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太努力了 第六十七章御前奏對
八三看書,我的父親太努力了!
一旁的胡惟庸,卻是悄然端詳著鄧千秋,似在思索著什么。
朱元璋沙啞地道:“這鹽引代糧之策,朕來問問你,你是如何想出來的?”
“啊……”鄧千秋一愣。
他心里直接咯噔了一下,莫不是那老兄……跑去稟告了皇帝,現在來秋后算賬了?
他依舊低垂著頭,小心翼翼地道:“敢問至親至愛之至圣明的陛下,這鹽引代糧……咋啦?”
朱元璋聽到這至圣明三字,不由得一頓反胃,他只好微微皺眉道:“咋啦?當然是大軍用了此策。”
“啊……陛下……”鄧千秋幾乎發出了慘叫:“陛下,這和卑下無關啊,卑下只是胡說八道,誰曉得,竟有人喪盡天良,居然真去執行。陛下,我是無辜的,我才十三歲,我……我……”
朱元璋一聽喪盡天良四字,這滿腔的喜色,頓時沖淡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七竅生煙。
他聲音更顯嘶啞了,怒道:“你罵誰喪盡天良!”
“我……我……”鄧千秋一時無詞。
他是講義氣的……當然,人要有靈活的道德底線。
看他不吭聲,朱元璋的臉色倒是緩和了一點,便道:“不過此番徐達大軍報捷,此戰收獲甚大,乃我大明立國以來第一場如此漂亮的大捷。此戰,與糧草充裕不無關系,由此可見,這鹽引代糧,實乃不可多得的謀國之策。獻此策者,雖未臨戰陣,卻也功不可沒,此番論功,獻策者當有一席之地。”
鄧千秋一聽,心里震驚。
他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話,居然導致了一場天大的功勞。
不對,方才他好像……
于是他低眉順眼,咳嗽一聲:“原來如此,陛下,這不算什么,卑下久食君祿,做的不過是微末的貢獻,實在不值一提,不敢貪功。”
一旁的胡惟庸已皺眉起來,他萬萬沒想到,鹽引代糧,居然是眼前這個小子想出來的。
朱元璋冷冷一笑:“是嗎?伱當然不敢貪功,方才你不是說了嗎?這是喪盡天良之人……所為?”
鄧千秋懵了,不會吧,不會吧,朱元璋你這樣小氣?我特么的立下大功,你跟我玩文字游戲?
堂堂九五之尊,開國皇帝,這樣玩心眼是吧?
鄧千秋忙道:“卑下斗膽,懇請陛下,萬萬不可說臣之義兄喪盡天良,我與他雖是異父異母,卻是至親至愛至誠的兄弟,便是彼此兩肋插刀,也絕無怨言。他有功勞,就是我的功勞,反之亦然。”
朱元璋:“……”
他狠狠地深吸一口氣,才道:“朕問你,你如何可以確保,糧草可以供應及時,就靠鹽引?”
鄧千秋想了想,道:“陛下,就靠鹽引,鹽引就是利益,因為有利可圖,自然而然,這許多的商賈會不惜為了利益,趨之若鶩。”
朱元璋聽罷,卻道:“可徐達的大軍,深入大漠,且四處都可能有北元的殘部襲擾,甚至連朝廷的糧道,也已斷絕。那些商賈,還能在大漠中供糧?”
鄧千秋聽罷,樂了,不過此時他心情輕松不少,于是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深入大漠,供糧的難度很大。而賊軍襲擾,難度又大大增加了幾分,可越是如此,大家反而更加要供糧了。”
朱元璋一愣,不解地道:“這是什么緣故?”
鄧千秋道:“越是困難,說明能供應糧食的人越多。供應的糧越少,就意味著分發出去的鹽引越少。鹽引供應越少,則意味著鹽引的價值越高。鹽引的價值越高,就意味著豐厚的利潤。原先供糧,可能是一成兩成的利潤,而因為情勢危急,供給量大大的降低,那么利潤可能就變成了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有這樣的巨利,這商人們還不高興瘋了?”
“莫說是漢商……臣斗膽而言,只怕是那大漠之中,勾結北元殘部的胡商,只怕也要聞風而動,貧困籌措糧食,無論如何,也要給咱們明軍供應上糧食。”
朱元璋聽罷,大受震撼:“你的意思是,這些人為了金銀,連身家性命都不顧,甚至那胡商……亦如此?”
“陛下,商賈重利而輕別離,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謂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生意無人問津。至于那些胡商,他們首先是買賣人,其次才是胡人,自古財帛動人心,這難道不是理所應得?”
