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零五章 老羅叔的事業心
李龍去的地方是老馬號。
自從上一次動了大規模養殖的想法后,雖然知道這件事情短時間里不可能實現,但總歸在回到四小隊的時候就會想著看看老馬號四周能不能擴。
老馬號地勢比較高,位于四小隊三個居民點中間,距離三個居民點都有個四五百米的距離。
這里原本是和老隊部比較近,后來老隊部拆了,只留下來一排三間房子做學前班,隊里出錢請人當老師帶學生。
其實老馬號這種老建筑,當時蓋的時候用料真是好,地基也打的深。畢竟四小隊整體地質都是鹽堿灘,老馬號的四周也都是長了不高的蘆葦的堿灘。
但老馬號蓋了這么多年,住的屋子,牲口的棚圈基本上不返堿,這就說明地基打的深,而且地基下面用的土什么的都是拉的非鹽堿土。
當時真的是用心了。
李龍的吉普車開到老馬號外面停下來,他下車后沒進馬號,而是繞著馬號四下里準備看看。
老馬號本身占地面積就非常大,除了連在一起的幾個大棚圈外,中間是一大片場子,其中一部分被老羅叔給開成了菜地,還有一部位空著。
以前這場子是馬號里的牲口趕出來放風,同時也是停留馬車的空間。只不過因為棚圈都比較寬敞,關在里面的馬鹿、狍鹿子都能盡情活動,所以老羅叔平時也不會把這些牲口放出來。
老馬號后面有一塊不算平的地,東面有二三十米的平地,再往東就是往下的緩坡,七八十米外的地方就是開墾成耕地的平地。
老馬號往西是一大片堿灘,地勢比較平,如果要加蓋的話,就只能利用這一片堿灘了。
北面也是一樣的堿灘,不過北面比較狹窄——東面的那些耕地在往北的時候慢慢往西擴,導致老馬號北面就越來越窄。
那等扎大掃把的事情結束后,就找隊長把西面這塊堿灘給承包下來吧。
反正五十畝以內的地,隊里就能做決定。以李龍自己目前在隊里的影響,把這塊堿灘劃出一塊四十九畝畝的地來,想來隊里不會不愿意……
把地劃出來,挖地基、蓋棚圈都不是小工程。李龍隱約記得大哥說當年蓋老馬號全隊人出動用了半年的時間,工程量很大。
當然那時候沒啥拖拉機,本身隊里人也沒現在多。
現在拖拉機推土機啥的都有,李龍也打算到時用磚不用土塊了,拓土塊雖然能給隊里一些勞力增加收入,但說實話,他覺得以目前隊里的條件,可能有些人看不上拓土塊這種勞力活的。
給少了不干,給多了影響市場行情。
這個到時再說,磚要好買就買磚,不好買就找愿意干的人干——四小隊看不上,三小隊二小隊還看不上嗎?
