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大亨從在唐山大兄跑龍套開始 第14章 入室弟子
“阿飛,你的武術功底,已經十分高明,我沒有什么能教你的,你確定要拜師?”李小龍沒有立即答應趙任飛的拜師請求。
“我確定!師父在武學上學識淵博,怎么可能沒有什么能教我的?”趙任飛拜師的態度堅決。
李小龍哈哈笑道,“既然你已經叫我師父了,總不能讓你白叫,你這個徒弟我收下了!”
從在唐山大兄拍攝期間,看出趙任飛學習截拳道的天賦,李小龍就有過收徒之念。
不過,拜師這種事,總不能由師父主動提,截拳道還沒有到那種后繼無人的境地。
李小龍其實一直在等趙任飛主動拜師。
他要推廣自己創立的截拳道,光靠自己自然不能成事,在米國的時候,就招攬了嚴靜海、杰西·格洛弗、丹尼·伊諾山度、喬·劉易斯等親傳弟子。
另外,還有黃錦銘、李愷兩位華人弟子。
這些親傳弟子,大部分都是帶藝投師,拜入李小龍門下,學習截拳道之前,已經有一定的武術基礎。
李小龍英年早逝之后,這些弟子承擔起截拳道的傳播推廣責任,為截拳道的發揚光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振藩國術館如今落戶港島,在這邊招收弟子,是必然選擇。
不過,和那些普通學員不同,趙任飛的拜師,屬于武術界的親傳弟子。
李小龍在米國的多家振藩國術館,教授過的學員成百上千,真正被他認定為親傳弟子的,只有十來個人。
這些親傳弟子,如今都是振藩國術館的助教,在李小龍忙于拍電影,推廣截拳道的時候,撐起了基礎的教學工作。
港島的振藩國術館建成之后,李小龍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親自教學。
本來打算是讓嚴靜海先頂一段時間的教學任務,后期根據港島振藩國術館的經營情況,再談是否從米國的幾家振藩國術館,抽調更多教練的問題。
趙任飛拜師,成為李小龍的親傳弟子之后,也將會在港島的振藩國術館,承擔起一定的教學工作。
當然,趙任飛不會放棄自己在嘉禾電影公司的工作,在港島的振藩國術館教學,只能是兼職。
聽到李小龍答應收他為徒,趙任飛大喜,當即雙膝跪地,恭敬地行了正式的拜師禮,口稱“師父在上,請受小徒一拜!”
李小龍其實不太講究這些繁文縟節,他的截拳道,被其定義為“科學搏擊術”,有別于華國的傳統武術。
他在米國開辦振藩國術館,目的雖然是推廣華國武術,但是招收學員的時候,肯定不能像華國傳統武術收徒時那樣,搞磕頭敬茶那一套老派的拜師禮。
就是他那些親傳弟子,拜師的時候,也沒有舉行過特別的儀式,只需雙方認可,師徒關系就達成了。
趙任飛突然跪下磕頭行禮,搞得李小龍有點措手不及,連忙伸手把他扶起來,滿臉笑意說道,“好好好,我這里不講究這些,心意到了就行,以后不要搞這些繁文縟節了。”
李小龍出生在米國,屬于美籍華人,不過從小生活在港島,深受華國傳統文化影響,絕對不是香蕉人。
嘴上雖然說不要,但是趙任飛拜師的態度如此誠懇,給李小龍的觀感,肯定與他人不同。
多了這一拜,讓李小龍對趙任飛認可接受的程度,提升了很多。
已經能從親傳弟子,變成入室弟子了。
和李小龍的其他親傳弟子,年紀都比他大,至少也是同齡不同,趙任飛今年才16歲,與李小龍更有師徒相。
這讓李小龍對趙任飛的態度,也有所不同。
接下來一段時間,趙任飛白天,仍然要在金旋風劇組跑龍套打雜,早晚卻會按時來到港島振藩國術館場館,跟著李小龍訓練。
現在二人有了師徒名分,李小龍教得更加認真,趙任飛學的自然也更加用心。
這讓他截拳道經驗值的積累速度,比在唐山大兄拍攝期間更快,每天能增加2.5點經驗值。
不過,從“大師”晉升“宗師”,需要1000經驗值,即便按照每天2.5點經驗值的積累速度,也需要400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
趙任飛也不著急。
相比起一起訓練的嚴靜海,對截拳道的哲學理論的理解掌握,還能有所精進,但是功力方面,卻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身體機能的退化,而不增反退。
趙任飛的截拳道功力,卻是每多練一天,就增加一分。
進步的速度,甚至連李小龍都感到羨慕。
年過三十的李小龍,身體機能已經被他鍛煉到了巔峰狀態,想要繼續提升,靠日常訓練,已經沒有太大效果。
這也是李小龍采用電擊,使用“肌肉震蕩器”,進行訓練的原因。
港島的振藩國術館建成之前,李小龍只能靠日常訓練,維持現有狀態。
現在有了專門的訓練場,又把在米國使用過的電擊、“肌肉震蕩器”等輔助訓練器械,搬了過來。
趙任飛在李小龍的推薦下,也嘗試了一下這些特別的訓練方式,訓練效果果然比普通的日常訓練要好。
但是,一想到同樣也用這些訓練方式的嚴靜海,原時空在1972年,年僅52歲,便早早離世。
李小龍自己更是會在1973年,年僅33歲的時候,便溘然長逝。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趙任飛從李小龍、嚴靜海的身上,一點兒也看不出早逝的跡象。
常年堅持訓練,已經年過五十的嚴靜海,身體狀態看上去比一般的30歲的人還要好。
李小龍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處在30歲出頭這個男人最黃金、身體各方面都最巔峰的年紀。
家庭美滿。
武術事業穩步發展。
演藝事業,也隨著唐山大兄的爆火,而大有起色。
此時的李小龍,在人生的任何方面,都可以用“春風得意”來形容。
誰能想到,他的生命只剩下不到兩年?