朱元璋一下子心里便通透了。
此時,他陡然發現,眼前這個少年,居然有一種超出常人的成熟。
于是朱元璋道:“這樣說來,你也是如此,若是為了暴利,自也敢冒天下之大不諱。”
臥槽……鄧千秋突然覺得這大明皇帝,咋像上一輩子自己的前女友和前前前前女友,特么的,好端端的大家討論問題,咋就扯到自己的身上。
鄧千秋慌忙道:“陛下,卑下……和他們不一樣,卑下又懶,又饞,小富即安,還好美色……卑下……冤枉……”
胡惟庸不由得身軀一震,這一下子就對上了。
起初,他還以為吉安侯虛報了胡姬的數目,十六個……分明是那吉安侯漂沒了至少八個。
可現在見了這鄧千秋,這無恥下流的東西,莫不是他當真的厚顏無恥,開口就索要了十六個胡姬?
竟差一點誤會了吉安侯。
朱元璋有點發懵,說實話,這一輩子,還真沒見過如此‘實在’的人。
“你小小年紀,怎可這樣胸無大志?你要支棱起來,好好效命。”
鄧千秋只覺得度日如年,汗流浹背,他不得不低垂著頭,全神貫注地應對:“卑下……天生隨父,我爹就是這樣的,我大父聽說也是這樣的,還有我曾祖,我祖宗十八代,都是這樣隨遇而安,胸無大志。這是祖宗傳下來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懇請陛下……見諒。”
朱元璋:“……”
朱元璋似乎覺得自己的耐心在消失,要不是這家伙立下大功,朱元璋真想挑下御臺,狠狠捶這家伙一頓。
當然,很快朱元璋想起了高興的事。
“哼。”朱元璋隨即又喜道:“無論如何,你獻了此策,為我大明大大的減輕了糧草的負擔,從此之后,我大明再無供需糧草之虞。朕以區區鹽引,便可使我大明千百年后,亦不必為糧草而擔憂。朕將這鹽引代糧定為祖制,子孫盡可效法。這是你的功勞!”
鄧千秋聽罷,卻沉默了。
“為何不回話?”朱元璋挑眉看他。
鄧千秋略顯猶豫,嘆了口氣才道:“臣有些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元璋微微一愣,道:“但言無妨,朕赦你無罪。”
鄧千秋這才道:“鹽引代糧,本質上就是利用了商賈的貪念,單憑這個,確實能緩解糧草的問題。卑下敢問陛下,對商賈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頓時臉稍稍繃了一下,冷哼道:“哼,盡為重利輕義、投機取巧之徒。”
鄧千秋道:“陛下既然對商賈是這樣的看法,那么為何會相信憑借一個鹽引代糧,就可以解決千百年的問題呢?”
朱元璋忍不住露出疑惑之色,不由道:“此話何解?”
鄧千秋道:“此次之所以能夠如此的成功,是因為陛下剛剛采用這樣的手段,以至于商賈們為了利潤,所以想盡一切辦法籌措糧食,供應軍需。”
“也是因為,陛下口中所說的重利輕義的商賈,還沒有找到其他投機取巧的辦法。只是陛下,商賈們今日靠這個,可以掙下一萬兩銀子,難道他們會甘心只掙這一萬嗎?”
朱元璋臉色微微一變。
連胡惟庸此刻,也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鄧千秋接著道:“卑下敢保證,不需等十年,只需要三五年,慢慢的,商賈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開始找到竅門。譬如他們會結交武臣,對其進行拉攏,而后開始虛報供應軍糧的數目,用更簡單高效且成本更低的辦法,拿到更多的鹽引。又或者,他們可以用劣糧,取代好糧。總而言之,這樣的辦法,有的是。他們現在沒有這樣干,是因為還沒有時間找到門路,也沒有時間,想到更投機取巧的辦法。”
“現在的辦法有效,不代表十年二十年更遑論是千百年后的辦法,都能有效了。因為人的貪欲,是增長的。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今日掙了一萬兩,就會有人想明日掙兩萬兩,今日可以冒著天大的危險,供應軍需。那么明日,照樣可以冒著天大的風險,為了牟取巨利,找到空子,賺取更高的利潤。所以卑下以為,鹽引代糧,只可應付一時,解決十年二十年的問題,就已是良策了。可指望它能解決百年、千年的問題,卻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朱元璋聽罷,不由為之動容。
鄧千秋的這番話,其實是不對他胃口的,朱元璋所追求的,乃是萬世一法,在他看來,一個律令,只要永不更動,那么子子孫孫照著這個方法去辦,才可完美地執行。
第一更送到,今天還有三更。
(本章完)
我的父親太努力了 第六十七章御前奏對