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第七百四十章瞄準馬斯克的技術?
第七百四十章:瞄準馬斯克的技術?
魔都國際會議中心,五樓的國際展區。
在連成一片,占據了不小面積的Spacex公司的展臺中,擺放著數件不同的產品,也吸引了不少人注意的目光。
而在這些產品中,最出名的莫過于Spacex自己設計的星艦宇宙飛船了。
在星海號航天飛機未出現之前,由馬斯克一手主導設計的Spacex星艦,在航天領域中無疑是一個閃耀的科技奇跡。
這款由Spacex公司開發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不僅是太空探索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可以說的上是人類對未來太空探索夢想的一次深度思考。
無論是一二級火箭的回收技術,還是全新的液氧和液甲烷Raptor引擎,都使得星艦在運載能力和成本效益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
可惜的是,在星海號航天飛機出現后,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堆空天發動機組合的推動方式,使得Spacex星艦的地位及在航天領域的重要性一落千丈。
尤其是上一次阿爾特彌斯計劃第一階段重返月球出現重大失誤后,哪怕不是Spacex公司的鍋,Spacex也連帶著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而作為一名熱衷于殖民火星,在新太空探索計劃上有著雄心勃勃的‘工程師",馬斯克很顯然不會止步于此。
在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出現重大問題后,作為提供主力運輸火箭Spacex公司很快就宣布了要自己打造新的登月艙,重新開啟載人登月工程。
但很顯然,即便是有馬斯克在后面做支撐,Spacex公司也沒有足夠的需求來支撐他們完成載人登月工程。
Spacex公司終究是一個商業性質的公司,研究重型運載火箭一方面是因為馬斯克的執著和夢想,另一方面則是在航天領域,的確是有利可圖的。
無論是NASA宇航局的訂單,還是其他國家的衛星發射或航天工程,Spacex公司都能以低于市場的價格獲取到,賺取到研發新技術的成本。
而在NASA重返月球的計劃出現重大失誤后,阿爾忒彌斯號工程中的后續計劃,就幾乎全面陷入了暫停的階段。
在事故調查委員會沒有弄清楚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的事故原因之前,NASA大概很難再下達相關的航天訂單了。
而想要獲取到足夠的需求,華國,可能是唯一的選擇了。
馬斯克不否認星海號航天飛機比他們的重型獵鷹火箭性能可能更強悍,但對于華國來說,如果要想在月球上建立起一座基地的話,僅靠那一架星海號恐怕是完全不夠的。
當然,他也很清楚對方本身就具備運輸地月物資的條件,Spacex很難搶到這筆訂單。
但相對于華國自身研發的運載火箭來說,重型獵鷹相對更廉價的運輸費用,或許有希望能讓他們從中拿到一筆訂單。
遺憾的是,目前看來,這一項計劃大概是要失敗了。
即便是在面向大眾公開展覽的會場中心,也沒有很多人關注他們研發的星艦和最新的登月艙。
Spacex公司的展臺處冷冷清清的,相對比之下,無論是特斯拉公司拉過來的最新款高智能自動駕駛\\轎跑,還是Neuralink公司研發的腦機接口,甚至是還在ppt和研發實驗室中的‘貓女機器人"都更加的熱鬧。
尤其是最后一項,他們帶過來的貓女機器人模型,更是引起了眾多參會者的圍觀。
「看樣子你的計劃可能要失敗了。」
坐在展臺內側的沙發上,特斯拉公司的副總裁,也是特斯拉華國區總
經理的約翰遜·霍福樂一邊打量著其他公司展臺的火爆,一邊感慨著Spacex公司展臺的冷清。
他并沒有去特斯拉展臺那邊向觀眾介紹自家最新的智能轎跑,而是跑到了Spacex公司展臺這邊和頂頭boSS閑聊著。
雖然并不負責Spacex公司的事務,不過對于自己這個頂頭boSS的打算,約翰遜還是很清楚的。
在他身旁,穿著白色寸衫的馬斯克聳了聳肩,開口道:「華國有句老話叫做‘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Spacex的遇冷很正常,在航天技術上,華國,至少那家星海研究院已經超過了我們。」
