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第一千零六十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
不得不說,當徐川的想法提出來時,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整個人都被震撼到了。
M87黑洞的拖曳旋轉導致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可能是一個宇宙中天然的曲率引擎,也有可能是一個外星高智慧文明構建的‘時空隧道’。
通過它,地外文明可以進行快速的深空航行。
這兩種猜測,無論哪一種都稱得上是‘腦洞大開’。
別說是一名站在世界巔峰,對物理學有著嚴謹認知的學者了,恐怕就是那些寫科幻的作者,都不一定能夠有如此大的腦洞。
盡管在早些年的時候,物理學界就有學者認為黑洞背后可能連接著另一個‘白洞’,兩者共同構成了可以穿越廣袤時空的隧道。
亦或者是基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巨大的質量可以把周圍的時空結構拉伸到極限,這意味著黑洞的另一端很可能通向一個對于我們來講完全未知的地方,甚至是另一個時空、另一個世界。
但就目前為止,物理學界很少有人想過,或者說從未想過利用黑洞在吞噬吸積盤與暗物質的時候釋放出來龐大噴流來擾動空間,制造可以利用的曲率時空或時空蟲洞。
但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精妙,且理論上來說完全是有可能做到的想法。
因為超大質量黑洞的相對論噴流的速度非常非常的高,能夠輕易達到光速的30,也就是每秒9萬公里,甚至更高。
或許很多人對這個速度可能沒什么概念,但舉例來說,如果你以每秒9萬公里的速度飛行,只需要四秒多一點點的時間就能從地球飛到月球。
地球赤道的周長也才4萬公里,超大質量黑洞噴流的速度一秒鐘就能繞地球飛兩圈多。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只是黑洞噴流的速度,并非它扭曲時空造成的時空漣漪速度。
但對于物理學來說,速度越快,需要的能量也就越高。
要將龐大的黑洞噴流加速到三分之一光速,每一次釋放需要的能量遠遠超過了人類自進入工業時代后到現在所消耗的全部化學能源、電能等各種能量的上百倍。
如此龐大的能量,如果能夠推動時空彎曲形成時空漣漪的話,那么時空膨脹的速度或許能達到數倍光速,甚至更快。
當然,即便是利用這種方法無法達到數倍光速的時空曲率,但只要能造成時空漣漪,也就是引力波,其速度也足以達到光速。
這還僅僅是利用黑洞噴流來拉伸時空,構造一個曲速引擎的想法。
如果是能夠穿越時空的蟲洞,那么它的速度,可能就是光速難以形容的了。
因為一個蟲洞連接的可能是數千光年,數萬光年,甚至是更為遙遠的星系。
理論上來說,這并不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對于三維拓撲的宇宙時空來說,扭曲的時空可能會構成任何一種人類想象不到的形狀。
就像一把U形鎖一樣,正常的情況下從U形鎖的一端前往另一端需要跨越整個U形,而時空蟲洞則能直接以最短的距離鏈接兩個極點。
如果說正常航行的距離是五千萬億公里,那么穿越時空蟲洞可能就只需要五千萬公里,甚至是更短。
酒廊中,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深吸了口好幾口冷氣,才讓自己跳動著幻想的思緒平靜一些。
他看向徐川,忍不住詢問道:“你早就預料到了宇宙中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
徐川搖了搖頭,道:“不,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想過利用黑洞來作為核心來架構時空蟲洞這種事情,是你帶來的觀測資料帶給了我啟發。”
一開始的時候他的確沒想過這種事,但利用暗物質裂變釋放的能量來干擾時空,制造曲率引擎和架構時空蟲洞這種事情卻是他思考過的。
早在當初虛空場·暗物質理論完成的時候,他就想過類似的理論和猜想了。
只不過那時候他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人工’為制造曲率引擎和架構時空蟲洞提供能源,而不是借助宇宙中的天體來完成這兩項技術。
現在看來,如果對于M87黑洞的猜測是對的,那么或許宇宙中的一個個黑洞,或者說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就是一座座的的時空橋梁。
那些比人類文明更加高級的外星智慧文明,在掌握了暗物質暗能量的基礎上,已經做到了能夠利用黑洞的強大能量來牽引時空,架構宇宙中的‘高速公路’了。
當然,目前來說這些僅僅是他個人的猜想而已。
是否是真的目前來說還不得而知。
M87黑洞的拖曳旋轉導致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也有可能僅僅是自然宇宙現象。
思索了一下,他看向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笑著開口道:“需要合作嗎?賴因哈德教授。”
“合作?”