擴大棚圈其實主要也是蓋一圈圍墻,敞圈好搞,用半腰墻隔出來就行,工程量大的是要蓋暖圈,供牲口冬天用。
眼下多圈一些地,后面好用。現在這階段這樣的鹽堿灘白給都沒人要,李龍愿意承包隊里自然是樂意的很。
也只有過了二三十年,棉花價格突然漲起來,那時候種棉花技術相對成熟,鹽堿荒地開出來種糧食不行,但種棉花頭年就能保本的,在那個時候鹽堿荒地才變得值錢起來。
后來短短幾年時間,四小隊大片鹽堿灘被開墾出來,官方記錄的和未記錄的加起來得有上萬畝地。
可惜再往后,上面限制種棉花,先是讓一半的棉花地空下來不種,說是要輪作。
結果只空下來一年,鹽堿又返了上來,地直接就壞了。
再往后說是六成種糧食四成種經濟作物,那些返堿的地種麥子,哪怕有滴灌,收成也不好。
如果不是國家對棉花有補貼,平常年份自家地種棉花基本上也能保本,恐怕大家都想著撂挑子不干了——不管政策制定的初心怎么樣,但到老百姓這里來看,就是限制著不讓你發財。
李龍只是一閃念想了那么多,眼下他可沒想著承包那些鹽堿灘,再怎么也得等到九十年代二輪承包的時候。
眼下種地的技術不發達,那些鹽堿灘想要改造費時費力還沒收獲,不如先等等。
他正在看著想著規劃著,那邊老馬號里的老羅叔已經走出來了。
老羅叔雖然五十多歲,但這兩年吃的好睡的好精神頭也好,聽力比他那些老朋友要好的多。
李龍開著吉普車過來的時候他就在院子,聽出了動靜,原以為李龍開車要進來,結果等了一會兒沒看到,便走出來了。
看到李龍望著西面的鹽堿灘發呆,老羅叔便走過來問道:
“小龍,看啥哩?這片啥也沒長啊,可不像東面堿灘,還能長些鎖陽。”
“老羅叔,你說我要把這一片包下來,蓋成棚圈,和咱們老馬號連起來,多養些牛羊咋樣?”
“行啊!”老羅叔一聽反倒激動起來,“其實我也想過,你見天的能拉一車糖渣過來,那糖渣又不費啥錢,不如多拉一些。咱們馬號的圈里其實也能養個一百多頭羊,空圈還有幾個。只要飼料夠,養多些牛羊是沒問題的。”
“那老羅叔你能不能管過來啊。”李龍心想糖渣的問題好解決,一來糖廠對糖渣目前沒想過利用的問題,二來宋明肯定也想多賺一些外快。
“那有啥?不就是放羊嘛!我給你說啊,隊里好幾個五保戶還羨慕我哩,大不了我把他們拉過來,我們老哥幾個住在這里倒還好了,有個伴了。”
“他們現在一天清閑的,喝酒諞傳子,讓他們干活他們愿意?”
“那有啥不愿意的?老楊你記得不?就是上回你說那個啥周彬那個,跑掉了,跑了一個月又回來了——回來還過來打聽你,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害怕你檢舉他……這老小子!”
李龍笑了。
“他也想來?”
“想啊。咱這伙食多好,天天吃肉,還有錢花,他可想來了,我就是沒松口。”老羅叔說道,“只要你想,那我一開口他就來了,他還說錢都不要,能天天吃口肉就行。他以前是過過好日子的,現在想啊。”
看來老羅叔也不甘心就這么養著幾頭野豬幾頭鹿,也是想著壯大發展了。
也可能是眼下這些豬鹿養著養順手了,能擴大一下當然好。
不過當下的市場行情,雖然對肉類的需求很大,但價格很低。
羊肉的價格這時候始終比豬肉低一些,一直到零幾年左右才突然一下子漲起來的,蓋過了豬肉,然后就再沒掉下來過。
反倒是豬肉價格這些年起起伏伏,始終在波動。
牛肉價格就一直在高位,直到后來進口了大量牛肉,價格才掉下來,但北疆養牛戶可就賠慘了,然后國家緊急出動補貼,算是挽回一些損失。
扯遠了。
既然老羅叔想養,而且有人幫忙,李龍覺得這件事情是可以進行了。
十月后牧民開始轉場,到時市場上會流入大批的草食牛羊,只要李龍這邊多囤積一些糖渣飼料,再多存一些牧草,冬天養牛羊就沒啥問題。
牛吃的東西好找,麥草它們就能吃。羊吃的會挑一些,喜歡吃苜蓿之類的牧草。
當然糖渣對這兩者來說都是好東西。