「在自己本身就擁有更先進技術的情況下,是我也很難會去考慮和落后于自己的企業,還是曾經的對手選擇合作。」
老實說,一場亞太科創投資峰會,就重要程度而言并不足以讓他親自出現在這里。
今天他站在這里的原因其實只是順路過來看看而已,一方面檢查一下自己公司的情況,另一方面看看峰會上是否有什么新的好玩意。
至于他出現在華國真正的事業,是和魔都政府此前對賭協議的協議的后續合作工作。
在當年的對賭協議上,他名下的特斯拉需要保證2023年起,每年向魔都市政府納稅至少22.3億Rmb,如完不成,特斯拉需要將建廠用的土地需歸還魔都。
除此之外,特斯拉未來五年還需要再在魔都建設一座新超級工廠,投入資本不低于140億,以及特斯拉魔都廠供應鏈的零件,必須全華國化等等。
從當年簽訂下的這份對賭協議來看,表面上來說,魔都市政府其實是吃虧的。
首先特斯拉是極其罕見的獨資進入華國。
第二魔都市政府以較低(約莫只有市價十分之一)的價格提供了86萬平方米的土地進行建廠。
第三還給了特斯拉低利率貸款業務。
很多人不解,特斯拉明明是米國的企業,引入國內將對國產的汽車廠商帶來沖擊,魔都為什么還要大力支持特斯拉。
甚至有不少人在網絡上痛罵魔都,放著國內這么多新能源車企不扶持,為什么要扶持米國的特斯拉?
但有些時候,看東西不能只看表面。
早在特斯拉進入華國之前,國家就投入了超過千億的資金來刺激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然而效果卻是差強人意,甚至可以說很不理想。
超過千億的資金極其優厚的政策投入到市場中,別說一點水花都沒掀起來了,甚至導致了新能源汽車有很大一部分一度淪為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車企用來騙保的手段。
幾年的時間發展下來,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生態環境一度擺爛到高層領導都看不下去的地步。
而引入了特斯拉這條鯰魚和一系列的政策改變之下,一批新能源車企成功從擺爛的環境中殺出來了。
這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它在倒逼著國內車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售價。進而引領了華國,國內乃至在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從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看,華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全世界老大了。
光是這一條,當初的對賭協議魔都,或者說華國就賺了。
此外,對賭提協議中還有年22.3億起步的納稅,全華國化的產業鏈供應等等條件,這些協議都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華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可以說,自對賭協議簽下的這些年,華國賺的遠不止提供的這些。
只不過,誰又能預料到,在短短幾年的時間中,這份華國賺了不少的對賭協議,如今反過來成為了特斯拉的‘保障&
quot;呢。
在鋰枝晶難題和可控核聚變技術解決后,電能成為了華國最為廉價的能源。
新能源汽車的磅礴發展,直接就碾壓了傳統燃油車。
作為本身就占據了大量市場的特斯拉,更是在這一波福利中吃到了飽。包括后續的業務合作展開,都可以通過對賭協議中的超級工廠來進行。
唯一讓馬斯克遺憾的是,他沒有拿到人工SEI薄膜專利的授權。
如果當初拿到了授權的話,他可以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將特斯拉的價格繼續往下不斷壓縮,進而爭取更大的市場。
所以這一次他特意從米國跑過來,除了和魔都政府的后續合作以外,還想看看能不能約上那位徐教授聊一聊。
他已經錯過了人工SEI薄膜的專利授權,現如今更先進的鋰硫電池不能再錯過了。