趙任飛有試著勸他,不要再用這些極端的訓練方法。
可是,李小龍骨子里,是非常自信驕傲的,雖然沒有到剛愎自用的程度,但是在他最擅長的功夫上,很難聽進他人的建議。
電擊和“肌肉震蕩器”,是李小龍經過親身驗證,確定效果上佳的新式訓練法。
李小龍每年的按時體檢中,也沒有發現這樣的新式訓練法,對他的身體造成什么傷害。
所以,盡管知道趙任飛是好意,但是李小龍沒有把他的勸誡,放在心上。
但也沒有再要求趙任飛也使用這些新式訓練法。
當然,這也與趙任飛只用日常訓練,就能收獲很好的訓練效果有關。
李小龍相信,等趙任飛的截拳道功力,達到瓶頸期,光靠日常訓練無法繼續提升之后,會主動要求采用這些新式訓練法。
李小龍認為,每一個對武學有追求的人,都應該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時間來到1971年的12月下旬,趁著圣誕節假期,李小龍的妻子琳達,帶著他的一子一女兩個孩子,來到港島與他團聚。
順便也見證了李小龍的協禾電影公司成立,以及港島振藩國術館開館。
李小龍在回到港島拍電影之前,雖然已經在米國的武術家、影視圈,闖出了一番天地,但是生活并不算如意。
在米國開武館,只能勉強支撐生活。
李小龍雖然在好萊塢參演了一系列影視劇,但是此時的好萊塢,歧視情況嚴重,李小龍的華人面孔,讓他無法在好萊塢得到公平對待。
這是他決心回到港島拍電影的根本原因。
兒子和女兒相繼出生之后,李小龍的身上,養家的壓力越來越大。
刨除李小龍身上的那些光環,他其實也是一個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普通人。
沒有三頭六臂,同樣是兩雙手兩只眼。
他當初向邵氏電影公司提出1萬美刀的片酬要求,一是認為自己值這個價,二是片酬低了,無法養家。
與嘉禾電影公司簽訂的兩部片約,片酬共計1.5萬美刀,是李小龍的底線。
70年代初的米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500美刀。
一部電影7500美刀的片酬,只相當于米國三個月的收入。
李小龍雖然對自己的演藝事業,很有信心,但也沒想到,回港拍攝的第一部動作電影唐山大兄,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
嘉禾電影公司在唐山大兄上的總盈利,能超過1000萬港幣!
按照1971年港幣兌美刀匯率,差不多相當于200萬美刀。
周文懷為了籠絡住李小龍,不僅幫他成立了自己的協禾電影公司,還從唐山大兄的盈利中,給李小龍包了一個大紅包。
數額是片酬的好幾倍。
李小龍的財政狀況,因此徹底好轉。
一部唐山大兄,讓李小龍成為港島,東亞東南亞,乃至全球華人世界,最火的電影明星!
名氣的增長,直接反饋到振藩國術館的招生上。
米國的那幾家振藩國術館先不提,港島振藩國術館建成開館之后,報名學員如過江之鯽,第一期學員的200個名額,只用了半天時間,就被哄搶一空。
按照每個學員每個月的學費500港幣計算,第一月的學費,就收了10萬港幣。
70年代初,港島的人均工資水平,大約是2500港幣,500港幣一個月的學費不算低。
但是,窮文富武,習武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花錢的事情。
火熱的報名情況,超出了李小龍的預料,讓他不得不緊急從米國的振藩國術館,抽調了幾位教練,滿足港島振藩國術館的教學需求。
娛樂大亨從在唐山大兄跑龍套開始 第14章 入室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