“那這段時間就買一些麥草先存著,到時如果弄來牛養著,麥草就夠喂的了。”李龍想了想,取出兩百塊錢交給老羅叔。
“用不了用不了,哪用得了那么多?十來塊錢就能買一垛,咱就是養十頭牛,也用不了五垛草。”老羅叔只收了一百,告訴李龍收麥草的事情他不用管了。
“我知道你有正事要辦,這扎大掃把的事情急,不能拖,你忙你的去。”老羅叔有大局觀,這老馬號的事情,除了糖渣和承包地的事情,其他的他自己就能辦。
老羅叔也有自己的打算。李龍給的錢是買麥草的,這個麥草用鍘刀切成短段后,拌上糖渣就是對牛羊上好的飼料。他自己沒事抽空還會去荒地打草——堿灘里的草不行,但那些地頭水渠邊長的蘆葦茅草卻是牛羊冬天吃的好草料。
這些天老羅叔天天打草,打完草就晾曬在當場,隔兩天帶一些葦腰子過去把曬干的草一捆,拉回來在院子里空地上靠墻一堆,這時候已經堆了有七八十捆草了。
糖渣雖然多,但不光要喂馬鹿狍鹿子,還要喂野豬,所以老羅叔其實也并不是天天就在院子里呆著,自己每天也給自己安排事情。
老羅叔沒有家人,自己給自己安排干活,輕松了多干,累了少干,樂得自在。
眼下李龍有擴大養殖規模的打算,正中老羅叔下懷。他其實也想著能多養一些牛羊,反正一只兩只也是養,一群兩群也是放,不光是他,隊里那幾個五保戶也是這樣的想法。
誰不羨慕他,不羨慕他過的這樣生活呢?
李龍給了錢之后,老羅叔便自己去安排了。
隊里人的麥草一部分賣掉了,這些麥草大都是自己拉去賣給造紙廠,只不過收購價很便宜。眼下造紙廠原材料很充足,是買方市場,去賣麥草還得排隊,價格也不高。
因此一些不缺錢的干脆就不賣了,一部份拉回家引火,一部分就干脆放在麥場上,任其風吹雨打,等到來年草風化漚壞,剛好用來苫麥場。
所以如果老羅叔去買的話,大家肯定愿意賣,而且還會主動拉過來。
當然這場買賣得等到大掃把扎完之后了,眼下可沒時間。
李龍從老馬號離開后,回到了大院子。今天是沒時間了,楊大姐在照看孩子,還要準備做飯,她便把放孩子的木床拉到了廚房門口,一邊看著一邊做飯。
李龍回來后,便把兩個孩子的木床從廚房門口拉開。雖然晚飯以清淡為主,但李龍想著孩子還是少聞點油煙味兒為好。
顧曉霞下班回來的時候,顧博遠也前后腳的進了門。
進門后兩個人都是圍著孩子,怎么看都稀罕不夠。
吃飯的時候,李龍給家里人說了大掃把的事情。
“嘿,沒想到你還弄了件了不得的事情。”顧博遠聽了李龍的話,有些意外,又有些感慨的說道:
“那這樣的話,以后的大掃把這活可以年年干了。”
“嗯,抬把子的活可能再有幾年就慢慢沒有了,但這大掃把估計年年還得有。”
李龍隱約記得后世一直到一幾年的時候,有些單位還在下發竹子大掃把——打掃室外衛生,這玩意兒是必備的。當然,后世環衛部門采購大掃把是最多的。
如果芨芨草大掃把不作死,李龍也不求價格多貴,就這么一直干下去,在棉花開始漲價之前,至少是大家的一條穩定來錢路。
對他來說是錦上添花,但對隊上許多人來說,真就是雪中送炭了。
當然,看后面縣供銷社能堅持多久了。他想著至少在縣社撤掉之前,或者縮減之前,把供需關系給拿下來。
就像陳紅軍給介紹的收貝母等中草藥的商人一樣,收購站走了,貝母還得收啊。
吃過晚飯,顧博遠背著手哼著歌回去了,李龍和顧曉霞兩個把孩子抱進臥室,一邊一個檢查著需要不需要換尿布。
“明天我上午去趟清水河,下午去趟石城。”李龍一邊忙一邊對顧曉霞說道,“清水河那邊也有芨芨草,咱們隊上草不夠,得讓那邊也給扎些大掃把。”
“那去石城干嘛?”顧曉霞把孩子身上收拾好,一邊輕輕拍著一邊問道。
“我想著把老馬號的圈擴大一下,再搞些牛羊的養殖。老羅叔也有這個想法,他想把咱們隊里的幾個五保護都拉過去一起干。
我打算去石城糖廠,給那個開車的宋明說一下,看看能不能每個星期拉一車糖渣過來到隊上,這樣的話,咱們多存一些糖渣,后面養啥都方便了。”
“那怪好啊。”顧曉霞笑著說道,“好事。咱們隊里現在好像就馬金寶一群羊吧?”