聽到徐川的邀請,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微微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道:“是的。”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來華國,我會針對M87黑洞的特殊現象成立一個科研項目,如果你愿意的話,這個項目由你統帥。”
“我可以保證每年至少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三千萬的資金。”
“三千萬?”聽到這個數字,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如果是其他的專業領域,三千萬可能什么都不是,比如對于材料領域來說,隨隨便便一個好一點的項目都能燒掉十個三千萬。
然而對于天文學界來說,每年三千萬的科研經費,對于單個項目來說,已經是非常夸張的一個數字了。
畢竟天文學是全世界都出名的冷門專業,人少、科研項目少、科研資金更少。
沒辦法,作為一門高度理論性和技術性的學科,天文學不僅對學生的數學、物理等基礎知識要求較高。
而且它還很難,甚至可以說,目前幾乎不可能將理論上的科研成果轉變成‘應用’成果。
別說拿它和材料、物理、化學這些熱門應用領域對比了。
就是對比它的同門師兄弟‘航天’領域,天文學都看不到它的后尾燈。
畢竟航天雖然冷門,也可以說同樣是依靠著國家的財政補貼才能維持經營發展的領域,但相對比天文學來說,航天的應用相對更多。
尤其是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技術的發展,對于各國來說稍稍轉化一下就是堅實有力的導彈推進技術。
所以航天領域的投入是可以轉化成國防、耐高溫等多個領域的成果。
而天文學則不同,你今天探測到了什么黑洞,明天探測到了什么中子星,后天探測到超新星爆發什么。
這些成果,你想轉變成具有實際價值的應用?
想啥呢。
觀測宇宙和天體現象的純粹天文學和應用天文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后者還可能在航天航空、通訊導航、氣象預測等方面做出一些應用,但前者可以完全是純理論的,比純粹數學還要純理論。
而一個純理論無法轉變成應用帶來利益的領域,各國對其的投入和興趣,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在聽到每年三千萬的科研經費后,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狠狠的心動了。
蹙著眉頭,他思索了好一會才開口道:“這個我可能需要考慮一下。”
對于他這種級別的學者來說,三千萬的專項科研經費的確很讓人心動,尤其是這個項目還是和眼前這位世界聞名的頂尖學者開展的。
但前往華國工作同樣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他手上的其他科研工作以及家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很難讓他短時間內做出抉擇。
酒桌對面,徐川笑著開口道:“不僅僅是經費,還有設備。”
略微停頓一下,他端起手中的啤酒喝了一口后,看向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繼續說道。
“前幾年的時候,我從米國NASA宇航局那邊制定了大型天文空間探測器。”
“按照當初的要求,這臺大型望遠鏡的鏡面直徑超過了十五米,具備紫外/光學/紅外/超低頻波段等多種探測手段。”
“今年下半年的時候,NASA那邊表示最遲明年上半年三月份左右可以交付產品。”
聽到這話,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臉上滿是詫異的看了過來,震撼的問道:“鏡面直徑超過十五米的大型天文空間探測器?”
要知道,目前天文學界排名第一,性能最為強悍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其鏡面口徑也不過是6.5米而已。
十五米,這已經超過韋伯望遠鏡的兩倍之多了。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當然,它可是花費了我整整三十五億米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資源。”
找NASA宇航局定制大型外太空空間望遠鏡這事還要追溯到幾年前。
在當時太空競賽的背景下,他們對米國登月的人員實施救援行動后,米國和NASA迫切的想要了解他們的航天飛機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于是便借助修復被隕石撞擊而損壞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為理由,和他們搭乘了一筆交易。
NASA宇航局答應幫忙協助他定制一臺類韋伯的天文望遠鏡,最終由制造哈勃望遠鏡和韋伯望遠鏡的珀金埃爾默公司以及TRW公司聯合接下了這筆龐大無比的訂單。
而這其中,光是設計這臺超大型的空間望遠鏡的各種功能就花費了整整半年的時間。
這還是在有哈勃和韋伯等各種望遠鏡設計經驗的基礎上,否則需要的時間只會更長。
酒桌對面,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已經驚呆了。
他下意識的捏著手中的啤酒瓶,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徐川,震驚的問道:“你是說你花費了整整三十五億米金,定制了一臺鏡面超過十五米的空間望遠鏡?”
“你自己出的錢?不是華國?”
要說華國掏出三十五億米金來制造一臺大型空間望遠鏡他肯定是相信的。
畢竟華國如今可是全球第一大超級經濟體,三十五億米金對于華國來說并不多。
但是徐川個人掏出整整三十五億米金他真的會下意識的懷疑是否是真的。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是的,定制這臺望遠鏡的資金全都是我出的。”
“上帝!嘶!”
聽到這個肯定的回答,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倒了吸口氣大冬天的冷氣,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喃喃自語道。
“我肯定是瘋了,你肯定是瘋了,這個世界肯定是瘋了,三十五億米金!我的天!這太可怕了,你真有錢.”
徐川笑了笑,沒在意賴因哈德教授的失態,他繼續拋出條件,說道:“另外,除了這臺大型空間望遠鏡外,別忘了華國還有著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等世界頂尖的天文學設備。”
“而對于我來說,只要我需要,這些設備基本都能申請到。”
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深吸口氣,開口道:“好吧,徐,你的條件征服了我。”
“不過離開日耳曼去華國那邊工作這件事,我還需要回去和家人商議一下。”
徐川笑著道:“當然沒問題,我會在華國等你的好消息的。”
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笑著點點頭,舉起手中的啤酒瓶,示意道:“那就祝賀我們在接下來的合作中找出M87黑洞的秘密吧!”
握著手中的啤酒,徐川笑著和賴因哈德教授碰了一下,道:“說不定這有可能是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
大國院士 第一千零六十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