「等哪里過來的車?」
「邵市。」
老板看下時間,「那應該快了,車子不出問題,一般11點50左右進站。」
李恒問:「你跟司機熟?」
「熟啊,怎么不熟,我在這開飯店三年多了,哪個地方的司機都熟,等哈,我幫你看哈車,邵市中午這班車是藍色的。」老板說。
李恒表示感謝:「謝謝。
說是11點50左右,還真就這個點,老板眼尖,指著一剛拐彎的班車:「就那輛,你等的人應該在上面。」
李恒順著望過去,果然在車頭玻璃處看到了「邵市長沙」的牌子。
李恒個子高,又帥氣,在人群中非常打眼。車上的孫曼寧也發現了他,登時喊司機停車。
「李恒,想我不?」這妞自來熟,一下車就滿是熱情勁李恒翻白眼:「不想,想你干什么?」
「啊喲喲!我這話可是代表麥穗問的呢。」孫曼寧撇撇嘴。
老板這時插話:「吃飯不?」
李恒聽笑了,點點頭,帶著這妞進店,挑貴的一口氣點了四個菜,很是沒讓老板失望「熱死了,熱死老娘了。」孫曼寧拍拍胸脯,接過他遞來的冰汽水,仰頭喝了一大半。
喝完汽水,她眼晴大瞪:「你怎么買這么多報紙?」
李恒反問:「你說呢。」
孫曼寧低頭瞅瞅,頓時笑罵:「哦喲!好臭美!」
李恒呵呵笑,翻到人民日報的報道,趁著等菜的功夫,看了起來。
說是新聞報道,其實也是一篇文學評論。
不過看到文學評論員的名字時,他證了下,《人民文學》總編趙明?
你堂堂一《人民文學》總編,怎么給自己寫起了文學評論?
眾所周知,因為他的出現,如今《收獲》雜志在銷量上已經連續9次力壓《人民文學》了,在業內掀起軒然大波,一片嘩然。
說句不好聽的,自己可是《人民文學》的仇人哪!
但是觀這標題「《白鹿原》的諾貝爾文學獎級魅力」,應該不至于是反諷吧?
帶著幾分好奇,李恒跳過新聞標題和評論員名字,讀起了正文:
在浩瀚的文學星空中,總有一些作品如同璀璨星辰,穿越時空的界限,照亮著讀者的心靈。《白鹿原》,這部由著名作家十二月先生傾盡心血鑄就的鴻篇巨制,無疑是其中之一。它不僅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座豐碑,更是被無數讀者與評論家視為足以媲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的文學瑰寶。
深度剖析:《白鹿原》的諾貝爾級魅力1.史詩般的敘事架構《白鹿原》以陜西關中平原上一個名叫白鹿村的村莊為背景,通過白、鹿兩大家族幾代人的恩怨糾葛,展現了從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這部以宏大的歷史視野和細膩的筆觸,構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其敘事之廣、之深,
足以與任何世界級文學作品相媲美。
2.人物塑造的深刻與復雜十二月先生筆下的人物,個個鮮活生動,各具特色。無論是白嘉軒的堅韌不屈,鹿子霖的狡點多變,還是田小娥的悲劇命運,都讓人印象深刻。這些角色不僅僅是時代的注腳,更是人性光輝與陰暗面的深刻揭示,展現了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悲憫情懷。
3.文化底蘊的厚重與獨特《白鹿原》不僅是一部家族史、社會史,更是一部深刻的文化史。中融入了豐富的關中民俗、民間信仰、家族倫理等元素,構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世界。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再現,使得作品具有了超越時代的文化價值,也讓國際讀者得以窺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4.語言藝術的精湛與獨特十二月先生的語言質樸而富有張力,既保留了陜西民間的韻味,又兼具現代漢語的流暢與精準。他巧妙地運用語言構建了一個既真實又富有象征意義的文學空間,讓讀者在文字間穿梭,仿佛親歷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這種高超的語言藝術,是《白鹿原》能夠跨越國界,贏得全球讀者贊譽的重要原因之一。
結語:文學之光,照亮未來《白鹿原》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驕傲,更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其史詩般的敘事、深刻的人物塑造、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及精湛的語言藝術,展現了文學的力量和魅力。正如諾貝爾文學獎所追求的那樣,《白鹿原》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內涵,贏得了讀者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評價。它不僅是作家十二月的個人榮耀,更是中國文學將來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
評論文章很長,洋洋灑灑有兩千多字,李恒認認真真讀完后,頗有感觸,對著報紙一時間沒了聲。
旁邊的孫曼寧也跟著看完了,掃眼周邊,小聲說:「李恒,你真厲害!連《人民文學》主編都不計前嫌這樣夸你,站在你這邊。」
李恒丟個白眼過去:「什么叫不計前嫌?我和他又沒私仇。」
「切!《收獲》雜志這么壓《人民文學》,要我是人民文學主編,肯定不會贊譽你,
哪怕就是你的書再牛!」孫曼寧說。
李恒幽幽道:「頭發長,見識短,所以你不是人民文學主編。」
「什么意思?小看我?老娘好歹也是復旦大學高材生。」孫曼寧昂首挺胸,右手叉腰。
李恒警眼她:「沒格局,胸再大,屁股再翹都沒用。」
孫曼寧低頭看眼,賊眉鼠眼說:「我這胸還沒潤文老師大。」
李恒:「
大夏天的,衣服薄,有些東西看多了容易中暑,容易流鼻血,短褲容易爛唉,李恒懶得理她,繼續翻閱其它報紙。
Ps:先更后改。
呢,應該是說,這書前面只要略微帶有顏色和兩性描寫的部分,幾乎全被刪光了,大佬們還是及時看吧,三月沒修改權限,加不回來的。
嗯,晚上還有一章,不過要外出一趟,可能要晚一點。
1987我的年代 第427章,當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