“不,還有兩群。專門放羊的就馬金寶,地里活也不干。還有幾家養的羊不多,但也有。”李龍說道,“后面看吧,有草,上面又讓養,咱們隊這么大的地方,那羊肯定不會少。”
四小隊羊群最多的時候有十幾群兩三千只羊,那時候荒地多,放羊容易。后來開荒導致能放羊的地方少了,羊群也就少了。
再后來國家給補助,有圈養項目,隊里有人合伙便在居民點的邊上蓋起活動板房圈養良種羊。
只是有些人居心不良,想著套取國家的補助,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還有些則正當的養羊,但防護沒做好,得了布病。
挺麻煩。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看明明昊昊很快就睡著了,兩個人看了會兒電視也就睡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顧曉霞去上班,李龍則開著吉普車去往清水河。
清水河這邊麥子收獲的時間比平原地帶略晚一點兒。四小隊那邊的玉米棒子已經接近成熟,玉米桿子已經開始泛黃,葉子也開始干枯,但這邊的玉米地里看著還一片墨綠,很是養眼。
李龍開車快到清水河村的時候,看到路兩邊的灘上也有人正在割芨芨草,雖然不多,但分好幾伙。
這里的芨芨草灘也挺多,面積也大,因為地勢不太平,而且戈壁石比較多,所以這里大片荒地是無法開墾成耕地的,只能任由其長紅柳、芨芨草或者其他作物。
正因為這樣,一直到后世這里一直保持著半荒灘的地貌,也算成了101公路旅游區的一部分。
李龍先到的孟海家——主要是孟海家在村子里靠北,李龍這邊開車最先到的就是他們家。
孟海正在院子里削著桿子,看到吉普車立刻就坐起來,扔下手里的斧頭和桿子迎了過來。
“李龍同志你好你好!等你很久了,快進來坐,來來來,我給你殺個瓜!”
孟海熱情的把李龍安排著在院子里坐下,然后抱了個西瓜過來,又取了一個小矮桌放在李龍跟前,他媳婦已經拿過水沖過的刀遞到手里,孟海一刀將西瓜“殺”成兩半,看這瓜不錯,沙瓤,一股子清甜的味道彌漫開。
“吃吃,這天才幾點就開始熱了。”孟海切好瓜給李龍拿了中間那最大的一塊。
熱情的讓李龍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們這還好,我們在下面那一段,那里比這里熱多了。”李龍一邊吃一邊說道,“最近都在忙啥?”
“還能忙啥,麥子收完,苞米還沒開始,葵花也不到時間,你看我們都開始打芨芨草了,就等你了。”
孟海一點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就把心里話說出來了:
“李龍同志,我覺得去年我們這隊里干活還行吧,今年怎么樣,還有沒有扎大掃把的活?”
“嘿嘿,有啊,有的。”李龍一邊吃瓜一邊說道,“不光有,比去年還多,而且價格也提了。”
“真的?”孟海一聽這話,都快跳起來了。
去年一千五百個大掃把,隊里人賺了一些錢,雖然不多,但說實話救個急是夠了,而且冬天的生活明顯比往年要好不少。
今年許多人早早就問了,孟海也有些急。
這不,來了。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零五章 老羅叔的事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