就在馬斯克想著該如何約上徐川聊一聊的時候,冷冷清清的Spacex公司展臺中,兩個人影走了進來。
下意識的掃了一眼,坐在沙發上的馬斯克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以為是普通的參會者。
直到他轉回頭后才愣了一下,腦海中似乎閃過了什么,猛地回過頭來,盯著兩人看了一會后,直接就站了起來。
「徐教授?」
看著走進來的兩人,馬斯克有些遲疑。
雖然經常在新聞或者報紙上看到這張面孔,但他沒見過徐川,初此見面的確有些猜疑。
聽到有人喊自己,徐川扭頭看去,一張熟悉又陌生的臉映入眼中,讓他也愣了一下。
「馬斯克?」
雖然知道了馬斯克和他名下的公司參與了這次亞太科創投資峰會,但徐川還真沒想到他本人也跑了過來。
「哈哈,沒想到能在這里遇到你,徐教授。」
確認了自己的確沒認錯后,馬斯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快步走了過來,伸出了右手。
徐川笑了笑,伸手和這位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握了握手后說道:「很高興見到你,馬斯克先生。」
馬斯克打了個哈哈,笑著開口說道:「我一直想拜訪下你來著,但可惜的是近期工作實在太滿了。」
微微頓了頓,他接著笑道:「不過相對比拜訪,這種偶遇我覺得更有意思。用你們的話來說,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啊。」
「先請坐吧,喝點咖啡還是什么?」
「隨便,我都可以的。」
馬斯克熱情,徐川也沒拒絕,順勢坐了下來,目光落在展廳中的各種等比縮小的模型上,若有所思的開口道:「看樣子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失敗,并沒有打消你們在航天上的熱情。」
聽到徐川這么說,馬斯克表情略微有些尷尬。
雖然說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的失敗和Spacex公司并沒有什么關系,但作為阿爾忒彌斯計劃中的一個整體,只能說Spacex公司肯定會受到一定的牽連。
要不是這次見面是真的巧合,他都差點以為徐川是專門跑過來嘲諷他的了。
徐川倒是沒注意對方臉上的尷尬,他的目光始終都落在Spacex公司展臺上的小型化模型星艦上面。
雖然說在供能和動力系統上他們已經超越了米國這個曾經的老對手,但在登月艙、生命維持單元、地外通訊、納米級動力學等方面都還有一些甚至是相對較遠的差距。
不過要說快速追趕,也不是沒有可能。
月面南極上還有一座米國最先進的生命維持單元和登月艙呢。
反正現在米國或NASA也沒能力監控月球,他們后續可以安排星海號載人再過去看兩眼。
等他們吃透了NASA‘遺落"在月球南極上的生命維持單元后,在這些領域或多或少的能追上一些步伐。
「要看看我們最新研發出來的星艦嗎?」
敏銳的注意到徐川的視線,馬斯克拋掉剛剛被‘貼臉嘲諷"的尷尬,笑著問道。
「有講解手冊嗎?」
「當然。」
馬斯克點了點頭,遞了個眼神給一旁的工作人員。
很快,幾份紙制的星艦介紹圖冊就遞了過來。
徐川順手接了過來,翻開了迎著星艦的封面,瀏覽著里面的信息。
不得不說,在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這一塊,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這一款新型星艦,從資料上來看雖然依舊是「猛禽」發動機,但卻集成了整整四十二個發動機。
要知道,想要讓如此多的發動機的推進步調一致,實現火箭推升效率的最大化,難度是相當的大。
上一次試圖用如此多的火箭噴嘴緊密地排列在一起來工作的工程典范,最接近的是前紅蘇生產的N1重型火箭。
不過讓徐川比較注意的并不是多發動機串聯技術,而是這座星艦使用的全新3d立體打印技術,以及星艦本身所使用的獨特的控制系統等等。
這些東西不說華國沒有,但在先進程度上,的確距離他們的老對手有著一些差距。
尤其是那套獨特的控制系統,或許可以幫助他們在二代航天飛機的控制上做出一些優化的感覺。
如果可以的話,他或許能和馬斯克做筆交易或合作?
大國院士 第七百四十章瞄準馬斯克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